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打撈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6:21:41 1
專利名稱:浮萍打撈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撈效率高的浮萍打撈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於我國各個江河及池塘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及汙染治理的滯後,造成江河的高度富營養化,致使浮萍等水生植物大量滋生蔓延,嚴重影響水運交通的安全。在浮萍高發期,江面上滋生大量的浮萍若不進行打撈和處理,還將造成水面的減小,水中溶解氧濃度降低,水域的進一步富營養化,危害漁業生產,最終加速水體的老化。浮萍及水生植物的打撈和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人力,且現有的打撈措施和方法都還比較落後,歷年由電視等媒體報導的打撈作業基本還是以人工手工網兜操作為主,日前電視報導的最新打撈方式也僅是在傳統的駁船上安裝了一臺土方抓斗機,仍然是低效,聞耗能的。雙體船的應用十分廣泛,如長江口的輪渡,主力船舶都是雙體結構,其甲板寬,載客量大且穩定性好,吃水淺,又適合於長江口的淺水流域。再如,我國最新型的飛彈快艇也採用了雙體結構,寬闊的甲板不僅保持了艦艇的良好穩定性,同時也便於隱身造型設計和栽彈量的增加。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536489的水面漂浮物打撈船,這種打撈船大大地提高了打撈的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該打撈船需要將收集好的漂浮物通過鏈式翻鬥倒進收集倉,而這時候就需要船停下來,否則將漏過一部分漂浮物。還有一個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1806052A的雙體式浮萍打撈船,雖然解決現有浮萍打撈技術中能源消耗大、勞動強度大、打撈效率低的問題,但是,此技術只是解決水體浮萍的問題,對於如何增加水體表面含氧量沒有很好的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浮萍打撈設備,該設備的能源消耗小,勞動強度小,打撈效率高,同時可以增加水體表面的含氧量。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浮萍打撈設備,具有動力系統、 浮萍收集-水體增氧單元、水體引流單元以及兩個充氣式浮床,在兩個充氣式浮床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連接形成渦流引水系統,動力系統包括多片太陽能電池板、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多片太陽能電池板排列成風帆狀安裝在支架上,支架上還安裝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為電連接。進一步地兩個充氣式浮床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螺栓式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浮萍打撈設備的能源消耗小,勞動強度小, 打撈效率高,同時可以增加水體表面的含氧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充氣式浮床,2、平衡連接杆。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的浮萍打撈設備,具有動力系統、浮萍收集-水體增氧單元、水體引流單元以及兩個充氣式浮床I,在兩個充氣式浮床I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2連接形成潤流引水系統,動力系統包括多片太陽能電池板、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多片太陽能電池板排列成風帆狀安裝在支架上,支架上還安裝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為電連接。其中兩個充氣式浮床I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2螺栓式連接;浮萍收集-水體增氧單元由浮萍收集倉和攔網板組成,將收集的浮萍過濾並把水排出收集倉;水體引流單元由水體存儲箱和梯度溢流槽組成,渦流引水系統由增壓泵、水體富集箱、三通導水管組成。水體存儲箱和梯度溢流槽將浮萍收集倉排出的水經水體存儲箱溢流到梯度溢流槽中,即可平衡整個浮床的穩定性又可減少水體溢流的流速,可以防止水體流速過大導致浮床周邊的浮萍進入水體富集箱。浮萍進入充氣式浮床中部由增壓泵引起的渦流旋轉分流進入三通導水管跌水進入水體收集箱,經攔網板過濾後收集、脫水、堆積。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浮萍打撈設備,其特徵在於具有動力系統、浮萍收集-水體增氧單元、水體引流單元以及兩個充氣式浮床(I),在兩個充氣式浮床(I)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2) 連接形成渦流引水系統,動力系統包括多片太陽能電池板、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多片太陽能電池板排列成風帆狀安裝在支架上,支架上還安裝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為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浮萍打撈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充氣式浮床(I)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2)螺栓式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浮萍打撈設備,具有動力系統、浮萍收集-水體增氧單元、水體引流單元以及兩個充氣式浮床,在兩個充氣式浮床之間通過至少兩根平衡連接杆連接形成渦流引水系統,動力系統包括多片太陽能電池板、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多片太陽能電池板排列成風帆狀安裝在支架上,支架上還安裝有步進電機,步進電機、變速齒輪箱以及控制電路為電連接。該設備的能源消耗小,勞動強度小,打撈效率高。
文檔編號E02B15/10GK202347508SQ20112050351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6日
發明者劉永祥, 唐君英, 徐萍, 欒大鵬, 牧蘭, 胡進, 謝小東, 邢萍萍, 陸紅 申請人:江蘇金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