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大聖歸來觀後感作文精選

2023-07-30 05:17:33

  大聖歸來觀後感

  或許是「歸來」兩個字碰觸了內心深處的悸動,恍惚的選擇了這部電影,儘管是動畫。而電影最感染我的,不是唯美的布景,也不是精緻的畫工,甚至不是炫麗的特效,而是主題。

  王者歸來,是多少落寞騎士自始至終不斷為之涅槃的夢想。我們,曾有過奪目耀眼的過去,有過引以為傲的歲月,頭戴皇冠,身著華服。而天道無數,那些曾經意氣風發的日子轉瞬即逝,留給我們的竟是時光的殘骸,我們就像被封印的孫悟空,法術盡失,曾經輕而易舉的事,在今天卻寸步難行。於是,我們一次次的努力,努力衝破封印,衝印回到我們本該達到的高度。

  然而,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每一次的嘗試都會比上一次更加虛弱,也許,我們會惱怒,我們會絕望,我們開始迷茫,開始懷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撐搖搖欲墜的夢想。但無論我們經歷了怎樣的苦痛掙扎,我們都不該忘記,我們是誰,我們擁有著怎樣燦爛的過去。頭頂的王冠應該踩在腳底,但心中的王冠卻必須經常擦拭。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大聖,或者說,我們每個人就是大聖,皇冠生鏽,華服破碎,法術盡失,被牢牢的封印著,在我們一次次的嘗試衝破封印又一次次失敗時,在我們不斷的懷疑自己的能力時,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過去,那是我們能力的徽記,也許,我們這一次失敗了,下一次也失敗了,下下次還會失敗,但不要停下對夢想狂熱的追求,總有衝破封印的一天,也許,就是下次,王者就會歸來。

  那時,我們所失去的,要,親手,一件一件地,奪回來。

  待我歸來。

  大聖歸來觀後感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在我剛開始學會思考的年歲裡,我讀了《悟空傳》。那個用五百年時光卻依舊逃不過命運的孤獨的小猴子讓我心碎,至此那個威風凜凜的孫悟空形象在我心中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細細品味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角色。

  86版《西遊記》中他無往而不勝,叛逆不羈卻被緊箍咒套牢走上了西天取經的漫漫長路,儘管最終取得真經,卻蹉跎了歲月,傷透了情懷。而他要的只是在花果山跟那些猴孩兒們吃喝玩樂自由自在逍遙天地間而已啊。

  99年的《西遊記後傳》這部神作中,悟空作為最後一顆舍利子,最終殺身成仁,悲劇色彩更加濃重。這裡說這部劇是神作並非諷刺,除去它不斷重複的特效動作,拋棄六小齡童版西遊記的觀點去看,這部劇非常顛覆非常驚豔,善惡一念之間,編劇功力深厚,整部劇具有極其完整的世界觀,在這裡順便推薦給大家很值得再看一遍,重新體會那個更加放肆顛覆的西遊世界。

  然後不得不提的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了。天生的宿命讓人無法抗拒,他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蓋世英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可是最後……

  「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像一條狗。」

  對啊,最後,就是僅僅像一條狗而已。

  縱觀國內這麼多孫悟空形象,縱然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悲劇色彩卻也總是他逃不開的符號。各种放棄各種掙扎,最後總是逃不過宿命兩個字。

  而即將在7月10日上映的《大聖歸來》裡,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形象變得更趣了起來。他沒了法術,他不會飛,他不再火眼金睛,不再身如玄鐵,而是變成了一個八百年沒洗過澡的沒用的臭猴子,他被擊倒他無能為力,他羞憤他痛苦,當他沉入壓抑黑暗的海底深處,江流兒像一道光把他喚醒。

  還沒有變成唐僧的江流兒順流而下,天真勇敢,對世事好奇不肯好好念經。他沒有唐僧的無能懦弱,也沒有唐僧的迂腐偽善,唯一的相似之處可能就是電影致敬《大話西遊》裡的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江流兒與孫悟空的搭檔像是沒頭腦和不高興,變成奶爸的孫悟空更加趣味橫生。孫悟空的形象被設計得和我們印象中的美猴王非常不同,電影中孫悟空剛一亮相,身邊的人就驚呼:「天啊,這孫悟空是馬變的嗎?這臉長得跟李詠似的。」豬八戒呢,還是那副模樣,好吃懶做的那一點小出息。打醬油的土地公公也渾身是戲,呆萌可愛。傻丫頭的角色只負責賣萌,略顯單調。和尚師傅莫名其妙得消失,最後又莫名其妙得出現。人物設定存在一定缺憾。反派角色裡,山妖們依舊是又笨運氣又差的設定;那個反派大BOSS剛出場時酷似化了妝的無臉男。

  電影3D效果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好,不知道是不是我觀看的影院的問題。情感推進速度過快,導致劇情略顯單薄,最後在劇情高潮處戛然而止,沒能讓情緒發酵到頂點就沉寂黑暗實在有點讓人失望。但從電影精緻的美術,契合的配音,驚豔的配樂絕對能看出片方的良心之處。

  個人感覺電影最後可能是為了照顧低齡群體在創作思路上做出了一些不必要的妥協,畢竟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個齊天大聖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可為什麼呢?卻唯獨守護不了這個聲聲喊著「大聖」的小人兒呢?

  這樣的故事對於孩子們來說太殘忍了。

  可我寧願是這個殘忍的結局。

  這樣我就可以執著得相信,這是一個關於來世今生的故事。

  這樣那個放棄了把酒言歡逍遙天地的毛頭潑猴,這樣那些被壓在五指山下的五百年蹉跎時光,這樣那西天取經無奈苦痛的漫漫長路,亦或者那些被傷害被誤解的委屈惱恨,是不是就顯得不那麼悲傷了呢?

  所有的無怨無悔,所有的犧牲付出都有了來路與歸途。

  因為一切都是他所願啊。

  我齊天大聖孫悟空,法力無邊,說了要護著你的!

  今生沒能護你周全,來世只為你鞍前馬後。

  「別跟著我,小屁孩!」

  「別趕我走,師傅!」

  看,那有隻孤獨的猴子

  我這個人是不相信影評的。

  在一開始看見《大聖歸來》潮湧般的好評的時候,我是拒絕承認的。我對國產動畫的最好印象停留在《龍之谷》的技術上。雖然看過預告片,覺得質量還不錯,但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讓我不敢對什麼電影抱有太高期待了。

  直到我坐在座位上,影廳裡的燈暗了下來,第一個鏡頭,我鼓起掌來,內心直接炸裂。

  大聖歸來觀後感

  1940年,中國動畫始祖萬籟鳴製作了西遊記為背景的動畫故事片《鐵扇公主》,一個日本醫生看了後驚為天人,放棄醫生這個職業,畫起了漫畫。這個日本人叫手塚治虫,日本漫畫之父。1961年,萬籟鳴導演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問世,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造成了轟動效應,當時的倫敦街頭甚至掛滿了孫悟空的電影海報。此後的幾十年,日本動漫蒸蒸日上,成為國民產業,中國動漫,卻在8、90年代之後,逐漸走向沒落。

  有些事情總會過去,有的輪迴總會走完,而有些榮耀,總會歸來。

  前段時間藍胖子電影在內地上映,我也去看了,說實話很不錯,很多人說,嗯,童年記憶,伴我成長。可是,你仔細想一想,伴你成長的人,到底是誰?

  「在中國,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英雄,他不是超人,不是鋼鐵俠,不是蜘蛛俠,他叫孫悟空,他是美猴王,他是齊天大聖。」

  而我今天想說的,和這一切都無關,情懷是情懷,電影是電影,並不能混為一談。

  今天我去看了《大聖歸來》的首映,我想寫些什麼誇誇它,我想安利更多的人,我恨不得每個人都進影院看一看。

  那麼,就從電影本身來聊聊吧。

  這部電影成本6000萬,導演拒絕了贊助商,自己掏腰包用五年時間做完,說實話,除了最後結尾略顯倉促外,其他任何細節都看不出這部動畫片有因為缺錢而應付了事的跡象,那山,那水,那雲,每一幀都可截圖做桌面,小白龍更是我第一次在中國的電影銀幕上看見的真正的中國龍,它飛上雲霄的那一刻,真美啊。難怪好萊塢製片人看完後說這質量的影片在好萊塢,起碼是1億成本。畫風不再是不倫不類的仿歐美或者仿日漫的風格,所有景致包括房屋人物妖怪,都是真正的中國風。

  配樂很貼合,除了突然出現的汪峰的《勇敢的心》,雖然有什麼鬼……這樣的吐槽,但放在那個場景也不算特別出戲,不過要是沒有就更好了。

  3D效果非常好,完爆很大一部分所謂的3D特效大片,真的,出屏效果非常好,當然,推薦選擇好一點的影院,否則你懂的。

  然後就是劇情。

  這部片子,如果是國外動畫我打7.5分,是國產的我打8.5分,一分就扣在劇情上,劇情稍稍有些簡單,不過主要是面向孩子的作品,也不可能太複雜,而場景的過度有些生硬,如果真像導演說的有五部,希望這方面可以加強一下。再就是,結局太快啦!剛剛燃起來!大聖那麼帥的變身沒有看夠啊!不過可能真的是經費撐不住了,嘆氣,還是那句話,期待第二部。

  最近刷了很多地方,大聖歸來的口碑都非常好,可惜,網絡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影院排片是票房的主導因素,排片少,地面宣傳為0,所以,我對票房並不樂觀。可還是希望,片方的回報可以多一點,我希望,努力的人就應該得到回報,認真的作品也應該得到尊敬,而不是埋沒在影院的角落,靜靜上映,默默離開。

  仔細想想,這部動畫片和現實也真像啊,動畫裡,大聖失去了法力,沒有金箍棒,可依然不認輸地和妖怪打鬥,現實中,《大聖歸來》沒有排片,沒有地面宣傳,只能靠口碑默默支撐。

  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像劇中江流兒那樣對大聖說:「不是說好了,要一起走的麼?」

  大聖,這次,我們陪你走下去,一定可以走得更遠的。

  拜託大家了,謝謝。

[大聖歸來觀後感作文精選]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