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王莽什麼關係(劉秀幾乎是王莽的克隆體)
2023-08-02 06:44:20 1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歷史上有兩位皇帝,面對著同樣的環境,懷揣著相同的夢想,做法也幾乎雷同,甚至連他們的缺點都一樣!結果卻截然相反,一個身敗名裂,永世不得翻身;一個卻名垂青史,被譽為最完美的皇帝。
王莽
他們就是王莽和劉秀!
王莽是西漢外戚,漢成帝的表弟,皇太后王政君(漢元帝的皇后)的侄子。初始元年,王莽接受禪位,正式登基建國,改國號為「新」。僅僅十五年後,王莽被劉秀所在的綠林軍推翻,新朝滅亡。兩年後,劉秀在河北鄗縣登基稱帝,恢復漢室。
劉秀是漢景帝的後人,按宗室碟譜,他與漢成帝同輩。為了宣示主權的合法性,劉秀將自己過繼給漢元帝為子,這下好玩了,王莽和劉秀竟然成了沒有血緣的表兄弟!
這對相差四十歲,從沒謀面的「表兄弟」身上,存在的相似點,竟然恰似孿生兄弟。比如,他倆都是以一介儒生登臨皇位;他們致力於改革土地兼併、奴隸泛濫等一系列社會弊病;他們都有品行高尚為人寬厚的長者風範。
劉秀
甚至連他們的缺陷都相同,王莽信讖緯,登基靠符讖,任命大臣也要聽「上天旨意」。劉秀也一樣,沒有《赤伏符》打死也不肯登基,選三公要從《赤伏符》裡找答案。王莽搞了個「複合年號」,「始建國」加「變動年號」(始建國天鳳、始建國地皇),劉秀也學習王莽,來了個「建武」加「變動年號」(建武中元),成為中國歷史僅有的兩個特例!
劉秀滿嘴喊著「王莽篡漢」,其實他的政治路線,完全照扒王莽!我敢說,在劉秀的心目中,王莽就是他的偶像!
那麼,歷史為什麼厚此薄彼,將王莽推入深淵,將劉秀推向天堂呢?
不要被史書誤導,說什麼王莽虛偽、王莽道德敗壞、王莽失掉民心之類的說唱,那都是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宣傳!包括劉秀在內,無論他多麼崇拜王莽,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將王莽踩在腳下,但這不代表他的內心世界,更不代表歷史的真相!
劇照:劉秀登基
真相就是,王莽是孤軍奮戰,沒有強大的政治勢力支持,而劉秀則找到了靠山——士族豪門集團!不是王莽目盲,而是他本就身處「歷史空白季」,他的使命就是士族豪門的「助產師」!
新莽政權的本質,及其衰亡的原因王莽雖然出身外戚,但由於其父早亡,他不像其他叔伯兄弟那樣,過著奢華的生活,相反,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他的生活圈是一群平民。大概就是那段經歷,讓他從小養成了艱苦樸素,與人為善,同情弱者,和人生平等的思想。
因而,王莽後來雖然享受了外戚的政治待遇,但他的思想卻是「反外戚」的!他的政治理念就是追隨周公,恢復周禮,實現樸素的「公天下」。
這麼說,是不是給王莽戴高帽了?一點沒有,其實當時不光王莽,有同樣理想追求的,還有一批人!比如我國著名的大學者劉歆、曹丕的皇后甄宓的先祖甄豐、王莽的堂兄王舜、五經博士平晏等。
王莽改革
正是由於貴族階級的腐敗,和社會動蕩,讓這群新崛起的儒家子弟們,以高度的責任感,聚集在了王莽周圍。
我們姑且稱他們為「社會精英」吧,因為那時候他們的勢力還是過於弱小,他們的思想,還僅僅停留在藍圖的層面,需要通過實踐,來壯大這股勢力。
可惜的是,他們的理想最終落空了,所以他們的藍圖只能被叫做「烏託邦」,他們的陣營從來沒有真正壯大過,始終以個體的方式存在。這就是王莽所依靠的政治力量——社會精英分子!
而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卻是一個強大的集團——權貴階級!這個集團包括:宗室子弟、外戚、新興地主階級!
王莽在執政初期,讓權貴階層產生了一種幻覺:王莽是自己的利益代表者!這源於對王莽「大公藍圖」的誤解,以及王莽過濫的封賞。就是在這個幻覺下,權貴階級、精英階層和底層的農民,萬民擁戴,硬把王莽推上了皇位!
王莽
可是解決土地兼併和奴隸問題,權貴階層必然受到傷害!當這個最強大的勢力變身反對派後,王莽身後,其實只有孤零零的幾個精英分子,連農民都因為短期利益受損,站到了王莽對立面!
所以,本質上新莽政權是儒生政治,執行的是虛幻的,開歷史倒車的復古主義政策,步子邁得很大,企圖一腳跨進二十一世紀。單靠意氣風發的「同學少年」,孤軍奮戰,失去政治勢力的保駕護航,這就是他失敗的根子!
東漢政權的本質,及其勝利的原因劉秀也對社會病根一眼望穿,可是在解決方案上,採取了「務實」的作風。他沒有盲目動刀,而是先打江山穩固政權,再局部手術,不傷筋動骨,又保證毒瘤不蔓延。這個方法雖然不完美,留下了隱患,但卻達到了目的。
最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劉秀依靠的政治勢力,竟然是後期他需要動手術的士族豪門集團!
劉秀登基
也就是說,劉秀靠士族豪門集團幫他打下江山,然後動手把他們狠狠地修理了一通!
劉秀設計了一個股份制結構,讓豪門士族們拿出股本加入他的劉氏集團,幫他堆砌成了東漢政權,然後劉秀揮手一刀,讓士族豪門們股本大跌!
這就是劉秀不同於王莽的地方,他看出了當時唯一能夠支撐皇權的政治勢力,充分利用了他們,所以他這個老闆來得太輕鬆。
有人說,正是劉秀的這個結構,後來也害了東漢。是的,東漢實際上確實亡於士族豪門集團,但這不是劉秀的錯,當時他只有這一個選項。非要說錯,就錯在他沒有為兩百年後的事做好預案。
所以,本質上說,劉秀的勝利,是建立在士族豪門集團支持的基礎上的,東漢政權就是皇權與士族豪門集團共治的政權,劉秀不是孤軍奮戰!
劉秀
從儒生政治到士族政治,新朝是助產師王莽為什麼不能看到士族豪門集團的價值?不是王莽眼拙,而是當時士族集團尚處於成型期,還不能作為強大的政治力量!
士族豪門集團有幾個標誌:儒生世家、世代官宦、利益交錯、政治壟斷。儒生正式成為政權主導力量,始自於漢武帝,歷經昭宣的調整期,到漢元帝時期,才真正迎來蓬勃發展春天,到新朝不過才五十年的時間。五十年也就兩三代人,離「世家」有一定距離,更談不上政治壟斷。
所以,那時候的士族豪門,還是歷史媽媽肚子裡的胎兒!
恰恰是西漢末年和新朝的大動蕩,催生了士族豪門的誕生和瘋長。這些士族們,出於自身生存的需要,一面以聯姻、師生、同僚關係結黨,擴充政治勢力,一面組織家族武裝,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為各地的士族豪門!
沒有政治依靠的新朝,竟然是士族豪門集團的助產師,為劉秀的東漢政權送來護法金剛!
劉秀
歷史宿命下的光明選擇看來,有時候歷史就是厚此薄彼,這就是歷史的宿命,誰也擺脫不了!這麼說並非悲觀主義,不同的歷史階段,每個人都肩負不同的歷史使命。比如,魏晉南北朝四百年,其實也是一個歷史過渡期,他們在為隋唐消滅門閥集團(士族豪門集團的頂峰期),走向皇權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孕育新的生命!
這個階段不精彩嗎?不重要嗎?不光輝燦爛嗎?
劉秀的事業是光明的,王莽也有他的光明,只可惜我們被古人的政治立場誤導,蒙住了雙眼,依然以古人的視野,來看待那段歷史,來審視本該光輝四射的王莽!
我們該為劉秀鼓掌,也該為王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