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媒廢氣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23:11:36 2
專利名稱:溶媒廢氣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溶媒廢氣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溶媒是醫藥、化工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原料。生產過程中,溶媒在參與醫藥、化工生產後呈氣態,混雜其他氣體後作為廢氣從反應器中排出,這不僅浪費溶媒,而且汙染環境,因此,研發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即將氣態溶媒冷凝為液態溶媒,收集以再次利用。現有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包括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冷媒循環系統和製冷系統,其中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設置的反應罐、一次冷凝器、接收罐及真空泵,反應罐產生的氣態溶媒,經冷凝器冷凝,產生的液態溶媒受重力作用流至接收罐,剩餘的廢氣由真空泵排出系統,而冷媒循環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冷媒循環罐、冷媒循環泵 和製冷劑蒸發器,冷媒循環系統通過管道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而製冷系統通過製冷劑蒸發器對冷媒進行降溫。現有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對溶媒的回收率較低,主要原因在於沒有使溶媒氣體有效冷凝,而且氣體中夾帶的溶媒小液滴無法有效收集使得溶媒隨廢氣排出,通常製冷系統採用低溫水或冰鹽水為冷媒進行降溫,降溫效率低,降溫範圍小,從而影響了整個裝置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溶媒回收率高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冷媒循環系統及製冷系統,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反應罐、一次冷凝器、接收罐及真空泵,冷媒循環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冷媒循環罐、冷媒循環泵和製冷劑蒸發器,冷媒循環系統通過管道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製冷劑蒸發器設置有四個接管口,一側的兩個接口與冷媒循環系統相聯通,另一側的兩個接口與製冷系統相聯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和真空泵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除霧器。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一次冷凝器和真空泵之間的管道上增加除霧器,可以將冷凝後隨廢氣移動的小液滴聚集起來,凝結成大液滴以後利用重力克服氣流浮力回流至接收罐,使溶媒回收率大為增加,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空氣汙染。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除霧器設置有除霧腔,除霧腔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作為進口和出口,所述除霧腔內設置有絲網,所述絲網為纏繞式結構,所述絲網通過支撐花板固定於除霧腔內,所述除霧腔位於進口位置設置有氣體分布板。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絲網為纏繞式結構,通過延長氣液夾帶狀溶媒在絲網內停留時間,增加溶媒霧滴與絲網的碰撞機率,使氣體夾帶的小液滴經過碰撞聚集為大液滴,最終液滴克服上衝氣體的浮力回流至接收罐內,除霧器進口設置氣體分布板,氣體分布板使得氣體進入除霧腔後均勻分布於整個橫截面上,最大面積地接觸除霧元件,從而達到最好的除霧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除霧腔內的絲網為橫截設置,將除霧腔分隔成兩部分。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絲網橫截於除霧腔內使隨氣流通過的小液滴都受到絲網的過濾,絲網的回收效率達到最大。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和除霧器之間的管道設置有二次冷凝器,所述冷媒循環系統設置有管道為二次冷凝器提供冷媒,所述為二次冷凝器提供冷媒的管道與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的管道相併聯。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二次冷凝器將經一次冷凝器冷凝後的溶媒再次冷 凝,將剩餘的氣態溶媒充分冷凝成液態回流至接收罐,二次冷凝器後產生的小液滴也會通過除霧器凝集成大液滴,利用重力克服廢氣的浮力回流至接收罐,而管道並聯設置可以均勻分配冷媒循環系統中的冷媒。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一次冷凝器為螺旋纏繞式換熱器。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螺旋纏繞式換熱器可以增加氣液體在換熱器內交換的時間及接觸面積,使氣液體充分接觸換熱,達到最好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二次冷凝器為螺旋纏繞式換熱器。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螺旋纏繞式換熱器可以增加氣液體在換熱器內交換的時間及接觸面積,使氣液體充分接觸換熱,達到最好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製冷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壓縮機、製冷劑冷凝器、儲液罐、膨脹閥、汽液分離器。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液態氟利昂儲存於儲液罐內,高壓中溫的液態氟利昂經膨脹閥節流膨脹為低壓低溫溼蒸汽,再通過製冷劑蒸發器吸熱蒸發為低壓低溫氣體,經氣液分離器將蒸氣中的液體除去,蒸氣被吸入壓縮機壓縮為高壓高溫氣體,經製冷劑冷凝器冷凝為中溫高壓液體儲存於儲液罐中,製冷劑冷凝器可以為風冷冷凝器或水冷冷凝器,這裡優選水冷冷凝器。所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反應罐和一次冷凝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流量調節機構。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流量調節機構的設置使溶媒的流通量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控制,一般採用閥門等流量調節機構。所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兩側的管道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流量調節機構由溫度傳感器反饋信號控制。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一次冷凝器兩側管道上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如溫差較大,說明冷凝器冷媒供應不足,熱溶媒較多,溫度傳感器反饋信號控制流量調節機構,減小熱溶媒流量以適應冷媒的供應。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I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藝流程圖;[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除霧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包括溶媒冷凝回收系統I、冷媒循環系統2及製冷系統3,溶媒冷凝回收系統I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反應罐11、一次冷凝器12、接收罐13及真空泵14,冷媒循環系統2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冷媒循環罐21、冷媒循環泵22和製冷劑蒸發器23,冷媒循環系統2通過管道為一次冷凝器12提供冷媒,製冷劑蒸發器23設置有四個接管口,一側的兩個接口 231與冷媒循環系統2相聯通,另一側的兩個接口 232與製冷系統3相聯通,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一次冷凝器12和真空泵14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除霧器15,優選將除霧器5設置於接收罐13和真空泵14之間,節省空間,提高效率,除霧器15可以將冷凝後隨廢氣移動的小液滴聚集起來,凝結成大液滴以後利用重力克服氣流浮力回流至接收罐,使溶媒回收率大為增加,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空氣汙染,除霧器15設置有除霧腔151,除霧腔151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作為進口 152和出口 153,除霧腔151內設置有絲網154,絲網154為纏繞式結構,絲網·154通過支撐花板155固定於除霧腔151內,除霧腔151位於進口 152的位置設置有氣體分布板156,絲網154為纏繞式結構,通過延長氣液夾帶狀溶媒在絲網內停留時間,增加溶媒霧滴與絲網的碰撞機率,使氣體夾帶的小液滴經過碰撞聚集為大液滴,最終液滴克服上衝氣體的浮力回流至接收罐內,除霧器15進口 152設置氣體分布板156,氣體分布板156使得氣體進入除霧腔151後均勻分布於整個橫截面上,最大面積地接觸除霧元件,從而達到最好的除霧效果,除霧腔151內的絲網154為橫截設置,將除霧腔151分隔成兩部分,絲網154橫截於除霧腔151內使隨氣流通過的小液滴都受到絲網154的過濾,絲網154的回收效率達到最大,一次冷凝器12和除霧器15之間的管道設置有二次冷凝器16,冷媒循環系統2設置有管道為二次冷凝器16提供冷媒,為二次冷凝器16提供冷媒的管道與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的管道相併聯,通過二次冷凝器16將經一次冷凝器12冷凝後的溶媒再次冷凝,將剩餘的氣態溶媒充分冷凝成液態回流至接收罐,二次冷凝器16後產生的小液滴也會通過除霧器15凝集成大液滴,利用重力克服廢氣的浮力回流至接收罐13,而管道並聯設置可以均勻分配冷媒循環系統2中的冷媒,一次冷凝器12、二次冷凝器16為螺旋纏繞式換熱器,螺旋纏繞式換熱器可以增加氣液體在換熱器內交換的時間及接觸面積,使氣液體充分接觸換熱,達到最好的效果,製冷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壓縮機33、製冷劑冷凝器34、儲液罐31、膨脹閥35、汽液分離器32,製冷劑選用氟利昂,液態氟利昂儲存於儲液罐31內,高壓中溫的液態氟利昂經膨脹閥35節流膨脹為低壓低溫溼蒸汽,膨脹閥35由配設於製冷劑蒸發器23另一側的溫度顯示控制器36所控制,再通過製冷劑蒸發器23吸熱蒸發為低壓低溫氣體,經氣液分離器32將蒸氣中的液體除去,蒸氣被吸入壓縮機33壓縮為高壓高溫氣體,經製冷劑冷凝器34冷凝為中溫高壓液體儲存於儲液罐31中,製冷劑冷凝器34可以為風冷冷凝器或水冷冷凝器,這裡優選水冷冷凝器,反應罐11和一次冷凝器12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流量調節機構17,流量調節機構17 —般採用自動調節閥,使溶媒的流通量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控制,一次冷凝器12兩側的管道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8,流量調節機構17由溫度傳感器18反饋信號控制,一次冷凝器12兩側管道上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8,如溫差較大,說明冷凝器冷媒供應不足,熱溶媒較多,溫度傳感器反饋信號控制流量調節機構17,減小熱溶媒流量以適應冷媒的供應,溶媒冷凝回收系統I中真空泵14為水環式真空泵,配設有循環水罐141,整個裝置各處設置有PIT—壓力顯示遠傳,TIT一溫度顯示遠傳,FIQT- 流量顯示遠傳,PITC—壓力顯示遠傳控制,T一溫度表,TIC一溫度顯示控制,TITC一溫度顯示遠傳控制,TI一溫度顯示,PI—壓力顯示等各種儀表、機構用於保證裝置安全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包括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冷媒循環系統及製冷系統,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反應罐、一次冷凝器、接收罐及真空泵,冷媒循環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冷媒循環罐、冷媒循環泵和製冷劑蒸發器,冷媒循環系統通過管道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製冷劑蒸發器設置有四個接管口,一側的兩個接口與冷媒循環系統相聯通,另一側的兩個接口與製冷系統相聯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和真空泵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除霧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霧器設置有除霧腔,除霧腔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作為進口和出口,所述除霧腔內設置有絲網,所述絲網為纏繞式結構,所述絲網通過支撐花板固定於除霧腔內,所述除霧腔位於進口的位置設置有氣體分布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霧腔內的絲網為橫截設置,將除霧腔分隔成兩部分。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和除霧器之間的管道設置有二次冷凝器,所述冷媒循環系統設置有管道為二次冷凝器提供冷媒,所述為二次冷凝器提供冷媒的管道與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的管道相併聯。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次冷凝器為螺旋纏繞式換熱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二次冷凝器為螺旋纏繞式換熱器。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製冷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壓縮機、製冷劑冷凝器、儲液罐、膨脹閥、蒸發器、汽液分離器。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應罐和一次冷凝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流量調節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3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兩側的管道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流量調節機構由溫度傳感器反饋信號控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溶媒廢氣回收裝置,包括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冷媒循環系統及製冷系統,溶媒冷凝回收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反應罐、一次冷凝器、接收罐及真空泵,冷媒循環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循環連接的冷媒循環罐、冷媒循環泵和製冷劑蒸發器,冷媒循環系統通過管道為一次冷凝器提供冷媒,製冷劑蒸發器設置有四個接管口,一側的兩個接口與冷媒循環系統相聯通,另一側的兩個接口與製冷系統相聯通,所述的一次冷凝器和真空泵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除霧器。採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溶媒回收率高的溶媒廢氣回收裝置。
文檔編號B01D46/00GK202666453SQ20122036923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黃華菁, 鞠勤英, 李建設, 韓平 申請人:溫州亞光天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