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檔影片獨家完全測評(春節檔為2023年開了個好頭)
2023-07-23 02:52:28 7
2023年春節檔,《流浪地球2》《滿江紅》等多部題材類型各異的影片集中上映,共產出票房67.58億元,收穫春節檔期歷史第二好成績。1月31日,2023年我國電影票房更是突破百億大關。中國電影市場一掃去年的頹勢,顯現出強勁的持續復甦勢頭。
2月8日,由中國影協主辦,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承辦的「2023年春節檔電影現象研討會」在京舉辦。
研討會現場
春節檔開了個好頭
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張宏介紹說,受疫情的影響,2022年電影行業被國務院列為22個特困行業之一。「這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全國影院營業率一度跌破50%,有大量影院長期不能開門,不少知名新建高端影院消失在人群的視野中,全國單日票房幾百萬的現象屢見不鮮,行業長期處於虧本的狀態。受各種防疫管控政策的影響,影院斷續的經營使得觀眾觀影習慣被打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整個產業鏈。」
「今年的春節檔是三年疫情之後的特殊檔期,春節檔電影票房增長強勁,可以說是全面『飄紅』。觀影人數達到1.29億人次,說明電影在觀眾心中熱度不減,極大地提振了電影行業的信心,說明人才還在、觀眾還在、市場還在。」張宏說。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認為,2023年春節檔的優異表現,是中國電影人交上的一份合格答卷。他希望廣大電影工作者未來能在題材創作、影片供給等方面繼續努力,在宣傳、發行體系的建立和整體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上,作出新的成績。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教授將2023年春節檔上映的6部影片總結為「上天(《流浪地球2》)」「入地(《無名》)」「下海(《深海》)」「替換(《滿江紅》《交換人生》《熊出沒·伴我熊『芯』》)」4個關鍵詞,認為6部影片多樣化的類型風格和較高的製作水準,反映了當代中國電影的創作水平,也高度契合當下觀眾的心境。
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侯克明看來,「觀眾們不僅走進影院觀影,更在各種社交平臺展開熱烈討論,『電影春節檔』成為春節期間的熱門話題,這反映了春節檔電影創作者心中有觀眾,觀眾也以自己的口碑與熱情回饋了創作者的不懈努力。」
2023年春節檔的題材多樣化和合家歡的觀影體驗,給《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2月8日)《光明日報》刊發了『春節檔電影喚醒春天』的專題。」她從媒體視角關注到了電影放映後的效果,「也就是所謂的『後電影效應』。比如有觀眾在觀影后去打秦檜的雕像,很多景點出現背誦《滿江紅》免門票,也有看完《熊出沒伴我熊芯》後如何當好爸爸媽媽的思考。這種全民參與度所形成的強大的場效應,即便是之前的《阿凡達2》也沒有達到。」
下一步該做什麼
「中國電影人沒有躺平,沒有放棄,沒有懈怠,沒有降低標準。很多作品我都有親眼見證,都是在未來不可期的情況下,創造出了可期的局面。2021年,我到《流浪地球2》劇組探班,他們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怎麼樣,郭帆導演每天只睡兩個半小時,是在拿生命在換一部電影;《中國桌球》剛到天津拍攝,天津就封閉了,轉到青島又被封閉了,極其艱難……」演員出身的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趙寧宇說。
他表示,「目前春節檔已經告一段落,有關部門也進行了集中調度,不僅4月份有不少影片待映,五一檔的市場格局也已初步形成,希望在之後的暑期檔、十一檔和下一個新年期間,我們有足夠的『子彈』,有足夠的『糧食』。作為從業者,我們既往前『衝鋒』,也在後方『運軍糧』『做軍鞋』。大家八千裡路雲和月,一路走到底。」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錄音師陶經在發言時提出,趁著春節檔的大好勢頭,下一步我們要主動出擊。「今年的春節檔很特殊,從作品層面講,一些電影並不是專門為春節檔做的。過往的春節檔,比如高票房的《你好,李煥英》目的性非常強。未來我們不能只聚集於幾部好電影,還有很多青年電影人,很多有自己想法的導演、製作人,他們的電影(也值得關注)。」
貓眼研究院院長劉鵬在發言時提出,儘管今年春節檔很紅火,達到60多億,但並不是每部片子都賺錢,還有一半的片子是賠的。「特別是腰部影片在減少,五千萬到五億之間的片子越來越少。如何改善這樣的狀況呢?我們有市場的積累和觀眾的洞察,希望大家在開發環節、選題策劃的時候做更多的結合,希望做出更加清晰的類型片。」
電影人已經準備好了
自今年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公映以來,《流浪地球2》在18天內共取得34.68億票房。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目前仍屈居春節檔票房亞軍,但自2月3日起,《流浪地球2》日票房已連續5天反超《滿江紅》。
製片人、編劇龔格爾說,《流浪地球2》上映前後得到了國家電影局的大力支持。「而中國輕、重工業製造業,以及中國智能製造業,這兩大『中國製造』為此次拍攝提供了強大的底氣和背書。3月6日,電影會在俄羅斯上映。3月底、4月初,將在非洲上映。到現在為止,已經有398家海外影院上映了《流浪地球2》,取得了800萬美元的票房。正在進一步增加海外上映數量,讓這部中國電影同更多的世界觀眾見面。」
《流浪地球2》製片人、編劇龔格爾
作為《流浪地球2》的監製,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王紅衛發言時,首先回應了影片上映以來引發的關注和討論。「創作《流浪地球》時,立意就不是創作一部市場最大化的電影。如果這次把門檻降低一些,把線索砍一些,時長壓縮下來,可能票房會更高。但我們並沒有選擇這條路,因為我們身上承擔著更重大的責任,那就是要做一部更好的電影、更新的電影、更符合科幻電影概念的電影,而不是去衝擊某個票房紀錄。」
「實際上,中國觀眾對於《流浪地球2》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是超出我們預期的。現在很多觀眾希望看到更具挑戰性的情節,讓他們可以燒腦和腦補的。電影人如果還往後退,不停把觀影門檻降低,為了下沉市場,儘量往簡單、搞笑、低俗裡做電影,不僅對不起電影觀眾,也會把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面收窄。這次所謂的冒險是很值得的。」
「電影局最近的各種舉措,包括以春節檔為代表所呈現出重新開始百花齊放的方向,特別讓我欣慰,也讓我們充滿期待。電影局守住紅線、底線,天花板、多元化、所謂的百花齊放讓電影人放手來做。領導們大可以放心,電影學院八九十年代培養起來的中堅力量明白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他們是有市場眼光的一代,但並不是唯市場論的一代,他們足堪信任。」王紅衛最後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