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手術自製網塞的製備方法
2023-07-22 22:43:41 1
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手術自製網塞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製備步驟包括:步驟一:將聚丙烯網狀編織物切割成預訂形狀的網片;步驟二:將上述切割好的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用醫用絲線將其一段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本發明提供的網塞,其在腹腔外的形態為長柄傘骨結構,其頂部形成平頂傘尖結構,收縮合攏形成未打開長柄傘結構,用醫用絲線綑紮,整體形狀為開放之前一直徑小於1cm的菸捲狀。本發明涉及的網塞可完全契合彌補腹橫筋膜,符合人體結構的力學原理——腹壓越大,修補處越緊固,患者免除了復發的後顧之憂,術後恢復快,無痛苦,非常適於實用。
【專利說明】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手術自製網塞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用網塞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個部位,即稱為疝。疝最多發生於腹部,腹部疝又以腹外疝居多。腹外疝是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經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所形成。
[0003]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臨床實踐已經正式手術是根治疝的唯一方法。而疝手術術式較多,歸類不外有兩種:有張力疝修補術和無張力疝修補術。
[0004]自Bassini首創有張力疝修補術以來,至今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儘管其總體療效尚稱滿意,但有關各術式的立論依據及其適應證一直有著爭論,疝修補的術後復發和併發症仍存在問題。據報導,初發腹溝股疝的術後復發率約為10%,而復發疝可高達20%,總的併發症發生率也在7%-12%之間。作為有張力疝修補術,其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都是用病人已有缺陷的鄰近組織進行修復;2.將不在政策解剖部位的組織作強行拉攏的縫合,張力很大,不符合外科手術的原則,3.「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的縫合」是兩種不同組織之間的縫合,不易產生真正的癒合;4.修復術留有的大量線結增加了術後發生併發症的機會。
[0005]國內外無張力?修補定型術式有單純筋膜縫合修復術、Lichtenstein (單層平片修補手術)、Rutkow手術(_環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Gilbert手術(三合一片無張力修補術)、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LiHR)等。目前無張力疝修補術以其復發率低、恢復快,使疝手術技術有了很大的飛躍,已作為根治疝的主要手術,逐步取代了傳統有張力疝修補術。然而近年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我國推廣,同時也出現了術後併發症和手術缺陷。我國無張力疝修補術後復發率為1_5%,較傳統手術有所降低,但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術後復發的原因,除了因補片深部感染要取出補片外,主要是手術解剖不清,補片捲縮移位、補片面積小、防止位置不當、網塞或補片固定不佳。再從各型手術總體看,無論國外或國內手術,對於睪提肌的保留、利用及腹外斜肌腱膜下神經纖維的防護注意不夠;補片進入人體可產生異物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術後的舒適度。
[0006]腹股溝疝是腹外疝最常見的類型。傳統治療方法是將缺損部位的組織對組織進行縫合修補,該方法術後復發率高、疼痛嚴重,恢復慢。近年來在全世界廣泛推崇採用人工材料進行無張力疝修補。用聚丙烯材料製成的網塞進行網塞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是無張力疝修補的基本術式之一,該方法由於技術操作簡單而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國內外現有的網塞基本由相互分離的兩部分構成:即放置於缺損部位的網塞(由外片和內瓣構成)和加強腹股溝管後壁的上層補片。由於兩者相互分離,致使深面的網塞及上面的平片均必須縫合固定,這就體現出現有網塞結構設計的明顯缺陷:1.過多的縫合可能傷及神經分支出現術後疼痛;2. 縫線對組織可能產生切割而失去有效的固定,臨床上常發生網塞向體外或腹腔內移動,而出現疝復發或其它嚴重併發症;3.現有網塞的內瓣十分柔軟,尖端向內,無法承受來自腹腔的壓力可能導致網塞向外翻出而復發,這也致使必須對其縫合固定。這些設計缺陷直接導致了目前網塞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相對較高的復發率。
[0007]無張力疝修補術以加強腹橫筋膜外側面為主,包括使用網塞也是由腹橫筋膜外向腹腔填塞,這種方法不僅創傷大,而且容易造成患者術後術區疼痛,甚至有穿透腹膜致腸梗阻的風險。
[0008]自從腹腔鏡引入外科疝手術治療以後,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大大減少,而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TEP)更迴避了腹膜的破壞,是患者手術後仍能保證一個完整的腹膜連續性,不會因手術引起腹腔內的粘連。
[0009]中國專利CN200920081839涉及一體式免縫合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網塞,該發明包括平片I和網塞外片2。所述網塞外片2邊緣由8個弧形組成,網塞外片2通過連接柱4與上層的平片I連為一體,網塞外片2的內側呈放射狀的附著8個支撐`柱3,支撐柱3和連接柱4均為空心柱。所述平片I上有精索孔5。該產品均採用醫用聚丙烯製作。由於網塞外片2及上層的平片I連為一體,從裡、外兩個層面卡住了缺損,既有效達到了缺損的修補,又防止了材料的移動;同時,放射狀的支撐柱3有效的將網塞撐開,使腹腔壓力分散在缺損的四周,防止網塞向外突出以降低復發率。而帶精索孔5的平片I可以進一步加強腹股溝管後壁(即缺損的外側),達到雙重修補的作用。
[0010]中國專利CN00253746涉及一種用於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的可透視性疝修補網具,包括由網塞和補片兩部分構成,其網塞由兩層花瓣狀網片相套成呈錐形體,補片為平面狀網片,網塞與補片的邊緣上設有可透視性金屬絲。該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價格便宜,術後複查時可明確診斷,具有實用推廣價值。
[0011]但是,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TEP)目前只能應用於中小型的疝,疝囊較大(缺損較大>10cm)的腹股溝疝仍然存在彌補不全甚至復發的風險。
【發明內容】
[0012]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自製網塞的製備方法,可以通過腹腔鏡套管將網塞置於腹膜前間隙,進而由腹膜前間隙內向腹橫筋膜缺損的恥骨肌孔方向填充,非常適於實用。腹腔鏡完全腹膜外免固定充填式疝修補術(又稱強化TEP)是建立患者腹橫筋膜與腹膜之間一可操作間隙作為手術面,所有的手術操作均在此空間內進行,此手術對術者腹腔鏡操作技能是很大的考驗。所採用的常規納米複合材料補片價格較為便宜,補片可完全彌補腹膜前封堵恥骨肌孔,稱為全腹股溝修補。這種手術符合人體解剖構造,符合力學原理,對於疝流出道的封堵可以說是最好的方式,此法從理論上杜絕了疝復發。
[0013]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14]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製備步驟包括:
步驟一:將聚丙烯網狀編織物切割成預訂形狀的網片;
步驟二:將上述切割好的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用醫用絲線將其一段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0015]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所述的網片為6至8片。
[0016]所述的網片的長度切割為8至12cm。
[0017]所述的網片為平面狀網片。
[0018]將所述的網片的邊緣為切割為弧形。
[0019]將網片開口端束攏在一起,用醫用絲線綑紮開口方向的網片的末端,使所述網塞成柱形,,所述的網塞兩 端綑紮後的直徑小於1cm。
[0020]本發明還涉及用本發明的製備方法製備獲取的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由網片和醫用絲線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其一端由醫用絲線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
[0021]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參考所附附圖,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然而,所附附圖僅用於說明和闡述,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範圍的限制。
[0023]圖1繪示本發明涉及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1.醫用絲線,2.網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及其製備方法,詳細說明如下。
[0026]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將詳述如下,以實施本發明的不同的技術特徵,可理解的是,以下所述的特定實施例的單元和配置用以簡化本發明,其僅為範例而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27]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步驟包括:步驟一:將聚丙烯網狀編織物切割成預訂形狀的網片;步驟二:將6片上述切割好的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用醫用絲線將其一段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步驟三:測量腹橫筋膜缺損大小;步驟四:根據腹橫筋膜缺損大小修剪網片長度;所述的網片的長度為8cm,網片為平面狀網片,邊緣呈弧形。步驟五:將網片開口端束攏在一起,用醫用絲線綑紮,呈菸捲狀,經綑紮的網塞的直徑小於1cm。
[0028]實施例2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步驟包括:步驟一:將聚丙烯網狀編織物切割成預訂形狀的網片;步驟二:將7片上述切割好的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用醫用絲線將其一段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步驟三:測量腹橫筋膜缺損大小;步驟四:根據腹橫筋膜缺損大小修剪網片長度;所述的網片的長度為10cm,網片為平面狀網片,邊緣呈弧形。步驟五:將網片開口端束攏在一起,用醫用絲線綑紮,呈菸捲狀,經綑紮的網塞的直徑小於1cm。[0029]實施例3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步驟包括:步驟一:將聚丙烯網狀編織物切割成預訂形狀的網片;步驟二:將8片上述切割好的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用醫用絲線將其一段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步驟三:測量腹橫筋膜缺損大小;步驟四:根據腹橫筋膜缺損大小修剪網片長度;所述的網片的長度為12cm,網片為平面狀網片,邊緣呈弧形。步驟五:將網片開口端束攏在一起,用醫用絲線綑紮,呈菸捲狀,經綑紮的網塞的直徑小於1cm。
[0030]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其在腹腔外的形態為長柄傘骨結構,其頂部形成平頂傘尖結構,收縮合攏形成未打開長柄傘結構,用醫用絲線綑紮,整體形狀為開放之前一直徑小於Icm的菸捲狀。此結構便於通過腹腔鏡套管置於腹膜前間隙。本網塞在填入後很難反向推出缺損窩,完全保證了流出道的密封,充實了腹壁缺損。本發明涉及的補片網塞可完全契合彌補腹橫筋膜,符合人體結構的力學邏輯——腹壓越大,修補處越緊固,患者免除了復發的後顧之憂,術後恢復快,無痛苦,非常適於實用。
[0031]通過說明和附圖,給出了【具體實施方式】的特定結構的典型實施例。儘管上述發明提出了現有的較佳實施例,然而,這些內容並不作為局限。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閱讀上述說明後,各種變化和修正無疑將顯而易見。因此,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應看作是涵蓋本發明的真實意圖和範圍的全部變化和修正。在權利要求書範圍內任何和所有等價的範圍與內容,都應認為仍屬本發明的意圖和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製備步驟包括: 步驟一:將聚丙烯網狀編織物切割成預訂形狀的網片; 步驟二:將上述切割好的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用醫用絲線將其一段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網片為6至8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網片的長度切割為8至12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網片為平面狀網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所述的網片的邊緣為切割為弧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網片開口端束攏在一起,用醫用絲線綑紮開口方向的網片的末端,使所述網塞成柱形,,所述的網塞兩端綑紮後的直徑小於1cm。
7.—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製備獲取的用於腹腔鏡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的網塞,由網片和醫用絲線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網片呈開口向下的錐形放射狀排列,其一端由醫用絲線集束縫合固定,呈平頂`傘尖結構。
【文檔編號】A61L27/16GK103505303SQ201210220118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樊慶洋, 葛梓, 張華傑 申請人: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