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陌生人吃飯監控(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023-07-23 02:33:49 1
「他是個好心人,好醫生,我很感謝他……」11月16日,出院不久的朱女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不斷表達對醫生的感謝。因為在麵館的一場偶遇,浙江省諸暨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趙明當場指出鄰桌不相識的朱女士腦部可能有腫瘤。完成治療後,朱女士登門送上錦旗,目前身體恢復良好。
麵館偶遇女子 他判斷對方腦中有腫瘤
「10月下旬,我已經記不起具體時間了,那天中午到小區附近的麵館去吃飯,沒想到遇到了這位女士。」趙明回憶,鄰桌的祖孫倆中,那位女士的外貌特徵引起了他的注意,「女子看起來60多歲,嘴唇肥厚,手指粗大,很像生長激素垂體腺瘤的症狀。」
作為專科醫生,趙明認為自己基本可以判斷那就是生病的症狀。在生活中遇到患有相同疾病的人,對趙明來說並非第一次,他也曾經直言相告。不同的是,此前遇到的有些是親朋好友或者與他們相識的人,交流起來不會有太多不信任感。
「這是一個陌生人,要不要說,會不會被當成騙子……」趙明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很怕對方反感,「猶豫了幾分鐘,我覺得不說出來,作為一名醫生心裡會過意不去。」
於是,趙明和祖孫倆先攀談兩句,從孩子入手套了個近乎,然後詢問女子是不是有糖尿病症狀,對方承認了。「我就說,你的腦子裡可能長了個腫瘤,糖尿病是由那個腫瘤引起的。她不相信,說自己到多家醫院治療過,沒查出腫瘤。」
即將吃完飯時,趙明坦言自己是醫生,願意留下電話,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繫前來檢查。第二天,朱女士將自己的症狀向其他人求證,甚至委託熟人聯繫了省城一家醫院的醫生諮詢,這才相信趙明的判斷,來到趙醫生所在的醫院治療。
患者身體恢復良好 請醫生吃飯被婉拒
經過診斷,朱女士最終確診為生長激素垂體腺瘤。
趙明介紹,垂體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會影響人的內分泌,如果長得過大,會影響其他的神經組織。
「由於過度分泌生長激素,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突出的臨床表現是,患者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肢體和心臟、肝臟等,都會出現過度生長現象。」趙明說,假如患者在幼年發病,則可能表現為巨人症,成年後發病,則表現為肢體末端肥大,患有糖尿病。「器官增大後,身體消耗增加,最終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壽命。」
趙明很快為朱女士進行了手術,兩三天後,朱女士的鼻子、嘴唇、手部等明顯變小。由於外觀看起來小巧一些,她覺得比手術前更美了。
「碰到陌生人說我腦中有腫瘤,剛開始我半信半疑,到醫院檢查治療之後才相信他。感謝趙醫生,他當時出於好心告訴我,現在身體恢復得很好。」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朱女士連聲向醫生致謝。
「朱女士說,她和我是在那家麵館相遇的,我幫了她的大忙,她想請我到麵館吃麵。」趙明笑著說,在11月14日雙方的聯繫中,得知朱女士的身體恢復良好,作為一名醫生他很開心,婉拒了吃麵之約。
朱女士和家人為表示心意,特意製作一面錦旗送到醫院。阿里公益正能量工作人員得知此事後,特意向趙醫生發放5000元獎勵。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傑
編輯/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