宋江要怎麼殺武松(包道乙用飛劍險殺武松)
2023-07-31 03:10:14 2
一、水滸江湖中的「法師困境」
《水滸傳》雖主要是寫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將的故事,但實則卻一直在展現一種尖銳的對立矛盾。梁山上就是這樣,晁蓋和宋江明爭暗鬥。朝堂內也是如此,圍剿(奸臣)和招安(忠臣)你死我活。
而水滸江湖,便是這種尖銳對立下的產物。很好理解,沒有矛盾何來江湖?有人就必然有矛盾,有矛盾自然就會有江湖。這其實就是為啥在《水滸傳》中,那些重量級的大佬,總是處於一種不穩定狀態下的原因。
就說宋江,潯陽樓題反詩時,他還「敢笑黃巢不丈夫」呢,可上了梁山後,卻突然不認識立志改朝換代的黃巢了,而是玩命搞招安——為何有如此變化?很簡單。
宋江回家接老爸上山時,曾在「還道村」這個地方,夢遇神仙姐姐,幾乎是提溜著宋江耳朵告訴他:你的任務是招安,別自作多情去學黃巢,奢望改朝換代。否則姐姐也救不了你,現在給你「三卷天書」,回去好好研究吧。
咱不討論到底有否「神仙姐姐」,畢竟有沒有,只有宋江知道,誰也不能鑽入宋江夢裡去求證!
故而一直有種非主流的說法就是:還道村,是道非道,誰也道不清。不得佩服,施耐庵果然是大家風範,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他用在這個地方了。
總之吧,宋江就是奉神仙之命,上梁山來搞招安的,這大抵錯不了!可問題恰恰出在此刻,梁山上有位叫公孫勝的道士,是水滸法師。按理說如今的宋江,得到了神仙姐姐的印證,公孫勝這位道家人,應該立馬投奔宋江麾下才對。
可哪料公孫勝卻掉屁股離開梁山了,說啥也不陪宋江玩。因此許多人都說,公孫勝是牛人,第一個看破了宋江。筆者卻不認可,既然公孫勝這麼牛,為啥還會被宋江給逼回來,重新當梁山好漢了?
須知,公孫勝能呼風喚雨。他的師父羅真人更牛到爆,李逵斧劈羅真人後,遭了懲罰,後來公孫勝便對李逵說:「師父似這般的黃巾力士有一千餘員,都是本師真人的伴當。」意思就是說,羅真人手下有一千多「黃巾力士」,也就是「仙吏」供他驅使。
所以羅真人也好公孫勝也罷,怕個鳥宋江?換句話說就是,水滸江湖中如公孫勝這般的法師,應該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神一般存在於食物鏈頂端。可為何卻奈何不得宋江?這堪稱是水滸江湖中的「法師困境」。
二、包道乙飛劍險殺武松
對於公孫勝來言,他還有理由:再是法師也屬於梁山好漢的一員,就必須要遵守江湖規矩。不能跟林衝學習,動不動就殺大哥,或對大哥尥蹶子。故而公孫勝回來後異常消極,啥梁山事物也不管,只管「祛魔正法」。
但水滸江湖中,不僅僅只有公孫勝一位法師,還有其他幾位,而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便是方臘手下的國師,包道乙!
倘若說公孫勝是踏入江湖的第一位法師,那麼包道乙則是江湖中最後一位法師。所謂一頭一尾,而且好玩就好玩在,兩人還都有個「魔屬性」的徒弟。公孫勝的徒弟是「混世魔王」樊瑞,包道乙的徒弟是「鄭魔君」鄭彪。
包道乙原本出家的道士,最牛的法術便是,「有一口寶劍,號為『玄天混元劍』,能飛百步取人」。在方臘起兵後,他便追隨了方臘,當了國師。
由於宋江徵討方臘前,公孫勝已經離開,所以包道乙面對梁山好漢時,儼然就成了降維打擊。如他的徒弟鄭彪,接連殺王英、扈三娘,並隨後施展法術圍困宋江大軍,以至於搞得宋江都直接崩潰了,下馬受降,只稱:「乞賜早死!」(出自《水滸傳》)
虧得此刻,有神人相助,宋江這才帶著梁山兄弟逃脫。恐怕如今,宋江必會後悔當初放走公孫勝。其實早在徵討田虎時,法師喬道清,就險些幹掉宋江。那時便是公孫勝出手相救,並最終降服喬道清。
如今雖有所謂的神人相助,但人家幫完就消失了。所以,還有誰能降服得住,包道乙和鄭魔君?
果然,很快噩耗便再次傳來,這一次是包道乙出手了。由於遇到了魯智深和武松,眼見這哥倆兇悍異常,直撲鄭魔君。包道乙二話不說就啟用了飛劍,原文如下。
那口玄天混元劍來,從空飛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暈倒了。卻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卻奪得他那口混元劍。
也就是說包道乙運用飛劍,險些殺掉武松。但在此刻問題也就出現了。包道乙擁有這麼厲害的法術,他為何不直接幹掉宋江呢?須知只要宋江一死,梁山大軍就等於群龍無首,是必敗無疑。
而包道乙此次統兵前來時,曾向方臘打了包票:必會擊敗梁山,幹掉宋江的。可再看包道乙,卻智商不在線,只要他來個飛劍斬宋江,一切就OK了,他為啥不這樣做?筆者認為,大致有兩個原因。
三、為何不直接殺宋江?
其一:法師困境的必然。之所以開篇先談公孫勝和羅真人,言明水滸江湖中有法師困境,目的便是要通過探討包道乙,搞明白到底是啥「困境」。
公孫勝一出場就言明了,他會呼風喚雨啥的。可他卻去找晁蓋,組團去劫持生辰綱,其實僅以公孫勝的法術,他一人就能解決了,為何還要這樣?因為再牛的法術,也不能代替現實!
法術其實就是戲法,這點在《水滸傳》中已經點破了。喬道清動用法術,能搞出來天兵天將,但當他法術破除後,再看那些所謂的天兵天將,「卻是五彩紙剪就的」。意思就是說,都是一堆剪紙。(出自《水滸傳》)
所以法術再眼花繚亂,卻全是擾亂人心神的,代替不得現實。公孫勝懂這些,因此劫持生辰綱就需要組團。比如戲法得手後,他一人怎麼搬得走?不如找「志同道合」的好漢,一起上。
包道乙的飛劍法術,也屬於這種範疇。因為《水滸傳》也給了他一個硬性規定,這就是「百步之內」。
這與其說是御劍傷人,不如說是如標槍一般的投擲!之所以能砍傷武松,是因武松進入到了百步之內的攻擊範圍。但若想殺宋江卻太難了,宋江從來都是躲在後面指揮,所謂送死兄弟們上,當官我老宋來!
推而演之,所謂的水滸法師,便是一群高明的魔術大師——這點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未來,都會有這麼一些所謂的,超自然的「大師」。
自然他們也跟水滸江湖中的法師一樣,必然會存在著這種法師困境了!因此包道乙,不是智商不在線,他不想殺宋江,而是根本就實現不了,或說沒實現的條件。
其二:科技才是硬核!倘若說「法師困境」是立足於現實的推導,那麼科技是硬核,則屬於普遍規律了。包道乙是咋死的?最後被梁山好漢凌振,動用火炮,一炮轟動渣都沒剩。
好玩吧,所以筆者一直喜歡開玩笑說:什麼水滸法師真無敵,馬上林衝步下武松,槍棒無雙盧俊義,百步穿楊是花榮……若真論厲害,誰也比不過凌振。這兄弟是玩火炮的梁山好漢,這可在水滸江湖中,妥妥是先進科技的代表。
所以,包道乙為何不用飛劍殺宋江?一則是一直沒有這條件,宋江躲得老遠,他進不了「百步之內」。
二則是還沒等他創造出條件,就被凌振離著老遠,一炮給轟死了。這下「法師困境」消失了——什麼樣的奇幻法術,高明魔術,也敵不過先進科技的驗證,自古如此,就從未改變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