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及其使用方法
2023-08-02 02:37:21 1
專利名稱::一種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田原油開採方法,具體涉及油田原油開採方法中的微生物採油方法。
背景技術:
:油田儲層地質條件複雜,採用現有的技術手段開採後,仍有近三分之二的原油殘留在地下,油田原油採收率普遍較低,研究開發高效、適應性強的提高原油採收率技術迫在眉睫。研究表明,微生物採油是一項適應範圍寬,具有提高原油採收率潛力和廣闊應用前景的技術。該技術通過微生物的有益活動(降解原油等)和代謝產物(生物表面活性劑等)來提高原油的流動性能和/或提高注入水的洗油效率進而提高原油採收率或油井產量。目前微生物採油技術主要包括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或油藏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等。微生物採油技術研究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推動了該技術進展。近35年來,波蘭、美國、前蘇聯、羅馬尼亞等國家開展了大量的微生物採油礦場試驗,見到較好的試驗效果。我國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蘇等油田先後開展了微生物採油礦場試驗,也見到一定的試驗效果。但總體來看,試驗效果比較低,應用規模小,微生物採油技術的應用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除微生物本身的性能和油藏具體的特性外,目前的應用方式也是影響微生物採油技術試驗效果和應用規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微生物採油技術應用中,目前普遍的應用方式是將具有採油性能的微生物發酵生產,所得發酵液或其稀釋液注入油藏,促使微生物在油藏中發揮作用,以提高原油產量或採收率。採用發酵液或其稀釋液的應用方式存在以下缺陷-①發酵液為含有營養成分的液體,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容易染菌;由於其中營養成分豐富,汙染的雜菌會大量繁殖而使發酵液變質;雖然加入防腐劑會抑制雜菌的生長,但防腐劑同時又會導致目標微生物活性的降低。②發酵液體積大、用量大,應用時需要投入大型的運輸、注入設備,加大應用成本。③發酵液長期存放保質非常困難,只能隨應用隨發酵生產,這樣造成發酵設備斷續生產,即造成設備的閒置浪費,又增大了發酵成本。④發酵液或其稀釋液低溫下會結冰,在寒冷地區或季節運輸、施工受到影響;即使結冰後可以再加溫溶化,由於結冰-融化過程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細胞傷害甚至引起細胞死亡,而使目標微生物的性能大大降低甚至失效。無法實現長時間運輸、保存,導致不同地區應用時重複建廠,即造成資源浪費,又極大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
發明內容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公開一種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包括重量百分比為如下的組分微生物菌粉1~4%酵母粉1~10%蛋白腖0~6%糖類物質或蛋白類物質80~98%上述組分的百分比之和為100%。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具有下列一種或多種性能①降解原油;②代謝產生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③代謝產生酸性物質;④代謝產生生物表面活性劑;⑤代謝產生生物多糖或聚合物等物質;⑥代謝產生其他有助於提高原油採收率的產物。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菌粉是由相應微生物的發酵液提取製備的,製備方法可參見2005年《西藏農業科技》第27巻32~37頁或2003年《天津輕工業學院學報》第18巻1~5頁文獻公開報導的技術。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包括但是不限於枯草芽孢桿菌(Aw6"fc,CGMCC1.400)、丙酮丁醇梭菌(C.aceto6w(y//cwn,CGMCC1.244)、嗜熱脂肪芽孢桿菌CB.他flTO/;^w7o;7秘^,CGMCC1.923)、喜熱噬油芽孢桿菌(及^mno/eovora"s,CGMCC1.521)、遲緩芽孢桿菌(及/e"/附,CGMCC1.2013)、銅綠假單胞菌(戶.aerag!'"ora,CGMCC1.1785)、陰溝腸桿菌(£.c/oacae,CGMCC1.2022)、鹽生鹽桿菌(//.Zia/oWwm,CGMCC1.1959)、螢光假單胞菌(屍.y/wo""e"s,CGMCCU802)、惡臭單胞菌(屍./W由,CGMCC1.1825)、地衣芽孢桿菌(及"c/ew/o/7w;s,CGMCC1.521)、腸膜明串珠菌(Lwew"m/^s,CGMCC1.20)、多粘類芽孢桿菌(屍.po/y附y;ra,CGMCC1.548)、粘質沙雷氏菌(S,warc^cera,CGMCC1.203)、野油菜黃單胞菌(Xa"Aomomwca附/eWA,CGMCC1.781)等中的一種以上。所述的酵母粉、蛋白腖可採用商業化產品,如武漢華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濟寧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的產品。所述的糖類物質選自水溶性澱粉或麥芽糊精,所述水溶性澱粉選自預糊化澱粉(a-澱粉)或冷水可溶澱粉,可採用市售產品,如佛山市南海金沙高豪澱粉廠和核工業武威阿爾法澱粉廠生產的預糊化澱粉(a-澱粉),吉林華潤生化玉米深加工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顆粒狀冷水可溶澱粉、河北省辛集市富源澱粉廠生產的冷水可溶變性澱粉等。所述麥芽糊精,可採用市售產品,如山東大樹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普光糖業工貿有限公司、杭州三富生化製品有限公司等公司產品。所述的蛋白類物質可選自可溶性豆粉,如速溶豆粉,可採用商業產品,如山東新隆亞工貿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康派爾食品有限公司、山東龍豐集團公司的產品。本發明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用於油田原油開採領域,主要包括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微生物驅提高原油釆收率和油藏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等。所述的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試驗微生物在處理油井環境(溫度,水質)下的生長特性,確定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稀釋度,稀釋度取值範圍0.1%~0.5%(重量百分比);(2)稀釋液注入量根據選用的所述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降解蠟的性能和試驗井結蠟特性以及產液量情況,由公式(l)確定Vql=kql*(Q0+Qw)l/2(1)式中Vql:微生物吞吐處理中採油微生物粉劑稀釋液用量,m3;Kql:清防蠟綜合係數,取值範圍0.02-0.1;Qo:日產油,m3/d;Qw:日產水,m3/d。(3)稀釋液由油管-套管環形空間注入;(4)稀釋液注入後關閉所處理的採油井0~5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5)由所處理的採油井收穫增產的原油。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後一般會見到油井產液量上升或產出液中油水比增大,由此使採油井日產油量增加。出現上述反應表明採油泵結蠟被有效清除而使泵效提高或油層近井筒處油流通道處的結蠟被有效清除而增加了原油滲流,或兩者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原油產量。所述的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試驗微生物在處理油井環境(溫度,水質)下的生長特性,確定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稀釋度,稀釋度取值範圍0.02%-0.10%(重量百分比);(2)稀釋液注入量根據導致試驗井產生堵塞的有機物的組成及選用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對堵塞物的降解性能、採油井井底近井地帶生產油層的有效厚度、解堵處理半徑及試驗井生產特性(產液量及含水比)等,由公式(2)確定1/2,Vjd=kf*QL+kr*R2*h(2)式中Vjd:近井地帶解堵處理中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稀釋液用量,m3;Kf:液量相關係數,取值範圍0.3-0.8;Kr:體積相關係數,取值範圍1.05.0;Ql:採油井日產液量,m3/d;R:解堵處理半徑,m;h:解堵處理油層平均有效厚度,m;(3)稀釋液通過採油井注入油層;(4)稀釋液注入油層後關閉所處理的採油井1~5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5)由解堵處理的採油井收穫增產原油。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後油井產液量上升,表明油層近井地帶堵塞得到有效的解除;油水比上升,表明近井筒區域油層處油流通道的堵塞被有效解除。所述的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l)將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直接引入油田現注水管線(如通過文丘裡混合裝置引入),經由注水井注入地層;(2)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注入量根據試驗區油藏特性、微生物生長代謝性能、微生物驅油能力和試驗井組控制油藏孔隙體積大小,由公式(3)確定mqt=fqt*kqt*pv(3)式中mqt:微生物粉劑用量,kg;kqt:驅替綜合係數,取值範圍0.0005~0.01;fqt:驅替加藥係數(單位體積注入水中加入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量,kg/m3),取值範圍0.2~0.5;pv:試驗井組所控制的油藏孔隙體積,m3。(3)採油用微生物粉劑注入地層後關閉注入井0~10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4)由微生物驅受益採油井收穫增產的原油。微生物驅後,受益採油井產出液中油水比上升,表明微生物在地層中發揮了作用,增加了油藏中原油的流動性或提高了注入水的洗油效率,從而促使原油採出,提高了油藏原油的採收率。油藏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直接引入油田現注水管線(如通過文丘裡混合裝置引入),經由注水井注入地層;(2)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注入量根據試驗區油藏特性、微生物生長代謝性能和油藏調剖處理半徑及油藏中高滲透條帶的特性和比例,由公式(4)確定mtp=ftp*ktp*R2*h*(p(4)式中mtp:調剖處理用量,kg;Ktp:調剖綜合係數,取值範圍0.3~3.0;ftp:調剖加藥係數(單位體積注入水中加入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量,kg/m3),取值範圍0.2-1.0;R:調剖處理半徑,m;h:調剖處理區域油層平均厚度,m;9:調剖處理油藏平均孔隙度,%。(3)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稀釋液注入地層後關閉注水井3~10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4)由調剖處理受益採油井收穫增產的原油。油藏微生物調剖後,受益採油井產出液中油水比上升,表明微生物在地層中發揮了作用,封堵了高滲透層,擴大了注入水的波及體積,啟動了處於油層中低滲透區域的原油,從而提高了油藏中原油的採收率。與注入微生物發酵液或其稀釋液比較,本發明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含菌濃度高,應用時需要注入的物質量和體積大大縮小,注入成本顯著降低;同時,由於釆油用微生物粉劑中富含微生物所需的營養,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減少了配置微生物營養物的工序,節約了人力物力;此外,由於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為千粉狀物質,即可長期保質存放、方便運輸,又便於在寒冷地區或季節施工。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具備的上述優點將極大地促進微生物採油規模性的應用。由此可見,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便於儲存、運輸,有利於長期保存,應用時簡化了施工操作,節約了施工成本和施工時間,無疑會極大地推動微生物採油技術的應用規模和水平。實施例1不同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製備及性能。枯草芽孢桿菌(及w^/to,CGMCC1.400)、丙酮丁醇梭菌(C.aceto6w0;/z'cwm,CGMCC1.244)、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及WeflroAenwop/z7w;y,CGMCC1.923)、喜熱嗟油芽抱桿菌(醜Aerwo/eovorara,CGMCC1.521)、遲緩芽孢桿菌(及/e"加,CGMCC1.2013)、銅綠假單胞菌(屍."m^/mra,CGMCC1.1785)、陰溝腸桿菌(五.c/oacae,CGMCC1.2022)、鹽生鹽桿菌C^/ra/o6/ww,CGMCC1.1959)、螢光假單胞菌CP.ywomy"";y,CGMCC1.1802)、惡臭單胞菌(屍.;w"^,CGMCC1.1825)、地衣芽孢桿菌(及//c/zew/onm^,CGMCC1.521)、腸膜明串珠菌(Z.wew"feraW^,CGMCC1.20)、多粘類芽孢桿菌(屍.;o/;wyxfl,CGMCC1.548)、粘質沙雷氏菌(S.附flrceycera,CGMCC1.203)、野油菜黃單胞菌(ZawAo附o"ayca附peWn's,CGMCC1.781)採用2005年《西藏農業科技》第27巻32~37頁或2003年《天津輕工業學院學報》第18巻1~5頁文獻公開報導的技術由微生物發酵液製備成相應的微生物菌粉。根據本專利,按表l中的物質組分製備對應不同微生物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並對所製備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中微生物的存活率和活性進行了實驗評價,結果見表2。表l.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物質組分(重量百分比含量)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密封保存12個月,檢測單位粉劑中的活菌數量,與保存前單位粉劑中的活菌數量比較,計算微生物存活率。結果表明,保存12個月後,粉劑中微生物活菌數量為保存前粉劑中微生物活菌數量的80%以上,即微生物存活率大於80%。釆油用微生物粉劑密封保存12個月後,對粉劑中的微生物進行培養,測定目標代謝物的產量,與同樣培養條件下測定的保存前的微生物目標代謝物產量比較,評價微生物活性。結果表明,保存12個月後,微生物目標代謝物產量為保存前微生物目標代謝物產量的80%以上,即微生物活性大於80%(表2)。例如枯草芽孢桿菌(及做^/to,CGMCC1.400)粉劑存放12個月後接種培養,發酵結束後測定發酵液中的表面活性劑(脂肽)粗品產量為0.96g/L,相同培養條件下測定的保存前的發酵液中脂肽粗品含量為1.1g/L,由此計算保存12個月後微生物活性0.96/1.1*100%=87%。表2.採油用微生物粉劑中微生物存活率/活性評價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GMCC1.521al/blal/b2a2/blal/b2al/b2a2/bla2/blal/b28./e咖,CGMCC1.2013a2/b2a2/blal/bla2/bla2/blal/b2a2/b2al/b2P.aenigz'"o叫CGMCC1.1785al/blal/b2al/b2al/blal/b2al/blal/b2a2/bl£c/o,e,CGMCC1.2022a2/b2al/b2a2/blal/b2al/blal/b2al/blal/blH/w緣"m,CGMCC1.1959al/b2al/Mal/b2a2/blal/bla2/b2a2/b2a2/b2P.,om^卿,CGMCC1.1802a2/b2a2/b2al/blal/b2a2/bla2/b2a2/bla2/blP.戸她,CGMCCU825a2/blal/blal/b2al/bla2/blal/b2a2/Mal/blB./z'c/zem/onm\y,CGMCC1.521al/blal/b2al/bla2/b2al/blal/Mal/bla2/b2CGMCC1.20al/b2a2/Mal/blal/bla2/blal/b2al/b2al/b2P.;w/,戸,CGMCC1.548al/blal/bla2/b2al/bla2/blal/blal/b2a2/MS.膨rcescem1,CGMCC1.203al/b2a2/blal/b2a2/blal/blal/b2al/blal/b2CGMCC1.781a2/b2a2/b2al/blal/b2al/bla2/b2a2/b2al/b2注採油用微生物粉劑保存12個月後微生物存活率/活性的評價結果,其中:存活率al:卯%~100%,32:80%~卯%;活性bl:90%~100°/。,b2:80%~90%。實施例2採用採油微生物粉劑進行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礦場應用。實施例1的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及Wewo決emw//n7w;y,CGMCC1.923;組分4)在延長某油田的採油井進行微生物清防蠟處理。施工前,該井日產油量Qo-1.2m3/(1,日產水量Qw-26.8m3/d。根據在處理油井環境下(溫度55'C、油井水質)微生物生長的特性,確定使用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的重量百分比濃度為0.5%,粉劑用水稀釋,稀釋液用量按公式(l)計算Vql=kql*(Qq+Qw)1/2(1)式中Kql=0.1,Q0=1.2m3/day,Qw=26.8m3/day。計算結果Vql=0.53m3。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稀釋液0.53m3由油管-套管環形空間注入,注入後採油井關閉5天,然後恢復生產。採油井恢復生產20天後產油量Qo=2.1m3/d,日產水量Qw=42.9m3/d再次採用微生物粉劑進行清防蠟處理,鞏固應用效果。在第一次處理基礎上,二次處理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的重量百分比濃度確定為0.1%,粉劑用水稀釋,粉劑稀釋液用量按公式(l)計算為0.13m3(Kql=0.02,Q0=2.1m3/d,Qw=42.9m3/d)。將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的稀釋液0.131113由油管-套管環形空間注入,注入後採油井不關井即恢復正常生產。該井進行2次清防蠟處理,試驗有效期2個月,試驗期間日產油量平均增加65%,累積增產原油182m3。實施例3採用採油微生物粉劑進行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礦場應用。混合微生物粉劑(銅綠假單胞菌屍,aer唯/wwa,CGMCC1.1785,組分1;喜熱噬油芽孢桿菌5.Aerwo/eowrara,CGMCC1.521,組分5;兩者用量比例為1:1)在延長某油田的採油井A進行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該採油井井底近井地帶生產油層的有效厚度h=8.5m,設計解堵半徑R=0.5m,處理前該井日產液Qf22mVd,日產油1.1m3/d。根據選用的微生物在該井環境條件下(溫度5rc,油井水質)的生長特性,確定使用微生物粉劑重量百分比濃度為0.1%,粉劑用水稀釋,稀釋液用量由公式(2)確定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2)式中K產0.3,K產l.O,QL=22m3/d,R=0.5m,h=8.5m;由公式(2)確定注入粉劑稀釋液3.5m3。3.5kg粉劑溶解到3.5m3水中製備成粉劑稀釋液,將稀釋液注入採油井後關井5天培養,開井生產後平均日產液40.4mVd,曰產油1.9m3/d,有效期262d,增產原油210m3。採用上述混合微生物粉劑在另一油田的採油井B進行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該井井底近井地帶生產油層有效厚度h-8.0m,設計解堵半徑R-1.0m,處理前該井日產液QL=18m3/d。根據微生物在該井環境條件下(溫度46°C,油井水質)的生長特性,確定使用微生物粉劑濃度0.02%(重量百分比),粉劑用水稀釋,稀釋液用量由公式(2)確定為43.4m3(Kf=0.8,K產5.0,QL=18m3/d,R=1.0m,h=8.0m)。8.7kg粉劑溶解到43.4m"X中製備成粉劑稀釋液,將稀釋液注入採油井後關井ld培養,開井生產後日產液量提高120%,日產油量平均提高55%,有效期10個月,累計增產原油442m3。實施例4不同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驅油提高採收率性能評價。採用人造巖心A、Bl、B2、Cl、C2五組各三支進行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評價,檢測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驅提高原油採收率的能力。實驗巖心水相滲透率均為0.85pm2,巖心孔隙體積pv-30cm3。實驗程序巖心飽和水後用原油驅替至束縛水飽和度(模擬油藏原始油水狀態)一巖心轉為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為某一值(模擬油藏開發後的含水量現狀)一不同組巖心分別繼續進行水驅、發酵液驅和微生物粉劑稀釋液驅(模擬不同處理措施)一巖心恢復水驅至總驅替液量達到某一定值結束實驗,比較不同處理下的原油採收率,分析微生物粉劑提高原油採收率的能力。巖心驅替水為經滅菌處理的某油田注入水,驅替速度為4m/d。各組巖心實驗程序如下巖心A組巖心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98%(體積百分比)一水驅lpv—巖心兩端密封后在40"C下培養5d—巖心水驅至總驅替液量為5pv結束。巖心Bl組巖心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98%(體積百分比)一採用枯草芽孢桿菌(及wto'fc,CGMCC1.400)發酵液的稀釋(細胞濃度4.0x106CFU/mL)驅替1PV—巖心兩端密封后在40'C下培養5d—巖心水驅至總驅替液量為5pv結束。巖心B2組巖心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98%(體積百分比)一採用枯草芽孢桿菌(及做&!7&,CGMCC1.400)發酵液的稀釋液(細胞濃度2.0x107CFU/mL)驅替1PV—巖心兩端密封后在4(TC下培養5d—巖心水驅至總驅替液量為5pv結束。巖心C1組巖心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98%(體積百分比)一採用枯草芽孢桿菌粉劑(5.犯6"fe,CGMCC1.400,組分2)的稀釋液(每立方米水中粉劑含量為0.1kg,細胞濃度4.0x106CFU/mL)驅替1PV—巖心兩端密封后在40。C下培養5d—巖心水驅至總驅替液量為5pv結束。巖心C2組巖心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98%(體積百分比)一採用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及做6"to,CGMCC1.400,組分2)的稀釋掖(每立方米水中粉劑含量為0.5kg,細胞濃度2.0x1(^CFU/mL)驅替lPV—巖心兩端密封后在40'C下培養5d—巖心水驅至總驅替液量為5pv結束。評價結果巖心A組原油最終採收率平均為55.4。/。,巖心B1、B2組原油最終採收率平均值分別為60.5%、63.1%,巖心Cl、C2組原油採收率平均值分別為60.4%、63.2%。由結果可見,與完全水驅實驗(巖心A組)相比,發酵液的稀釋液驅替提高原油採收率5.1%~7.7%;相同濃度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稀釋液驅提高原油採收率5.0%~7.8%。按同樣評價方法,採用微生物粉劑進行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檢測,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粉劑含量0.1~0.5kg/i^)提高原油採收率平均值如下丙酮丁醇梭菌粉劑(C."ceto6w^//cw,CGMCC1.244;組分1),5.4%;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及他ara快e,o;M船,CGMCC1.923;組分3),6.8%;喜熱噬油芽孢桿菌粉劑(及Amwo/eovorara,CGMCC1.521;組分6),6.2%;遲緩芽孢桿菌粉劑(及/e"/w,CGMCC1.2013;組分7),4.8%;銅綠假單胞菌粉劑(戶.flen/g/wosfl,CGMCC1.1785;組分8),5.9%;陰溝腸桿菌粉劑(五.c/oacae,CGMCC1.2022;組分1),5.3%;鹽生鹽桿菌粉劑("/a/oWww,CGMCC1.1959;組分5),5.0%;螢光假單胞菌粉劑(屍.y/womwww,CGMCC1.1802;組分2),4.8%;惡臭單胞菌粉劑(P.;w"da,CGMCC1.1825;組分4),5.3%。實施例5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驅提高原油採收率礦場應用。試驗油田水相滲透287xl(T3Wn2,平均孔隙度28%。平均地層溫度67'C。試驗前,試驗區平均單井日產油3.21113/山含水92.6%。試驗井組由3口注水井和9口受益採油井組成,計算試驗井組所控制的孔隙體積pv-121x104m3。根據室內評價,篩選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5.欲ara^mrn;W/^,CGMCC1.923;組分2)、喜熱噬油芽孢桿菌粉劑(及Awwo/eovwvmy,CGMCC1.521;組分2)和枯草芽孢桿菌粉劑(及犯6"to,CGMCC1.400,組分2)三種粉劑按1:1:1比例混合使用。混合微生物粉劑用量根據公式(3)確定mqt=fqt*kqt*pV(3)式中kqt=0.01,fqt=0.2,pv=121xl04m3。計算結果mqt=2420kg礦場試驗中通過文丘裡裝置將三種微生物粉劑2420kg引入到注水管線中,經由設計的注水井注入油層。注入粉劑後關閉注入井10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試驗18個月後,在相同井組進行了2次微生物粉劑驅提高原油採收率礦場應用。試驗採用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及飾"ra^emo;Mws,CGMCC1.923;組分2),根據公式(3)確定粉劑用量mqt-302kg(kqt=0.0005,fqt=0.5,pv=121x104m3)。礦場試驗中通過文丘裡裝置將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粉劑302kg引入到注水管線中,經由設計的注水井注入油層。注入粉劑後不關閉注入井,繼續正常生產。在9口受益井中,7口井先後見效,表現為產油量上升、含水明顯降低。位於主力油層分布區域的採油井受益最明顯,試驗前日產油3.2m3/d,含水92.6%,首次試驗後日產油5.1m"d,含水降至89.2%;二次處理後日產油4.3m"d,含水降至91.4%,累計增油2680m3。實施例6不同微生物粉劑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實驗評價。實驗巖心為人造非均質巖心A、B、C、D,水相滲透率均為1.25pm2,巖心孔隙體積p^^30cm3。實驗驅替水為經滅菌處理的某油田注入水,驅替速度為4m/d。實驗程序巖心飽和水後用原油驅替至束縛水飽和度(模擬油藏原始油水狀態)一繼續水驅至巖心出口端產出液含水量為100%(體積百分比)一巖心A、B注入水1PV,巖心C注入1pv的腸膜明串珠菌粉劑(丄.meye"towVfes,CGMCC1.20;組分l)的稀釋液(粉劑含量0.2kg/m3),巖心D注入1pv的腸膜明串珠菌粉劑(丄.mew"feTO/cfey,CGMCC1.20;組分l)的稀釋液(粉劑含量1.0kg/m3)—A、B、C、D四支巖心在37。C下放置/培養5d—恢復水驅至總驅替液量達到5pv結束實驗,比較不同處理下的原油採收率,分析微生物粉劑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的能力。巖心A、B原油採收率分別為45.8%,46.2%。巖心C、D原油採收率分別為49.8%和51.9%,貝ij0.02%(0.2kg/m3)和0.1%(1.0kg/m3)的腸膜明串珠菌粉劑(厶we^Wm^^,CGMCC1.20;組分l)稀釋液提高原油採收率分別為4.0%和5.7%。按同樣評價方法,採用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進行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檢測,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粉劑含量0.2~1.0kg/m、提高原油採收率平均值如下地衣芽孢桿菌粉劑(及/z'c/em/or脂':5,CGMCC1.521;組分3),4.6%多粘類芽孢桿菌粉劑(戶.;w/;;w"a,CGMCC1.548;組分2),5.0%粘質沙雷氏菌粉劑(S.warce;ycera,CGMCC1.203;組分4),5.2%野油菜黃單胞菌粉劑(1朋^0附0""1^7/^//^,CGMCC1.781;組分5),5.1%。實施例7採油用微生物粉劑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礦場應用。試驗油田油藏溫度36'C,油層有效厚度h:7.8m,滲透率480xl0—、m2,孔隙度cp=26.9%,原油密度0.8852g/cm3,地層水礦化度1850mg/L。試驗井組由1口注入井和3口受益採油井組成。調剖前,試驗井組平均單井日產液38.1m3/d,日產油2.2m3/d,含水94.2%。根據有關測試結果及生產特性,設計油藏調剖處理半徑11=12m。根據室內評價,篩選野油菜黃單胞菌粉劑(Xa"Aowo"asca附戸欣^,CGMCC1.781;組分6)、地衣芽孢桿菌粉劑CS.//c/zem/w7m^CGMCC1.521;組分6)二種菌粉按1:1比例混合使用。混合微生物粉劑用量由公式(4)確定mtp=WR""cp(4)式中ftp-3.0,Ktp=0.2,R=12m,h=7.8m,cp=26.9%。計算mtp^181kg。礦場試驗通過文丘裡裝置將微生物粉劑181kg引入到注水管線中,經由設計的注水井注入油層。注入粉劑後關閉注入井10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3口受益井先後見效,表現為產油量上升、含水降低。含水最低降至88.5%,平均單井日產油上升到3.8m"d,試驗有效期195d,累計增油936m3。在同一區塊的另一試驗井組(1口注入井和2口受益採油井)進行了採油用微生物粉劑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礦場應用。調剖前,試驗井組平均單井日產液35.7mVd,曰產油1.5m3/d,含水95.8%。根據有關測試結果及生產特性,設計油藏調剖處理半徑11=10m。採用野油菜黃單胞菌粉劑(X朋^wwo"a"am/e欣&,CGMCC1.781;組分6)和地衣芽孢桿菌粉劑(醜//c/zew/omz;y,CGMCC1.521;組分6)二種粉劑按1:1比例混合使用。混合微生物粉劑用量由公式(4)確定為63kg(ftp=1.0,Ktp=0.3,R=10m,h=7.8m,cp=26.9%)。礦場試驗通過文丘裡裝置將微生物粉劑63kg引入到注水管線中,經由設計的注水井注入油層。注入粉劑後關閉注入井3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2口受益井先後見效,平均單井日產油上升到2.8m3/d,含水最低降至86.2%,試驗有效期146d,累計增油379m3。說明本專利中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書寫規則微生物粉劑名(粉劑中所使用的微生物,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的菌種保藏號;本專利表1中約定的粉劑物質組成)。如"地衣芽孢桿菌粉劑(jB.//d^m/orm&,CGMCC1.521;組分3)"表示由地衣芽孢桿菌(及//c/^w/wvm^CGMCC1.521)製備的粉劑,該粉劑的物質構成由本專利表1中的組分3約定,即菌粉1%、酵母粉1%、蛋白腖1%、冷水可溶澱粉97%(重量百分比)。權利要求1.一種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其特徵在於,包括重量百分比為如下的組分微生物菌粉1~4%,酵母粉1~10%,蛋白腖0~6%,糖類物質或蛋白類物質80~9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其特徵在於,微生物包括但是不限於枯草芽孢桿菌(及^站/&,CGMCC1.400)、丙酮丁醇梭菌(C.ace/o6w0;//cww,CGMCC1.244)、嗜熱脂肪芽孢桿菌(醜WearaAemop/H7w,CGMCC1.923)、喜熱噬油芽孢桿菌(及Aermo/eovora朋,CGMCC1.521)、遲緩芽孢桿菌(及/e"^A,CGMCC1.2013)、銅綠假單胞菌(屍.flen/g/"o,CGMCC1.1785)、陰溝腸桿菌(五.c/oacw,CGMCC1.2022)、鹽生鹽桿菌(/Zto/oZ^w,CGMCCU959)、螢光假單胞菌CP.ywomycera,CGMCC1.1802)、惡臭單胞菌(屍.;Wtto,CGMCC1.1825)、地衣芽孢桿菌(及//c/^m/w7W、CGMCC1.521)、腸膜明串珠菌(Z.wew"fera/fi^,CGMCC1.20)、多粘類芽孢桿菌CP.po/;;w;;xa,CGMCC1.548)、粘質沙雷氏菌(51.warc^cera,CGMCC1.203)或野油菜黃單胞菌(^"Aowo"^ca附/7eWn、,CGMCC1.781)中的一種以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糖類物質選自水溶性澱粉、麥芽糊精中的一種以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蛋白類物質選自可溶性豆粉。5.權利要求l、2、3或4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應用,其特徵在於,用於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或油藏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重量百分比稀釋度為0.1%~0.5%;(2)稀釋液注入量由公式(1)確定Vql=k^(Qo+Qw)"2(1)式中Vql:微生物吞吐處理中採油微生物粉劑稀釋液用量,m3;Kql:清防蠟綜合係數,取值範圍0.02~0.1;Q。日產油,m3/d;Qw:曰產水,m3/d;(3)稀釋液由油管-套管環形空間注入;(4)稀釋液注入後關閉所處理的採油井05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5)由所處理的採油井收穫增產的原油。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的重量百分比稀釋度為0.02%~0.10%;(2)稀釋液注入量由公式(2)確定1/2,Vjd=kf*QL+kr*R2*h(2)式中Vjd:近井地帶解堵處理中採油微生物粉劑稀釋液用量,m3;Kf:液量相關係數,取值範圍0.3~0.8;Kr:體積相關係數,取值範圍1.0~5.0;採油井日產液量,m3/d;R:解堵處理半徑,m;h:解堵處理油層平均有效厚度,m;(3)稀釋液通過採油井注入油層;(4)稀釋液注入油層後關閉所處理的採油井1~5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5)由解堵處理的採油井收穫增產原油。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歩驟(1)將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直接引入油田現注水管線,經由注水井注入地層;(2)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注入量由公式(3)確定1%=fqt*kqt*pv(3)式中mqt:微生物粉劑用量,kg;kqt:驅替綜合係數,取值範圍0.0005~0.01;fqt:驅替加藥係數(單位體積注入水中加入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量,kg/m3),取值範圍0.2~0.5;pv:試驗井組所控制的油藏孔隙體積,m3;(3)採油用微生物粉劑注入地層後關閉注入井0~10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4)由微生物驅受益採油井收穫增產的原油。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油藏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直接引入油田現注水管線,經由注水井注入地層;(2)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注入量由公式(4)確定mtp=ftp*ktp*R2*h*(p(4)式中mtp:調剖處理用量,kg;Ktp:調剖綜合係數,取值範圍0.3~3.0;ftp:調剖加藥係數(單位體積注入水中加入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量,kg/m3),取值範圍0.2~1.0;R:調剖處理半徑,m;h:調剖處理區域油層平均厚度,m;cp:調剖處理油藏平均孔隙度,%;(3)採油用微生物粉劑稀釋液注入地層後關閉注水井3~10d,然後恢復正常生產;(4)由調剖處理受益採油井收穫增產的原油。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重量百分比為如下的組分微生物菌粉1~4%,酵母粉1~10%,蛋白腖0~6%,糖類物質或蛋白類物質80~98%。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可用於採油井微生物清防蠟處理、採油井微生物解堵處理、微生物驅提高原油採收率或油藏微生物調剖提高原油採收率等。本發明所述的採油用微生物粉劑保質期長、便於儲存及運輸,採用該粉劑進行礦場應用具有簡化施工操作、節約施工時間和節約成本的優點,無疑會極大地促進微生物採油技術的推廣應用。文檔編號C12N1/00GK101153267SQ20071004366公開日2008年4月2日申請日期2007年7月11日優先權日2007年7月11日發明者劉金峰,牟伯中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