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免費三大公園(上海新晉網紅公園)
2023-07-12 11:54:50 1
上海那麼多城市公園,像吳淞口炮臺灣溼地公園這樣、擁有可歌可泣的歷史與回憶的,並不多見。公園離市區很遠,交通也不算方便;我之所以會關注到它,是因為今年夏天園中的燈塔成了新晉網紅拍照地。而深入了解公園的過去後,發現這真的是一座值得好好介紹的寶藏公園。
公園西倚炮臺山,直面長江、黃浦江和東海的三水匯流之處,在漲潮時還會形成黃青綠「三夾水」的奇觀。由於此地扼守著進入上海的水路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此地失守,整個長江門戶洞開,比如過去鄭成功便是由此打到南京城下。因此,1660年清政府在此借著地勢修建離水師炮臺,名為炮臺灣,俗稱西炮臺。這是中國百年的軍事要塞,與海口的秀英炮臺、廣東的虎門炮臺、天津的大沽炮臺並稱清末四大炮臺。
這裡原是灘涂地,上世紀60年代因戰備需要,由工廠鋼渣回填而成(園內至今留著一處礦坑花園)。2007年,這裡建成了一座自然風光與人文遺存兼具的國家級溼地森林公園。因風景優美,吸引了不少遊人。
和大部分森林公園一樣,園內有綠意盎然的溼地、樹林,大片的草坪;但是作為座濱江公園,這裡也有視野開闊的濱江大道、蘆葦灘涂、往來船舶以及點綴岸線的吳淞口燈塔。平時會有老人來此聊天鍛鍊,周末時則有不少一家三口來此野餐、扎帳篷、放風箏、放鬆心情。
園內還有一座長江河口科技館,作為重點科普長江河口自然、生態、科技與歷史的展館,很適合家長帶孩子來參觀。整個公園集自然、工業、科技、生活多重主題於一身,體驗內容很豐富。
公園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園中的炮臺紀念廣場,公園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這裡凝固著中國百年硝煙戰火,也是清末四大炮臺裡、經歷戰事時間跨度最長的一處。1842年鴉戰爭,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1949解放上海的吳淞會戰,吳淞炮臺都是最前沿的岸防工事。
鴉片戰爭時,兩江總督牛鑑臨陣脫逃,致使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孤軍奮戰,66歲老將力戰不退,最後壯烈殉國。炮臺失守後,英軍長驅直入,有了後面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十九路軍駐守吳淞西炮臺,在此與日寇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和肉搏戰。雖然炮臺被日軍摧毀,但日軍在此登陸的企圖未能得逞。1949年解放上海的戰役裡,更有兩千多位烈士以血肉之軀換來上海的和平解放。
100多年裡,無數英烈在吳淞炮臺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這裡始終是軍民浴血抗戰的威武之陣和血腥之地,也是紀念近代上海苦難與重生之地。進入紀念廣場,仿佛仍能聽到隆隆炮聲,這裡陳列的每一門炮都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經歷和故事。
廣場呈階梯上升,最高處放置一門清代火炮,邊上還陳設著一些艦炮等武器。除了這門鐵炮之外,其他不少是戰利品,比如淞滬抗戰時繳獲的日本火炮等等。展示的軍炮都是在附近出土,然後被集中運到園內廣場上展示的。中間還點綴著一些大型浮雕,內容以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為主題。
位居公園中央的炮臺廣場,正對江面,讓這座休閒公園增添了一絲歷史的沉重與滄桑。如今公園的遊客越來越多,希望在這裡發生的那一段又一段的民族抗爭史,不會被後人遺忘,其實它們離我們現在並不遠。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塘後路206號
交通:地鐵3號線水產路站下車,轉公交吳淞濱江西線至塘後路炮臺灣溼地公園站下車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8: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