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14:55:21
專利名稱: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制動鉗,特別是一種帶有駐車制動機構的制動鉗。
(二)、技術背景現有的汽車用制動鉗一般是由缸體、活塞、進油孔、密封圈和制動塊組成。它由油壓將活塞推出,使活塞頂住制動塊將制動盤夾緊,以達到制動的目的。該制動鉗被用於後制動時,因缺少駐車制動機構而必須另設置駐車制動器,這不僅佔據車內設置空間,而且增大車輛的製造成本。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它不僅可以行車制動,而且可以駐車制動,並能夠自動調整因制動塊磨損而造成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有缸體、活塞、進油孔、密封圈和制動塊,其特徵在於設置於缸體內的駐車制動機構包括有手制動拉臂、鋼球座、頂杆、多頭螺杆、多頭螺套、回位彈簧和彈簧座,彈簧座通過卡圈、鋼球座、防轉銷與缸體固連,頂杆右端依次活動地穿過鋼球座、缸體後與手制動拉臂固連,頂杆左端設置有鋼球盤,鋼球盤和鋼球座上均設置有相配合的呈中間深兩邊淺的滾道,滾道內設置有鋼球,彼此呈螺紋連接的多頭螺杆和多頭螺套使多頭螺杆的右端抵在鋼球盤上,使多頭螺套抵在活塞上,回位彈簧的一端抵在彈簧座上,另一端抵在多頭螺杆上,在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之間的螺紋連接中,螺齒與螺槽之間的軸向間隙大於活塞與制動塊之間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需要行車制動時,通過腳剎踏板使液壓油通過進油孔進入缸體,推動活塞向左移動,使制動塊夾緊制動盤,以實現行車制動的目的。當需要駐車制動時,用手剎操縱杆通過手制動拉繩、手制動拉臂帶動頂杆轉動,由於鋼球座在防轉銷的作用下不旋轉,轉動的頂杆帶動鋼球盤旋轉,在滾道及鋼球的共同作用下,使頂杆向左移動,並通過多頭螺杆推動多頭螺套向左移動,多頭螺套推動活塞左移,使制動塊夾緊制動盤,以實現駐車制動的目的。當鬆開手剎操縱杆時,手拉制動臂轉回至原位,並使頂杆右移至原位,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使多頭螺杆右移至原位,活塞與多頭螺套在原有機構的作用下右移,以保持活塞與制動塊之間原有的間隙,駐車制動停止。當制動塊磨損後,制動塊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變大,這個間隙一旦大於多頭螺杆和多頭螺套的螺齒與螺槽之間的軸向間隙時,就會使活塞與多頭螺套之間產生間隙,為了補償這個間隙,保證多頭螺套抵在活塞上,在行車制動時,液壓油能使多頭螺套具有向左的運動趨勢,而回位彈簧卻使多頭螺杆具有向右的運動趨勢,致使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之間發生相對旋轉,使多頭螺套左移,直至抵於活塞上,從而實現自動調整間隙的作用。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操作安裝方便、佔據空間小和降低車輛製造成本等優點,它不僅它不僅可以行車制動,而且可以駐車制動,並能夠自動調整因制動塊磨損而造成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斜形滾道的示意圖;圖3為弧形滾道的示意圖;圖4為未實施駐車制動時鋼球座、鋼球、鋼球盤之間的位置關係;圖5為實施駐車制動時鋼球座、鋼球、鋼球盤之間的位置關係;圖6為未實施駐車制動及未實施行車制動時,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的螺齒和螺槽之間的位置關係;圖7為實施行車制動時,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的螺齒和螺槽之間的位置關係;圖8為實施駐車制動時,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的螺齒和螺槽之間的位置關係;
圖9為制動塊產生磨損時,使制動間隙變大,增加了一個δ時,實施行車制動時,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的螺齒和螺槽之間的位置關係;圖10為制動塊產生磨損時,使制動間隙變大,增加了一個δ時,在實施行車制動後,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的螺齒和螺槽之間的位置關係。
圖中;1.制動盤;2.制動塊;3.活塞;4.多頭螺套;5.多頭螺杆;6.防轉銷;7.頂杆;8.手制動拉臂;9.鋼球座;10.鋼球;11.進油孔;12.缸體;13.密封圈;14.回位彈簧;15.彈簧座;16.卡圈;17.鋼球盤;18.滾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缸體12、活塞3、進油孔11、密封圈13和制動塊2,其特徵在於設置於缸體12內的駐車制動機構包括有手制動拉臂8、鋼球座9、頂杆7、多頭螺杆5、多頭螺套4、回位彈簧14和彈簧座15,彈簧座15通過卡圈16、鋼球座9、防轉銷6與缸體12固連,頂杆7右端依次活動地穿過鋼球座9、缸體12後與手制動拉臂8固連,頂杆7左端設置有鋼球盤17,結合圖2或圖3可知,鋼球盤17和鋼球座9上均設置有相配合的呈中間深兩邊淺的滾道18,滾道18內設置有鋼球10,彼此呈螺紋連接的多頭螺杆5和多頭螺套4使多頭螺杆5的右端抵在鋼球盤17上,使多頭螺套抵在活塞3上,回位彈簧14的一端抵在彈簧座15上,另一端抵在多頭螺杆5上,結合圖6至圖10可知,在多頭螺杆5與多頭螺套4之間的螺紋連接中,螺齒與螺槽之間的軸向間隙C大於活塞與制動塊之間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在未實施駐車制動及未實施行車制動時,多頭螺杆5與多頭螺套4的螺齒和螺槽之間的位置關係如圖6所示;當需要行車制動時,通過腳剎踏板使液壓油通過進油孔11進入缸體12,推動活塞3向左移動,使制動塊2夾緊制動盤1,以實現行車制動的目的,此時,多頭螺杆5與多頭螺套4之間的位置關係如圖7所示。當需要駐車制動時,用手剎操縱杆通過手制動拉繩、手制動拉臂8帶動頂杆7轉動,由於鋼球座9在防轉銷6的作用下不旋轉,結合圖4及圖5可知,轉動的頂杆7帶動鋼球盤17旋轉,在滾道18及鋼球10的共同作用下,使頂杆7向左移動,如圖8所示,並通過多頭螺杆5推動多頭螺套4向左移動,多頭螺套4推動活塞3左移,使制動塊2夾緊制動盤1,以實現駐車制動的目的。當鬆開手剎操縱杆時,手拉制動臂8轉回至原位,並使頂杆右移至原位,在回位彈簧14的作用下,使多頭螺杆5右移至原位,活塞3與多頭螺套4在原有機構的作用下右移,以保持活塞3與制動塊2之間原有的間隙,駐車制動停止。當制動塊2磨損後,制動塊2與制動盤1之間的間隙變大,這個間隙δ+Δ一旦大於多頭螺杆5和多頭螺套4的螺齒與螺槽之間的軸向間隙C時,就會使活塞3與多頭螺套4之間在行車制動時產生間隙,為了補償這個間隙,保證多頭螺套4抵在活塞3上,液壓油能使多頭螺套4具有向左的運動趨勢,而回位彈簧14卻使多頭螺杆5具有向右的運動趨勢,致使多頭螺杆5與多頭螺套4之間發生相對旋轉,使多頭螺套4左移,如圖9所示,直至抵於活塞3上,解除行車制動後,多頭螺杆5與多頭螺套4之間的位置關係又處於正常的狀態,如圖10所示,所不同的是多頭螺套4都左移了一個δ的距離,從而實現自動調整間隙的作用。
如圖2所示,鋼球盤17與鋼球座9之間相配合的滾道18可以是傾斜的斜形滾道。如圖3所示,鋼球盤17與鋼球座9之間相配合的滾道18也可以是呈圓弧狀的弧形滾道。
權利要求1.一種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包括有缸體(12)、活塞(3)、進油孔(11)、密封圈(13)和制動塊(2),其特徵在於設置於缸體(12)內的駐車制動機構包括有手制動拉臂(8)、鋼球座(9)、頂杆(7)、多頭螺杆(5)、多頭螺套(4)、回位彈簧(14)和彈簧座(15),彈簧座(15)通過卡圈(16)、鋼球座(9)、防轉銷(6)與缸體(12)固連,頂杆(7)右端依次活動地穿過鋼球座(9)、缸體(12)後與手制動拉臂(8)固連,頂杆(7)左端設置有鋼球盤(17),鋼球盤(17)和鋼球座(9)上均設置有相配合的呈中間深兩邊淺的滾道(18),滾道(18)內設置有鋼球(10),彼此呈螺紋連接的多頭螺杆(5)和多頭螺套(4)使多頭螺杆(5)的右端抵在鋼球盤(17)上,使多頭螺套抵在活塞(3)上,回位彈簧(14)的一端抵在彈簧座(15)上,另一端抵在多頭螺杆(5)上,在多頭螺杆(5)與多頭螺套(4)之間的螺紋連接中,螺齒與螺槽之間的軸向間隙大於活塞與制動塊之間的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其特徵在於鋼球盤(17)與鋼球座(9)之間相配合的滾道(18)是傾斜的斜形滾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其特徵在於鋼球盤(17)與鋼球座(9)之間相配合的滾道(18)是呈圓弧狀的弧形滾道。
專利摘要一種帶駐車制動的制動鉗,包括有缸體、活塞、進油孔、密封圈和制動塊,其特徵在於設置於缸體內的駐車制動機構包括有手制動拉臂、鋼球座、頂杆、多頭螺杆、多頭螺套、回位彈簧和彈簧座,頂杆左端設置有鋼球盤,鋼球盤和鋼球座上均設置有相配合的呈中間深兩邊淺的滾道,滾道內設置有鋼球,在多頭螺杆與多頭螺套之間的螺紋連接中,螺齒與螺槽之間的軸向間隙大於活塞與制動塊之間的間隙。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操作安裝方便、佔據空間小和降低車輛製造成本等優點,它不僅可以行車制動,而且可以駐車制動,並能夠自動調整因制動塊磨損而造成的間隙。
文檔編號B60T7/08GK2649439SQ03252989
公開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26日
發明者劉力平 申請人:重慶紅宇精密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