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車輛通風系統的出風口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2:09:46

本發明涉及車輛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於車輛通風系統的出風口組件。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車輛的通風系統通過出風口組件將空氣輸送至客艙。常見的出風口組件的位置包括用於前排座椅乘客的儀錶板(例如,在中控面板處或位於駕駛員側和乘客側)上的位置,以及用於給後排座椅供風的可以設置出風口組件的控制臺或頂篷位置等。
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出風口組件通常設置在靠近乘客的內飾面板的表面上,並且用戶可以調節出風口組件的方向以達到調節出風口組件輸送空氣的方向的目的。然而,在現有技術中,出風口組件通常採用剛性聯動件以使出風口組件的出風方向可以調節,在上述結構中,必須在聯動件的鉸接位置設置樞轉軸才能使出風口組件葉片的方向可以調節,這會導致出風口組件的結構較為複雜並且不穩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穩固的用於車輛通風系統的出風口組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車輛通風系統的出風口組件,包括:殼體;多個葉片,其中葉片的端部轉動支撐在殼體上;以及柔性聯動件,該柔性聯動件具有多個分別連接至各個葉片的端部的第一桿,和連接第一桿的第二桿,其中,第一桿和第二桿一體成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殼體包括側壁和具有多個開口的支撐架,葉片的端部延伸穿過開口,柔性聯動件位於支撐架和側壁之間的間隙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支撐架進一步包括遮擋間隙的凸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葉片的端部具有縱長槽以容納第一桿。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桿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二桿分別連接至多個第一端部,柔性聯動件還包括分別連接至多個第二端部的第三桿。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有第一桿彼此平行,並且第二桿與第三桿平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葉片的端部具有環形截面,其中,第一桿橫跨相應的葉片的環形端部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葉片的端部與開口過盈配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柔性聯動件為可彈性變形的部件。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柔性聯動件為橡膠框架件。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
由於柔性聯動件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桿和第二桿,該柔性聯動件的整體可以構造為可變形的一體成型件,這樣,當用戶調節葉片時,柔性聯動件的柔性部分變形,不會影響葉片的轉動;此外,由於柔性聯動件是一體成型件,因此相比於現有技術而言其結構更加簡單;並且,相比於現有技術中需要通過鉸鏈或鉸接軸進行聯動連接的聯動件而言,該柔性聯動件由於其一體成型從而結構更加穩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為了顯示內部細節,殼體的側壁被部分移除;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另一個方向的立體圖;
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分解視圖;
圖4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主視圖,其中為了顯示內部細節,殼體的側壁被部分移除;
圖4a是圖4所示實施例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5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柔性聯動件的示意圖;
圖6a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其中葉片轉過第一角度並且柔性聯動件形變;
圖6b是與圖6a所示實施例相對應的局部示意圖,其中葉片與柔性聯動件回復至初始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車輛通風系統的出風口組件28,該出風口組件28包括殼體12和多個葉片10,其中葉片10的端部30轉動支撐在殼體12上。該出風口組件28還包括柔性聯動件16,該柔性聯動件16具有多個分別連接至各個葉片10的端部30的第一桿18、以及連接各個第一桿18的第二桿20,其中,各個第一桿18和第二桿20一體成型。為簡化起見,在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出風口組件28僅在葉片10的一個端部設置有柔性聯動件16。可選擇地,在其它實施例中,葉片的兩端均可設置有柔性聯動件。
應該可以理解,在上述實施例中,由於柔性聯動件16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桿18和第二桿20,該柔性聯動件16的整體可以構造為可變形的一體成型件,這樣,當用戶調節葉片10的方向時(如圖6a所示),只需調節任意一片葉片10,其餘的葉片10通過第一桿18和與第一桿18一體成型的第二桿20的作用,與被用戶調節的葉片同步旋轉,例如可旋轉相同的角度。
在現有技術中,通常採用剛性聯動件以使葉片聯動。然而,本申請發 明人認識到這剛性結構必須在剛性聯動件的鉸接位置處設置樞轉軸,這樣的剛性聯動件結構較為複雜易於損壞,並且無法提供穩固的連接。而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採用柔性聯動件16以使葉片10聯動,當用戶調節葉片10時,柔性聯動件16的柔性部分變形(如圖6a所示),因此不會影響葉片10的轉動即可實現所有葉片10的聯動;此外,由於柔性聯動件16是一體成型件,因此相比於現有技術,該聯動件16無需設置額外的樞轉軸,其結構更加簡單,安裝也更為方便;並且,由於柔性聯動件16是一體成型件,相比於現有技術中的非一體成型的聯動件,該柔性聯動件16的結構更加穩固。
繼續參照圖1至圖3,在一個實施例中,殼體12包括側壁22和具有多個開口13的支撐架14,葉片10的端部30延伸穿過開口13,聯動件16位於支撐架14和側壁22之間的間隙內。這樣,聯動件16位於支撐架14和側壁22之間的間隙內,不會佔用額外的空間,因此不會增加出風口組件28的體積。這種結構的優點尤其在於其提供了便利的安裝方式,因為聯動件16不會延伸至殼體12的側壁22之外,從而使得出風口組件28具有相對平整的外表面,避免了在安裝或運轉過程中聯動件16與周圍部件的相互幹涉。可替代地,根據需要例如為了提供更好的成本有效性,殼體12也可包括具有開口的側壁,而葉片10的端部30可旋轉地容納於此開口內,並可進一步延伸至殼體12的外部,而將聯動件16從殼體12的外部安裝至葉片10的端部30。
再次參照圖1至圖3,進一步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支撐架14進一步包括遮擋間隙的凸緣24。應該可以理解,當出風口組件28由如圖3所示的分解狀態裝配至如圖1所示的裝配狀態時,支撐架14的凸緣24可以遮擋支撐架14和側壁22之間的間隙。這樣,在安裝完成後,用戶不會看見位於支撐架14與側壁22之間的間隙內的部件例如聯動件16,從而提供了較好的美學外觀。當然,在一些實施例中,凸緣24的寬度可以構造為恰好遮擋支撐架14和側壁22之間的間隙,以獲得良好的外觀。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為了方便裝配和拆卸,凸緣24也可以略大於支撐架14和側壁22之間的間隙,這樣當裝配完成時,凸緣24可以搭接在側壁22 上,這樣,例如在一些情況下,如果出風口組件28中的某些零件需要更換,則可以更方便地對其進行拆卸。
如圖4至圖4a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葉片10的端部30具有縱長槽32以容納第一桿18。這樣,在用戶需要旋轉葉片10時,只需旋轉任意一個葉片10,其他葉片10即會通過容納在縱長槽32中的第一桿18,以及與第一桿18一體成型的第二桿20聯動,以使所有的葉片10均可以旋轉相同的角度。當然,根據具體情況,葉片10與第一桿18的連接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第一桿18可以替換為套設在葉片10端部30的環形結構。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第一桿18僅作為部件的名稱,而不構成對其具體形態的限定,也就是說,根據具體情況,第一桿18也可以是圓環或其他形狀的構件,本發明不局限於此。且根據需要,分別連接至多個葉片的多個第一桿無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狀或尺寸。
如圖圖4和圖5所示,進一步地,根據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第一桿18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端部34和第二端部36,其中,第二桿20分別連接至多個第一端部34,聯動件16還包括分別連接至多個第二端部36的第三桿26。當設置第三桿26時,柔性聯動件16的整體結構可以呈現為如圖5所示實施例中的框架結構。這樣,當用戶旋轉葉片10時,聯動件16通過分別連接至第一桿18的第一端部34和第二端部36的第二桿20和第三桿26可以實現更穩固的連接,以確保葉片10不會由於受力不均勻而旋轉角度不一致。根據需要,也可提供更多類似於第二桿或第三桿的構件以連接多個第一桿,從而提供更強的結構穩健性。
在如圖5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所有第一桿18彼此平行,並且第二桿26與第三桿26平行。
在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中,葉片10的端部30可以具有環形截面,其中,第一桿18橫跨相應的葉片10的環形端部設置,如圖4和圖4a所示。具體地,在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桿18至少連接至葉片10的環形端部的某個位置,並且沿通過該位置與環形端部的圓心的直線設置,並與環形端部上位於上述直線上的另一位置連接。
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葉片10的端部30可 以與支撐架14的開口13過盈配合。這樣,當葉片10插接在支撐架14上時,葉片10與支撐架14連接更穩固,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葉片10不會由於顛簸而產生晃動甚至發出異響。此外還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轉動葉片10後柔性聯動件16會發生形變(如圖6a所示),而形變後的聯動件16會具有趨向於恢復至其初始狀態(如圖6b所示)的回覆力;而如果將葉片10的端部30與支撐架14的開口13之間設置成過盈配合,則可以通過二者之間的摩擦力來抵消聯動件16的回覆力,從而防止葉片10在聯動件16的帶動下不期望的返回至其初始狀態,從而將葉片10穩固地保持在用戶需要的任意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中,聯動件16可以為可彈性變形的部件。當然應該可以理解,聯動件16的整體可以全部由可彈性變形的材料製成,或者,聯動件16也可以部分由可彈性變形的材料製成。應當理解,能夠使得柔性聯動件16可以進行彈性形變的任何適當材料均可以應用在本發明之中。例如,聯動件16可包括但不限於橡膠、矽膠、tpe材料、柔性金屬材料等。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可選實施例中,聯動件16可以為橡膠框架件。也就是說,在該實施例中,聯動件16的第一桿18和第二桿20均為橡膠構件。在另一些包含第三桿26的實施例中,第三桿26也可以由構造為橡膠構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