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池充放電電源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11:29:36 3
專利名稱:一種電池充放電電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放電裝置,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電池充放電電源。
背景技術:
鉛酸蓄電池充放電電源適用於各類鉛酸蓄電池的極板化成和蓄電池充電,現在所使用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包括電抗器和變壓器,電抗器在變壓器的後部並且位於變壓器的下部,在安裝電抗器和變壓器時,要首先安裝變壓器,然後再安裝電抗器,在更換變壓器或者維修變壓器時,需要先將電抗器拆下才能對變壓器進行更換或維修,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不方便;由於電抗器位於變壓器的下部,電抗器離整流模塊的距離較遠,電抗器和整流模 塊之間的連接導線較長,增加了生產成本;變壓器的線圈都是都是緊挨在一起,在工作時,散熱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更換、維修變壓器方便、生產成本低、變壓器散熱效果好的電池充放電電源。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電池充放電電源,包括變壓器和電抗器,所述電抗器位於變壓器的側部。作為一種優化方案,所述電抗器位於變壓器的後部。作為一種優化方案,所述電抗器靠近變壓器的上部。作為一種優化方案,所述變壓器的上部設置有整流模塊,所述整流模塊與電抗器電連接。一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整流模塊與電抗器之間設置有連接銅線。一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連接銅線為16 25平方銅線。作為一種優化方案,該充放電電源還包括箱體,所述變壓器和電抗器均位於箱體的下部。一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變壓器和電抗器均與箱體固定連接。一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變壓器包括鐵芯,所述鐵芯的外部繞制有內繞組,所述內繞組的外部繞制有外繞組,所述內繞組和外繞組均包括四段線圈,相鄰的兩段線圈之間具有第一通風間隙,位於中間的兩段線圈相鄰的匝數之間具有第二通風間隙,所述內繞組和鐵芯之間、內繞組和外繞組之間均設置有通風通道,所述內繞組和鐵芯之間、內繞組和外繞組之間均通過支撐板連接。一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第一通風間隙的的距離為25_35mm,所述第二通風間隙的距離為3_5mm。本發明採取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由於電抗器在變壓器的側部,所以在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時,不受電抗器影響,在更換或維修變壓器時,不需要拆卸電抗器,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方便。
電抗器靠近變壓器的上部,電抗器離整流模塊的距離縮短,電抗器和整流模塊之間的連接導線縮短,降低了生產成本。相鄰的兩段線圈之間具有第一通風間隙,位於中間的兩段線圈相鄰的匝數之間具有第二通風間隙,熱量通過第一通風間隙和第二通風間隙散發,散熱效果好。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電池充放電電源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I的右視圖;附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變壓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附圖3的俯視圖。圖中I-箱體;2_整流模塊;3_變壓器;4_電抗器;5_顯示屏;6_鐵芯-J-上接線端;8-支撐板;9-第一段線圈;10_第二段線圈;11_第三段線圈;12_第四段線圈;13_下接線端;14_第二通風間隙;15_第一通風間隙;16_通風通道;17_外繞組;18_內繞組。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如附圖I和附圖2所示,電池充放電電源,包括箱體I、變壓器3和電抗器4,箱體I的前部設置有顯示屏5,變壓器3和電抗器4均位於箱體I的下部,變壓器3和電抗器4均與箱體I固定連接,電抗器4位於變壓器3的側部,在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3時,不受電抗器4影響,在更換或維修變壓器3時,不需要拆卸電抗器4,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3方便。電抗器4位於變壓器3的後部,變壓器3的上部設置有整流模塊2,整流模塊2與電抗器4電連接。整流模塊2與電抗器4之間設置有連接銅線,連接銅線為16 25平方銅線。電抗器4靠近變壓器3的上部,電抗器4離整流模塊2的距離縮短,電抗器4和整流模塊2之間的連接導線縮短,降低了生產成本。整流模塊2與電抗器4之間的每根連接銅線長度為40cm,比原來的90cm縮短了50cm,整流模塊2與電抗器4之間的兩根連接銅線可以節省IOOcm的連接銅線。變壓器3的形狀為長方體,變壓器3靠近顯示屏的一側為前部,與前部相對的一側為後部,變壓器3靠近箱體I底部的一側為下部,與下部相對的一側為上部,變壓器3的其餘兩側為其側部。如附圖3和附圖4所示,變壓器包括鐵芯6,鐵芯6的外部繞制有內繞組18,內繞組18的外部繞制有外繞組17,內繞組18和外繞組17均包括四段線圈,相鄰的兩段線圈之間具有第一通風間隙15,位於中間的兩段線圈相鄰的匝數之間具有第二通風間隙14,內繞組18和鐵芯6之間、內繞組18和外繞組17之間均設置有通風通道16,內繞組18和鐵芯6之間、內繞組18和外繞組17之間均通過支撐板8連接。內繞組18和外繞組17的上端分別設置有上接線端7,內繞組18和外繞組17的下端分別設置有下接線端13。
四段線圈為第一段線圈9、第二段線圈10、第三段線圈11和第四段線圈12,第二通風間隙14位於第二段線圈10和第三段線圈11上。
第一通風間隙15的的距離為25-35mm,第二通風間隙14的距離為3_5mm,其中第一通風間隙15的的距離為30mm,第二通風間隙14的距離為4mm時,變壓器的散熱效果最好。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池充放電電源,包括變壓器(3)和電抗器(4),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抗器(4)位於變壓器(3)的側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抗器(4)位於變壓器(3)的後部。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抗器(4)靠近變壓器(3)的上部。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變壓器(3)的上部設置有整流模塊(2 ),所述整流模塊(2 )與電抗器(4 )電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整流模塊(2)與電抗器(4)之間設置有連接銅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銅線為16 25平方銅線。
7.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該充放電電源還包括箱體(I),所述變壓器(3 )和電抗器(4 )位於箱體(I)的下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變壓器(3)和電抗器(4)均與箱體(I)固定連接。
9.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變壓器包括鐵芯(6),所述鐵芯(6)的外部繞制有內繞組(18),所述內繞組(18)的外部繞制有外繞組(17),所述內繞組(18)和外繞組(17)均包括四段線圈,相鄰的兩段線圈之間具有第一通風間隙(15),位於中間的兩段線圈相鄰的匝數之間具有第二通風間隙(14),所述內繞組(18)和鐵芯(6)之間、內繞組(18 )和外繞組(17 )之間均設置有通風通道(16 ),所述內繞組(18 )和鐵芯(6 )之間、內繞組(18 )和外繞組(17 )之間均通過支撐板(8 )連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充放電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風間隙(15)的的距離為25-35mm,所述第二通風間隙(14)的距離為3_5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及一種電池充放電電源,包括變壓器和電抗器,所述電抗器位於變壓器的側部;由於電抗器在變壓器的側部,所以在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時,不受電抗器影響,在更換或維修變壓器時,不需要拆卸電抗器,安裝、更換或維修變壓器方便。
文檔編號H02J7/02GK102769325SQ20121019901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朱磊 申請人:張家港市泓溢電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