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士利兄弟(父親4000萬美元索賠)
2023-08-01 18:42:06
2013年6月,蒙牛124億港元溢價收購了雅士利。
一份4000萬美元的索賠公開信,再度將「鬥士」郭利拉回公眾視野。
這位在十年前曾因揭露「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而名噪一時的「孤單英雄」,後被惡人構陷、妻友背叛,最終鋃鐺入獄。九年後,郭利沉冤得雪,再度向雅士利發起索賠。
近日郭利發布的《致雅士利(國際)乳業公開信》,他要求雅士利集團兌現1000萬美元的賠償協議,另提出追加對其本人和家庭造成的傷害綜合(精神)賠償金3000萬美元。郭利還稱,廣東省高院亦認同,「無論索賠多少,郭利均是在行使索賠權利。廠家不同意索賠數額,則屬於有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
冤獄5年2008年5月,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全面爆發。當年9月,相關政府部門公布檢查結果稱,部分批次施恩牌奶粉亦含有三聚氰胺。郭利因女兒曾食用過該品牌奶粉,遂帶至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女兒「雙腎中央集合系統內可見數個點狀強回聲」,這是腎臟中毒受損的重要表徵。
之後,郭利將家中剩餘和新購買的部分施恩牌奶粉送檢,檢出兩個批次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較高。郭利還利用自己的工作特長及在海外關係,調查到施恩假扮「洋品牌」,其實是一家在美國註冊的「空殼」公司。隨後,他多次找銷售商和施恩公司索賠,並向媒體曝光。
彼時,施恩奶粉母公司雅士利正值上市關鍵時期。迫於媒體及市場壓力,2009年6月,施恩公司與郭利達成和解,支付人民幣40萬元作為補償。郭同時出具書面文件,表示不再追訴並放棄賠償要求。
6月25日,北京電視臺播出《一個男人,如何使施恩奶粉低頭》的報導,完整公開了郭利的維權之路,節目最後他表示還會繼續索賠。由於報導在雙方達成和解前便開始製作,節目播出上,上述索賠片段令雅士利感到震驚。
四天後,施恩公司及其控股股東雅士利派人主動與郭利取得聯繫。在雙方溝通過程中,郭利提出要求對方再賠償300萬元,雙方在北京籤訂協議。
之後,施恩請郭利到杭州兌付賠償金,同行的還有郭利母親和另外兩位同事。但就在雙方交割款項的前一晚,郭利突然被杭州警方帶走,罪名是「涉嫌敲詐勒索」,報警人正是雅士利集團。
2010年1月,廣東省潮安縣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被告人郭利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其後,潮州中院二審及再審均維持原判。
法院做出判決的一個重要依據,來自郭利前妻高紅寫給雅士利集團的一則聲明。聲明稱,她本人身體狀況健康,無任何方面精神病患。她的女兒目前也身體狀況良好,並無任何疾病表現。她同時還稱,作為女兒的監護人之一,她反對郭利此種做法,並堅決不參與此次事件。
之後,郭利開始了5年的牢獄生涯。2014年7月,郭利刑滿出獄。郭利的父母提出申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該案。
2017年4月7日,廣東高院再審認為,從本案發生、發展的過程看,尚不能認定郭利的行為超出民事糾紛的範疇。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郭利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也不足以證明郭利實施了敲詐勒索行為。故判決撤銷潮州中院及潮安縣法院原裁判,改判原審被告人郭利無罪。
出獄後,郭利對著媒體攝像機強調了兩件事:「一、我已經宣判了,無罪;二,我會向當年提出兩次賠償的兩家企業——施恩和雅士利要求承兌,兌現他們當年答應的款項。」
對此,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張越告訴時間財經,如果雅士利確實存在構陷行為,應該從刑事的角度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誣告陷害罪」。既然廣東高院確認郭利無罪,那代表之前的判決是錯的,郭利就可以向政府相關單位申請賠償。如果直接針對奶粉企業,就目前看,法律依據並不充分。
勝算幾何?2013年6月,時任蒙牛總裁孫伊萍主導了上任後的首個天價併購案,宣布12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溢價收購雅士利。儘管蒙牛此舉主要為彌補奶粉短板,但從事後來看,這卻是一場堪稱「雙輸」的交易——雅士利最終成為拖累蒙牛業績的「拖油瓶」。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雅士利淨利潤曾達到4.37億元。然而在與蒙牛「強強聯合」後的首個財年,其淨利潤就下滑至2.49億元,同比下降43.1%。2015年1月,雅士利創始人張利鈿辭任總裁,繼任者為達能派出的盧敏放,張氏家族從此全面淡出實際經營。之後,雅士利業績出現斷崖式下跌。從2015到2017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18億元、-3.2億元、-1.8億元。
對此,雅士利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現代和傳統渠道持續萎縮削弱了公司原本在渠道上的競爭優勢,需要持續應對母嬰及電商渠道銷售模式轉型,而新的營銷策略的執行和效果需要時間和成本費用的投入,以及加大促銷力度應對市場競爭。
受此影響,蒙牛出現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的首次虧損。財報顯示,蒙牛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537.8億元,同比增長9.7%,淨利潤卻虧損7.5億元,去年同期為23.7億元。據公司稱,出現這種情況主要與雅士利虧損及計提其商譽減值有關。
讓外界好奇的是,在蒙牛正式對外公布上述虧損情況的6個月前,孫伊萍突然宣布辭職,繼任者為時任雅士利總裁盧敏放。儘管孫對外宣稱離職是由於「個人職業發展需要」,市場普遍認為,糟糕的業績才是「逼迫」其離開的真正原因。
盧敏放「高升」後,原富友聯合食品CEO張平「接棒」雅士利。新「救火隊員」的到來讓公司業績略有好轉,2017財年雅士利錄得淨利潤-1.8億元,同比收窄43.8%。據稱在一次業績說明會上,盧敏放曾表示,「作為一個做奶粉出身的總裁,張平要是奶粉幹不好的話,臉上也特別無光」。盧還稱,2018年雅士利必定會扭虧為盈。
奶粉業極其倚重品牌及食品安全。在實現豪言壯語之前,盧敏放首先要處理好的恐怕仍是這4000萬美元的索賠,及公眾對郭利長達十年的漫長關注。(北京時間財經 胡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