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5:34:51 2
專利名稱: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載貨車試製生產中使用的工藝裝
置。
背景技術:
汽車試製裝配工作的特點是所裝的車輛類型較多、工作場地變動快,專用設備存放器具少等。在中重卡車車型試製過程中按照要求全部專用件及部分借用件和二類狀態車輛、整車狀態車輛都需要有重量記錄,但中重卡車車架、駕駛室、前後橋及二類車、整車等必須使用軸荷儀才能完成重量測量工作,但目前試製部所用中重卡軸荷儀體積大且較重,採用軸荷儀配套存放箱來人工搬運較為費力,且存在安全隱患,造成操作不便。現有此類承載式移動小車,既不實用,價格也十分昂貴。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搬運及操作便利性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包括承載本體,承載本體為矩形框架式平板狀車體,底部四周分別設有車輪;頂面設有承載面,承載面上設有緩衝墊;承載本體每一側面分別設有兩塊加固板,兩塊加固板之間設有叉車貨叉入孔。所述承載本體的長、寬、高分別為1200 mm、700 mm、200mm。所述緩衝墊的厚度為5mm。所述車輪直徑為140 mm。所述叉車貨叉入孔為矩形孔,長度為450mm,高度為5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集設備承載移動本體和工作檯於一體,方便了中重卡車軸荷儀的運送、取用及放置操作,大大提升了試製勞動效率,降低了安全隱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包括承載本體1,承載本體 1為矩形框架式平板狀車體,承載本體的長、寬、高分別為1200 mm、700 mm、200mm ;底部四周分別安裝有車輪2,車輪直徑為140 mm ;頂面設有承載面6,在取用及放置軸荷儀時,為保護承載面6不受破壞,在承載面上層加裝面積與承載本體相同、厚度為5mm的緩衝墊5,以延長移動小車使用壽命。承載本體1每一側面分別焊接安裝有兩塊加固板3,以增強小車整體強度,兩塊加固板3之間設有叉車貨叉入孔。叉車貨叉入孔為矩形孔,長度為450mm,高度為 50mm 使用時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放置在承載本體1的承載面6上,儘管試製車輛地點頻繁移動,也可以方便的把軸荷儀通過移動小車運送到指定地點,以完成各項測量任務。
權利要求1.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其特徵在於包括承載本體,承載本體為矩形框架式平板狀車體,底部四周分別設有車輪;頂面設有承載面,承載面上設有緩衝墊;承載本體每一側面分別設有兩塊加固板,兩塊加固板之間設有叉車貨叉入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承載本體的長、寬、高分別為1200 mm ,700 mm、20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緩衝墊的厚度為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車輪直徑為140 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叉車貨叉入孔為矩形孔,長度為450mm,高度為5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中重卡車重量測量用軸荷儀的移動小車。該小車包括承載本體,承載本體為矩形框架式平板狀車體,底部四周分別設有車輪;頂面設有承載面,承載面上設有緩衝墊;承載本體每一側面分別設有兩塊加固板,兩塊加固板之間設有叉車貨叉入孔。承載本體的長、寬、高分別為1200mm、700mm、200m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集設備承載移動本體和工作檯於一體,方便了中重卡車軸荷儀的運送、取用及放置操作,大大提升了試製勞動效率,降低了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B65G7/02GK201990163SQ20112007984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明者孫建平, 張 傑, 徐幼光, 李立志, 蘇蒙, 高琦龍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