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損再生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7-12 08:46:16 1
專利名稱:皮損再生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複方中藥外用膏劑,涉及一種使被損皮膚再生的皮損再生膏。
本發明還涉及該皮損再生膏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多數治療皮膚損傷的藥物對燙傷、燒傷創面具有比較明顯止血、鎮痛、消炎作用,但對其它原因如挫擦刮、灼烙、電擊、化學製劑腐蝕等所致皮損的治療,存在療程長、抗感染及抗滲出能力差的弊病,更因其留疤率高嚴重影響傷者的身心健康。本發明人的「一種皮損再生藥物」專利(專利號為00132682.1),由血餘炭、三七、赤石脂、地榆炭、穿山甲、百草霜、冰片和牛角尖製成,可有效治療上述各種外因所致的皮損。但該藥物對下肢靜脈曲張、靜脈炎導致的連瘡腿的治療並未取得理想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皮損再生膏及其製備方法,是在本人原有專利的基礎上調整配方而製成,除對各種外因所致的皮損有很好的療效外,重要的它是對下肢靜脈曲張、靜脈炎導致的連瘡腿同樣具有很好的創面修復效果,具有快速止血、鎮痛、消炎、無疤痕癒合的功效。
本發明要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皮損再生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血餘炭2-9份;田七15-45份;赤石脂10-40份;穿山甲18-28份; 地榆炭6-9份;牛角尖15-35份;黃連6-9份; 冰片2-8份; 白灰膏粉2-8份。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皮損再生膏,各原料的優選重量配比是血餘炭4-7份;田七20-40份;赤石脂15-35份;穿山甲20-25份; 地榆炭7-8份;牛角尖20-30份;黃連7-8份; 冰片4-6份; 白灰膏粉4-6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皮損再生膏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血餘炭5份; 田七30份;赤石脂25份;穿山甲23份;地榆炭8份; 牛角尖25份;黃連7.5份; 冰片5份; 白灰膏粉5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皮損再生膏的製備方法,是按下述步驟進行a.將牛角尖、穿山甲、赤石脂、田七、黃連於0.14~0.16MPa高壓下煮沸20~30分鐘,然後冷卻至室溫,用分離機將其液、渣分離,取其膠狀液體;b.將血餘炭、地榆炭、冰片、幹白灰膏粉碎成120目的粉末;c.將步驟a所得膠狀液體及步驟b所得粉末調配成均勻的糊狀即成。
本發明的組分中,血餘炭、田七與地榆炭同為止血藥,其中血餘炭具有止血散瘀的功效;田七具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地榆炭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作用;上述三者相配可增強止血療效;
穿山甲屬活血祛瘀藥,可通經絡而達病所,有活血消腫排膿之功;赤石脂為收澀藥,具澀腸止瀉、止血之功效,外用時可收澀生肌、斂瘡;黃連、牛角尖、白灰膏粉同為清熱藥,其中黃連清熱燥溼,具瀉火解毒之功,瀉心火、解熱毒;牛角尖具有涼血止血、瀉火解毒、安神定驚之功效;白灰膏粉屬清熱瀉火藥,可除煩止渴,與黃連、牛角同用,共奏解毒化斑、氣血兩清之效,外用於瘡瘍潰而不斂,有生肌作用;冰片屬開竅藥,外用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防腐止癢作用。
整個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清腫、化腐生新、斂皮生肌等功效。
連瘡腿是由於長期的靜脈曲張造成的。因長期血液淤滯,會產生肌組織和彈力組織萎縮、消失,以致為纖維組織替代的後果,病變靜脈周圍組織亦因營養不良致纖維細胞增生,結果是局部組織缺氧,抗損傷能力降低,因而容易發生感染和潰瘍,最終導致連瘡腿。
本發明在保持原有專利可有效治療多種皮膚損傷的基礎上,針對連瘡腿的病因,在配方中加入了清熱藥白灰膏粉、黃連,增強了整個藥物的解毒化瘀作用,外用於連瘡腿的瘡瘍潰而不斂,具有很好的生肌功效。
本發明所提供的皮損再生膏製成後於陰暗乾燥處密閉保存,其使用方法如下用藥前先清理創面,除去壞死的皰皮及組織、異物,封閉出血點,根據不同情況選用清洗方法,如用藥水衝洗創面、用雙氧水清洗潰瘍創面,為確保無汙染、無病毒細菌存在,要用酒精棉球擦拭2-3次後再塗藥。塗藥藥膜厚度為0.01-0.03mm,或塗到即可。
用藥後的注意事項①藥膜不準加蓋任何物品保持通風乾燥;②定痂後不準觸摸、受潮、折壓痂膜;③下肢及腳部位塗藥後腳須抬高,一般必須超過心臟水平,否則下肢下垂可出現痂處脹痛,組織液滲出,造成痂膜破裂脫落;④創面大者可配合預防感染藥物,口服、注射或靜脈輸入,為防萬一,創麵皮膚損壞0.5-1cm時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⑤痂膜不準用手抓,邊沿翹起時以酒精消毒後的小剪刀對其進行修剪。
本發明以純中藥組分製成外用膏劑,不僅對I、II、III度燒燙傷和挫擦刮傷、灼烙傷、電擊傷、化學腐蝕傷等皮膚損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它對靜脈曲張靜脈炎導致的連瘡腿同樣具有一次即愈的功效。該藥膏塗抹後止血、止痛迅速,消炎效果好,定痂、脫痂快,不留疤痕,痂皮能防止細菌、病毒等有害菌侵入,無刺激、無毒副作用,成本低、療效快,使用方便,可用於各種皮損的治療。
本發明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上述實施例中的皮損再生膏的製備方法分別按如下步驟進行a.將相應重量的牛角尖、穿山甲、赤石脂、田七、黃連於0.14~0.16MPa高壓下煮沸20~30分鐘,然後冷卻至室溫,用分離機將其液、渣分離,取其膠狀液體;b.將相應重量的血餘炭、地榆炭、冰片、幹白灰膏粉碎成120目的粉末;c.將步驟a所得膠狀液體及步驟b所得粉末調配成均勻的糊狀即成。
權利要求
1.一種皮損再生膏,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外用藥膏血餘炭2-9份; 田七15-45份;赤石脂10-40份;穿山甲18-28份;地榆炭6-9份;牛角尖15-35份;黃連6-9份;冰片2-8份; 白灰膏粉2-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損再生膏,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血餘炭4-7份; 田七20-40份; 赤石脂15-35份;穿山甲20-25份;地榆炭7-8份; 牛角尖20-30份;黃連7-8份;冰片4-6份; 白灰膏粉4-6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損再生膏,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血餘炭5份;田七30份;赤石脂25份;穿山甲23份; 地榆炭8份; 牛角尖25份;黃連7.5份;冰片5份; 白灰膏粉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皮損再生膏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下述步驟進行a.將牛角尖、穿山甲、赤石脂、田七、黃連於0.14~0.16MPa高壓下煮沸20~30分鐘,然後冷卻至室溫,用分離機將其液、渣分離,取其膠狀液體;b.將血餘炭、地榆炭、冰片、幹白灰膏粉碎成120目的粉末;c.將步驟a所得膠狀液體及步驟b所得粉末調配成均勻的糊狀即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一種複方中藥製劑,特別是涉及一種皮損再生膏,以血餘炭2-9份、田七15-45份、赤石脂10-40份、穿山甲18-28份、地榆炭6-9份、牛角尖15-35份、黃連6-9份、冰片2-8份、白灰膏粉2-8份為原料製成,具有快速止血、鎮痛、消炎、無疤痕癒合的功效,不僅對燙燒傷、灼烙傷、挫擦刮傷、電擊傷、化學腐蝕傷,而且對下肢靜脈曲張、靜脈炎導致的連瘡腿同樣具有很好的創面修復效果,可用於治療任何原因引起的皮損。
文檔編號A61K35/32GK101091760SQ200710061698
公開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7日
發明者崔振國 申請人:崔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