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氣動噴嘴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00:58:1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注塑模具氣動噴嘴。
背景技術:
塑料注塑模具是生產塑料製品的工具,應用非常廣泛。一些注塑模具澆口部分有空間限制,要去除澆口廢料較為不易,為此,業者需要設計一種模具尺寸小且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澆口自動分離、結構穩定、模具尺寸小、安全性高的注塑模具氣動噴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注塑模具氣動噴嘴,包括噴嘴主體、法蘭、空心活塞、活塞、圓盤、彈簧;所述的噴嘴主體設有與外部連通的氣道;所述的法蘭為一個環形構件,其上設有中部通孔和環形內凸緣,法蘭固定套置在定模座板內且法蘭中部通孔環繞在噴嘴主體的流道凸柱的外圍,空心活塞活動套置在法蘭內且空心活塞的外端階梯面與法蘭的環形內凸緣頂靠,活塞和圓盤依次活動套置在空心活塞內,圓盤內側與噴嘴主體的氣道出口相對,形成封閉和開啟噴嘴主體的氣道出口的兩種狀態,活塞中部通孔、圓盤中部通孔皆活動套接在噴嘴主體流道凸柱上,彈簧設置安裝在空心活塞的彈簧容置槽內且彈簧的兩端分別頂靠在空心活塞和活塞上。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彈形擋圈;所述的彈形擋圈設置在噴嘴主體與圓盤之間。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多個密封圈;該多個密封圈分別設置在空心活塞與活塞之間、空心活塞與定模座板之間、噴嘴主體與定模座板之間。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實用新型包括噴嘴主體、法蘭、空心活塞、活塞、圓盤、彈簧;在填充和保壓時間結束後,壓縮空氣可推動活塞向外移動一定的距離,在這個過程中流道廢料被活塞拉斷並被活塞帶離,壓縮空氣繼續驅動活塞向外移動,最後壓縮空氣從噴孔噴出,彈出澆道廢料。 故,本實用新型具有澆口自動分離、結構穩定、模具尺寸小、安全性高的優點,無需額外的控制所需支出熱流道模具,降低了注塑的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閉模狀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開模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注塑模具氣動噴嘴,包括噴嘴主體1、法蘭2、空心活塞3、活塞4、圓盤5、彈簧6、彈形擋圈7、多個密封圈8。
所述的噴嘴主體1設有與外部連通的氣道11。所述的法蘭2為一個環形構件,其上設有中部通孔21和環形內凸緣22,法蘭2通過螺釘9固定套置在定模座板10內且法蘭2中部通孔21環繞在噴嘴主體1的流道凸柱12的外圍,空心活塞3活動套置在法蘭2內且空心活塞3的外端階梯面31與法蘭2的環形內凸緣22頂靠,從而限制了空心活塞3向外伸出的距離。所述的活塞4和圓盤5依次活動套置在空心活塞3內,圓盤5內側與噴嘴主體1的氣道11出口相對,形成封閉和開啟噴嘴主體1的氣道11出口的兩種狀態,活塞4中部通孔41、圓盤5中部通孔51皆活動套接在噴嘴主體1流道凸柱12上,彈簧6設置安裝在空心活塞3的彈簧容置槽32內且彈簧6的兩端分別頂靠在空心活塞3和活塞4上。所述的彈形擋圈7設置在噴嘴主體1與圓盤5之間。
所述的多個密封圈8分別設置在空心活塞3與活塞4之間、空心活塞3與定模座板10之間、噴嘴主體1與定模座板10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圖3所示,在填充和保壓時間結束後,注塑機噴頭20縮回。然後通過導氣閥門,壓縮空氣被引入通過噴嘴主體1的氣道11進入空心活塞3約0.5到2秒,壓縮空氣推動空心活塞3向外移動一定的距離,在這個過程中流道廢料40被空心活塞3拉斷,並被空心活塞3帶離開相同的距離,空氣繼續進入並驅動活塞4並移動一定的距離,然後氣體從噴孔噴出,終於彈出流道廢料40。
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就在於:採用活塞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