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2:52:37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屬於木門安裝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木門的風格、材質多樣,具有造型美觀、環保自然以及隔音效果良好等優點,因此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木門的安裝流程很重要,一扇好的木門需要經過正確的安裝才能發揮其優越的性能,木門安裝要求採口一致不錯位,門扇、門鎖開關靈活,門扇左右上縫隙一致,門套立套板應垂直於地平,無彎曲現象,門套線與牆體表面密合,裝飾表面無損傷。
現有技術中,木門安裝都是手工操作,門套、門扇的安裝位置,垂直度,各處縫隙的大小均由安裝人員的安裝經驗進行控制,所以木門的安裝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員才能很好的進行,安裝過程中為了保證安裝的準確度,安裝人員需要進行反覆測量和調試,工作繁雜,耗費時間,且在安裝過程中,各種敲打和鑽的操作極易影響安裝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簡化了木門安裝的操作,提高了安裝的精確度,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包括主體組件、門套支撐組件和門扇支撐組件,所述主體組件由小輪一、左底杆、右底杆和凹槽組成,所述小輪一設有四個,四個所述小輪一分別對稱安裝在左底杆和右底杆的下端面,所述凹槽開設在左底杆的上端面,所述門套支撐組件由下支撐杆、固定槽、上支撐杆、空心柱和固定孔組成,所述下支撐杆設有兩根,兩根所述下支撐杆對稱固定在左底杆和右底杆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槽開設在下支撐杆的上部位置,所述上支撐杆安裝在下支撐杆的上部,所述空心柱固定在上支撐杆的下部位置,所述下支撐杆的上部安裝在空心柱內,所述固定孔開設在空心柱的下部位置,所述門扇支撐組件由門扇載條、左支杆、小輪二、輪架、旋轉軸、小輪軸、右支杆和圓柱輪組成,所述門扇載條的左端固定在左支杆後端面的下部位置,所述門扇載條的右端固定在右支杆後端面的下部位置,所述左支杆安裝在左底杆的上端面,所述旋轉軸安裝在左支杆的下端,所述輪架安裝在旋轉軸的下端,所述小輪二通過小輪軸固定在輪架上,所述小輪二安裝在凹槽內,所述右支杆安裝在右底杆的上端,所述圓柱輪安裝在右支杆的下端面,所述圓柱輪與右底杆的上端面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底部安裝有橡膠墊。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孔內設置有螺紋。
進一步地,四個所述小輪一規格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門扇載條上端面設置有防滑紋。
進一步地,所述下支撐杆的後端面安裝有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左底杆、右底杆和小輪一,該設計在門扇安裝過程中節省人力,解決了木門安裝時為了調試,門扇和門套反覆搬運的問題。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下支撐杆、固定槽、上支撐杆、空心柱和固定孔,該設計簡化了安裝門套的操作,工作經驗不足的人員也能準確安裝,解決了楔塊輔助安裝門套位置不精確,易損壞牆體和調整位置困難的問題。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門扇載條、左支杆、右支杆、小輪二、輪架、旋轉軸、右支杆和圓柱輪,該設計提高了門扇安裝的工作效率以及安裝位置的精確度,解決了安裝門扇時反覆調試費時間和位置精確度容易出現誤差的問題。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橡膠墊和螺紋孔,該設計提高了空心柱固定時的穩定性,解決了固定空心柱的過程中出現空心柱滑動的問題,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防滑紋,提高了門扇固定時的穩定性,解決了門扇固定時穩定性差而出現安裝誤差的問題,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把手,使裝置移動時更方便,解決了移動裝置困難的問題。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中門套支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中門扇支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小輪一、2-凹槽、3-左底杆、4-門套支撐組件、5-門扇支撐組件、6-右底杆、41-下支撐杆、42-固定槽、43-固定孔、44-空心柱、45-上支撐杆、51-小輪二、52-小輪軸、53-輪架、54-旋轉軸、55-左支杆、56-門扇載條、57-右支杆、58-圓柱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調整的木門試裝設備,包括主體組件、門套支撐組件4和門扇支撐組件5,主體組件由小輪一1、左底杆3、右底杆6和凹槽2組成,小輪一1設有四個,四個小輪一1分別對稱安裝在左底杆3和右底杆6的下端面,凹槽2開設在左底杆3的上端面。
門套支撐組件4由下支撐杆41、固定槽42、上支撐杆45、空心柱44和固定孔43組成,下支撐杆41設有兩根,兩根下支撐杆41對稱固定在左底杆3和右支杆6的上端面,固定槽42開設在下支撐杆41的上部位置,上支撐杆45安裝在下支撐杆41的上部,空心柱44固定在上支撐杆45的下部位置,下支撐杆41的上部安裝在空心柱44內,固定孔43開設在空心柱44的下部位置。
門扇支撐組件5由門扇載條56、左支杆55、小輪二51、輪架53、旋轉軸54、小輪軸52、右支杆57和圓柱輪58組成,門扇載條56的左端固定在左支杆55後端面的下部位置,門扇載條56的右端固定在右支杆57後端面的下部位置,左支杆55安裝在左底杆3的上端面,旋轉軸54安裝在左支杆55的下端,輪架53安裝在旋轉軸54的下端,小輪二51通過小輪軸52固定在輪架53上,小輪二51安裝在凹槽2內,右支杆57安裝在右底杆6的上端,圓柱輪58安裝在右支杆57的下端面,圓柱輪58與右底杆6的上端面接觸。
固定槽42底部安裝有橡膠墊,固定孔43內設置有螺紋,四個小輪一1規格相同,門扇載條56上端面設置有防滑紋,下支撐杆41的後端面安裝有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安裝人員使用時把門扇支撐組件5移動到與門套支撐組件4的接觸的位置,然後將安裝好的門套安置在門套支撐組件4上,握住下支撐杆41上的把手用力,帶動小輪一1轉動,從而使整個裝置移動,移動到要安裝門的位置,選擇合適的位置停下,根據其高度調整上支撐杆45的位置,確定後固定其位置不動,用定位螺栓旋入定位孔中,接觸到定位槽後繼續旋緊,直到能完全固定上支撐杆45不會在移動為止,然後進行門套與牆體之間的縫隙填充,該設計簡化了安裝門套的操作,工作經驗不足的人員也能準確安裝,解決了楔塊輔助安裝門套位置不精確,易損壞牆體和調整位置困難的問題。
在門扇上安裝上鉸鏈,待填充物質乾燥固定後,把門扇支撐組件5移開,到達主體組件的右側,將門扇放到門扇載條56上,然後移動門扇支撐組件5向左移動,直到門扇接觸到門套後停止,根據門套的位置調整門扇的位置,將門扇調整到合適位置後固定左支杆55和門扇的位置,拉動右支杆57以小輪二51和凹槽2接觸點為圓心旋轉,使圓柱輪58離開右底杆6,旋轉到合適位置後停止不動,把安裝在門扇上的鉸鏈連接到門套上,安裝完後將裝置移開,進行後續工作,該設計提高了門扇安裝的工作效率以及安裝位置的精確度,解決了安裝門扇時反覆調試費時間和位置精確度容易出現誤差的問題。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