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頻櫃及配置有該變頻櫃的空氣壓縮的製造方法
2023-07-30 18:03:41 5
一種變頻櫃及配置有該變頻櫃的空氣壓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頻櫃,包括變頻櫃殼體,所述變頻櫃殼體上設置有變頻櫃控制元件,所述變頻櫃殼體內設置有變頻器,所述變頻器包括變頻器殼體以及位於所述變頻器殼體內的變頻器功率元件和變頻器控制元件,所述變頻櫃殼體與所述變頻器殼體之間形成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設置有紊流分離隔板,所述紊流分離隔板將所述間隔空間分隔為位於下側的發熱空間與位於上側的隔熱空間,所述發熱空間設置有進風口,所述隔熱空間設置有排風口,所述變頻櫃控制元件位於所述發熱空間;所述變頻器殼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風扇,所述變頻器殼體的上部設置有第二風扇,所述紊流分離隔板上設置有第三風扇。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變頻櫃,提高了散熱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變頻櫃及配置有該變頻櫃的空氣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頻櫃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頻櫃及配置有該變頻櫃的空氣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變頻器控制櫃,簡稱變頻櫃,其可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石油、供水、礦山、建材、電機行業等泵類、風機、壓縮機、軋機、注塑機、皮帶運輸機等各種中壓電機設備。
[0003]變頻櫃包含有變頻器功率元件、變頻器控制元件以及變頻櫃控制元件,當變頻櫃工作時,這些元件均會產生熱量,而如果該熱量不能有效排出,將會直接影響這些元件的工作環境,進而對其使用壽命產生影響。
[0004]此外,現有技術中,變頻櫃的出風口通常設置於變頻櫃的的頂部或者前壁上部,當將變頻櫃放置於空氣壓縮機內時,如果出風口位於變頻櫃頂部,由於變頻櫃出風口距離空氣壓縮機的進風口非常近,因而從變頻櫃出風口出來的熱風仍然被空氣壓縮機吸入,這將會造成空氣壓縮機內部溫度過高,影響其性能和穩定性。如果出風口位於變頻櫃前壁上部,由於變頻櫃出風口必須使用有一定防護等級的過濾格柵,使得變頻櫃出風口的熱風斜向下排出,因而從變頻櫃出風口出來的熱風仍然被變頻櫃位於前壁下部的進風口吸入,這將會造成變頻櫃內部溫度過高,影響其性能和穩定性。
[0005]針對現有的變頻櫃所存在的散熱差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變頻櫃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頻櫃,其能夠解決現有的變頻櫃所存在的散熱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變頻櫃,包括變頻櫃殼體,所述變頻櫃殼體上設置有變頻櫃控制元件,所述變頻櫃殼體內設置有變頻器,所述變頻器包括變頻器殼體以及位於所述變頻器殼體內的變頻器功率元件和變頻器控制元件,其中,
[0008]所述變頻櫃殼體與所述變頻器殼體之間形成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設置有紊流分離隔板,所述紊流分離隔板將所述間隔空間分隔為位於下側的發熱空間與位於上側的隔熱空間,所述發熱空間設置有進風口,所述隔熱空間設置有排風口,所述變頻櫃控制元件位於所述發熱空間;
[0009]所述變頻器殼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風扇,所述變頻器殼體的上部設置有第二風扇,所述紊流分離隔板上設置有第三風扇。
[0010]優選地,所述進風口設置於所述變頻櫃殼體的前壁下部。
[0011]優選地,所述排風口設置於所述變頻櫃殼體的側壁上部。
[0012]優選地,所述排風口處設置有用於將所述隔熱空間的熱量排出的第四風扇。
[0013]優選地,所述第二風扇位於所述變頻器殼體的前壁上部。
[0014]優選地,所述第二風扇位於所述紊流分離隔板的上方。
[0015]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機,該空氣壓縮機配置有如前面任一項所提及的變頻櫃。
[0016]本實用新型的變頻櫃,採用紊流分離隔板將變頻櫃殼體分成發熱空間與隔熱空間,變頻櫃控制元件置於發熱空間內,這樣,變頻器功率元件與變頻器控制元件能夠通過第一風扇、第二風扇進行冷卻,變頻櫃控制元件能夠通過第三風扇進行冷卻。並且,由於採用了紊流分離隔板,其能夠有效防止隔熱空間的熱量回流,保證變頻櫃控制元件的工作環境。本實用新型的這種變頻櫃,能夠獲得良好的冷卻效果,保證變頻器功率元件、變頻器控制元件以及變頻櫃控制元件的使用壽命。採用該變頻櫃的空氣壓縮機,能夠獲得良好的使用性倉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櫃的主視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的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變頻櫃,包括變頻櫃殼體1,變頻櫃殼體I上設置有變頻櫃控制元件7,變頻櫃殼體I內設置有變頻器,變頻器包括變頻器殼體8以及位於變頻器殼體8內的變頻器功率元件和變頻器控制元件。
[0021]具體地,
[0022]變頻櫃控制元件7,是指保護和控制變頻櫃運行狀態的電力器件。典型的變頻櫃元件有斷路器、接觸器、熱繼電器、中間繼電器、按鈕、指示燈、程序控制器以及顯示器。
[0023]變頻器功率元件,是指進行功率處理的、具有處理高電壓、大電流能力的半導體器件。典型的變頻器功率元件有整流橋、充電電阻、電容、IGBT (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等。
[0024]變頻器控制元件,是指控制和改變變頻器運行狀態的半導體器件。典型的變頻器控制元件有光電耦合器、運算放大器、比較器、DSP、存儲器、晶振以及變壓器等。
[0025]變頻櫃殼體I與變頻器殼體8之間形成有間隔空間11,為防止變頻櫃控制元件7發出的熱量及變頻器的風扇(例如下文所指的第一風扇3與第二風扇4)所發出的熱量因未能及時排出而回流,間隔空間11設置有紊流分離隔板2,紊流分離隔板2將間隔空間11分隔為位於下側的發熱空間112與位於上側的隔熱空間111,發熱空間112設置有進風口12,隔熱空間111設置有排風口 13。如圖1中所示,變頻櫃控制元件7位於發熱空間112,變頻櫃控制元件7向發熱空間112散熱。空氣由進風口 12進入變頻櫃,對發熱空間112內的元件進行冷卻,之後,由排風口 13將熱空氣排出,從而實現空氣的流通。
[0026]變頻器殼體8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風扇3,變頻器殼體8的上部設置有第二風扇4,紊流分離隔板2上設置有第三風扇5。第一風扇3與第二風扇4獨立,可以實現對變頻器進行冷卻,具體為變頻器功率元件與變頻器控制元件。第三風扇5可以對變頻櫃控制元件7進行冷卻,以保證變頻櫃控制元件7的工作性能。
[0027]作為一種方式,進風口 12設置於變頻櫃殼體I的前壁下部,其可以設置為兩個或更多個。
[0028]為保證良好的排風效果,排風口 13處設置有用於將隔熱區域的熱量排出的第四風扇6。
[0029]優選地,排風口 13設置於變頻櫃殼體I的側壁上部,通過第四風扇6將熱空氣排出。這樣,當變頻櫃安裝於空氣壓縮機內時,能夠防止排出的熱風被空氣壓縮機進風口和變頻櫃進風口 13吸入。進一步地,繼續參見圖2,第一風扇3位於變頻器殼體8的底部,第二風扇4設置於變頻器殼體8的前壁上部,優選為紊流分離隔板2的上方。即第一風扇3和第二風扇4獨立將熱量排出至隔熱空間111,第三風扇5將其變頻櫃殼體I的發熱空間112的熱量吸出至隔熱空間111,之後,隔熱空間111的熱量通過排風口 13處的第四風扇6排出。
[0030]如圖2中箭頭方向所示,變頻櫃工作時,空氣由進風口 12進入發熱空間112,通過第一風扇3、第二風扇4、第三風扇5分別對變頻器功率元件、變頻器控制元件以及變頻櫃控制元件7進行冷卻,冷卻所產生的熱風由第四風扇6排出。
[0031]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機,該空氣壓縮機配置有如前面任一項所提及的變頻櫃。
[0032]這種空氣壓縮機,由於變頻櫃的排風口 13設置於側部,因此能夠避免熱空氣被空氣壓縮機吸入,保證空氣壓縮機的工作環境。
[0033]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道,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多種改進,這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變頻櫃,包括變頻櫃殼體,所述變頻櫃殼體上設置有變頻櫃控制元件,所述變頻櫃殼體內設置有變頻器,所述變頻器包括變頻器殼體以及位於所述變頻器殼體內的變頻器功率元件和變頻器控制元件,其特徵在於, 所述變頻櫃殼體與所述變頻器殼體之間形成有間隔空間,所述間隔空間設置有紊流分離隔板,所述紊流分離隔板將所述間隔空間分隔為位於下側的發熱空間與位於上側的隔熱空間,所述發熱空間設置有進風口,所述隔熱空間設置有排風口,所述變頻櫃控制元件位於所述發熱空間; 所述變頻器殼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風扇,所述變頻器殼體的上部設置有第二風扇,所述紊流分離隔板上設置有第三風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進風口設置於所述變頻櫃殼體的前壁下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排風口設置於所述變頻櫃殼體的側壁上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排風口處設置有用於將所述隔熱空間的熱量排出的第四風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風扇位於所述變頻器殼體的前壁上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變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風扇位於所述紊流分離隔板的上方。
7.一種空氣壓縮機,其特徵在於,其配置有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頻櫃。
【文檔編號】H02M1/00GK204145262SQ201420527240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2日
【發明者】周建輝, 陳洪偉 申請人:阿特拉斯·科普柯(無錫)壓縮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