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1:39:01
專利名稱:一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潤滑裝置,尤其是涉及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鈦、鋯及其合金無縫管材由於具有優異的耐蝕性,因此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航 空、航天等各個部門。由於擠壓時金屬的受カ為三向壓應力,金屬的塑形得以充分發揮,所以由擠壓製得的管坯質量較好,為此採用擠壓方式製取鈦、鋯及其合金無縫管坯得到廣泛應用。擠壓時管材的規格由模具來確定,擠壓時的模具有擠壓針和擠壓模,擠壓時擠壓針8穿過擠壓頭17且安裝在擠壓杆13上,擠壓模15通過第一擠壓模座12和第二擠壓模座18安裝在擠壓橫梁16上,需要擠壓的空心棒坯14放在擠壓筒12內,擠壓針8穿過空心棒坯14的中心並由擠壓頭17推動空心棒坯14擠壓(如圖I所示)。擠壓時エ藝要求擠壓針要先塗上擠壓潤滑油再進行擠壓。由於擠壓生產時是連續作業,所以要求將擠壓針快速塗上潤滑油。擠壓針的潤滑油是ー種比較粘稠的礦物油,其流動性較差。目前對擠壓針塗潤滑油採用的是人工塗刷的方法,人工塗刷潤滑油存在兩個弊端I、不能在擠壓針表面均勻塗刷ー層符合エ藝要求厚度的潤滑油膜,塗的過薄不符合エ藝要求,塗的過厚會造成浪費,且擠壓時過厚的潤滑油膜也會被擠走;2、需要ー個操作人員專門對擠壓針進行塗油,而且勞動強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可有效的將擠壓針在線進行塗刷潤滑油,塗刷速度快,實現了標準化作業,同時使用效果好,使用範圍廣。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潤滑機構,所述潤滑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潤滑機構分別設置在擠壓針的兩側,所述潤滑機構包括儲油容器和設置在儲油容器外且用於帶動儲油容器移動的氣缸,所述氣缸安裝在擠壓機機身上,所述儲油容器遠離擠壓針的一端安裝有潤滑油進ロ接頭,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與氣缸的活塞杆相連接;所述儲油容器的另一端呈開ロ狀且該端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中部安裝有與擠壓針配合旋轉且在旋轉過程中將潤滑油塗覆在擠壓針表面上的轉軸外套,所述轉軸的兩端均設置有將其壓緊在儲油容器上的壓板。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轉軸的兩端均設置有密封圏。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氣缸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擠壓機機身上。[0009]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轉軸外套過盈配合安裝在轉軸上。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焊接在儲油容器上。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與活塞杆螺紋連接。 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轉軸外套為多孔橡膠石棉套。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兩個所述潤滑機構對稱設置。上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儲油容器為油箱。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2、可有效的將擠壓針在線進行潤滑油塗刷,塗刷速度快,實現了標準化作業。3、採用輥子的旋轉帶出潤滑油對擠壓針塗刷潤滑,塗刷時的油膜厚度可以根據エ藝要求通過調節氣缸壓力來完成,效率較高,完全滿足エ藝要求。4、簡單易行,成本較低,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低。5、使用範圍廣,本實用新型不僅可用於對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的在線塗油潤滑,且還可用於對其他金屬管材的擠壓塗油過程中。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的詳細描述。
圖I為鈦、鋯無縫管材採用擠壓機擠壓成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氣缸;2-擠壓機機身;3-螺釘;4-活塞杆;5-儲油容器;6-密封圏;7-轉軸;8-壓板;9-轉軸外套;10-擠壓針;11-潤滑油進ロ接頭;12-第一擠壓模座;13-擠壓杆;14-空心棒還;15-擠壓模;16-擠壓橫梁;17-擠壓頭;18-第二擠壓模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潤滑機構,所述潤滑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潤滑機構分別設置在擠壓針10的兩側,所述潤滑機構包括儲油容器5和設置在儲油容器5外且用於帶動儲油容器5移動的氣缸1,所述氣缸I安裝在擠壓機機身2上,所述儲油容器5遠離擠壓針10的一端安裝有潤滑油進ロ接頭U,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11與氣缸I的活塞杆4相連接;所述儲油容器5的另一端呈開ロ狀且該端設置有轉軸7,所述轉軸7的中部安裝有與擠壓針10配合旋轉且在旋轉過程中將潤滑油塗覆在擠壓針10表面上的轉軸外套9,所述轉軸7的兩端均設置有將其壓緊在儲油容器5上的壓板8。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軸7的兩端均設置有密封圈6,防止潤滑油溢出。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氣缸I通過螺釘3固定安裝在擠壓機機身2上。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軸外套9過盈配合安裝在轉軸7上,使得兩者不會鬆動。本實施例中,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11焊接在儲油容器5上。本實施例中,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11與活塞杆4螺紋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軸外套9為多孔橡膠石棉套。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潤滑機構對稱設置。本實施例中,所述儲油容器5為油箱。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兩轉軸外套9在擠壓前、擠壓後通過氣缸I的a處進氣,兩轉軸外套9處於打開狀態;只有在擠壓時擠壓針10向前運動(以擠壓時空心管坯的前進方向為前)時,氣缸I的b處進氣,活塞杆4推動儲油容器5、轉軸7以及轉軸外套9前迸,則兩轉軸外套9形成ー個完整圓。在擠壓時,事先將儲油容器5中注滿潤滑油,當擠壓針10運動到與轉軸外套9相接觸時,隨著擠壓針10的向前運動,在粘稠的潤滑油膜的作用下就會帶動轉輥外套9和轉軸7 —起旋轉,於是潤滑油就會在轉軸外套9的擠壓下粘附在擠壓針10的表面,隨著轉軸外套9的旋轉,潤滑油就會不斷的粘附在轉軸外套9的表面並被帶出;當擠壓針10持續前進並全部塗完潤滑油後,氣缸I的b處進氣,等待下一次潤滑。潤滑油膜的厚薄可以根據氣缸的進氣壓力來調節,當進氣壓カ大時,轉輥外套9與擠壓針10的壓カ較大,油膜就會較薄;當進氣壓カ小時,油膜就會較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潤滑機構,所述潤滑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潤滑機構分別設置在擠壓針(10)的兩側,所述潤滑機構包括儲油容器(5)和設置在儲油容器(5)外且用於帶動儲油容器(5)移動的氣缸(1),所述氣缸(I)安裝在擠壓機機身(2)上,所述儲油容器(5)遠離擠壓針(10)的一端安裝有潤滑油進ロ接頭(11),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11)與氣缸(I)的活塞杆(4)相連接;所述儲油容器(5)的另一端呈開ロ狀且該端設置有轉軸(7),所述轉軸(7)的中部安裝有與擠壓針(10)配合旋轉且在旋轉過程中將潤滑油塗覆在擠壓針(10)表面上的轉軸外套(9),所述轉軸(7)的兩端均設置有將其壓緊在儲油容器(5)上的壓板(8)。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7)的兩端均設置有密封圈(6)。
3.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I)通過螺釘(3)固定安裝在擠壓機機身(2)上。
4.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外套(9)過盈配合安裝在轉軸(7)上。
5.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11)焊接在儲油容器(5)上。
6.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油進ロ接頭(11)與活塞杆(4)螺紋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外套(9)為多孔橡膠石棉套。
8.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潤滑機構對稱設置。
9.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油容器(5)為油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鈦、鋯無縫管材擠壓用擠壓針在線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機構,潤滑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潤滑機構分別設置在擠壓針的兩側,潤滑機構包括儲油容器和設置在儲油容器外的氣缸,氣缸安裝在擠壓機機身上,儲油容器遠離擠壓針的一端安裝有潤滑油進口接頭,潤滑油進口接頭與氣缸的活塞杆相連接;儲油容器的另一端呈開口狀且該端設置有轉軸,轉軸的中部安裝有與擠壓針配合旋轉且在旋轉過程中將潤滑油塗覆在擠壓針表面上的轉軸外套,轉軸的兩端均設置有將其壓緊在儲油容器上的壓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可有效的將擠壓針在線進行塗刷潤滑油,塗刷速度快,實現了標準化作業,同時使用效果好,使用範圍廣。
文檔編號B21C23/32GK202438562SQ20122005426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明者張斌, 張新華, 李婷 申請人:寶雞市維諾特種金屬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