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壁式開關及壁式插座上的裝配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05:20:31 2
專利名稱:應用於壁式開關及壁式插座上的裝配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一種用於開關或插座之裝配用結構,特別是一種可易於裝配壁式開關或壁式插座且相對於各方向均十分牢固之裝配用結構。
按一般壁式開關係裝設在牆壁上的開關,用來控制室內電燈或其它電器的電源,而壁式插座則為裝設在牆壁上的電源插座,使電器可藉由插頭插入插座而連接至電源。
而將壁式開關或壁式插座安裝在牆壁上的傳統方法,系先將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卡固至一金屬固定板上,再將該金屬固定板螺接或以固定夾等方式固接於一框架上,此種將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固接至金屬固定板再裝設至框架上的方法,其缺點在於裝配時均需使用工具、所需之零組件較多,故會增加材料及勞力成本,且使裝配工作較為不便與費時,此外,該金屬固定板在拆卸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後,往往均會受損而無法重覆使用。
為了節省材料及勞力成本,並增進裝配工作之便利性,業界提出許多可不必使用金屬固定板或螺接組裝的裝配用結構,用來將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裝配並牢固於框架上,然而這些裝配用結構的缺點在於裝配好的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無法在每個方向均絕對牢固於框架上,亦即在受到外力時,裝配好的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可能向內,或向側邊鬆動,甚至導致脫落。且這些裝配用結構之螺絲固定孔大多沒有預留微調間隙,使當以螺絲固定於牆壁上時,無法微調因尺寸公差所造成之歪料;少數螺絲固定孔留有微調間隙之裝配用結構,其微調自由度極為有限,亦僅能作左右方向之小距離微調,故亦經常造成歪斜而無法復正之問題。
因此,業界亟需一種可用來將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輕易地裝配於框架上,且須在各個方向上均絕對牢固之裝配用結構。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配用結構,可用以將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輕易地裝配至框架,且不用工具便可牢固地組裝完成。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配用結構,可用以將不同之構件,如開關本體或插座本體等,同時裝配至其框架上。
本實用新型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配用結構,俾當以螺絲將該裝配用結構固定於牆壁上時,可增加其固接位置之微調自由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於壁式開關及壁式插座上之裝配用結構,它包括一框架、與該框架可拆卸地嵌接之面板以及至少一可將設於該框架上之構件,其特徵在於該框架上形成一肩部,該肩部上壁形成複數個定位孔且其側壁延伸形成複數個具撓性之薄板片,該每一薄板片上形成一擋止部;以及該構件上對應於該框架上的複數個定位孔形成複數個凸梢,對應於該框架上之複數個薄板片的擋止部並形成一突起部;藉由上述結構可將該構件上之複數個凸梢插入該框架上之對應的複數個定位孔,並將該構件上之突起部咬合於該框架上之擋止部,而將該構件裝配至該框架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用結構中,該框架系以塑膠製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用結構中,該框架上形成有兩個呈上下鏡面對稱之圓弧狀螺絲固定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用結構中,該擋止部係為一傾斜面及一直立面所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用結構中,該突起部係為一傾斜面及一直立面所構成。
在裝配完成後,由於肩部的擋止而使得構件無法向內移動,由於擋止部的擋止而使之無法向外移動,由於凸梢插入於孔洞的擋止而使之無法左右上下移動,因此該構件系以非常牢固的方式裝配在框架上。
此外,該框架近上下兩端處並開設有呈上下鏡面對稱之圓弧狀螺絲固定孔,使框架以螺絲固定於牆壁上之預留孔時,該螺絲固定孔之圓弧狀設計,得使該框架之固定位置能做橫向縱向之微調,而不致造成框架因無法微調而歪斜的問題。
以下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
圖1A顯示一壁式開關;圖1B顯示一壁式插座;圖2顯示圖1A之壁式開關的分解透視圖;圖3顯示圖1A之壁式開關中的框架的上視圖;圖4顯示圖3之框架的剖面圖;圖5顯示裝配在框架上之開關的側視圖;圖6A-6B顯示如何將開關裝配在框架上;圖7顯示圖1B之壁式插座的分解透視圖;及圖8顯示圖1B之壁式插座中的插座上蓋及插座本體結合後的側視圖。
茲分別以本實用新型之裝配用結構應用於如圖1A所示之壁式開關100,以及如圖1B所示之壁式插座200兩項實施例作詳細之說明。廣義而言,本實用新型之裝配用結構並不限於上述兩項實施例,而可應用於將任何構件裝與於該框架上。
請參閱圖2,於圖1A所示的壁式開關100包含一面板105、一供該面板105卡合之框架110及二個裝設於該框架110上之開關120。每個開關120上裝有一開關蓋130,且利用本實用新型之裝配用結構裝配在框架110,框架110則利用傳統的方法,例如螺絲111,裝配在牆壁上。
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4,框架110為一長方形的構件,且以撓性材料如塑膠製成,中間形成一長方形的開口,開口的內壁形成有肩部111,其上壁形成一排定位孔112,而側壁則向下延伸形成三片薄板片113。本實用新型一項重要的特點在於薄板片113具有撓性,使其在內壁受到外力壓迫時可稍微向外彎曲(如圖6A中的箭頭所示)。形成分開的三片薄板片113,而非連在一起,可使每片薄板片113更易向外彎曲。另外每片薄板片113的內壁上形成有一擋止部114,每一擋止部114具有一傾斜面114a及一直立114b(此處所謂「傾斜」及「直立」係指相對於薄板片113的內壁平面而言)於該開口上下方另形成有兩個呈上下鏡面對稱之圓弧狀螺絲固定孔115,俾使該框架110以螺絲固定於牆壁上時,可同時具有上下及左右方向之固接位置之微調自由度。
請接著參閱圖5,開關120的頂部形成一簷部121突出於兩側,簷部121的下壁形成有一凸梢122,另外有一突起部124形成於開關120的兩側,此突起部124具有一傾斜面124a及一直立面124b。
請參閱圖6A及圖6B,如要把開關120裝配在框架110上,只要將開關120上的凸梢122對準肩部111上對應的定位孔112,再用力將開關120推入定位即可,在推入的過程中,開關120上的突起部124會與框架110上的擋止掊114形成接觸,如圖6A中所示,此時開關120上之突起部124的傾斜面124a便會對框架110上之擋止部114的傾斜面114a產生壓迫作用,由於薄板片113具有撓性,因此薄板片113在受壓迫時便會向外彎曲,而讓開關120上的突起部124可以通過,當開關120上之突起部124的直立面124a碰到框架110上之擋止部114的直立面114a時,薄板片113便會由於本身的撓性而彈回原位,如圖6B中所示,此使得框架110上之擋止部114的直立面114a擋止擋開關120而避免其被往回拉出。
在裝配完成後,由於肩部111的擋止而使得開關120無法向內移動,由於擋止部114的擋止而無法向外移動,由於凸梢122插入於定位孔111的擋止而無法左右上下移動,因此開關120系以非常牢固的方式裝配在框架110上。
由以上敘述可知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用結構可以很輕易的將開關120裝配在框架110上,且裝配的過程不需使用工具協助或任何額外的牢固元件,如要將裝配後的開關120與框架110分離,則只要用手將薄板片113向外用力板開便可將開關120推出或拉出。
圖1B所示的壁式插座包含一具有兩組插座開孔235的插座上蓋230,如圖7所示,插座上蓋230系先裝配在一插座本體220上後,再利用本實用新型之裝配用結構裝配至框架210上。
此處所用的框架210在結構上與前述壁式開關100中所用的框架110完全相同,因此以下不再重複敘述其結構。插座本體220系用來安裝兩組插座(未顯示)。插頭的接腳(未顯示)可通過插座上蓋230上的開孔235而連接至插座(未顯示)上。
插座蓋230系以傳統的方式利用撓性腳239卡合於插座本體220內牆上之凹部(未顯示)而裝配至插座本體220上。圖8顯示該插座上蓋230與該插座本體220的結合。
相同於壁式開關100上之開關120(見圖2及圖5),插座上蓋230的上側邊形成突出的簷部231而簷部231的下壁形成一凸梢232。另外在插座本體220上則形成一擋止部224。將圖8與圖5對照,可看到結合後的插座上蓋230及插座本體220與開關120具有相同之裝配用結構(亦即凸梢232和擋止部224,以及凸梢122和突起部124),因此結合後的插座上蓋230及插座本體220可用相同的方式裝配至框架210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之可實施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之精神與技術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一下述權利要求書之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於壁式開關及壁式插座上之裝配用結構,它包括一框架、與該框架可拆卸地嵌接之面板以及至少一可將設於該框架上之構件,其特徵在於該框架上形成一肩部,該肩部上壁形成複數個定位孔且其側壁延伸形成複數個具撓性之薄板片,該每一薄板片上形成一擋止部;以及該構件上對應於該框架上的複數個定位孔形成複數個凸梢,對應於該框架上之複數個薄板片的擋止部並形成一突起部;藉由上述結構可將該構件上之複數個凸梢插入該框架上之對應的複數個定位孔,並將該構件上之突起部咬合於該框架上之擋止部,而將該構件裝配至該框架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裝配用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框架系以塑膠製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之裝配用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框架上形成有兩個呈上下鏡面對稱之圓弧狀螺絲固定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裝配用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擋止部係為一傾斜面及一直立面所構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裝配用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突起部係為一傾斜面及一直立面所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裝配用結構,包括面板、與該面板嵌合之框架及裝設於該框架上之構件,該框架上形成一肩部,該肩部上壁有複數個定位孔且其側壁延伸形成複數個薄板片,每一薄板片上形成一擋止部,該薄板片具有撓性可在該薄板片上之擋止部的傾斜面受到壓力時使該薄板片向外彎曲;而該構件底面上對應於框架上的複數個定位孔形成複數個凸梢,並對應於框架上之複數個薄板片形成一突起部,藉由上述結構可將該構件上之凸梢插入框架上之定位孔而將該構件裝配至該框架上。
文檔編號H01R13/46GK2251190SQ9521840
公開日1997年4月2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21日
發明者陳建華 申請人:博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