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命運觀後感
2023-07-30 17:51:46
《國家命運》是由延藝執導,韓中、劉勁、王樂君等主演的紀實性主旋律革命史詩大片,講述中國研發「兩彈一星」的心酸歷程。該劇於2012年10月7日在中央一套黃金檔開播,作為首部全面展現聶榮臻的影視作品,謝鋼扮演的聶榮臻也獲得了聶榮臻女兒聶力的認可。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國家命運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命運觀後感1
看了電視劇《國家命運》,感慨萬千。劇中再現了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國科學家在經濟、技術、設備都很落後且核材料缺失的艱苦條件下成功研製「兩彈一星」的動人故事。給年輕的一代新鮮的精神食糧,給老一代「兩彈一星」功臣情誼綿長的回憶。
本劇以我國建國初期謀劃「兩彈一星」以及最後勝利實現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再現了我國研製「兩彈一星」的艱辛而光輝的歷程,謳歌了那一代人戰天鬥地、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批批年輕的高端科技人才,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物質條件和科研環境,突破重重難關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回到祖國,用他們的一腔愛國熱血和嚴謹科學的態度,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揮灑汗水,承載著一個泱泱大國的千年夢想,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奇蹟!同時也展現了我們的第一代國家的領導人面對複雜的世界局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運籌帷幄、高瞻遠矚,大力發展「兩彈一星」等高科技,一舉奠定了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大國地位,也促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後來這種為了研製「兩彈一星」而表現出來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精神被稱為「兩彈一星」精神。在英明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這種「兩彈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不斷地創造著中國速度、世界奇蹟。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中國已非昔日可比。然而歷史總會如此相似,隨著中國的崛起,使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感到了恐懼,他們便開始想方設法圍堵中國。隨著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布局開始,美國不斷製造著中國威脅論,不斷地從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領域加大了對中國的進攻。在美國的蠱惑下,中國周邊小國也開始頻頻向我國發難,中國崛起的步伐越發艱難了。中國如何發展,將考量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智慧。電視劇《國家命運》給了我們不少啟示,只要是對國家、人民有益的事情,我們應該不怕壓力、不怕困難、自力更生、團結一致,去努力實現。
同時,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學習者,我也充分認識到科技強國科技興國,我們應當切實加強高新科技高新國防軍備的開發才能追上世界強國的力量,才能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更好的保障。我們應當堅定不移地跟隨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研發新設備開發更先進的技術,為國家的繁榮興盛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兩彈一星」是新中國偉大成就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兩彈一星」精神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激勵後人努力建設祖國的無窮動力源泉。
電視劇觀看完了,但那些催人淚下的場景在腦海了久久縈繞,兩彈一星所凝聚的偉大精神不就是如今我們要發揚光大的嗎?科學無止境,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決定命運、創新才能發展。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枝附葉連,只有為科學而奮戰、為國家而拼搏,才能實現真正的國富民強。
國家命運觀後感2
《國家命運》史詩大劇記錄了在經濟貧困、技術基礎薄弱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六十年代的科學家們以驚人的智慧與毅力﹐創造出「兩彈一星」的民族奇蹟。
民族心,立國揚威。剛剛結束戰亂,國家亟待發展,人民急盼安定,可是帝國主義處處搞封鎖,想把年輕的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中,蘇聯為把我國變成他的附屬,也是百般刁難。沒有良好的國際環境,何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黨中央毛主席審時度勢,以民族振興為己任,果斷提出了搞「兩彈一星」的偉大戰略思想。事實證明,兩彈一星的成功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贏得了國際尊重,就連華僑也能挺起腰杆上街了。
愛國心,成就人生。新中國成立不久,海外的遊子放棄優厚的待遇,安逸的生活,放棄了蒸蒸日上的事業,回到千孔百瘡的祖國,拳拳報國之心令人敬佩。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匯入大海,才能掀起巨浪;一個人也是渺小的,只有融入祖國的建設事業,才能發揮價值,成就事業的輝煌。
事業心,鑄就輝煌。兩彈一星是在蘇聯撤走專家後艱難上馬的,當時國家一窮二白,幾乎沒有科研設備,科研場所,硬是靠我們的專家們的事業心,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白手起家,一點一點搞起來的。沒有車輛,靠人工背;孩子沒人照顧就用繩子綁在家裡;為了儘快研製成功播放《東方紅》的設備,科研人員就住在試驗室,睡在工作檯上;為了兩彈一星,他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荒漠之中,把生命留在的試驗場。悲哉!壯哉!他們把個人的事業和共和國的事業結合了,他們把國家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電視劇播放完了,但那些催人淚下的場景在腦海了久久縈繞,兩彈一星所凝聚的偉大精神不就是如今我們要發揚光大的嗎?現在我們正在搞「陽光黃石」服務品牌的建設,這是社會對交通行業的要求,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和諧社會的需要。不就非常需要這樣一種精神的推動嗎?
國家命運觀後感3
近期花了半個月時間守候在電視機旁,幾乎無一遺漏地看完了由CCTV播出的29節電視連續劇《國家命運》,深為居中那些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怕艱險、勇於創新、忘我工作的人們所震撼!劇中所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解放初期,新生的人民共和國不時受到美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在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撤走專家和圖紙的情況下,以錢學森、錢三強、郭永懷、程開甲、王淦昌等為代表的一批「海歸」知識分子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首創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最終相繼成功研製試驗了中國人自己的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簡稱「兩彈一星」),給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一記響亮的耳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很難想像,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時連肚子都填不飽,如果不是為了國家命運,如果沒有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如果不是舉全國之力託起科學大旗,如果不是錢三強等科學家向中央推薦、從全國調集各類所需專家,如果不是周恩來、聶榮臻等老帥頂住文革的壓力,如果沒有廣大的部隊官兵那樣一股勁、一股氣……我們能在那樣的條件下,用那麼快的速度創造出「兩彈一星」的奇蹟來嗎?由此可見,信仰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
「兩彈一星」不是哪一個的功勞,中國沒有原子彈之父,也沒有氫彈之父,因為她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她屬於參加研製和試驗團隊的每一個人。所謂歷史的真實,不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安排好了的,全是人的努力、奮鬥、犧牲。「歷史的必然通過大量的歷史的偶然去實現」。(恩格斯語)
讓我們記住那段艱難而又輝煌、逆轉國家命運的光輝歲月,弘揚先輩的無私奉獻精神、獻身精神和執著的科學精神。可以預見,只要我們繼續弘揚當年「兩彈一星」的精神,在中共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能集中精力辦大事的優勢,勵精圖治,奮勇拼搏,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