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方法和系統與流程
2023-08-02 13:01:51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涉及一種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技術,且具體地,涉及這樣一種用於保護車輛中司乘人員的方法和系統,其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或者預測將發生碰撞時,確定司乘人員的乘坐姿勢並且根據乘坐姿勢來最優化用於保護司乘人員的裝置的操作。
背景技術:
氣囊用於在發生車輛事故的情況下通過適當地膨脹氣囊墊來減輕對司乘人員的撞擊,以降低或防止對司乘人員的傷害。多個氣囊可以安裝在司乘人員的周圍,並以各種方式來膨脹和展開。
即,車輛可以設置有:基本的前氣囊,其在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前方展開;簾式氣囊(curtain airbag)和側氣囊,其在司乘人員的橫側方展開以保護司乘人員;膝部氣囊,其用於保護司乘人員的膝部;等等。
氣囊的膨脹行為對於確保司乘人員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因此由於根據碰撞方向的氣囊的適當膨脹和展開而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
現有的氣囊裝置設計為基於以適當的角度固定座椅靠背以駕駛車輛的狀態而展開氣囊墊。為此,在座椅靠背過度向後傾斜或者座椅完全向前移動或向後移動的狀態下,通過現有氣囊墊的展開方式難以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
例如,如果自主車輛未來商業化,且因而車輛自動地行駛而不需要由司機直接駕駛車輛,則車輛的內部空間從用於駕駛的空間改變為用於放鬆的空間。為此,由於車輛在司機座椅的座椅靠背如圖1中所示向後傾斜的狀態下行駛,所以司乘人員的乘坐姿勢可以任意地改變。
即,當在司乘人員的乘坐姿勢任意地改變的狀態下發生碰撞事故 時,通過現有的氣囊展開方式不能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因此,需要對變化的乘坐姿勢進行優化的司乘人員保護系統。
相關技術描述的內容僅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背景技術,而不應被視為對應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的相關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致力於一種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方法和系統,其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或者預測發生碰撞時,確定司乘人員的姿勢並且根據姿勢來最優化用於保護司乘人員的安全裝置的運行。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其它目的和優點可以通過如下描述來理解,並且參照本發明的實施方案而變得顯而易見。此外,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的目的和優點可以通過要求保護的裝置及組合而實現。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一種用於保護車輛中的一個或多個司乘人員的系統包括:座椅狀態傳感器,其配置為檢測座椅狀態數據;碰撞檢測器,其配置為檢測車輛的碰撞數據;以及控制器,其配置為接收來自碰撞檢測器的碰撞數據,確定碰撞發生方向,並且根據碰撞發生方向和由座椅狀態傳感器檢測出的座椅狀態數據來選擇性地展開設置在一個或多個司乘人員周圍的一個或多個氣囊。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座椅狀態數據可以包括座椅靠背的角度或者關於座椅的前方和後方位置的數據。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碰撞數據可以包括碰撞信號或者碰撞預測信號。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控制器可以進一步配置為在確定出側面碰撞發生的情況下,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展開設置在側門處的側氣囊,而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展開設置在側門處的側氣囊和簾式氣囊。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控制器可以進一步地配置為在確定出側面碰撞發生的情況下,展開在碰撞發生側的側氣囊和簾式氣囊中的至少一個。
該系統可以進一步包括司乘人員檢測傳感器,其配置為檢測兩個或多個座椅是否被坐用。控制器可以配置為在確定車輛發生側面碰撞 的情況下,根據座椅狀態數據和是否兩個或多個座椅被坐用來展開側面中央氣囊。
當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在兩個或多個座椅被坐用的情況下,控制器可以展開側面中央氣囊。
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在兩個或多個座椅被坐用並且兩個或多個被坐用座椅的兩個座椅靠背角度之間的差在參考角度範圍時,控制器可以展開側面中央氣囊。
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在兩個前排座椅被坐用並且兩個前排座椅的位置在與座椅導軌的中心點相同的方向上時,控制器可以展開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
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在至少一個後排座椅被坐用時,控制器可以展開後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控制器可以展開膝部氣囊,而不展開前氣囊。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控制器可以展開膝部氣囊和前氣囊。
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控制器可以運行安全帶預緊裝置。
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當兩個前排座椅在基於座椅導軌的中心點的前方位置時,控制器可以展開前方中央氣囊。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該系統可以進一步包括運行檢測傳感器,其配置為檢測用於支撐司乘人員之一的下半身的下半身支撐機構是否運行。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當下半身支撐機構未運行時,控制器可以展開膝部氣囊。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在控制器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可以運行安全帶預緊裝置,而與下半身支撐機構是否運行無關。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在通過控制器接收到車輛的碰撞預測信號的情況下,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控制器可以將座椅靠背控制至設定的安全角度。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在車輛的碰撞預測信號輸入至控制器的情況下,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控制器可以展開前氣囊和膝部 氣囊並且運行安全帶預緊裝置。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下半身支撐機構可以是腳託(foot rest)。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一種用於保護車輛中的一個或更多個司乘人員的方法包括:接收座椅狀態數據,其包括座椅靠背角度的數據或者關於座椅的前方和後方位置的數據。該方法還可以包括:接收車輛的碰撞信號或者碰撞預測信號,當接收到車輛的碰撞信號或者碰撞預測信號時確定碰撞發生方向,並且根據碰撞發生方向和座椅狀態數據來選擇性地展開設置在一個或多個司乘人員周圍的一個或多個氣囊。
附圖說明
圖1是用於解釋司乘人員的乘坐姿勢在自主車輛中改變的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圖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靠背角度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
圖4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位置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
圖5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靠背角度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
圖6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位置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
圖7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是否運行下半身支撐機構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
圖8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 乘人員的系統中,當預測出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靠背角度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
圖9是圖示了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所利用的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的示意圖。
圖10是圖示了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所利用的後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的示意圖。
圖11是圖示了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所利用的前方中央氣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然而,本發明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實施並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實施方案。在本公開中,本發明的各個附圖和實施方案中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似的部件。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一個或多個司乘人員的系統主要包括:座椅狀態傳感器、碰撞檢測器和控制器13。
將參照圖2來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首先,座椅狀態傳感器用於檢測座椅靠背的角度和/或座椅的前方位置和後方位置。
例如,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座椅狀態傳感器可以包括座椅靠背角度傳感器5,其用於檢測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座椅位置傳感器7,其用於檢測座椅的前方位置和後方位置。
這裡,座椅位置傳感器7檢測沿著座椅導軌向前和向後滑動的座椅的位置。座椅位置傳感器7可以檢測出座椅位於座椅導軌的中心點周圍的前方位置或後方位置。
碰撞檢測器檢測並接收車輛的碰撞信號或者碰撞預測信號。例如,碰撞檢測器可以包括碰撞傳感器1和碰撞預測傳感器3。
即,碰撞傳感器1可以安裝至車輛的前方,以檢測車輛的正面碰撞信號。一個或多個碰撞預測傳感器3可以安裝至車輛的側面,以檢測車輛的側面碰撞信號。
控制器13在輸入車輛的碰撞信號時確定碰撞發生方向,並且執行控制以根據碰撞發生方向和從座椅狀態傳感器輸入的座椅狀態來選擇 性地展開設置在司乘人員周圍的氣囊。
控制器13可以是隨後要描述的用於在控制氣囊的展開的同時控制座椅操作的集成控制器。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也可以單獨地設置用於控制氣囊展開的氣囊控制器(ACU)和用於控制座椅的操作的座椅的電子控制器(ECU)。
即,當從座椅狀態傳感器和碰撞檢測器輸入的信號被輸入至控制器13時,控制器13確定車輛的碰撞方向和座椅狀態,基於狀況來選擇可以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免受各種氣囊墊撞擊的氣囊墊,膨脹並展開選擇的氣囊墊。
因此,即使如在自主車輛中座椅靠背向後傾斜的狀態下發生碰撞事故,或者座椅位於不適合於駕駛姿勢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性地展開不同部分的氣囊,以針對以上座椅狀態狀況來進行優化。因此,可以安全地保護乘坐車輛的司乘人員免受碰撞事故的撞擊。
圖3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靠背角度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控制器13執行控制從而使得根據座椅靠背角度來選擇並展開側氣囊SAB和/或簾式氣囊CAB以及側面中央氣囊SCAB。
具體地,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展開設置在側門處的側氣囊SAB。
另一方面,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將設置在側門處的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一起展開。
這裡,參考角度可以是將坐在座椅上的司乘人員確定為向後傾斜情況下的座椅靠背的角度,並且可以通過實驗來設定。
座椅可以是設置在前排的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以及後排座椅中的一個。
例如,在司機座椅處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當司機座椅的座椅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展開在司機座椅門處的側氣囊SAB,並且當司機座椅的座椅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一起展開在司機座椅門處的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可以控制在司機座椅門處的簾式氣囊CAB,以當司機座椅的座椅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單獨地展開,所以可以通過其它的碰撞信號和撞擊狀況來展開在司機座椅門處的簾式氣囊CAB。
在乘客座椅和後排座椅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可以同樣地應用這種展開動作。
即,在乘客座椅處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乘客座椅的座椅角度來選擇性地展開在乘客座椅門處的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
另外,當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在碰撞發生側展開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
即,當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優選地,僅選擇性地展開在碰撞發生側的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因而,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更主動地集中對司乘人員中暴露至撞擊的乘客進行保護。
然而,由於可以控制在碰撞發生側相對側處的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以在執行氣囊展開時單獨地展開,所以可以通過其它的碰撞信號和撞擊狀況來展開側氣囊SAB和簾式氣囊CAB。
另外,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可以進一步地包括司乘人員檢測傳感器11,其用於檢測在兩個座椅上是否都有司乘人員。
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根據由座椅狀態傳感器得到的座椅狀態、與通過司乘人員檢測傳感器11得到的在所有的座椅上是否坐有司乘人員的確定一起來選擇性地展開側面中央氣囊SACB。
這裡,側面中央氣囊SCAB可以是圖9中所示的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和圖10中所示的後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
例如,參見圖3,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兩個座椅上都坐有司乘人員時展開側面中央氣囊SCAB。
此外,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兩個座椅上都坐有司乘人員並且兩個座椅靠背角度之間的差在參考角度範圍內時展開側面中央氣囊SCAB。這裡,參考 角度範圍可以設定為在兩個座椅靠背角度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的角度範圍。
即,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上坐有司乘人員並且在座椅靠背角度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的狀態下,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展開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以防止二次受傷的風險,可以由於側面碰撞的撞擊力引起的坐在司機座椅與乘客座椅上的司乘人員之間的碰撞引起所述二次受傷的風險。
類似於以上情況,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在兩個後排座椅上均坐有乘客的狀態下發生側面碰撞時,展開後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
然而,由於可以控制側面中央氣囊SCAB,以當兩個座椅靠背的角度之間的差在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範圍的範圍內時單獨地展開,所以可以通過其它的碰撞信號和撞擊狀況來展開側面中央氣囊SCAB。
同時,圖4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位置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控制器13執行控制,以根據座椅位置來選擇性地展開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SCAB和後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SCAB。
具體地,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兩個前排座椅上都有司乘人員並且兩個前排座椅位置都基於座椅導軌的中心點而位於相同的方向上時,展開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SCAB。
即,在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上都坐有司乘人員並且司機和乘客座椅相同地位於前方或後方的狀態下發生側面碰撞時,展開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以防止二次受傷的風險,通過由於側面碰撞的撞擊力引起的坐在司機座椅與乘客座椅上的司乘人員之間的碰撞引起所述二次受傷的風險。
然而,由於可以控制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SCAB,以當兩個座椅位置位於不同方向時獨立地展開,所以可以通過其它的碰撞信號和撞擊狀況來展開前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SCAB。
另外,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佔用後排座椅的一個或多個時展開後排座椅的側面中 央氣囊SCAB。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在至少一個後排座椅上坐有司乘人員的狀態下發生側面碰撞時,展開後排座椅的側面中央氣囊SCAB。
然而,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全部的座椅均未佔用時,可以將側面中央氣囊SCAB控制為獨立地展開或者不展開。
同時,圖5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靠背角度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控制器13執行控制從而根據座椅靠背角度來選擇並展開司機座椅的前氣囊DAB和膝部氣囊DKAB、以及乘客座椅的前氣囊PAB和膝部氣囊PKAB。
具體地,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使得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展開膝部氣囊,而不展開前氣囊。
在所坐的座椅的靠背向後傾斜大於某一角度時,當司機座椅的前氣囊DAB和乘客座椅的前氣囊PAB展開時,司乘人員可能不受前氣囊的保護,或者可能具有由於乘客被氣囊墊衝擊而引起的二次受傷的風險。因此,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坐在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上的司乘人員斜倚在大於某一角度的向後傾斜的座椅上時,不展開前氣囊,而僅展開司機和乘客座椅的膝部氣囊DKAB和PKAB。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展開膝部氣囊和前氣囊。
即,為了有效地保護以一般的乘坐姿勢坐在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上的司乘人員,其中司乘人員分別坐在司機和乘客座椅上,展開司機和乘客座椅的前氣囊,並且一起展開司機和乘客座椅的膝部氣囊DKAB和PKAB。
在這種情況下,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操作安全帶預緊裝置。
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從而使得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不展開前方中央氣囊FCCA。
此外,圖6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位置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控制器13執行控制以根據座椅位置來選擇並展開前方中央氣囊FCCA。
這裡,前方中央氣囊FCCA可以是如圖11中所示的展開以阻擋前排座椅與後排座椅之間的空隙的氣囊。
具體地,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兩個前排座椅位置全都基於座椅導軌的中心點而位於向前時展開前方中央氣囊FCCA。
即,由於前方中央氣囊FCCA在前排座椅與後排座椅之間展開,所以前方中央氣囊FCCA可以展開,而在前排座椅向前移動時不妨礙司乘人員,由此使得前方中央氣囊FCCA可以展開。
然而,當前排座椅向後移動時,前方中央氣囊FCCA可以在坐在前排的司乘人員之上展開。因此,可以控制前方中央氣囊FCCA以通過其它的碰撞信號或者撞擊狀況來獨立地展開。
此外,圖7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是否運行下半身支撐機構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控制器13執行控制以根據是否運行下半身支撐機構來選擇並展開膝部氣囊。
為此,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可以進一步包括運行檢測傳感器9,其檢測用於支撐司乘人員的下半身的下半身支撐機構是否運行。
這裡,下半身支撐機構可以是可以支撐司乘人員的腳的已知的腳託機構或者可以支撐腿的已知的腿託機構。除了這種機構之外,可以將可以支撐司乘人員腳或腿的各種機構應用為下半身支撐機構。
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當下半身支撐機構未運行時展開膝部氣囊。
即,當在設置在司機和乘客座椅處的下半身支撐機構未運行的狀態下發生正面碰撞時,司機和乘客座椅的膝部氣囊DKAB和PKAB展開。
然而,可以控制司機和乘客座椅的膝部氣囊DKAB和PKAB,以當設置在司機和乘客座椅處的下半身支撐機構運行時獨立地展開。因 此,可以控制司機和乘客座椅的膝部氣囊DKAB和PKAB,以通過其它的碰撞信號和撞擊狀況來展開。
另外,在控制器13確定出車輛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從而使得運行安全帶預緊裝置,而與下半身支撐機構的運行無關。
同時,圖8是用於解釋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系統中,在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根據座椅靠背角度的司乘人員保護控制流程的示意圖。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以根據座椅靠背角度來展開前氣囊和膝部氣囊。
具體地,當車輛的碰撞預測信號輸入至控制器13時,控制器13可以控制座椅靠背的運行,從而使得當座椅靠背角度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時,座椅靠背角度是安全參考角度。
這裡,安全參考角度是在碰撞之前司乘人員安全性最優化的座椅靠背角度,並且可以通過實驗來設定。
安全參考角度可以是小於參考角度的角度。即,當假設座椅靠背的垂直狀態為0°時,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當參考角度設定為大約40°(座椅靠背向後傾斜)時,安全參考角度可以設定為大約25°。
通過這種配置,當在司機和乘客座椅的靠背角度以等於或大於參考角度的角度傾斜的狀態下檢測出碰撞預測時,座椅靠背可轉動地操作從而使得座椅靠背角度是安全參考角度。
因此,當車輛的碰撞預測信號輸入至控制器13時,控制器13可以執行控制,從而使得當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時,展開前氣囊和膝部氣囊並且運行安全帶預緊裝置。
即,當司機和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角度小於參考角度,或者通過座椅靠背的操作控制,座椅靠背以安全參考角度轉動地運行時,膝部氣囊與司機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前氣囊PAB一起展開並且運行安全帶預緊裝置。因此,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免受由碰撞引起的撞擊。
同時,根據本發明的某些實施方案的用於保護車輛中的司乘人員的方法可以包括:座椅狀態輸入步驟、信號輸入步驟和控制步驟。
具體地,在座椅狀態輸入步驟中,輸入用於座椅靠背的角度或者座椅的前方位置和後方位置的數據。
在信號輸入步驟中,輸入車輛的碰撞信號或者碰撞預測信號。
另外,當車輛的碰撞信號輸入時,在控制步驟中,確定碰撞發生方向,並且控制設置在司乘人員周圍的氣囊以根據碰撞發生方向和座椅狀態來選擇性地展開。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基於輸入至控制器13的信號來確定車輛的碰撞方向和座椅狀態,根據狀況來選擇可以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免受各種氣囊墊撞擊的氣囊墊,膨脹並展開選擇的氣囊墊。因此,由於即使在座椅靠背傾斜或者座椅向前或向後移動的狀態下發生碰撞事故,也可以選擇性展開最佳氣囊,所以可以安全地保護乘坐車輛的司乘人員免受碰撞事故的撞擊。
從以上描述中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確定出車輛的碰撞方向和座椅狀態,基於狀況來選擇可以安全地保護司乘人員免受各種氣囊墊撞擊的氣囊墊,膨脹並展開選擇的氣囊墊。因此,由於即使在座椅靠背傾斜或者座椅向前或向後移動的狀態下發生碰撞事故,也可以選擇性地展開最佳氣囊,所以可以安全地保護乘坐車輛的司乘人員免受碰撞事故的影響。
儘管已經參照具體的實施方案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但是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顯然的是,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