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22:16:21 1
專利名稱: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粒成型裝置,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該裝置用於碎秸杆料制粒成型,屬於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實現農村廢棄生物質資源利用的產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新興產業,現已得到快速發展。制粒是實現農村廢棄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一項重要工序,現有技術的生物質制粒成型裝置通常採用出料環模與內置的輥輪配套結構,碎生物質料經輥壓從環模外壁模腔產出成型。該結構屬於直接輥壓成型,所產出的顆粒密度大,成型準確、均勻,能夠達到預期的制粒質量。但是,現有技術中輥輪為懸臂結構,受力有限制,被動餵料,制粒效率差,耗能多,噪聲高,制粒成本大,這些不利因素對秸杆資源化利用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傳動可靠,重力餵料,擠壓成型,制粒效率高、質量好的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它包括殼體、齒輪、引料板和刮板。所述殼體為矩形箱體,殼體內腔設置一對相嚙合的齒輪,齒輪兩端面與殼體前後面板間隙配合,齒輪由外配動力傳動,殼體前面板上對應齒輪內壁留有窗口。所述引料板沿殼體長度方向從兩側頂邊一順向下斜置,兩片對稱固定連接的引料板分別位於兩隻齒輪之上,兩片引料板在齒輪嚙合部之上留有餵料口。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齒輪為Φ400πιπι IOOOmm的直齒輪,其模數為IOmm 50mm,在相鄰兩隻齒根部之間設有徑向模孔貫穿輪轂壁。所述刮板斜向固定連接在殼體後面板內壁上,靜止的刮板以刀口一面接觸轉動的齒輪底部內孔壁,構成對徑向模孔出料切斷機構。上述結構中,所述刮板為犁形,彎曲的板面從內向外跨過殼體前面板上窗口,便於引出切斷成型的顆粒。顆粒的截面形狀由徑向模孔形狀確定,圓形徑向模孔形狀是常規形狀,圓孔直徑為Φ6.0πιπι C>32mm。徑向模孔形狀也可製成多邊形,其截面積28mm2 800mm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一對齒輪嚙合擠壓結構簡單,受力合理,擠壓有力,耗用功率少;2、齒輪嚙合時,循序減小相嚙合齒部的內容積,直接構成循序擠壓,壓實可靠,成形快捷;3、靜止的刮板刀口與勻速旋轉的齒輪內壁接觸配合構成相對運動,定量切斷從徑向模孔中擠出的成型料,成型質量一致性好。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局部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 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示意齒輪嚙合擠壓成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圖1所示的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它包括殼體1、齒輪2、引料板3和刮板4。所述殼體I為矩形箱體,殼體I內腔設置一對相嚙合的齒輪2,齒輪2兩端面與殼體I前面板間隙配合,齒輪2由外配動力傳動。殼體I前面板上對應齒輪2內壁留有窗口。所述引料板3沿殼體I長度方向從兩側頂邊一順向下斜置,兩片對稱固定連接的引料板3分別位於齒輪2之上,兩片引料板3在齒輪2嚙合部之上留有餵料口,從上注入的生物質碎料經餵料口落下至齒輪2的嚙合部。如圖2所示齒輪2旋轉實現循序減小相嚙合齒部的內容積,直接構成循序擠壓。本實施例所用齒輪2為Φ400mm的直齒輪,其模數為12mm,在相鄰兩隻齒根部之間設有如圖2所示的徑向模孔2.1貫穿輪轂壁,被擠壓的生物質碎料從徑向模孔
2.1中擠出。所述刮板4斜向固定連接在殼體I後面板內壁上,靜止的犁形刮板4以刀口一面接觸轉動的齒輪2底部內孔壁,直接構成對徑向模孔2.1出料切斷機構。刮板4彎曲板面從內向外跨過殼體I前面板上窗口,便於引出切斷成型的顆粒。顆粒橫截面形狀由徑向模孔2.1形狀決定,本實施例徑向模孔2.1橫截面形狀是圓形,其直徑為10mm,所制顆粒為Φ IOmm粗,長15_的圓柱形。實施例2本實施例中所用齒輪2為Φ950πιπι直齒輪,其模數為50mm,位於相鄰兩隻齒根部之間的徑向模孔2.1橫截面為六邊形,橫截面面積760mm2,所制顆粒為六角形短棒料。本實施例同實施例1結構相同,僅制粒規格不同而已,實際應用技術效果基本相似。
權利要求1.一種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它包括殼體(I)、齒輪(2)、引料板(3)和刮板(4);所述殼體(I)為矩形箱體,殼體(I)內腔設置一對相嚙合的齒輪(2),齒輪(2)兩端面與殼體(I)前後面板間隙配合,齒輪(2)由外配動力傳動,殼體(I)前面板上對應齒輪(2)內壁留有窗口 ;所述引料板(3)沿殼體(I)長度方向從兩側頂邊一順向下斜置,兩片對稱固定連接的引料板(3)分別位於兩隻齒輪(2)之上,兩片引料板(3)在齒輪(2)嚙合部之上留有餵料口 ;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2)為Φ400mm IOOOmm的直齒輪,其模數為IOmm 50mm,在相鄰兩隻齒根部之間設有徑向模孔(2.1)貫穿輪轂壁;所述刮板(4)斜向固定連接在殼體(I)後面板內壁上,靜止的刮板(4)以刀口一面接觸轉動的齒輪(2)底部內孔壁,構成對徑向模孔(2.1)出料切斷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刮板(4)為犁形,彎曲的板面從內向外跨過殼體(I)前面板窗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徑向模孔(2.1)的橫截面為圓形,其直徑為φ6.0mm C>3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徑向模孔(2.1)的橫截面為多邊形,其截面積為28mm2 800mm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嚙合擠壓制粒成型裝置,它包括殼體、齒輪、引料板和刮板。所述殼體內腔設置一對相嚙合的齒輪,齒輪由外配動力傳動,殼體前面板上對應齒輪內壁留有窗口。所述引料板沿殼體長度方向從兩側頂邊一順向下斜置,兩片對稱固定連接的引料板分別位於兩隻齒輪之上,兩片引料板在齒輪嚙合部之上留有餵料口。所述齒輪為直齒輪,在相鄰兩隻齒根部之間設有徑向模孔貫穿輪轂壁。所述刮板斜向固定連接在殼體後面板內壁上,靜止的刮板以刀口一面接觸轉動的齒輪底部內孔壁,構成對徑向模孔出料切斷機構。本實用新型採用的齒輪嚙合擠壓結構簡單,受力合理,擠壓有力,耗用功率小,成型快捷,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B01J2/22GK203018050SQ20122021459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
發明者車軒, 蔣士明, 蔣昌義, 季興 申請人:江蘇愛能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