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17:46:11
專利名稱: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將粘貼劑粘貼在所希望的部位之際,使用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
背景技術:
過去,流通有以改善肩膀僵硬、腰痛、筋肉痛、筋肉疲勞、關節痛等作為目的的多樣的粘貼劑。該等的粘貼劑一般是由支撐體;設在該支撐體的一方的面,含有藥效成分的粘著劑層;以及可剝離地附著在粘著層劑的表面的剝離薄片所構成。而且,使用時,從粘著劑層剝離剝離薄片,使粘著劑層露出,而可粘貼在粘貼部位。然而,粘貼劑一般柔軟不易使用,會有所謂容易形成皺紋的問題。在此,在以往,例如提出有下述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這類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專利文獻I記載的器具是由具有比要使用的粘貼劑更大的面的支撐板;以及設置在該支撐板的表面,可剝離粘貼劑並予以暫時保持的臨時卡止手段所構成。另外,該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具備有粘貼劑的粘著層(藥劑層)不會誤附著到手等上、可暫時覆蓋粘著劑層的保護材。使用這類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時,首先,將保護材從支撐板的表面移動到別的位置,接著,將粘貼劑臨時卡止在臨時卡止手段上,將保護材回復到原來的位置,覆蓋粘貼劑的粘著材層。然後,在將該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配置在皮膚的所希望的部位之後,從粘貼劑撕下保護材,按壓支撐板將粘貼劑粘貼在皮膚上。根據該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可將粘貼劑以展開的狀態保持在被固定在支撐板上的臨時卡止手段上,另外,也可防止在粘貼作業中因粘貼劑彎折,造成粘貼劑的粘著面彼此部分接合的不適合的情況。〔先行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4- 8965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然而,專利文獻I所揭示的這類的以往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在將粘貼劑放置在臨時卡止手段上之際,預先撕下剝離薄片,或不撕下剝離薄片,將粘貼劑臨時卡止在臨時卡止手段上之後,撕下剝離薄片。然而,撕下剝離薄片之後,將粘貼劑置於臨時卡止手段上時,存在著粘貼劑會以產生皺紋的狀態被臨時卡止的顧慮。在這樣的情況下,粘貼劑在產生有皺紋的狀況下被粘貼在患部。另外,會有保護材成為將粘貼劑置於臨時卡止手段上之際的障礙的問題。另一方面,以臨時卡止手段臨時卡止粘貼劑之後,撕下剝離薄片時,這時,保護材會成為障礙,而會有剝離薄片不易撕下的問題。本發明以消除這樣的缺點為目的。
〔解決課題用的手段〕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對粘貼粘貼劑進行輔助用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為具備具有載置粘貼劑並予以保持的粘貼劑保持部的板狀體,粘貼劑保持部能夠在平坦狀與山形之間彎折,粘貼劑保持部設有維持被彎折成山形的狀態用的維持手段。這樣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對於在剝離薄片的中央部具有切斷線(弱化線)的粘貼劑特別有效。即,將粘貼劑放置在被彎折成山形的粘貼劑保持部時,以山形的稜線部分按壓剝離薄片的切斷線,則其剝離變得容易。另外,此時,由於粘貼劑的支撐體由粘貼劑保持部保持著,所以不會有產生皺紋的情況。另外,雖然在板狀體的兩側設有把持該板狀體用的手拿部,但希望其使用能夠容易。
再者,優選地,以在粘貼劑保持部被彎折成山形之際,兩側的手拿部可載置在某個面上的方式構成。在這樣的構成中,由於可將手拿部放置在桌子的平面上,所以,粘貼劑保持部穩定,粘貼劑的剝離薄片的剝離會變得更加容易。作為維持手段可考慮包括設置在被彎折成山形的粘貼劑保持部的一方的傾斜面上、或設置在與該傾斜面同側的手拿部上的卡合部;以及設置在粘貼劑保持部的另一方的傾斜面、或與該另一方的傾斜面同側的手拿部上,並與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做為其他的維持手段包括設在粘貼劑保持部的背面側的磁鐵與磁性體,當彎折了粘貼劑保持部時,通過磁鐵吸引在磁性體上,可維持粘貼劑保持部的山形。再者作為其他的維持手段,可考慮是由設在粘貼劑保持部的背面側的卡合片與被卡合片構成的平面扣具,在彎折粘貼劑保持部時,卡合片卡合在前述被卡合片上,維持粘貼劑保持部的山形。此外,優選地,由維持手段維持為山形的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I對傾斜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是O度 120度。另外,優選地,本發明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具有臨時卡止被載置在粘貼劑保持部的粘貼劑用的臨時卡止手段。優選地,臨時卡止手段是由在粘貼劑保持部的表面產生的靜電所形成的。另外,在粘貼劑的支撐體為布制或無紡布制時,臨時卡止手段可由表面具有許多起毛的布或無紡布所形成。由於起毛與支撐體交織,而可將其臨時卡止。另外,作為達成同樣作用的手段,平面扣具中具有許多鉤狀突起的卡合片也可作為臨時卡止手段使用。粘貼劑保持部被彎折成山形之際,形成在該粘貼劑保持部的稜線部分也可形成為大致平坦的。在此,大致平坦是指,不限於完全平坦者,也包含稍微彎折。在稜線部分形成為大致平坦的時,在剝離薄片的中央部具有切斷線(包含弱化線)的粘貼劑特別有效地被使用。即,通過以稜線部分與左右的傾斜面的各角部推壓剝離薄片的各切斷線的周邊,剝離薄片的剝離變得容易。此外,所使用的粘貼劑為在其中央部具有兩條的波形或曲線的切斷線(包含弱化線)的粘接劑的時候,大致平坦的稜線部分的幅度優選設在兩條切斷線的間隔的最大値以下。再者,在粘貼劑保持部的背面側設有裡面抵接墊片比較好。此時,裡面抵接墊片作為粘貼劑保持部的加強板發揮功用。另外,裡面抵接墊片具有彈性時,在將該裡面抵接墊片粘貼在壁面上的狀態下,使用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時,裡面抵接墊片成為緩衝,對於使用者可舒適地粘貼粘貼劑。另外,優選地,在粘貼劑保持部形成有為了促進粘貼劑的剝離薄片的剝離而對其按壓的突起部。〔發明的效果〕如上述,使用本發明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時,可沒有皺紋地將粘貼劑粘貼在皮膚上,另外,剝離薄片的剝離也可容易地進行。
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俯視圖,是表示彎 折前的平坦狀態的圖。圖2是表示圖I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彎折狀態的側視圖。圖3 (a)是表示圖I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彎折狀態的自上方的立體圖,(b)是自下方的立體圖。圖4 (a) (e)是表示適用本發明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粘貼劑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將粘貼劑放置在粘貼劑保持部上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使用圖I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粘貼粘貼劑的方法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一個變形方式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多個變形方式的圖。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後視圖。圖10 (a)是從上方看到的圖9所示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立體圖,(b)是表示彎折狀態的立體圖,(c)是表示收納、攜帶用的緊湊狀態的立體圖。圖11是表示將粘貼劑放置在粘貼劑保持部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2是表示使用圖9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粘貼粘貼劑的方法的立體圖。圖13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多個變形方式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閱附圖,針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此外,在圖中對同一或相當部分標示同一附圖標記。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的俯視圖,且是表示彎折前的平坦的狀態的圖。圖2、圖3的(a)及圖3的(b)是表示圖I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的彎折狀態的圖,且分別為側視圖、自上方的立體圖、自下方的立體圖。此外,圖示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主要被使用在沿著一條或兩條切斷線(弱化線)14切斷圖4的(a) (e)所示的剝離薄片12的中央部的形式的粘貼劑16中。如圖I 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是由細長的矩形的板狀體20所構成。該板狀體20的中央部(在圖I中,以與板狀體20的短邊平行延伸的兩條單點劃線22所挾著的區域)成為載置且保持粘貼劑16的部分(粘貼劑保持部)24。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將載置粘貼劑16的粘貼劑保持部24的面稱為表面,將其相反側的面稱為背面。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左右的各側連設有手拿部26。S卩,在圖I中,朝各單點劃線22的外側延伸的部分成為手拿部26。在手拿部26形成有開口 28,通過將指尖插入該開口28,可抓住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進行使用。圖I所示的單點劃線22為摺痕線,沿著該摺痕線22,可將各手拿部26朝向其表面靠近粘貼劑保持部24的表面的方向彎折。即,在從表面側看到的狀態下,可沿著摺痕線22將板狀體20呈谷狀彎折。另外,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中央部,形成有與摺痕線22平行的兩條摺痕線(在圖I中以雙點劃線表示的線)30,可沿著該摺痕線30將粘貼劑保持部24朝向與手拿部26相反方向彎折。沿著這些摺痕線22、30彎折板狀體20時,形成圖2及圖3所示的形態,左右的手拿部26大致成為同一面,粘貼劑保持部24成為從該處突出的山形。彎折了板狀體20之際,在粘貼劑保持部24形成的左右的傾斜面32彼此所成的角度(圖2的Θ )、及在摺痕線30、30間所形成的大致平坦的稜線部分34的幅度(圖2的D),可 根據所使用的粘貼劑16的尺寸、或設在剝離薄片12上的切斷線14的類型等適當地決定,對此以後述的實施例詳細地說明。 另外,在圖示實施方式中,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摺痕線30形成有W字狀或波形的切痕36,彎折了粘貼劑保持部24之際,藉助該切痕36,形成朝上方突出的突起部38和朝左右外側突出的突起部40。關於該突起部38、40的功用也在後面描述。再者,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具備有維持彎折成山形的狀態用的維持手段。該維持手段,在圖I中,具有設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右側的翼部42,該翼部42朝右側的手拿部26的開口 28內延伸。該翼部42的前端形成鉤狀。該鉤狀前端部分(卡合部)44當彎折了板狀體20時沿著摺痕線22朝向與手拿部26相反方向彎折,沿著另一方的摺痕線22插入到被形成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左側部分32的插入部(被卡合部)46,並可扣在該處。藉此,可維持圖2及圖3所示的山形。此外,如圖I所示,在鉤狀前端部分44設置傾斜部48,當朝向相反的方向拉左右的手拿部26時,鉤狀前端部分44可從插入部46脫離,而可容易地使板狀體20從山形返回到平坦狀。板狀體20的尺寸,雖可依照所使用的粘貼劑16的尺寸等適當決定,但粘貼劑保持部24至少比粘貼劑16更大。另外,板狀體20的全長優選至少具有在將兩手從腰部繞到後面的狀態下抓住左右的手拿部26的程度的長度。板狀體20的構成材料雖沒有特別的限制,但由於是以被載置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的粘貼劑16按壓皮膚,所以存在需要有某一程度的柔軟度的情況。在另一方面,為了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的使用容易,也存在必須要有某一程度的硬度的情況。在此,作為板狀體20的基材,優選為硬質氨基甲酸乙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等。作為其他的材料,也可使用例如橡膠(彈性體)、橡膠製海綿、合成樹脂(彈性體之外)、合成樹脂制海綿、紙、塑料、金屬等,也可將它們形成層狀組合起來。另外,優選地,該基材的表面露出有容易帶電的材料,或以容易帶電的材料實施被膜處理。藉此,在粘貼劑16的支撐體18是由塑料形成時,可利用靜電的作用,將粘貼劑16臨時卡止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另外,作為靜電的作用以外的臨時卡止手段,例如也可以是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表面設置粘著劑層(除了塗布粘著劑之外,還包含雙面膠帶的單面的粘著劑層)。當然,該粘著劑層也可以是再剝離性的。再者,作為靜電的作用以外的臨時卡止手段,在粘貼劑16的支撐體18由布或無紡布所形成時,可考慮具有起毛的材料、絨頭織物或氈,或者平面扣具的一方(具有許多鉤狀突起的卡合片)等,通過它們與支撐體18交織,可臨時卡止粘貼劑16。另外,在西服刷等所使用的絨毛織物,也可與具有起毛的材料同樣地使用。此外,由於絨毛織物的絨毛朝一個方向傾斜,所以準備多片絨毛織物,以絨毛的傾斜方向不同的方式將這些絨毛織物粘貼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表面,藉此,可更進一步增加對粘貼劑16的保持力。此外,也可在板狀體20的表面或背面,印刷有標章、商品說明、其他的模樣(圖案)等。另外,也可將板狀體20的外周緣或開口 28的內周緣做成間距短的波形形狀。接著,說明上述這樣構成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的使用方法。首先,從圖I的平坦狀態將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彎折成圖2及圖3所示的山形狀態,將翼部42的鉤狀前端部分44插入到插入部46中,維持該狀態。此時,由於左右的手拿部26實質上形成為同一面,所以例如可在桌子等的平面上,將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以穩定的狀態予以載置。 接著,如圖5所示,將粘貼劑16以其支撐體18向下的方式置於山形的粘貼劑保持部24。在圖5所示的例子中,粘貼劑16為圖4的(e)所示的類型,剝離薄片12形成具有兩條波形的切斷線14,在這樣的粘貼劑16的情況下,剝離薄片12的切斷線14、14間的中間剝離薄片12a,以與粘貼劑保持部24的大致平坦的稜線部分34接觸的方式,將粘貼劑16置於粘貼劑保持部24。接著,一面將粘貼劑16的左右朝下方稍稍拉伸,一面使粘貼劑16的支撐體18全體與粘貼劑保持部24的表面緊貼。此時,粘貼劑保持部24的稜線部分34按壓粘貼劑16的背面,並且,形成在稜線部分34的突起部38、40也按壓粘貼劑的背面,尤其是局部按壓剝離薄片12的切斷線14的周邊,結果,剝離薄片12傾向於從支撐體18上的粘著劑層浮起,切斷線14的周邊的一部分剝離,形成即使實際上沒有剝離也容易剝離的狀態。由此可理解,稜線部分34的幅度、突起部38、40的位置可依照所使用的粘貼劑16被適宜地設定。接著,使用者將剝離薄片12剝掉。在圖5中,首先,雖然從中間剝離薄片12a上剝下,但對剝掉的方法並沒有限制,也可先從左右的剝離薄片12b、12c開始剝下。在該剝離作業中,粘貼劑16的支撐體18藉助靜電的作用臨時卡止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另外,由於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本身維持山形,且藉助手拿部26穩定地放置在桌子等上,所以粘貼劑16不會從粘貼劑保持部24偏離,在粘貼劑16上不會有皺紋產生的情況。之後,從插入部46卸下翼部42的鉤狀前端部分44,將左右的手拿部26互相朝相反的方向拉,使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返回到平坦狀態。然後,在將粘貼劑16粘貼在使用者的背後時,以圖6所示的方式,使用者拿著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通過使其靠近背後而將粘貼劑16粘貼在使用者上。這期間,由於粘貼劑16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維持沒有皺紋的狀態,所以被粘貼的狀態也是沒有皺紋的整潔的狀態。另外,由靜電的作用實現的粘貼劑16的臨時卡止比粘著劑層對於人體的附著力弱,所以在將粘貼劑16按壓在使用者背後之後,只要將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從背後移開,粘貼劑16就可這樣留在使用者的背後。此外,也可以採用在將粘貼劑16放置在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之前,剝下中間剝離薄片12a,以該狀態將粘貼劑16放置在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之後,撕下左右的剝離薄片12b、12c的順序。此時,也是可在左右的剝離薄片12b、12c的剝離前,一面拉伸粘貼劑16的左右一面使粘貼劑16全體與粘貼劑保持部24的表面緊密貼合,所以皺紋不會在粘貼劑16上產生。以上雖針對本發明適合的實施方式詳細做了說明,可是不用說也知道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例如,完全不設置突起部38、40的方式,或作成只有一方的突起部(例如,如圖7所示,不設置左右的突起部40的方式),通過將粘貼劑保持部24形成山形,也可容易地撕下粘貼劑16的剝離薄片12。另外,在圖7的構成中,在稜線部分34安裝有氈49。藉助該氈49,在放置粘貼劑16之際,可防止滑動造成的位置偏離,並成為粘貼劑16碰觸到皮膚之際的緩衝器。另外,如圖8的(a) (j)所示,可考慮各種手拿部的形狀、形成在手拿部的開口的形狀、將粘貼劑保持部彎折成山形之際所形成的突起部的形狀或數量等。
粘貼劑保持部的稜線部分的幅度也如圖8所示,可從幅度窄至幅度寬適當地變更。再者,稜線部分並不需要完全的平坦,也可稍微彎折,如圖8的(j)所示,也可形成實際上沒有幅度的直線狀。此外,在圖8的(j)這樣的形態中,雖然沒有形成突起部,可是例如對於圖4的(a)或(b)這樣的剝離薄片12的切斷線14為I條的情況,可有效果地進行剝離薄片12的剝離。另外,如圖8的(k)所示,作為維持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彎折成山形的狀態用的維持手段,也可考慮將從粘貼劑保持部的左右各側延伸的細長的卡合部50的前端彼此卡合的方式等。在這種情況下,可將一方的卡合部作為卡合另一方的卡合部的被卡合部來使用。另外,形成這樣的卡合部與被卡合部的部位,可為粘貼劑保持部的左右的傾斜面及/或左右的手拿部。再者,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將板狀體20的一部分作為手拿部26使用,但也可考慮使用連接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的繩狀體(未圖示)。另外,相對於粘貼劑保持部不能彎折的手拿部的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再者,在稜線部分,除了前述這樣的氈之外,也可粘貼具有絨頭織物、起毛的起毛布材、或具有平面扣具的一方的多個鉤狀突起的卡合片等。在這種情況下,可防止在稜線部分上的粘貼劑的偏移,可更確實進行粘貼劑的粘貼。另外,因粘貼劑的支撐體的種類,也可獲得因稜線部分上的氈等造成的臨時卡止的效果。圖9 圖12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0,圖9為其後視圖,圖10的(a)是從上方看到的圖9所示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的立體圖,圖10的(b)是表示彎折狀態的立體圖,圖10的(C)是表示收納、攜帶用的緊湊狀態的立體圖,圖11是表示從粘貼劑剝離剝離薄片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2是表示粘貼粘貼劑的狀態的立體圖。第2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0,由於基本上是與上述的第I實施方式同樣的構成,所以針對重複的部分標示同樣的附圖標記,其詳細的說明予以省略。與上述的第I實施方式的不同點,首先是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背面粘接裡面抵接墊片110。裡面抵接墊片110是分別粘接在比粘貼劑保持部24的稜線部分34更位於左右的外側的區域。裡面抵接墊片110的構成材料只要具有一定的彈力性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使用以硬質氨基甲酸乙酯、合成樹脂制海綿、橡膠(彈性體)、橡膠製海綿、合成樹脂(除了彈性體)、合成樹脂或橡膠作為材料的發泡體等。發泡體的材料也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使用天然橡膠、合成橡膠、聚氨基甲酸乙酯、聚烯烴、聚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酚樹月旨、尿素樹脂、環氧樹脂等,既可單獨使用這些材料,也可並用兩種以上這些材料。當粘貼劑保持部24如圖10的(b)所示被彎折時,兩片裡面抵接墊片110背面彼此接觸。在該背面彼此接觸的狀態,粘貼劑保持部24的左右的面成為大致平行,粘貼劑保持部24相對於手拿部26呈大致直角地突出。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圖10的(b)所示的突出狀態也稱為山形。另外,為了維持背面彼此接觸的狀態,在一方的裡面抵接墊片110的背面安裝有磁鐵(優選為板狀的磁鐵)120作為維持手段,在另一方的裡面抵接墊片110的背面安裝有吸在該磁鐵120上的磁性體122 (優選為板狀的)。此外,該磁性體122也可為磁鐵。另外,第2實施方式,在沒有畫定稜線部分34用的摺痕線這一點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因此,在如圖10的(b)所示彎折粘貼劑保持部24時,稜線部分34的斷面形成流暢的圓弧狀,另外,第I實施方式中那樣的突起部也在這裡沒有形成。
再者,在該第2實施方式中,在粘貼劑保持部24全體上粘貼有表面有許多的起毛所形成的起毛布材130。因此,該起毛布材的起毛與由布或無紡布形成的粘貼劑16的支撐體18相互纏繞,而可將其臨時卡止。此外,可知即使使用絨頭織物或氈等取代起毛布材130也可達到同樣的作用,另外,也可使用具有構成平面扣具的多個鉤狀突起的卡合片。再者,同樣也可使用在西服刷等中所使用的絨毛織物。如第I實施方式所述,因為絨毛織物的絨毛朝一個方向傾斜,所以準備多片絨毛織物,使絨毛的傾斜方向不同,在將這些絨毛織物粘貼在粘貼劑保持部24的表面上的情況下,可更進一步增加對粘貼劑16的保持力。另外,在第2實施方式中,將手拿部26的長度作成比粘貼劑保持部24的一半的長度長。藉此,如圖10的(c)所示,通過彎折第2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0,可作成緊湊的形狀,在收納或攜帶等時變得方便。在以上這樣的構成中,第2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0的使用方法,基本上與第I實施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同樣。即,在使用時,首先形成圖10的(b)所示的彎折狀態。此時,由於是使用磁鐵120作為維持彎折狀態用的維持手段,所以,只要彎折粘貼劑保持部24,便可維持該狀態。接著,如圖11所示,當將粘貼劑16放置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時,藉助起毛布材130將粘貼劑16臨時卡止。另外,通過將粘貼劑16的剝離薄片12的切斷線14與粘貼劑保持部24的稜線部分34的位置對齊,剝離薄片12被從背面側朝稜線部分34按壓,如圖11所示,一部分剝離,而容易地進行剝離薄片12的剝離。將剝離薄片12全部從粘貼劑16上剝離時,使用者可以以與圖6同樣的形態將粘貼劑16粘貼在患部。在從將粘貼劑16放直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之後到粘貼在患部的期間,由於粘貼劑16的支撐體18是在粘貼劑保持部24上不形成皺紋地被保持,所以在患部也可沒有皺紋地粘貼粘貼劑16這一點與第I實施方式是同樣的。此外,由於裡面抵接墊片110具有加強粘貼劑保持部24的功用,所以即使板狀體20是由比較容易撓曲的材料構成,也可對粘貼劑保持部24賦予粘貼劑16的粘貼所需要的剛性。另外,由於起毛布材130位在粘貼劑保持部24與粘貼劑16之間,所以該起毛布材130發揮緩衝的作用,可迴避或減輕對使用者賦予不快感或疼痛。
另外,在第2實施方式中,由於使用磁鐵120作為維持粘貼劑保持部24的形狀用的維持手段,所以如圖12所示,可附著在電冰箱的門這樣的磁性壁面140上,且可以不用用手便可粘貼粘貼劑16。在這樣的粘貼狀態,裡面抵接墊片110作為緩衝發揮作用,藉此,也可迴避或減輕對使用者給予不快感或疼痛的問題。以上雖針對第2實施方式做了說明,可是這也不限於圖示的方式,而可有各種的變形。例如,在第2實施方式中,雖使用磁鐵120作為維持粘貼劑保持部24的形狀用的維持手段,但也可使用平面扣具取代磁鐵。 此時,例如在附圖標記120的位置,配置具有鉤狀突起的卡合片,在附圖標記122的位置配置具有環狀突起的被卡合片。另外,也可使用第I實施方式的翼部這樣的結構作為維持手段。進而,做為其他的維持手段,可考慮將單面具有再剝離性的粘著帶以再剝離性粘著面露出的方式粘貼在板狀體20的背面上的結構。在使用該再剝離性的粘著帶的情況下,不僅形狀維持,還可將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100反覆粘貼在非磁性的壁面上。另外,如圖13的(a) (h)所示,對手拿部的形狀、形成於手拿部的開口的形狀、作為臨時卡止手段的起毛布材等的分割配置或其形狀、裡面抵接墊片的厚度等可考慮有各種的變形方式。此外,如圖13的(f)那樣,也可與第I實施方式同樣地形成突起部。另外,圖13的(g)及(h)是利用與第I實施方式同樣的靜電的作用作為臨時卡止手段的情況。當然,圖I 圖13所示的構成,並不限於圖4的(a) (e)所示的類型的粘貼劑,也可適用其他的類型的粘貼劑。例如,即使為具有沒有切斷線的剝離薄片的粘貼劑,在以粘貼劑保持部進行保持的情況下,由於在剝離薄片的周圍沒有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保護材這樣的成為妨礙剝離作業的構件,所以可獲得剝離薄片的剝離比以往的結構更容易的效果O〔實施例I〕接著,針對研究形成在粘貼劑保持部上的I對傾斜面互相所成的角度與粘貼劑的剝離薄片的剝離容易性的關係的實驗結果進行陳述。在該實驗中,準備6種粘貼劑。粘貼劑A是縱14cm、橫20cm,在圖4的(a)這樣的剝離薄片的中央畫入一條直線狀的切斷線的粘貼劑,粘貼劑B是縱10cm、橫14cm,在圖4的(a)這樣的剝離薄片的中央畫入一條直線狀的切斷線的粘貼劑,粘貼劑C是縱7cm、橫10cm,在圖4的(b)這樣的剝離薄片的中央畫入一條波形的切斷線的粘貼劑,粘貼劑D是縱10cm、橫14cm,在圖4的(C)這樣的剝離薄片的中央畫入兩條曲線的切斷線的粘貼劑,粘貼劑E是縱7cm、橫14cm,在圖4的(e)的這樣的剝離薄片的中央畫入兩條波形的切斷線的粘貼劑,粘貼劑F是縱7cm、橫10cm,在圖4的(e)的這樣的剝離薄片的中央畫入兩條波形的切斷線的粘貼劑。另外,作為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使用圖2 圖3所示的方式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該實驗結果如下表I所示。在該表中,角度是相當於圖2的Θ的部分的角度。另外,表中的記號表示剝離薄片的剝離容易性的程度,◎表示非常容易,〇表示容易,Λ表示稍微容易,X表示不容易。[表 1]
權利要求
1.一種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是輔助粘貼粘貼劑用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 具備有具有載置並保持粘貼劑的粘貼劑保持部的板狀體, 前述粘貼劑保持部是能夠在平坦狀與山形之間彎折, 前述粘貼劑保持部設有維持被彎折成山形的狀態用的維持手段。
2.如權利要求I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前述板狀體的兩側設有把持該板狀體用的手拿部。
3.如權利要求2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被彎折成了山形時,兩側的前述手拿部能夠載置在某個面上。
4.如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維持手段包括卡合部,前述卡合部設在被彎折成了山形的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一方的傾斜面上,或設在與該傾斜面同側的前述手拿部;以及,被卡合部,前述設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另一方的傾斜面,或設在與該另一方的傾斜面同側的前述手拿部,卡合前述卡合部。
5.如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維持手段包括設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背面側的磁鐵和磁性體,在彎折了前述粘貼劑保持部時,前述磁鐵吸在前述磁性體上。
6.如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維持手段是包括設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背面側的卡合片與被卡合片的平面扣具,在彎折了前述粘貼劑保持部時,前述卡合片卡合在前述被卡合片上。
7.如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由前述維持手段維持成山形的前述粘貼劑保持部中的I對傾斜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是O度 120度。
8.如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具有臨時卡止被載置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上的粘貼劑用的臨時卡止手段。
9.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臨時卡止手段是由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表面產生的靜電所形成的。
10.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粘貼劑的支撐體為布制或無紡布制的情況下, 前述臨時卡止手段由表面具有多個起毛的布或無紡布形成。
11.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粘貼劑的支撐體為布制或無紡布制的情況下, 前述臨時卡止手段是由平面扣具中具有多個鉤狀突起的卡合片構成的。
12.如權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粘貼劑保持部被彎折成了山形時,形成在該粘貼劑保持部的稜線部分形成為大致平坦的。
13.如權利要求12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該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所使用的粘貼劑在中央部具有兩條波形或曲線的切斷線的情況下,前述大致平坦的稜線部分的幅度在前述兩條切斷線的間隔的最大値以下。
14.如權利要求I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背面側設有裡面抵接墊片。
15.如權利要求14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裡面抵接墊片作為前述粘貼劑保持部的補強板發揮功用。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前述裡面抵接墊片具有彈性。
17.如權利要求I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粘貼劑保持部形成有為了促進粘貼劑的剝離薄片的剝離而對其按壓的突起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可將粘貼劑沒有皺紋地粘貼在患部,並可容易剝離粘貼劑的剝離薄片的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該粘貼劑粘貼用輔助器具,是具備具有載置粘貼劑(16)並予以保持的粘貼劑保持部的板狀體者,粘貼劑保持部是形成可在平坦狀與山形之間彎折,粘貼劑保持部設有維持被彎折成山形的狀態用的維持手段。這類的構成中,將粘貼劑放置在被彎折呈山形的粘貼劑保持部時,以山形的稜線部分按著剝離薄片的切斷線,則其剝離變的容易。另外,此時,由於粘貼劑的支撐體是以粘貼劑保持部被保持,所以不會產生皺紋。
文檔編號A61F13/02GK102858288SQ20118002167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30日
發明者笹田典潔, 長野正幸, 坂井達明, 土田勝也 申請人:久光製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