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旅遊規劃(小城出圈記⑧)
2023-07-11 23:42:33 5
閱讀提示:這十年,河南一些縣市紛紛走紅網絡,靠著特色產業打造了屬於自己的IP,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助推縣域經濟「成高原」。即日起,大河網策劃推出《小城「出圈」記》系列報導,聚焦那些「出圈」的小城,生動反映河南發展巨變,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大河網訊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我是帶著好奇走進去,流著眼淚出來的……」
「每個河南人都應該來這個地方一次……」
「在火車站那場劇裡,我整個人破防了,這就是舍小我識大義的河南人……」32歲的於寧是洛陽人,2012年離開家鄉赴美留學並留在當地工作,時隔多年回國,他說,「第一站必須去只有河南·戲劇幻城」。
以厚重深遠的中原文化為題材、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以獨特的「幻城」建築為載體向世界講述河南故事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已成為深受廣大遊客喜歡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只是中牟文旅文創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牟以打造文化旅遊強縣為目標,大力發展全鏈條文旅文創融合業態,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高質量發展,全面走活全域旅遊一盤棋,打造成為一見「中」情地、朝思「牟」想城。
一部「戲劇」讀懂河南
「完全沉浸式的演出,感覺自己回到了1942年的河南農村,那一年,河南鬧饑荒,火車站站長李十一用自己的『命』換來了幾袋糧食——其實是種子。」
回憶起劇情,於寧娓娓道來,李家村村民不忍吃李十一的「人血糧食」,最終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個悲壯的決定:上山集體餓死,把這些種子,以及生的希望留給村裡的年輕人。「有的人為了讓別人活下去,寧願自己去死。」
「我想讀懂河南,向世界介紹河南。」於寧告訴記者,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讓他對家鄉的感受更深刻了,「我會帶國外、省外的朋友來這裡,感受真實的河南承載著什麼,河南人做出過哪些犧牲」。
打造重磅文旅產品絕非一日能成,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歷時4年創作,佔地622畝,總投資金額60億,經歷了1334天的建設,於2021年6月5日芒種時節正式開城納客。
該劇以「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為主線,核心區幻城內擁有「幻城劇場」、「李家村劇場」、「火車站劇場」三大劇場和近20個微劇場,可同時容納近萬人觀看。總時長700分鐘的劇目、近千名演員,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表現手法最新、演出時長最長的戲劇聚落群。
建業文旅品牌部總監張昊告訴記者,2021年十一黃金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單日遊客超2萬人次,客群集中在中青年,40歲以前佔比81.6%,遊客覆蓋300多個城市,省外遊客佔比三成。
「每一位演員都把自己當作主人翁來看,因為他們演出來的每一部劇,所代表的都是河南人。」張昊表示,這場劇也會在數萬萬遊客心裡播下一顆種子——正是有千千萬萬個河南人、中國人,才有現在的河南、現在的中國。
一座小鎮穿越時空
「進入電影小鎮民國街,看到這一幅幅『十裡洋場』的場景,我以為復原的是舊上海,聽了介紹才知道,這竟是一百年前的鄭州。」申女士是一名老鄭州,遊覽電影小鎮讓她激動不已,未承想,一百年前的鄭州繁華堪比「上海灘」。
一條路,兩座城,2015年,建業在中牟建成一個戲劇之城、一座電影小鎮。電影小鎮項目總佔地530畝,總投資45億元。
「為了復刻百年前的老鄭州,建設初期,工作人員遍尋一百年前的鄭州老物件、老牌匾,施工時甚至拿著老照片復刻。」張昊告訴記者,電影小鎮鄭州街,用電影手法重現百年前的鄭州德化街、大同路等歷史場景,只為保留這座城市的記憶。
不僅有老鄭州,還有太極拳發源地焦作。電影小鎮太極街以電影《太極》為IP,講述發生在陳氏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溫縣的故事和太極拳等中原文化。
「電影小鎮用時尚創意的方式、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電影的方式展示本土文化自信。」張昊介紹,去年五一黃金周,電影小鎮單日遊客超5萬人次。
一方樂園圓了「童話夢」
讓中牟成為朝思「牟」想城的,還有個不得不提的地方——鄭州方特歡樂世界。
今年十一假期期間,在方特玩得不亦樂乎的安陽滑縣姑娘胡曉露告訴記者,「從安陽自駕上京港澳高速,一個多小時就能到方特,路程太方便了」。
「我和朋友訂購了國慶套餐,兩天一晚帶酒店住宿,可以在景區隨便出入。」胡曉露說,最大的感觸是,不用去千裡之外,家門口就能實現「童話夢」。
這個假期,除了在方特遊玩,還能去不遠處的奧特萊斯購物,這也讓胡曉露感覺「這趟旅行太值了」。
自2012年6月28日第一個主題樂園開門營業以來,方特已發展為擁有三座主題樂園和一座高端度假酒店的旅遊度假區,旗下擁有方特歡樂世界、方特夢幻王國、方特水上樂園和方特假日酒店,總投資60億。
「中牟十年,也是方特的十年,這十年,方特見證了中牟的發展和出『圈』。」方特市場營銷總監馮承鍵告訴記者,中牟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沃土,這棵繁茂的「梧桐樹」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金鳳凰」。
近年來,隨著中牟縣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鄭州方特年最高接待量達到近600萬人次。截至今年8月,景區2022年收入約2.47億。
一片田園留住詩和遠方
「每隔一兩個周末,我都會約上朋友,帶孩子去中牟瘋玩兩天。」鄭州市民曹欣然告訴記者,基本所有好玩的地方她都耳熟能詳,帶孩子去田裡摘草莓、挖紅薯,在樹屋、船屋住宿,在沙窩遛娃,體驗現實版掘金遊戲,在生態園滑沙、蹦床,偶爾還能面對田園風光和娃來一場吟詩作對,好不快活。
「除了遛娃,垂釣、真人CS、水上挑戰等成人體驗項目,也讓我們這些城市搬磚人感受到了難得的放鬆。」曹欣然感慨道。
耕地面積72萬畝、基本農田55萬畝、鄉村人口27萬人,傳統農業大縣中牟擁有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優勢。作為鄭州的「後花園」,鄭汴一體化以來,中牟以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採摘、田園產業,為鄭州、開封市民提供了體驗田園生活的好去處。
田園產業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以中牟縣春峰果蔬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種植草莓2620畝,每年草莓成熟季節,會有5萬餘名來自鄭州、開封等地的遊客直接到大棚裡採摘。
「畝收益3萬餘元,採摘收益約佔銷售額的1/4。」中牟縣姚家鎮春崗村黨支部書記、春峰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峰介紹,近年來,大棚草莓逐漸成為中牟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全鎮種植面積1.5萬畝,全縣種植草莓2.5萬畝,秋季種植一季紅薯後,會繼續育苗種植草莓。
中牟縣晨明生態園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僅2021年,生態園就接待遊客4.8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02.87萬。雁鳴蟹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10月,雁鳴蟹島建成對外開放,2021年接待遊客9.0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41.25萬元。
一盤棋走活全域旅遊大發展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鄭州方特旅遊度假區、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綠博園……近年來,中牟注重加速融合,延長業態鏈條,累計引進文旅產業項目60個,成為河南省文化旅遊產業項目最集中布局的地區。2017—2021年,全縣接待遊客68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0億元。
打造成為河南省旅遊標準化示範縣,中牟如何下好全域旅遊這盤棋?「以標準為引導推動行業提檔升級,實施旅遊標準化體系建設。」中牟縣縣長劉利表示,中牟升級改造旅遊交通,新增120多輛城市公交車,破解「景區最後一公裡」難題,建成骨幹路網77條,路網密度居全省縣(市)第一位。
「在鄭州東站、旅遊景區、遊客集中區域設立了5個旅遊信息服務諮詢站。」劉利提到,今年還將推動鄭州海昌海洋公園、中華復興之路加快建設,配套服務杉杉奧特萊斯一期和二期項目相繼建成運營。集建築、藝術、文化、自然、居住、娛樂、購物於一身的建業J18項目明年陸續建成。
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王成立表示,中牟將在布局方特假日酒店、只有劇場酒店等文化主題特色酒店的基礎上,延伸「微度假」露營地產品,加快推進金世紀建國飯店、洲際假日酒店全面建成營業,實現「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聯動發展。
專家觀點——
揚優勢、立品牌、塑形象 持續打造文旅新IP
「中牟西臨鄭州市中心城區,東接八朝古都開封市,既連接都市,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郭纓表示,近年來,中牟縣努力實現文旅文創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文旅文創產業已經在助推縣域經濟發展方面彰顯出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
如何揚優勢、立品牌、塑形象?郭纓建議推出「露營節」、「帳篷節」等新型旅遊產品,打造文化市集、古村市集、星光市集等新型文化產品。推動文旅全產業鏈發展,持續提升文化旅遊產業供給能力,在研學遊、鄉村遊、親子遊等領域發力,打造可看、可購、可玩、可體驗的「網紅打卡地」,建設特色文化地標。
「依靠新技術,持續打造文旅新IP,將元宇宙與景區發展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沉浸式景區、秀場、樂園、藝術展覽、AR/VR實景探索等。」郭纓認為,積極擁抱文旅文創產業高科技體驗化新時代,才能搶抓河南大力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新機遇,實現構建現代文旅產業體系的總目標。
策劃:李敬欣 張培君
統籌:許會增 範昭 薛小磊
文字:劉高雅
視頻:劉曉明 實習生 沈博文
海報:趙原歌
協調:王君傑
鳴謝:中牟縣委宣傳部 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