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1:24:31 2
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包括多個並櫃設置的機櫃和設置在其中兩個機櫃之間的空調,所述機櫃的並櫃側壁的前後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空調的櫃體兩並櫃側壁的前端均設置有冷風孔,機櫃的第二通孔和空調的冷風孔共同構成冷風通道,所述櫃體兩並櫃側壁的後端均設置有熱風孔。本實用新型中機櫃與空調櫃體一體化設計,機櫃與空調櫃體實現並櫃安裝,無需建設額外的風道組件或機房即可形成前冷後熱的筆直風道,減少了額外資金的投入,同時縮短施工周期;機櫃前後門與其上可調節通風面積的擋風件的組合使用,可根據實際負載與現場環境調整成不同的散熱方案,滿足不同散熱方案的需求。
【專利說明】
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通常電子器件要求在適宜的環境溫度下運行,運行時又將產生熱量,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散熱,熱量積累將導致期間運行環境溫度過高,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數據大集中的網絡時代,電子器件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設備機櫃的體積越來越小,這種條件下,對於機櫃的散熱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數據中心散熱主要是通過機房空調,通過調節機房整體溫度來保證設備的溫度。機房空調和設備機櫃來自不同的供應商,產品在結構與電氣性能上沒有做兼容與對接,客戶只能在不同廠商的產品是進行選擇,方案也沒有經過專業的測試與驗證,實際使用效果要麼配置過高造成資源浪費,要麼配置偏低導致製冷不足。另外機房中主要的熱量來源是設備,機房空調一般距離設備機櫃較遠,機櫃和空調之間形成開放式風道,製冷路徑長導致大部分資源浪費在環境的製冷上而非集中用於設備的製冷,還可能出現製冷死區,極有可能造成設備局部過熱,影響設備運行。目前數據中心方案都在往集成化、小型化、節能方向發展,其散熱方案也在從先前開放式風道慢慢往密閉式風道方向發展,同時空調也從以往普通的民用空調轉變成與系統整合度更高的工業級列間空調,列間空調距離伺服器設備機櫃很近,空調冷風可以直接送至機櫃附近,同時列間空調吹出的冷風與設備機櫃的進風口形成封閉式冷風道,列間空調的迴風口與設備機櫃散發出的熱量形成封閉式熱風道,不會與外部環境產生大的熱量交換,大大提高了列間空調的功率利用率。在實際的應用中,有時候需要根據客戶負載或周邊環境實際情況,改變機櫃的散熱方案,因地制宜的提尚空調利用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多個並櫃設置的機櫃和設置在其中兩個機櫃之間的空調,所述機櫃的並櫃側壁的前後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空調的櫃體兩並櫃側壁的前端均設置有冷風孔,機櫃的第二通孔和空調的冷風孔共同構成冷風通道,所述櫃體兩並櫃側壁的後端均設置有熱風孔,機櫃的第一通孔和空調的熱風孔共同構成熱風通道,至少一機櫃的端面壁板上設置有若干個連通冷風通道和/或熱風通道與外部的通風孔,設置有通風孔的端面壁板上還設置有可調節通風孔對外通風面積的擋風件。
[0005]進一步的,所述端面壁板包括機櫃的前端壁板和後端壁板。
[0006]進一步的,所述機櫃的前端壁板和/或後端壁板設置為可開合的門板。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緊靠所述機櫃的後端壁板設置,所述熱風孔緊靠所述櫃體的後端面板設置。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緊靠所述機櫃的前端壁板設置,所述冷風孔緊靠所述櫃體的前端面板設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櫃體的前端面板和/或後端面板設置為可開合的門板。
[0010]進一步的,所述機櫃內用於設置有電氣設備。
[0011]進一步的,所述空調的櫃體內鄰近冷風孔處設置有傾斜布置的蒸發器,且所述蒸發器跨接在所述櫃體兩並櫃側壁之間,所述櫃體內前端設置有離心風機。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機櫃與空調櫃體一體化設計,機櫃與空調櫃體實現並櫃安裝,無需建設額外的風道組件或機房即可形成前冷後熱的筆直風道,減少了額外資金的投入,同時縮短施工周期;
[0014]2、機櫃前後門板與其上可調節通風面積的擋風件的組合使用,不僅能達到冷熱風道全密閉方案,還能根據實際負載與現場環境調整成不同的散熱方案,例如冷風通道密閉」 「熱風通道密閉」 「自然散熱」,滿足不同散熱方案的需求。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機櫃前門半封閉的構造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機櫃後門半封閉的構造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空調左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圖一。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圖二。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圖三。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圖四。
[0024]圖中:1_機櫃,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前端壁板,21-通風孔,22-擋風件,3-後端壁板,4-空調,41-熱風孔,42-熱風孔,43-櫃體,44-後端面板,45-前端面板,5-蒸發器,6-離心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實施例一:如圖1?4所示,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包括多個並櫃設置的機櫃I和設置在其中兩個機櫃I之間的空調4,所述機櫃I的並櫃側壁的前後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空調4的櫃體43兩並櫃側壁的前端均設置有冷風孔42,機櫃I的第一通孔11和空調的冷風孔42共同構成冷風通道,所述櫃體43兩並櫃側壁的後端均設置有熱風孔41,機櫃的第一通孔11和空調的熱風孔41共同構成熱風通道,至少一機櫃I的端面壁板設置有若干個連通冷風通道和/或熱風通道與外部的通風孔21,設置有通風孔21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可調節通風孔對外通風面積的擋風件22。
[0026]本實施例中,在全部機櫃I的前端壁板2和後端壁板3上均設置通風孔21,同時設置有可調節通風孔對外通風面積的擋風件22。前端壁板2和後端壁板3的面積最大,可形成較大的通風面積。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櫃的前端壁板2、後端壁板3設置為可開合的門板。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1緊靠所述機櫃I的後端壁板3設置,所述熱風孔41緊靠所述櫃體的後端面板44設置。
[0029]所述第二通孔12緊靠所述機櫃I的前端壁板12設置,所述冷風孔42緊靠所述櫃體43的前端面板45設置。
[0030]本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的前端面板44、後端面板45設置為可開合的門板。
[0031]本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的櫃體43內鄰近冷風孔42處設置有傾斜布置的蒸發器5,且所述蒸發器5跨接在所述櫃體兩側壁之間,所述櫃體43內前端設置有離心風機6。
[0032]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櫃I內用於設置電氣設備。數據中心在應用環境中,機櫃I內的電氣設備產生的熱風向機櫃I後端流通進入熱風通道,沿熱風通道進入空調內部(或通過與熱風通道連通的通風孔21散熱到外界環境中),進入空調4內部的熱風經蒸發器5製冷後產生冷風,冷風在離心風機6的抽動下,沿冷風通道一一穿過機櫃1(或外界的冷風通過與冷風通道連通的通風孔21進入機櫃I),對機櫃I內的設備進行冷卻。
[0033]通過機櫃前端壁板2和後端壁板3上通風孔21和擋風件22的組合設置,可實現以下不同的散熱方案:
[0034]冷、熱風通道全密閉式散熱方案:如圖5所示,前端壁板和後端壁板上所述的擋風件將前端壁板、後端壁板上的通風孔全部遮擋住,冷風通道和熱風通道均不與外界環境連通,形成封閉的冷、熱風道,散熱系統內氣流的流動方向如中箭頭所示。
[0035]自然散熱方案:如圖6所示,機櫃的前端壁板、後端壁板上所述的擋風件全打開或部分遮擋通風孔,冷風通道和熱風通道均與外界環境連通,形成開放的冷、熱風道,進行自然散熱,散熱系統內氣流的流動方向如中箭頭所示。
[0036]熱風通道密閉式散熱方案:如圖7所示,機櫃的後端壁板的擋風件將通風孔全部遮擋住,前端壁板的擋風件部分或不完全封閉通風孔,冷風通道開放、熱風通道封閉,散熱系統內氣流的流動方向如中箭頭所示。
[0037]冷風通道密閉式散熱方案:如圖8所示,機櫃的前端壁板的擋風件將通風孔全部封閉,後端壁板的擋風件部分或不完全封閉通風孔,冷風通道封閉、熱風通道開放,散熱系統內氣流的流動方向如中箭頭所示。
[0038]以上實施例中,在全部機櫃I的前端壁板2和後端壁板3上設置通風孔21,同時設置有可調節通風孔對外通風面積的擋風件22。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部分或全部機櫃在機櫃的端面壁板上開設通風孔21使冷風通道/或熱風通道與外界連通的,並在開設通風孔21處設置擋風件22,均可以通過擋風件22來調節冷風通道和/或熱風通道對外界的通風面積,實現至少2個如上所述的散熱方案。
[0039]並櫃的機櫃數量不少於2個,空調位於兩個機櫃之間;當機櫃數量為奇數時,空調儘量設置在中間位置,縮短了空調與最遠機櫃的距離,縮短空調製冷途徑,增強制冷效果。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
【主權項】
1.一種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多個並櫃設置的機櫃和設置在其中兩個機櫃之間的空調,所述機櫃的並櫃側壁的前後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空調的櫃體兩並櫃側壁的前端均設置有冷風孔,機櫃的第二通孔和空調的冷風孔共同構成冷風通道,所述櫃體兩並櫃側壁的後端均設置有熱風孔,機櫃的第一通孔和空調的熱風孔共同構成熱風通道,至少一機櫃的端面壁板上設置有若干個連通冷風通道和/或熱風通道與外部的通風孔,設置有通風孔的端面壁板上還設置有可調節通風孔對外通風面積的擋風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端面壁板包括機櫃的前端壁板和後端壁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櫃的前端壁板和/或後端壁板設置為可開合的門板。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孔緊靠所述機櫃的後端壁板設置,所述熱風孔緊靠所述櫃體的後端面板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孔緊靠所述機櫃的前端壁板設置,所述冷風孔緊靠所述櫃體的前端面板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櫃體的前端面板和/或後端面板設置為可開合的門板。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櫃內用於設置有電氣設備。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中心散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的櫃體內鄰近冷風孔處設置有傾斜布置的蒸發器,且所述蒸發器跨接在所述櫃體兩並櫃側壁之間,所述櫃體內前端設置有離心風機。
【文檔編號】H05K7/20GK205726869SQ20162068419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日
【發明人】江立佳, 陳宇, 黃國全, 陳景豪
【申請人】廈門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