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3:13:56 1
專利名稱: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用水泵,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葉輪結構的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
背景技術:
大、中型船舶上生活用水均由壓力水櫃供給,傳統壓力水櫃配備的水泵主要有兩種類型,應用量最多的是臥式離心旋渦泵,另一種是直聯立式離心泵。這兩種水泵因體積相對較小,特別適合空間有限的船艙工作環境。但是,這兩種泵在使用仍存在一些結構缺陷, 易發生一些故障,影響壓力水櫃正常運行。由於船艙空間小和船舶流動性特點,航行中配套水泵發生故障維修不便,及時性差。臥式離心旋渦泵常見故障是葉輪損壞,其損壞的原因是現有技術的葉輪為閉式結構,葉片較薄。一旦輸送的生活用水中混入顆粒雜質,特別是船艙建造時遺留的焊渣、焊藥皮未清理乾淨,這些顆粒雜質隨高速液流擊壞葉片。直聯立式離心泵常見故障是泵密封失效,造成電機損壞。鑑於上述實際情況,在遠航船舶及艦艇上為壓力水櫃配套的水泵對可靠性要求特別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臥式離心旋渦泵和直聯立式離心泵配套壓力水櫃易發生故障的不足,提出一種水力性能好、效率高、可靠性強的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它包括電機、泵軸、託架、泵殼、右旋渦泵體、左旋渦泵體、泵蓋、葉輪、旋渦葉輪和密封組件。所述泵殼為臥式結構,頂部設有出水口,右端面通過託架與臥置電機直聯構成主體結構。電機外伸軸端直聯泵軸,泵軸與泵殼右端孔安裝的密封組件配合構成軸封結構。其改進之處在於處在泵殼內腔中的泵軸依次定位串裝右旋渦泵體、旋渦葉輪、左旋渦泵體和葉輪,軸向配合的右旋渦泵體、旋渦葉輪和左旋渦泵體構成旋渦泵結構,旋渦泵位於泵殼內腔中直接溝通出水口。所述泵蓋為雙向直角彎管件,下端管口法蘭端面與泵殼敞口端密封連接構成離心泵結構,同軸且相靠的離心泵輸出口與旋渦泵的吸入口溝通,泵蓋上端管口為吸入口,其內孔嵌裝過濾網。所述旋渦葉輪為開式結構,圓周上均布徑向葉片,相鄰徑向葉片之間圓周相間形似羽毛球正面投影狀。上述結構中密封組件採用機械密封,過濾網的濾孔為30目 60目。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同軸雙葉輪結構簡單、緊湊,安裝方便;2、開式結構的旋渦葉輪易製造且葉片厚,抗顆粒衝擊能力強,使用壽命長;3、軸向推力小,有利於機械密封運行,密封效果好;4、旋渦泵結構進入口為正壓,汽蝕餘量小,泵效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左視示意圖。圖3是圖1中開式結構的旋渦葉輪剖面示意圖。圖4是圖3左視示意圖。圖5是泵蓋吸入口內置過濾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所示的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它包括電機1、泵軸2、託架3、泵殼4、右旋渦泵體5、左旋渦泵體6、泵蓋7、葉輪8、旋渦葉輪9和密封組件10。所述泵殼4為臥式結構,頂部設有出水口,右端面通過託架3與臥置電機1直聯構成主體結構。電機1外伸軸端直聯泵軸2,泵軸2與泵殼4右端孔安裝的密封組件10配合構成軸封結構,本實施例中密封組件10是機械密封。處在泵殼4內腔中的泵軸2依次定位串裝右旋渦泵體5、旋渦葉輪 9、左旋渦泵體6和葉輪8,軸向配合的右旋渦泵體5、旋渦葉輪9和左旋渦泵體6構成旋渦泵結構,旋渦泵位於泵殼4內腔中直接溝通出水口。所述泵蓋7為雙向直角彎管件,下端管口法蘭端面與泵殼4敞口端密封連接構成離心泵結構,同軸且相靠的離心泵與旋渦泵的吸入口溝通。泵蓋7上端管口為吸入口,其內孔如圖5所示嵌裝過濾網7. 1,本實施例中為30 目過濾網7. 1。所述旋渦葉輪9為開式結構,圓周上均布徑向葉片,相鄰徑向葉片之間圓周相間形似羽毛球正面投影狀。本實施例初次使用時,首先從泵殼4頂部出水口注水,之後短時間內重複使用不需注水。啟動電機1同步帶動旋渦泵和離心泵同軸旋轉,離心泵從吸入口引入的水直接向旋渦泵進口供水,實現旋渦泵進口為正壓,大大減小汽蝕餘量,使旋渦泵從出水口高效率輸出。本實用新型採用同軸雙葉輪結構,除結構簡單、緊湊、安裝方便,還顯著減小軸向力,有利於機械密封的運轉,提高密封效果,避免洩漏造成電機1損壞。本實用新型另一項改進是旋渦葉輪9如圖3、圖4所示的開式結構,圓周上均布徑向葉片除易加工成形,還具有較好的抗顆粒衝擊能力,此項改進大大提高旋渦葉輪9的使用壽命,增強了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使用的可靠性,完全滿足遠洋船舶及艦艇配套的壓力水櫃使用條件。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它包括電機(1)、泵軸(2)、託架(3)、泵殼(4)、右旋渦泵體(5)、左旋渦泵體(6)、泵蓋(7)、葉輪(8)、旋渦葉輪(9)和密封組件(10);所述泵殼 (4)為臥式結構,頂部設有出水口,右端面通過託架(3)與臥置電機(1)直聯構成主體結構; 電機(1)外伸軸端直聯泵軸(2),泵軸(2)與泵殼(4)右端孔安裝的密封組件(10)配合構成軸封結構;其特徵在於處在泵殼(4)內腔中的泵軸(2)依次定位串裝右旋渦泵體(5)、旋渦葉輪(9)、左旋渦泵體(6)和葉輪(8),軸向配合的右旋渦泵體(5)、旋渦葉輪(9)和左旋渦泵體(6)構成旋渦泵結構,旋渦泵位於泵殼(4)內腔中直接溝通出水口 ;所述泵蓋(7)為雙向直角彎管件,下端管口法蘭端面與泵殼(4)敞口端密封連接構成離心泵結構,同軸且相靠的離心泵輸出口與旋渦泵的吸入口溝通,泵蓋(7)上端管口為吸入口,其內孔嵌裝過濾網 (7. 1);所述旋渦葉輪(9)為開式結構,圓周上均布徑向葉片,相鄰徑向葉片之間圓周相間形似羽毛球正面投影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組件(10) 為機械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網(7.1)的濾孔為30目 60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它包括電機、泵軸、託架、泵殼、右旋渦泵體、左旋渦泵體、泵蓋、葉輪、旋渦葉輪和密封組件。臥式結構的泵殼通過託架與電機直聯,處在泵殼中的泵軸依次定位串裝右旋渦泵體、旋渦葉輪、左旋渦泵體構成旋渦泵結構,泵軸左端安裝的葉輪與泵蓋配合構成離心泵結構,同軸且相靠的離心泵輸出口與旋渦泵的吸入口溝通,泵蓋吸入口設有過濾結構。本實用新型主要改進是有機同軸組合離心泵和旋渦泵,所配旋渦葉輪為開式結構,圓周上均布徑向葉片除易加工成形,還具有很好的抗顆粒衝擊能力,增強了臥式自吸離心旋渦組合泵使用的可靠性,滿足遠洋船舶壓力水櫃配套條件。
文檔編號F04D29/08GK202266504SQ20112037441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姜慶華, 朱洪春, 李建國 申請人:姜堰市德華船用泵業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