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方言都有哪些特點呢(遼寧10地方言入選)
2023-07-12 07:12:23 1
遼寧方言「包子好吃」
大夥知道咋說不
↓↓↓
瀋陽話:包滋老好呲樂。
大連話:包額血受兒。
鞍山話:雹知老好磁樂。
撫順話:包滋勞豪呲了。
本溪話:刨知崗崗豪次。
丹東話:爆的老好歹了。
營口話:刨知成豪次了。
阜新話:包子可好吃了。
遼陽話:包知老好遲樂。
朝陽話:包子推好吃賴。
錦州話:包知老好吃了呀??
葫蘆島話:包紙太好遲剌。
老話兒常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而隨著人員流動性的加大,鄉音也在慢慢地淡化。
自2015年起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遼寧省目前共有10個市(縣)先後入選國家方言保護點,目前,瀋陽、遼陽、丹東、錦州、興城、建平這已經成為首批完成採集工作的方言保護點。
瀋陽話:最大特點是不分平翹舌
踅摸(音同「學摸」),嘚兒嘍褲,波楞蓋兒……外地人聽到這些瀋陽方言時一定會有些發蒙。現在,瀋陽方言的特點是老人不分平翹舌,而年輕人平翹舌用起來比較隨意。
年輕的瀋陽人受普通話影響,偶爾會發出翹舌音,但大部分時間會在平翹舌音隨意轉換。而對於一些瀋陽方言,年輕的瀋陽人都能聽明白,但卻很少再說了。
瀋陽話
日(音同「意」)頭——太陽
家巧兒——麻雀
懟一杵子——打一拳
踅摸——四處看
嘚兒嘍褲——是說只穿了一條外褲
渾兒畫渾兒——不明亮,有汙垢
念三七兒——旁敲側擊
五脊六獸——閒得抓心撓肝
競老頭——石頭剪刀布
小鋪——食雜店
電棒兒——手電筒
損——缺德
邪乎——厲害
磕磣——丟人
秀眯——靦腆
嘚瑟——高興
壓根——本來
撩閒——招惹
嘮嗑——聊天
毛嗑——葵花籽
羊毛拉子——毛毛蟲
大該——大街
馬葫蘆——下水道
馬路牙子——臺階
胰子——肥皂
胡咧咧——信口胡說
差(chǎ)皮——誤會
麻爪——束手無策
錦州話:尾音上揚,俏皮自帶喜感
錦州鄉音自帶喜感,除了大家知道的上揚尾音,還有就是裡面短小、風趣卻貼切的歇後語,這種方言特色也讓人笑著回味。
錦州方言的發音人之一的王志華,就讓大夥感受了原汁原味的錦州話。
「土了咔(土塊)你知道是啥玩應兒(什麼)吧?像我家界壁子(鄰居)家的孩子可者(淘氣)了,見天兒(經常)在土了咔上蹽(跑),一整就急了軲轆(形容翻滾)地摔(zhuāi)禿嚕皮(破皮)嘍。完了他就嚎(哭),他媽就拿條掃疙瘩(笤帚把兒)削他。我稀罕(喜歡)這小子(男孩),他花茬子(有時候)就往我(音同「母」)這兒蹽。」
錦州話
呢(nè)了——餓了
花查子——偶爾
邊兒喇氣——靠邊
借比兒——鄰居
雍古啥——為什麼
不大離兒 ——還可以
粘(zhān)包——壞事了
造了——吃了
雲山霧罩——說話玄乎
約(腰)——用秤稱東西
調理人——捉弄人
啥麼啥麼——四處看一看
貓腰——彎腰
扎扎忽忽——張狂
麻溜地——趕快地
憋屈——心裡不痛快
半當腰——中間
刺撓——發癢
興許——可能
丹東話:與大連方言相似不相同
在丹東,中老年人基本都能熟練使用地道的丹東方言。但年輕人受到普通話的影響,方言有逐漸弱化的趨勢。
丹東方言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方言主要表現在三點:
1、從語音上看,丹東方言最大的特點是把翹舌音讀成平舌音,也就是zh、ch、sh發音時多變成z、c、s;
2、從聲調上看,最大的特點是把普通話裡的第一聲讀成降平調,接近普通話裡的第四聲,這導致丹東方言的第一聲跟第四聲讀音接近,外地人難以區分。
3、從詞彙上看,有些特色詞彙,比如說「螞蟻」,在丹東方言中是「螞肌羊子」;「太陽」,在丹東方言中是「日頭」。丹東方言屬於膠遼官話,與大連莊河地區屬一個方言區,所以在方言中有相似之處。
丹東話
疙瘩白——捲心菜
當央兒(yàngr)——中間
梨糕——糖葫蘆
粉子兒(fěn zěr)——澱粉
青wǎi子(子讀le) ——青蛙
小小兒——小男孩
海蠣子——牡蠣
嘎斯(gás)——煤氣
揭(xiě)門——開門
舔白(tiǎn bai)——討好
攢齊(zǎn qi)——逗弄
作(zǔo)——調皮
lǎi——撕
卷——踢
迂叨——囉嗦
急(jī)眼——著急
挨幫——排隊
折扭(zě niu)了——彆扭,錯位了
攢樣——炫耀、得意狀
特勒(tē le)——不利索
嗑睡(kǎ sui)——困
登硬——非常硬
騰(tēng)飯——熱飯
這塊(jèi kuar)——這裡
建平話:鼻音比較重,韻母中沒有「o」,而是用「e」代替
外地人聽建平話挺費勁。建平方言處於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的過渡區域,這次主要調查的是建平縣區葉柏壽的方言,所以從縣區的方言來看,主要反映了北京方言「朝峰片」的特點,但是也雜糅了一些東北話的特點。
遼寧師範大學楊春宇教授簡單列舉了建平方言發音的一些特點:鼻音比較重,韻母中沒有「o」,而是用「e」代替,例如:廣播發音成guǎng be。
一些字詞與普通話對比有特殊的發音,比如「按」讀nàn,「這麼」讀zhòng me,「怎麼」讀zhǒng me,「我」在一些語境中讀「wǎng」;
一些詞用不同的詞彙來表達,例如用「如做(ruzuò)不如做」表示「舒服不舒服」,用「老虎生」表示「花生」等等;
一些詞彙加上了詞綴,例如「多」,建平方言說是「海了號了」;
還有一些其他發音特點,比如「天擦黑」說是「眼刺啦了」。
下面是建平方言發音人喬樹甫與他人模擬兩個人打電話時的對話,大家來感受一下。
甲:「你從(在)哪呢?」乙:「我從(在)菜市場呢,老伯(bǎi老叔)從外地來,我做(zòu)點菜。」
甲:「別(bái)做(zòu)了,正好你老伯來了,我安(nān)排安(nān)排(請客),啥前(什麼時候)到?」
乙:「知不道(不知道)呢(niē),一會兒能到吧。」
甲:「你出了菜市場左(zuò)轉,打車,我(wǎng)們在××飯店等你,帶你對象(妻子)和老伯過來。」
建平話
嘎達白——圓白菜
苞米——玉米
葛了——毛蛤
玉米餅——面乾子
敲黑——黑
較著——覺得
蒙燈——不清醒
業障——麻煩
黑去聊光——形容又黑又亮
星崩兒——表示數量少
街溜子——流裡流氣不務正業
遼陽話:大果子和孩子都是翹舌「子」
遼陽與瀋陽距離很近,許多發音也很接近,但在某些字的發音上仍然有一些細微的不同。遼陽人誇什麼東西時,喜歡用「成」字,經常把平舌音讀成翹舌音。
遼陽話
整個浪兒——全部
蛤蟆咕嘟——蝌蚪
浮流兒——水槽裡的水要出槽了
成好吃——很好吃
戈能——垃圾
吃香——打腰
噶鼓——獨特
拌嘴——嘰咯浪
格蚤(gèzɑo)——跳蚤
癩癩蛛——蜘蛛
故意——竟意(yěn r)
大果子(zhī)——大果子(zī)
螃蟹(pánghāi)——螃蟹
老好吃(chí)了——老好吃(chī)了
給我來斤肉(yòu)——給我來斤肉(ròu)
興城話:如果是「油果,褥子是「柚子」
興城方言一般將(ru)讀成(you),但聲調不變;比如「如果「讀成「油果」、「褥子」讀成「柚子」;
平翹舌聲母讀法與普通話不同,老男發音人的平舌聲母基本上都讀成翹舌,比如「zou」讀成「zhou」、「song」讀成「shong」; 青男發音人一般平翹舌聲母不分混讀;還有一些零聲母的字,增加了「n」聲母,比如「e」讀成「ne」、「ao」讀成「nao」。
興城話
老咕嘎——喜鵲
乞嘎子——烏鴉
二胡咧——知了
青剛腿兒——青蛙
甩快——帥
雙身板兒——孕婦
打嚏轟——打噴嚏
柱狀——結實
勤勤——勤快
竟以兒——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