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及其工作方法
2023-08-01 19:07:41
專利名稱: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及其工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覆銅板、PCB層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迴路 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覆銅板在熱壓過程中,需要經過預熱、流膠、固化和冷卻四個階段,其中流膠階段採用單一熱源的熱板,整板不同區域同步升溫,樹脂從板材邊角向外溢。由此出現一種普遍的客觀事實板材的邊角區域厚度比中間區域厚度偏薄。邊角厚度比中間普遍偏薄約5% 10%之間,尤其是對於一些高樹脂含量的板材規格,由於流膠大,甚至偏薄超過 20%,造成板材厚度無法滿足IPC的厚度公差標準。目前解決邊角厚度偏薄的常用技術手段主要有1、將板材的厚度偏公差上限設計,這樣邊角厚度雖然仍比中間差很多,但有利於整板厚度不超出IPC的公差標準,缺點是增加了質量成本,且厚度偏差的技術性難題沒任何改善;2、提高覆銅板層壓所用的半固化片的固化度,如縮短半固化片的凝膠化時間、減少半固化片的流動度等,這類手段可以減少板材在層壓流膠階段的流膠量,從而達到改善厚度的目的,但容易造成增強纖維與樹脂的浸潤不充分,進而在基材次表觀產生織紋顯露的嚴重質量隱患;3、減緩板材在流膠階段的升溫速率,或降低此階段的壓力,也能達到減少板材在層壓流膠階段的流膠量的目的,從而達到改善厚度的目的,但容易造成板材中間區域的增強纖維與樹脂的浸潤不充分,進而在基材次表觀產生織紋顯露的嚴重質量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分有邊角區域和中間區域,且採用相互獨立的熱源實現分區域加熱,可減少覆銅板或PCB多層板的邊角厚度和中間厚度的厚度極差,提高板材厚度均勻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工作方法,可針對性降低熱板邊角區域的升溫速率,減少板材邊角部的過度流膠,達到改善板材邊角厚度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包括本體及設於其上的數組熱源,該本體上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與中間部分設有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數組熱源相互獨立分設在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內,實現分區域加熱。所述邊角區域環繞在中間區域周圍,該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構成「回」形區域。所述邊角區域內設有兩組熱源,該兩組熱源分別設置在邊角區域的相對兩側。所述每組熱源從邊角區域一端進入,經多次彎折後從邊角區域另一端引出。所述中間區域內設有兩組熱源,該兩組熱源分別設置在中間區域的相對兩側。所述每組熱源從中間區域一端進入,經多次彎折後從中間區域另一端引出。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所述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壓覆在層壓板材上,其本體的邊角區域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中間區域對應層壓板材的中間部;步驟2、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內的熱源通電加熱;步驟3、在層壓板材的流膠階段,降低邊角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使邊角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比中間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低,從而減少層壓板材邊角部的流膠量。所述步驟2中,邊角區域的熱源與中間區域的熱源相互獨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熱板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及中間部分有邊角區域及中間區域,採用相互獨立的熱源在該兩區域內來實現分區域加熱,使得在層壓板材層壓流膠階段,可針對性只降低邊角區域的升溫速率,減少邊角部的過度流膠,達到改善板材邊角厚度的目的,提高板材厚度均勻性,同時避免了板材中間部增強纖維與樹脂的浸潤不充分而表觀產生織紋等的質量隱患。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徵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中,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工作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包括本體10及設於其上的數組熱源20,該本體10上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與中間部分設有邊角區域11與中間區域12,數組熱源20包括相互獨立而分別設在邊角區域11內的熱源21與中間區域12內的熱源22,通過多迴路實現分區域加熱。所述邊角區域11環繞在中間區域12周圍,該邊角區域11與中間區域12構成「回」 形區域,該「回」形區域可根據設備尺寸及要求靈活布局,且其中中間區域12的範圍可根據層壓板材尺寸及要求靈活變化。所述的多迴路包括雙迴路及以上的多重回路,通過一圈以上的邊角區域11及其對應的熱源21設置實現多重回路。所述熱源21、22於邊角區域11及中間區域12內的走向、數量及比例可根據具體需要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邊角區域11內設有兩組熱源21,該兩組熱源21分別設置在邊角區域11的相對兩側,每組熱源從邊角區域一端進入,經多次彎折後從邊角區域另一端引出;中間區域12內同樣設有兩組熱源22,該兩組熱源22分別設置在中間區域12的相對兩側,每組熱源22從中間區域12 —端進入,經多次彎折後從中間區域12另一端引出。上述熱源21、22的多次彎折設置,這樣可使得熱源21、22產生的熱量在邊角區域11和中間區域12內分布均勻,層壓板材層壓時受熱均勻。中間區域12的熱源22與邊角區域11的熱源11相互獨立連接電源。如圖2所示,為上述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工作方法流程圖,該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所述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壓覆在層壓板材上,層壓板材上包括有中間部及位於中間部周圍的邊角部,熱板的邊角區域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中間區域對應層壓板材的中間部;步驟2、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內的 熱源通電加熱;其中邊角區域的熱源與中間區域的熱源相互獨立,因此可對邊角區域及中間區域內熱源的升溫速率等進行單獨控制,實現同步差異化升溫。步驟3、在層壓板材的流膠階段,降低邊角區域的熱源的升溫速率,使邊角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比中間區域的熱源的升溫速率低,從而減少層壓板材邊角部的流膠量,而中間區域的熱源的升溫速率不必同時降低,保證層壓板材中間部增強纖維與樹脂的浸潤的充分性,從而流膠後的層板板材整體厚度均勻且不會出現表觀有織紋等質量問題。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熱板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及中間部分有邊角區域及中間區域,採用相互獨立的熱源在該兩區域內來實現分區域加熱,使得在層壓板材層壓流膠階段,可針對性只降低邊角區域的升溫速率,減少邊角部的過度流膠,達到改善板材邊角厚度的目的,提高板材厚度均勻性,同時避免了板材中間部增強纖維與樹脂的浸潤不充分而表觀產生織紋等的質量隱患。以上所述,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特徵在於,包括本體及設於其上的數組熱源,該本體上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與中間部分設有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數組熱源相互獨立分設在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內,實現分區域加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邊角區域環繞在中間區域周圍,該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構成「回」形區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邊角區域內設有兩組熱源,該兩組熱源分別設置在邊角區域的相對兩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每組熱源從邊角區域一端進入,經多次彎折後從邊角區域另一端引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區域內設有兩組熱源,該兩組熱源分別設置在中間區域的相對兩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每組熱源從中間區域一端進入,經多次彎折後從中間區域另一端引出。
7.—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工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所述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壓覆在層壓板材上,其本體的邊角區域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中間區域對應層壓板材的中間部;步驟2、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內的熱源通電加熱;步驟3、在層壓板材的流膠階段,降低邊角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使邊角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比中間區域熱源的升溫速率低,從而減少層壓板材邊角部的流膠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的工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步驟2中,邊角區域的熱源與中間區域的熱源相互獨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及其工作方法,該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包括本體及設於其上的數組熱源,該本體上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與中間部分設有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數組熱源相互獨立分設在邊角區域與中間區域內,實現分區域加熱。本發明的多迴路同步差異化升溫的層壓熱板,其本體對應層壓板材的邊角部及中間部分有邊角區域及中間區域,採用相互獨立的熱源在該兩區域內來實現分區域加熱,使得在層壓板材層壓流膠階段,可針對性只降低邊角區域的升溫速率,減少邊角部的過度流膠,達到改善板材邊角厚度的目的,提高板材厚度均勻性,同時避免了板材中間部增強纖維與樹脂的浸潤不充分而表觀產生織紋等的質量隱患。
文檔編號B32B37/06GK102310614SQ20111022302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4日
發明者潘華林 申請人: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