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7-31 09:21:21 1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領域,具體是一種水稻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水稻的產量和安全直接關係國民體質的健康安全,但是現有 的水稻種植方法產量較低,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農業的需要,並且現有技術中種植的水稻 有的含有農藥的殘留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水稻品種不斷推出畝產550公斤、650公斤、700公斤以上的高產優質品種,但大面 積推廣時,平均單產只有450公斤。主要原因是目前水稻栽培上習慣採用「前重、中空、後補」 的施肥技術,加上密播小苗移植,致使水稻生長肥水氣失衡,苗情大起大落,病蟲頻發。 另外,合理施肥既能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又能使土壤養分保持平衡,有利於 培肥地力。但是,現有技術中,水稻施肥多以尿素、碳銨、磷酸二銨等常規的單質肥料為主。 長期施用單質肥料,會對土壤和作物產生不良影響。現有技術中從農家肥發展到化肥,化肥 的應用使農業生產有了飛躍的發展,但化肥汙染環境,板結土壤,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中 許多有益徽生物逐漸滅絕,從而致使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品質變劣等缺陷。另外,在施過化 肥的土壤上施用有機肥料,由於缺乏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中養分不能釋放出來為 作物所吸收利用,因而肥料和吸收率低,肥效差。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滿足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水稻種植方法。 為實現所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稻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選擇地勢高而平坦背風向陽,靠近水源,土質肥沃,透水通氣良好,底墒 充足、灌排方便的作稻田; (2)播種前處理:選擇晴好天氣,在乾燥場地上,將種子薄層攤開翻曬1-2天,再用 5%的多菌靈藥液浸泡6小時,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時開始浸種,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 3-5次,3天後將種子淘洗乾淨,再用50-60℃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溼麻袋把種子包好,再用稻 草等保溫,溫度保持在35-45度,24小時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後逐步降溫至15度,攤開種 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1天後即可; (3)育苗:先在秧田中培育秧苗,施基肥,在撒下稻種後,稻種在泥土裡紮根長芽, 出苗以後到秧苗長出三張葉為止,追施肥料,補充肥料後10天左右,秧苗需要再追施一次肥 料,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再進行移植插秧; (4)播種:將秧苗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秧苗移栽活莞後,在每畝稻田內施5-8公 斤尿素促秧苗分秦,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層,遇低溫,則白天灌淺水,晚上灌深水層; (5)施肥:施肥所用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5份、硼酸9-13份、碳酸 鉀5-7份、甲叉琥珀酸10-15份、微量元素3-5份;
(6)灌排水:灌溉前期田間仍應保持淺水層,進入蠟熟期後水稻生理需水要求下 降,土壤水分達到溼潤就能滿足需要,到收穫前一周田間斷水; (7)收穫: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使用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 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所述的一種水稻種植方法,所述步驟3中育苗的氣溫條件要達到10度以上。 所述的一種水稻種植方法,所述秧田施肥採用基肥加定期追肥的方式,所述秧田 基肥和定期追肥的施肥總量比為9∶1。 所述的一種水稻種植方法,所述微量元素中按重量比含有:鋅1-10份、銅0.2-1份、 鐵0.2-1份、錳0.2-1份、鋁0.1-0.5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水稻種植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種植產量,農藥用量少,綠色、環保、無汙 染,無藥物殘留,確保食用者的安全。 肥料中含作物所必須的鋅、硼、銅、鐵、錳、鋁,多種微量元素,能夠減少農藥施用 量,降低成本,提高水稻產量,促進水稻發育,同時為作物提供鉀素和硼素,相互促進吸收, 提高利用效率,提升水稻產量和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其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 範圍的限制。 一種水稻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選擇地勢高而平坦背風向陽,靠近水源,土質肥沃,透水通氣良好,底墒 充足、灌排方便的作稻田; (2)播種前處理:選擇晴好天氣,在乾燥場地上,將種子薄層攤開翻曬1-2天,再用 5%的多菌靈藥液浸泡6小時,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時開始浸種,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 3-5次,3天後將種子淘洗乾淨,再用50-60℃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溼麻袋把種子包好,再用稻 草等保溫,溫度保持在35-45度,24小時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後逐步降溫至15度,攤開種 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1天後即可;(3)育苗:先在秧田中培育秧苗,施基肥,在撒下稻種後,稻種在泥土裡紮根長芽, 出苗以後到秧苗長出三張葉為止,追施肥料,補充肥料後10天左右,秧苗需要再追施一次肥 料,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再進行移植插秧; (4)播種:將秧苗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秧苗移栽活莞後,在每畝稻田內施5-8公 斤尿素促秧苗分秦,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層,遇低溫,則白天灌淺水,晚上灌深水層;(5)施肥:施肥所用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1-5份、硼酸9-13份、碳酸 鉀5-7份、甲叉琥珀酸10-15份、微量元素3-5份; (6)灌排水:灌溉前期田間仍應保持淺水層,進入蠟熟期後水稻生理需水要求下 降,土壤水分達到溼潤就能滿足需要,到收穫前一周田間斷水; (7)收穫: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使用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 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所述步驟3中育苗的氣溫條件要達到10度以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所述秧田施肥採用基肥加定期追肥的方式,所述秧田 基肥和定期追肥的施肥總量比為9∶1。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所述微量元素中按重量比含有:鋅1-10份、銅0.2-1份、 鐵0.2-1份、錳0.2-1份、鋁0.1-0.5份。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所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 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 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 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 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 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 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