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的製造方法
2023-07-23 10:53:21 2
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包括機身、主發動機、旋轉動力裝置、固定翼、設在機身中部的油箱和設在機身前部的駕駛艙,機身底部設有起落架,起落架上設有滑行輪,機身後部上側設有兩個尾翼,機身長度不大於7m,每臺主發動機外側分別連接有一個可展開和摺疊的機翼,兩個機翼在摺疊狀態時兩個機翼外邊沿之間的距離不大於6.5m,兩個尾翼上端面到滑行輪下邊緣之間的垂直巨臂不大於3m。本實用新型用於打造機動靈活,便於裝載、便於隱蔽的垂直起降的短體飛機;它不僅可以在中型艦船內艙裝載還可以在的大型潛艇的內艙裡裝載,從而完成救援、反恐及不同的軍事任務;機身下部是儲貨艙便於裝載物資和投遞物資,戰時儲貨艙可以作為儲彈艙。
【專利說明】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飛機,尤其涉及一種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
【背景技術】
[0002]面對目前國際救援任務的緊迫性,還有海上反恐怖襲擊和反海盜任務的艱巨性,我們國家急需要打造出適應多種複雜環境的海空救援體系。雖然發達國家傳統的航母編隊也參與救援任務,但我們應看到航母機動性極差,為此我們沒必要跟風打造成又大又顯擺的老式航母編隊。我們應打造成體小,可分散裝載,極具隱蔽性的更機動的海上空中力量。
[0003]一般來說,救援地域情況比較複雜。作為航空應急救援核心裝備的直升機,能快速到達水、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實施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工作,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最有效的應急救援手段。
[0004]航空應急救援在處置各種突發事件過程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是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最有效的應急救援手段。能夠垂直起飛降落、不用大面積機場、能批量運載物資和傷員。
[0005]直升機是航空應急救援的核心裝備。直升機應用於應急救援,能快速到達水、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實施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項工作。
[0006]雖然直升機在應急救援中具有種種優勢,但它在飛行速度、航程、續航時間、使用地域上依然會受到一定限制。在戰區救生中,搜救直升機還要有預警機的指揮、轟炸機的對敵壓制、殲擊機的護航、武裝直升機的伴隨掩護等,可以說是陸海空的立體協同。《環球時報》上某飛行員的解釋更有突出客觀原因之嫌。他解釋「毛毛細雨也同樣威脅安全」的原因是阻礙視野,容易撞上跨越山谷的電線。直升機最後的落地也有講究,一般要求起降場地尺寸不小於2X1.5倍旋翼直徑,坡度不能超過7 °,沿盛行風向能確定清晰的進場線,著陸點中心15°範圍內不應有障礙物。在山頂或峽谷起降時,起飛方向至少要比周圍地形高300米,到障礙物的距離不得小於500米。
[0007]多年來國內外多種飛機的發展還存在許多缺陷並不能達到我們的期望。雖然戰鬥機體型較為精悍短小,但是論起空間佔有量以及起飛機動性能仍不能達到中型艦船暗艙裝載或潛艇裝載的要求。
[0008]拿我國現有的戰機來說,其機長大約都在20M左右,機高也在5M左右。美國的戰機體個較小的如F-5,長度也有14M多高度在4M多。之所以達不到理想的空間尺寸其主要原因在於沒有重視對各個體件元素的空間組合和空間壓縮的改進。F-4和F-5的組合方式相似,但是F-4機身尾部卻有著體積不小的尾翼,而F-5的後噴口則長出機身尾部許多。除了各部件元素的組合外,各部件的體積壓縮也有很大作用,F-4、F-5的發動機雖然都是直筒式的,但進氣道及整個體積都過長,而A-1O則有所不同兩臺筒狀發動機就沒那麼長,也就是3M多的樣子,其機頭也較短,沒有長長的空殼尖頭。但是A-1O組合布局仍不理想,它的發動機在機尾後,尾翼又在發動機後,航炮也伸出了機頭,因此整個長度仍到了 16M多。另外垂直起降機的動力方式也不盡滿意,它們的主發動機的進氣口仍是固定的平行進氣口,起降時還需要專用的垂直動力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適宜於隱身航母或中型艦船暗艙裝載或潛艇裝載的用於救援、反恐及軍事用途的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包括機身1、主發動機2、旋轉動力裝置3、固定翼4、設在機身I中部的油箱5和設在機身I前部的駕駛艙6,機身I底部設有起落架,起落架上設有滑行輪9,固定翼4設有兩個,兩個固定翼4分別設在機身I兩側,主發動機2設有兩臺,每臺主發動機2分別設在一個固定翼4外側,所述機身I後部上側設有兩個均可展開和摺疊的尾翼13,尾翼13摺疊後機身I長度為不大於7m,尾翼13摺疊後機身I長度等於飛機總長度,每臺主發動機2外側分別連接有一個可展開和摺疊的機翼10,兩個機翼10在摺疊狀態時兩個機翼10外邊沿之間的距離不大於6.5m,兩個尾翼13上端面到滑行輪9下邊緣之間的垂直巨臂不大於3m。
[0011]所述旋轉動力裝置3設在兩臺主發動機2之間,旋轉動力裝置3與兩臺主發動機2連接為一體。該附加技術特徵具有以下優點:需要垂直起飛時旋轉動力裝置3啟動並帶動兩臺主發動機2向後翻轉近90°,以此獲得垂直升力,待升空到一定高度時再轉回平行狀態開始飛行。
[0012]所述尾翼13呈V型結構,尾翼13下部設有上斜的對摺縫14。該附加技術特徵具有以下優點:當飛機降落後需要入庫時尾翼上部15從對摺縫14向外折下,縮小飛機的長度和高度從而方便飛機入庫。
[0013]所述機身I前端的機頭7為鯊魚頭形狀,在機頭7下部設有機頭遙視攝像頭或航炮8,機身I的尾部11設有主動防衛及探測裝置12。
[0014]所述飛機還包括儲貨倉或儲彈倉、前後起落架以及掛彈架。該附加技術特徵與與現行戰鬥機布局特徵類同。
[0015]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根據現有的技術狀況要達到縮小飛機體積的目的,就要進行空間組合的技術革命,即以有限的體積元素來進行最大的可能的空間收縮,將機身、機翼通過疊合一體化設計和合理的空間壓縮來實現機身的最短化,機身是獨立機身,折尾後機身外各種配置長度均要求不長於機身的前後長度,飛機總長度不大於7m,兩片機翼在疊翼後的寬度不大於6.5m,飛機降落後尾翼最上面與起落架最下面之間的正常垂直高度不大於3m,以使本實用新型適用於不同艦船的裝載,同時還要求起飛場地的最小化。
[0016]為了達到垂直起降的目的,兩臺主發動機於旋轉動力裝置連接一起,需要垂直起飛時旋轉動力裝置啟動並帶動兩臺主發動機向後翻轉近90°,以此獲得垂直升力,待升空到一定高度時再轉回平行狀態開始飛行。
[0017]本實用新型的機身的長度實行疊加組合和一體化設計;翼型特點採用後掠翼、後低位翼,尾翼是V型尾;其形體構造特點要適應於垂直起降,其使用性能不僅可作為救援機在戰時還可以轉換成戰鬥機或戰鬥轟炸機;其監測防禦要求帶有機頭遙視攝像頭(或航炮)和機尾預留主動防衛及探測裝置;該機同樣儘可能實現隱身及各項先進指標設計要求。
[0018]本實用新型用於打造機動靈活,便於裝載、便於隱蔽的垂直起降的短體飛機;它不僅可以在中型艦船內艙裝載還可以在的大型潛艇的內艙裡裝載,從而完成救援、反恐及不同的軍事任務;機身下部是儲貨艙便於裝載物資和投遞物資,戰時儲貨艙可以作為儲彈艙;因此,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裝載方便飛行靈活機動性極強的多用途飛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包括機身1、主發動機2、旋轉動力裝置3、固定翼4、設在機身I中部的油箱5和設在機身I前部的駕駛艙6,機身I底部設有起落架,起落架上設有滑行輪9,固定翼4設有兩個,兩個固定翼4分別設在機身I兩側,主發動機2設有兩臺,每臺主發動機2分別設在一個固定翼4外側,所述機身I後部上側設有兩個均可展開和摺疊的尾翼13,尾翼13摺疊後機身I長度為不大於7m,尾翼13摺疊後機身I長度等於飛機總長度,每臺主發動機2外側分別連接有一個可展開和摺疊的機翼10,兩個機翼10在摺疊狀態時兩個機翼10外邊沿之間的距離不大於6.5m,兩個尾翼13上端面到滑行輪9下邊緣之間的垂直巨臂不大於3m。
[0021]旋轉動力裝置3設在兩臺主發動機2之間,旋轉動力裝置3與兩臺主發動機2連接為一體。當需要垂直起飛時旋轉動力裝置3啟動並帶動兩臺主發動機2向後翻轉近90°,以此獲得垂直升力,待升空到一定高度時再轉回平行狀態開始飛行。
[0022]尾翼13呈V型結構,尾翼13下部設有上斜的對摺縫14。當飛機降落後需要入庫時尾翼上部15從對摺縫14向外折下,縮小飛機的長度和高度從而方便飛機入庫。
[0023]機身I前端的機頭7為鯊魚頭形狀,在機頭7下部設有機頭遙視攝像頭或航炮8,機身I的尾部11設有主動防衛及探測裝置12。
[0024]飛機還包括儲貨倉或儲彈倉、前後起落架以及掛彈架。該附加技術特徵與與現行戰鬥機布局特徵類同。
[0025]本實用新型中的各個構件、裝置均為現有成熟技術,具體構造不再贅述。
[0026]根據現有的技術狀況要達到縮小飛機體積的目的,就要進行空間組合的技術革命,即以有限的體積元素來進行最大的可能的空間收縮,將機身1、機翼10通過疊合一體化設計和合理的空間壓縮來實現機身I的最短化,機身I是獨立機身,折尾後機身I外各種配置長度均要求不長於機身I的前後長度,飛機總長度不大於7m,兩片機翼10在疊翼後的寬度不大於6.5m,飛機降落後尾翼13最上面與起落架最下面之間的正常垂直高度不大於3m,以使本實用新型適用於不同艦船的裝載,同時還要求起飛場地的最小化。
[0027]為了達到垂直起降的目的,兩臺主發動機2於旋轉動力裝置連接一起,需要垂直起飛時旋轉動力裝置啟動並帶動兩臺主發動機2向後翻轉近90°,以此獲得垂直升力,待升空到一定高度時再轉回平行狀態開始飛行。
[0028]本實用新型的機身I的長度實行疊加組合和一體化設計;翼型特點採用後掠翼、後低位翼,尾翼13是V型尾;其形體構造特點要適應於垂直起降,其使用性能不僅可作為救援機在戰時還可以轉換成戰鬥機或戰鬥轟炸機;其監測防禦要求帶有機頭遙視攝像頭或航炮8和機尾預留主動防衛及探測裝置12 ;該飛機同樣儘可能實現隱身及各項先進指標設計要求。
[0029]本實用新型用於打造機動靈活,便於裝載、便於隱蔽的垂直起降的短體飛機;它不僅可以在中型艦船內艙裝載還可以在的大型潛艇的內艙裡裝載,從而完成救援、反恐及不同的軍事任務;機身I下部是儲貨艙便於裝載物資和投遞物資,戰時儲貨艙可以作為儲彈艙;因此,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裝載方便飛行靈活機動性極強的多用途飛機。
[0030]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包括機身(I)、主發動機(2)、旋轉動力裝置(3)、固定翼(4)、設在機身(I)中部的油箱(5)和設在機身(I)前部的駕駛艙(6),機身(I)底部設有起落架,起落架上設有滑行輪(9),固定翼(4)設有兩個,兩個固定翼(4)分別設在機身(I)兩側,主發動機(2)設有兩臺,每臺主發動機(2)分別設在一個固定翼(4)外側,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I)後部上側設有兩個均可展開和摺疊的尾翼(13),尾翼(13)摺疊後機身(I)長度為不大於7m,尾翼(13)摺疊後機身(I)長度等於飛機總長度,每臺主發動機(2)外側分別連接有一個可展開和摺疊的機翼(10),兩個機翼(10)在摺疊狀態時兩個機翼(10)外邊沿之間的距離不大於6.5m,兩個尾翼(13)上端面到滑行輪(9)下邊緣之間的垂直巨臂不大於3m。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動力裝置(3)設在兩臺主發動機(2)之間,旋轉動力裝置(3)與兩臺主發動機(2)連接為一體,需要垂直起飛時旋轉動力裝置(3)啟動並帶動兩臺主發動機(2)向後翻轉近90°,以此獲得垂直升力,待升空到一定高度時再轉回平行狀態開始飛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尾翼(13)呈V型結構,尾翼(13)下部設有上斜的對摺縫(14),當飛機降落後需要入庫時尾翼上部(15)從對摺縫(14)向外折下,縮小飛機的長度和高度從而方便飛機入庫。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I)前端的機頭(7)為鯊魚頭形狀,在機頭(7)下部設有機頭遙視攝像頭或航炮(8),機身(I)的尾部(11)設有主動防衛及探測裝置(12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救援隱身航母及艦船垂直短體飛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飛機還包括儲貨倉或儲彈倉、前後起落架以及掛彈架。
【文檔編號】B64C3/56GK203996892SQ20142044616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李蘊恆 申請人:李蘊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