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裡都有了英文翻譯(這部電影裡都有了)
2023-07-23 09:41:21
2018國慶節的時候,小編看了一部令人淚眼婆娑的電影——馬伊琍和姚晨主演的《找到你》。
前幾天,看到朋友圈很多人在曬2018的各種事件,各種回憶。於是重溫了一遍,並決定把這篇關於天下每一個偉大母親的電影,推薦給所有人。
馬伊琍和姚晨在我心中是比較受人喜愛的明星,從《武林外傳》到《喬家大院》無時不刻在給我們帶來著歡樂。而在這部《找到你》的電影中,馬伊琍演繹母親的深沉和姚晨演繹母親的抓狂,再次奪人耳目。
《找到你》又叫《謎蹤》,片長102分鐘,去年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被最佳影片金爵獎提名,是一部以當代女性(母親)為主題的電影。
從《七月與安生》到《嘉年華》,再到《血觀音》和《找到你》,我們可以看得出中國電影的轉變,其中以雙女性甚至多個女性角色為主的電影也實現了0—1的突破。
在古代封建社會幾千裡的歷史長河中,女性角色一直都是被壓迫的代表。從新中國解放後,女性恢復了人身自由,但是在過去的很多電影中她們依然被充當著工具。
《找到你》無論是從電影的角度還是生活本質的角度,都是一次女性對大環境的漂亮反擊,是為女性自己發聲!
電影中講述了兩個破碎家庭的女性,一個是姚晨扮演的律師李捷,她和丈夫離婚一直爭奪孩子的撫養權。為了能以自己女性的身份撐起對孩子(多多)照顧,李捷瘋狂工作,但是這樣單獨的拼命,讓她變得有些尖酸刻薄。
另一個家庭女性就是馬伊琍飾演的孫芳,她是一個身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症孩子的母親。因為嫁給了一個賭徒醉鬼,經常遭受家庭暴力。
兩個女人一臺戲各有不幸,讓我想起了列夫·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說的開篇詞「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故事中,孫芳是李捷家的保姆。李捷的孩子全憑孫芳代看,但是不幸事突然降臨了。一日下班,李捷發現保姆孫芳和女兒毫無預兆地消失了,她內心最大的恐懼變成了現實。
在追尋孫芳和女兒的下落時,她收到來自家人的譴責聲討,甚至遭到警方的懷疑。幾乎崩潰的李捷,靠著驚人的勇氣,踏上獨自尋訪的旅程。
這是李捷遭遇的不幸,孩子都是娘的心頭肉,這一點想必很多已為人母的女性都有所體會。但是在孫芳身上呢?
《找到你》將兩個人的不幸遭遇融合,通過李捷尋找失蹤的孩子和保姆,來帶出保姆孫芳的不幸遭遇。
當看到孫芳為了給孩子治病,不僅放棄器官、出賣身體、從事最卑微的職業;甚至決定拐賣李捷的孩子挺而走險時,潸然淚下。
一個母親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一個女人的責任感究竟有多強?
我想,看到這兩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沉思兩分鐘。對於母愛的偉大,我們無法用文字來描述。孫芳的表現和李捷的表現都是為了孩子的愛,有極端也有溫情。
在電影中,孫芳的所作所為幾乎超出了道德約束,她為了什麼?錢,治病救命的錢。在戰勝了一切時,孫芳沒有戰勝貧窮,而這也是大部分處於社會底層女性所不得不面臨的,在農村,在山區,微不足道的女性們,母親們,都必須同貧窮抗爭。
很多時候,作為母親的女性會迷失自己,面對生活,面對壓力,面對現實;就像電影中的孫芳,忍受了丈夫的家庭暴力和孩子的絕症,最終迷失了自己。
但是,最後一刻,她又回到了原本的自我。孫芳的孩子最終因為沒錢治療而夭折,她將孩子的屍體凍在了李捷家的冰箱裡面。這並非是一部懸疑犯罪電影,冰凍的屍體,是母親內心痛苦掙扎、難以割捨最強有力的象徵。
李捷是優秀的律師,故事中她在法庭為原告方做辯護。被告方依然是一名女性,一名被生活和男人欺負的女性,臉被毀容,只想要孩子的撫養權。
李捷的努力,為孩子增添生活的優質條件;當孩子生病時她大可不必像孫芳那樣做最卑微的工作,吃別人剩下的飯菜。但是,很多時候作為女性,如果努力工作,會有人說你不顧家; 如果你全心照顧孩子,又會有人說這是你應該做的,全職媽媽不是一個職業。
李捷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她為了錢為了利益,迷失了本性,最終因為孫芳而懂得去了解人,最終找回了自己。
這是每個母親左右為難的生活,她們在生活中小心翼翼,只不過不想成為孤島。
李捷努力提供物質,卻在喪失對孩子的感情上的保護和關懷。最後一刻,孫芳的斥責讓她警醒,她是如何欠缺在生活中對孩子愛。
孫芳承受的,或許李捷永遠不懂,我們也永遠不懂。只有我們成為人母那一刻,才會明白這部電影中講到的,是多麼深刻,多麼感人。
故事的結局,孫芳自我發現並沒有將孩子賣出去,而是想帶著孩子去了一座最想去的島上。在船上,李捷下跪求回了孩子,孫芳跳海結束生命。
閉上眼睛回憶,眼角全是動容。最終,清醒認識到作為孩子母親不容易的李捷,重新在法庭上改變了辯護方,決定支持原告孩子由其母親撫養。
故事的結束,不代表生活的停止。三個女人,各自的不幸都來自家庭。有人尋找金錢,有人尋找孩子,有人尋找愛;如何填補作為母親,作為女性內心的缺失?或許這個答案要尋找那些男人。
破碎的婚姻,終不過是造成孩子和女性傷害的源頭。而像電影中離異、撫養權爭奪、家暴依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
《找到你》僅僅是李捷找到孫芳、找到失蹤的孩子嗎?
不,她們要找的是本來的自己,李捷找到的是那個在法律上有人情的自己,孫芳找的是原本質樸溫柔的自己,她們紛紛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最原始的自己。
而站在生活背面的角度,那些孩子的父親的責任呢?他們或許是最該「尋找」的人。
有人在看完這部《找到你》後,斷然想到了韓國的《消失的女人》,認為這是雷同的高仿。真相是影片的劇本是買了版權的,不是翻拍也不是抄襲!只不過韓國先拍出來的。但是《找到你》中有很多細節是和《消失的女人》不同的。
《找到你》更接近了社會現實生活的寫照,揭穿了社會作為母親形象的遭遇;同時也點醒了李捷、孫芳、法庭之上包括她們兩人的丈夫,更包括在看影片的你我。
這不是一部懸疑片或情感片,而是一部教育片,一部關於母親和女性的電影。
孫芳懷孕時挺著大肚子的畫面讓我們觸動,她暗自摸著肚子喃語「媽媽要把最好最好的都給你。」
記得金成鈞演的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臺詞:「據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神不好當,母親更不容易當。作為一個女性(甚至是離異家庭的單獨女性),她們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做到那句「把最好最好的都給你」?
而從這部影片延續到更深層度階級分化,就要對比黑澤明一部《天國與地獄》的電影了。兩個不容階級的母親,去追溯屬於各自失去的東西,這裡面會彰顯階級矛盾(故事中李捷對孫芳呼來喝去,因為一雙拖鞋發脾氣)、人性善惡等。
相對於韓國的原版,《找到你》更加煽情和生動,這部電影讓女性生存的話題成為探討。
願世界對女性多一些溫柔,願男性多一些責任和守護,願生活中的你我可以真誠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