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鞋櫃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4:43:2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櫃領域,具體是一種智能鞋櫃。
背景技術:
當前智能家居越來越受人們歡迎,通過將傳感器及控制技術融入家用物品,可以改善人們的居家體驗並減少人為勞動。目前市場上並沒有針對家庭使用的擦鞋機器,傳統的擦鞋機器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常見於辦公樓、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
傳統的擦鞋機實現方案簡單:一般採用電機作為驅動器,位於擦鞋機的下方中央位置,通過連軸驅動左右兩邊的毛刷轉動。當使用者按動開關或者觸發擦鞋機的感應開關後,電機開始轉動,同時使用者需要自己用鞋子接觸上油器完成鞋面上油,容易產生塗抹不均勻的狀況。在擦拭過程中,使用者還需要轉動鞋面,使鞋子各個部位與轉動毛刷主動接觸,才能完成擦鞋過程。可見傳統擦鞋機具有「自動化程度低」、「使用不便」、「束縛感強」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能鞋櫃,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鞋櫃,包括櫃體,所述櫃體左端為鞋庫,櫃體右端為功能區,鞋庫與功能區之間設置有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所述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為拉升式升降電梯,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包括託盤以及託盤上鋪設的水平傳送帶;所述功能區共有四層,從上至下依次為存入層、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鞋面汙漬清潔層和鞋底汙漬清潔層,所述櫃體在存入層的上方設置有位置相對應的上蓋板,上蓋板上設置有觸控液晶屏;所述存入層內放置有鞋物託盤,存入層上設置有傳送帶,用於將鞋物託盤傳送至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上,所述存入層內還設置有殺菌裝置和活性炭除臭裝置,所述存入層左側設置有艙門;所述鞋面汙漬清潔層位於鞋底汙漬清潔層上方,且兩者之間通過柵格網隔開,鞋面汙漬清潔層內設置有鞋面擦拭裝置,鞋面擦拭裝置包括上平面擦拭機構、下平面擦拭機構、縱嚮導軌、橫向 導軌和驅動電機,上平面擦拭機構和下平面擦拭機構分別設置在兩個橫嚮導軌上,且上平面擦拭機構和下平面擦拭機構均能沿各自對應的橫嚮導軌自由滑動,兩個橫嚮導軌上均設置有驅動電機,兩個橫嚮導軌在各自對應的驅動電機的帶動下均能沿縱嚮導軌自由滑動;所述櫃體前側還設置有自動式對開鞋櫃門。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平面擦拭機構內設置有彈簧預緊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面汙漬清潔層內還設置有鞋位固定機構,鞋位固定機構包括鞋位限定夾板以及驅動鞋位限定夾板的限位電機,限位電機共有多組,多組限位電機通過滑輪組實現鞋位限定夾板的對稱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面汙漬清潔層內還設置推送機構,推送機構包括推送導軌以及沿推送導軌移動的推送架組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物託盤上設置有矯正推板,且矯正推板上設置有鞋底側邊清洗裝置,矯正推板的上還設置有壓電式壓力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內設置有鞋面烘乾裝置和抹油拋光裝置,鞋面烘乾裝置包括在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內呈四周環繞布置的多個電熱絲,鞋面烘乾裝置還包括控制電熱絲運行的主控板,所述抹油拋光裝置包括鞋油容器、海綿擦頭和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動海綿擦頭運行。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底汙漬清潔層內設置有鞋底擦拭裝置,鞋底擦拭裝置包括導軌架、鞋底擦拭單元、電磁鐵機構和鞋底驅動機構,鞋底驅動機構驅動鞋底擦拭單元沿導軌架移動,電磁鐵機構設置在鞋底擦拭單元下方,且使鞋底擦拭單元的毛刷上抬。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庫內從上至下設置有多個鞋層架,鞋層架上設置有傳送帶,每個鞋層架上均設置有多個升降式分隔擋板,且鞋層架被分隔擋板分割為多個存放區,存放區內設置有紅外檢測裝置,紅外檢測裝置用於監測該存放區內的存放狀況。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鞋物託盤為高強度蜂窩式鏤空鋼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殺菌裝置為紫外線殺菌裝置或臭氧殺菌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智能鞋櫃不但能夠完成普通擦鞋機具備的鞋面擦拭功能,而且還加入了鞋底清潔、鞋面抹油、殺菌除臭、鞋子自動整理等功能,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給人們帶來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智能鞋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智能鞋櫃中鞋面汙漬清潔層和鞋底汙漬清潔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智能鞋櫃中鞋面擦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智能鞋櫃中鞋底擦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智能鞋櫃中鞋位固定機構和推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蓋板、2-存入層、3-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4-鞋面汙漬清潔層、5-鞋底汙漬清潔層、6-艙門、7-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8-鞋層架、9-分隔擋板、10-自動式對開鞋櫃門、11-鞋面擦拭裝置、12-鞋底擦拭裝置、13-推送機構、14-柵格網、15-鞋位固定機構、16-面板、17-上平面擦拭機構、18-下平面擦拭機構、19-縱嚮導軌、20-橫嚮導軌、21-驅動電機、22-導軌架、23-鞋底擦拭單元、24-電磁鐵機構、25-推送導軌、26-推送架、27-鞋位限定夾板、28-限位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智能鞋櫃,包括櫃體,所述櫃體左端為鞋庫,櫃體右端為功能區,鞋庫與功能區之間設置有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所述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為拉升式升降電梯,用於將鞋子送至合適的鞋層,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包括託盤以及託盤上鋪設的水平傳送帶,託盤與水平傳送帶配合用於實現鞋子的拖入及送 出;
所述功能區共有四層,從上至下依次為存入層2、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3、鞋面汙漬清潔層4和鞋底汙漬清潔層5,所述櫃體在存入層2的上方設置有位置相對應的上蓋板1,上蓋板1上設置有觸控液晶屏,存放鞋子時,先將上蓋板1打開,然後再將鞋子放入存入層2內;
所述存入層2內放置有鞋物託盤,在存放鞋子時,直接把鞋子放置在存入層2的鞋物託盤上,存入層2上設置有傳送帶,用於將鞋物託盤傳送至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上,所述鞋物託盤為高強度蜂窩式鏤空鋼網,鞋物託盤上設置有矯正推板,且矯正推板上設置有鞋底側邊清洗裝置,矯正推板的上還設置有壓電式壓力傳感器,以檢測鞋子的夾緊狀態,當把鞋子放置在鞋物託盤上時,通過矯正推板以矯正鞋子的位置,與此同時,矯正推板上的鞋底側邊清洗裝置對鞋子的底側邊進行清洗,所述存入層2內還設置有殺菌裝置和活性炭除臭裝置,其中,所述殺菌裝置為紫外線殺菌裝置或臭氧殺菌裝置,為了保證紫外線殺菌裝置和臭氧殺菌裝置能夠正常發揮作用,需要存入層2能夠處於封閉狀態,因此,所述存入層2左側設置有艙門6,在進行殺菌除臭處理時,該艙門6處於關閉狀態,在處理完成後,該艙門打開,以方便鞋子經存入層2內的傳送帶送至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上;
所述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3內設置有鞋面烘乾裝置和抹油拋光裝置,鞋面烘乾裝置包括在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3內呈四周環繞布置的多個電熱絲,鞋面烘乾裝置還包括控制電熱絲運行的主控板,通過電熱絲進行加熱烘乾,電熱絲的溫度變化曲線由主控板進行控制,以保證烘乾效率,同時避免過熱及熱力分布不均勻對鞋所造成的損傷,所述抹油拋光裝置包括鞋油容器、海綿擦頭和驅動機構,鞋油容器通過噴頭將鞋油噴塗在海綿擦頭上,驅動機構驅動海綿擦頭運行,以將鞋油均勻塗抹於鞋子上;
所述鞋面汙漬清潔層4位於鞋底汙漬清潔層5上方,且兩者之間通過柵格網14隔開,鞋面汙漬清潔層4內設置有鞋面擦拭裝置11,鞋面擦拭裝置11包括上平面擦拭機構17、下平面擦拭機構18、縱嚮導軌19、橫嚮導軌20和驅動電機21,上平面擦拭機構17和下平面擦拭機構18分別設置在兩個橫嚮導軌20上,且上平面擦拭機構17和下平面擦拭機 構18均能沿各自對應的橫嚮導軌20自由滑動,兩個橫嚮導軌20上均設置有驅動電機21,兩個橫嚮導軌20在各自對應的驅動電機21的帶動下均能沿縱嚮導軌19自由滑動,從而上平面擦拭機構17和下平面擦拭機構18能夠對鞋子進行全方位擦拭,為了適應鞋子鞋面的不規則曲面,所述上平面擦拭機構17內設置有彈簧預緊機構,在擦拭過程中,通過彈簧預緊機構的變形拉伸實現自適應鞋面的功能;
所述鞋面汙漬清潔層4內還設置有鞋位固定機構15,鞋位固定機構15用於將鞋物託盤固定在合理位置,以方便對鞋子進行擦拭,鞋位固定機構15包括鞋位限定夾板27以及驅動鞋位限定夾板27的限位電機28,限位電機28共有多組,多組限位電機28通過滑輪組實現鞋位限定夾板27的對稱移動,以將鞋物託盤固定在合理位置;
所述鞋面汙漬清潔層4內還設置推送機構13,推送機構13包括推送導軌25以及沿推送導軌25移動的推送架26組成,當鞋子清潔完畢後,推送架26沿推送導軌25,將鞋子送至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上;
所述鞋底汙漬清潔層5內設置有鞋底擦拭裝置12,鞋底擦拭裝置12包括導軌架22、鞋底擦拭單元23、電磁鐵機構24和鞋底驅動機構,鞋底驅動機構驅動鞋底擦拭單元23沿導軌架22移動,電磁鐵機構24設置在鞋底擦拭單元23下方,且使鞋底擦拭單元23的毛刷上抬,以使毛刷貼合鞋底,電磁鐵機構24對毛刷施加作用力,使毛刷能夠在擦拭過程中適應不同的鞋底狀況;
所述鞋庫內從上至下設置有多個鞋層架8,鞋層架8上設置有傳送帶,每個鞋層架8上均設置有多個升降式分隔擋板9,且鞋層架8被分隔擋板9分割為多個存放區,存放區內設置有紅外檢測裝置,紅外檢測裝置用於監測該存放區內的存放狀況,分隔擋板9與傳送帶配合,可以實現將鞋子自動左對齊擺放,具體過程為:當某個存放區的鞋子被取出後,該存放區內的紅外檢測裝置檢測到該區出現空缺,此時,該存放區右側的所有分隔擋板9抬起,傳送帶託著鞋子向左運動,當相鄰存放區的鞋子抵達該空缺區時,該存放區內的紅外檢測裝置檢測到鞋子抵達,該存放區右側的所有分隔擋板9放下,此後,傳送機繼續轉動一會,存放區內的鞋子向分隔擋板9移動,並緊靠在分隔擋板9上,從而保證將所有的 鞋子都靠左對齊;所述櫃體前側還設置有自動式對開鞋櫃門10,用戶通過鞋柜上方的觸控操作條就可以控制自動式對開鞋櫃門10的開度。
所述智能鞋櫃,使用步驟如下:1)首先確認鞋櫃水箱的水量,如果水量不足,需要取出水箱並補充,補充完畢後裝回;2)將該鞋櫃接入220V的標準市電,打開電源,等待設備啟動完成;3)在需要情緒的鞋子內塞入合適尺寸的支撐架(配套提供),以方便表面清洗,避免在清洗過程中鞋子表面受力凹陷造成清洗不乾淨;4)打開鞋櫃右側的上蓋板1,將鞋子放入存入層2內;5)關閉上蓋板1,在控制界面設定鞋物的類型,後續處理自動開始運行;6)鞋物參數設置完成後,鞋物託盤上的矯正推板按照預設程序自動向合適的預定位置運動,以矯正鞋子的擺放狀態,矯正推板通過壓電式壓力傳感器以檢測鞋子的夾緊狀態,與此同時,矯正推板上的鞋底側邊清洗裝置對鞋子的底側邊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後,鞋物託盤連同其上的鞋子經存入層2內的傳送帶送至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上,準確啟動鞋底及鞋面的擦拭程序;7)步驟6)完成後,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帶動鞋物託盤連同其上的鞋子,依次經過鞋面汙漬清潔層4和鞋面烘乾及抹油拋光層3,在此過程中,鞋子依次經過鞋底汙漬清潔、鞋面汙漬清潔、烘乾及抹油拋光,最後鞋物託盤連同其上的鞋子返回存入層2,在此進行殺菌除臭處理,在進行殺菌除臭處理時,存入層2的艙門6處於關閉狀態,在處理完成後,該艙門6打開,鞋物託盤上的矯正推板恢復至初始位置,鞋物託盤留在存入層2內,鞋子被存入層2內的定位推送裝置送至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上;8)分層存放自動升降梯7根據各鞋層架8的情況,將鞋子送至合適的鞋層架8上,相應的鞋層架8開始運轉,並根據該鞋層架8內各存放區的存放檢測情況,自動打開第一個無鞋存放區以右的所有分隔擋板9,配合該存放區內的紅外檢測裝置檢測鞋子的運達信號,以完成左對齊存放;9)用戶打開自動式對開鞋櫃門10,取出自己的鞋子,取鞋完畢後,該鞋層架8會自動重新左對齊存放,具體過程為:當某個存放區的鞋子被取出後,該存放區內的紅外檢測裝置檢測到該區出現空缺,此時,該存放區右側的所有分隔擋板9抬起,傳送帶託著鞋子向左運動,當相鄰存放區的鞋子抵達該空缺區時,該存放區內的紅外檢測裝置檢測到鞋子抵達,該存放區右側的所有分隔擋板9放下,此後,傳送機繼續轉動 一會,存放區內的鞋子向分隔擋板9移動,並緊靠在分隔擋板9上,從而保證將所有的鞋子都靠左對齊。
所述智能鞋櫃不但能夠完成普通擦鞋機具備的鞋面擦拭功能,而且還加入了鞋底清潔、鞋面抹油、殺菌除臭、鞋子自動整理等功能,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給人們帶來便利。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