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許願實現了沒還會怎樣(如果你許的願望實現了)
2023-07-12 02:52:52 1
#青春回憶殺#
琦把照片掩埋在行囊的最深處,像是看了一場電影,亦像是做了一個夢境,眼前的梧桐樹依然繁茂,生命似乎跳過了好多年,要不是那一張張照片不斷的提醒,好像真的沒有任何故事發生過。如同平靜的湖面,投入一顆石子,幾分鐘的漣漪過後,仍舊歸於平靜……
琦25歲,認識徵卻足足18個年頭了,乍一聽很奇怪,很漫長,再一想你會覺得他們是青梅竹馬,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只是一般的小學同學,同窗兩年,同桌几個月而已。
琦唯一記得的就是她對他說的第一句話:「你叫什麼名字?」徵特別有印象的事情就是琦有一雙很靈巧的手,因為她的手工一直很出色。除此之外,他們再沒有留下些許關於彼此的記憶。
兩年之後,琦轉學走了,徵也在初中畢業後參了軍。
人的命運在交錯過後,往往不會再有重合,然而有緣的人卻總能在兜兜轉轉後重逢。誰也沒有想到,高中的時候,琦的一個好朋友竟然也是徵的好朋友。
就這樣,他們有了戲劇性的第二次相識。
與同窗時不同,他們這次的聯繫是通過書信。
大凡出生在70時代的人都知道,那時最常用、最實惠、最喜歡的聯絡方式非寫信莫屬!不一定是因為喜歡文學,也不一定是真的想噓寒問暖,甚至根本不關心信裡的內容,那個年代,真正愛的大概僅僅只是收到信件時的感覺。
那個年齡,他們總會以為自己是大人,喜歡做大人做的事,享受做大人的感覺。書信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倍感「成熟」的道具。雖然什麼都不懂,雖然言語間難免故作「愁滋味」,但他們一來一往,樂此不疲,也就再也沒有間斷過聯繫。
日子一天天一年年過去,那份純純的友誼,不知道何時萌生出了一種「情愫」。
徵休探親假時,總會來琦所在的高中,看看當年的老朋友們。當然,老朋友大多是個幌子,來這個學校唯一的動力還是要看一眼久違的她。
畢竟高中的功課很緊張,傻傻的女孩可沒想那麼多。教室的走廊上遇見了,最多樂呵呵地打個招呼:「你回來了?我上課去了啊!」匆匆揮別。
徵見到她了,就很滿足。他們天各一方,各自努力,互相鼓勵,也繼續為國家郵政部門貢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
轉眼間,琦考上了大學,徵也進入了軍校。從此,他們有了共同的寒暑假,雖然時間不長,但相聚總是要比以前多一些。
慢慢的,琦看出了一些端倪,徵的頻繁邀請、入微體貼,還有那字裡行間透出的潛臺詞,使琦越來越多的感覺到這個小學同學的「良苦用心」。
他約她去家裡做客,她如約而至,那時他們拍下了第一張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合影:男孩機警風趣,眼神含蓄;女孩聰明溫柔,清純可人。
又一個暑假,他們相約去爬泰山,那一定不是為了觀景出行的。
到中天門時,天色已黑。沿途僅有閃爍的幾個燈光,卻絲毫未影響到他們的前進速度。在攀登上南天門的最後幾個臺階時,徵終於牽到了琦的手。他一直很喜歡這雙手,纖細,靈巧,喜歡將它溫柔地牽著,牢牢地握著,不敢太用力。
玉皇頂,矮牆邊,兩件軍大衣,肩並肩相坐,這是他們最親近的距離。
夜半,琦看著徵發稍盈盈欲滴的露珠,向王母娘娘許下了平生第一個願望:希望我們一生都不會分開。
就像故事的開始耐人尋味一樣,故事的結局也是出乎意料的。
隨著通訊工具的完善,他們依然寫信,但數量越來越少。琦對這種「古老」的方式情有獨鍾,她想看到他的隻字片語,以及埋藏在其中的關懷與思念。而徵卻因為工作忙,不再喜歡執筆,他覺得傳呼、電話、簡訊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聯繫方式,比寫信省事得多。
徵每個星期都會給琦打個電話,為了聽一聽琦的聲音,他寧願跑很遠的路,排很長的隊,交很多長途話費。他用他喜歡的方式繼續著這段戀情,但琦體會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失落。
誠然,時空的距離並沒有給他們製造多少浪漫和美感,反而增多了很多猜忌和顧慮。
都說遠行的人並不痛苦,痛苦的是留下的人。一年,兩年,五年……琦耐心地等待著,她在等一句話,有關他們的未來。而她一次次企盼到的卻是徵眼神的遊移不定,難得的幾次見面,他會不斷擺弄著手機給別人發簡訊,還時常說起一個個陌生女孩的名字……每每此時,琦只是淡淡的一笑,不再言語。
一起工作的同事陸續結婚了,而琦的心卻像野草般飄搖。徵每次回來都會看看她,是習慣還是愛情沒人知道,只是他嘴邊依然掛著那句話:「現在的女朋友不一定是以後的老婆,而現在的男朋友也未必是以後的老公。」
也許這是對的,但對於琦來說,她永遠不能理解:愛,真的可以不需要承諾嗎?
幾年過後,徵轉業了,回到了他和琦的家鄉。
他依然約她見面,一起吃飯,點她最愛吃的菜,依然喊她的小名,依然會很期待的牽她的手。然而這雙手分明跟過去他所熟悉的手有所不同:多了一枚很美的鑽戒,經過燈光的折射,奪目刺眼!
席間,琦談笑風生,優雅自然,眼神不時遠遠地望向窗外。她的手機每隔幾分鐘就會響一次,好象一年的簡訊都等著今天來發,而她最得意的話題就是聊現在的幸福。
徵為她夾了一支她最愛吃的蘆筍,終於不必再說出琦等了多年的那句話。
他們真的可以做到一生都不分開的,不是作為戀人,也不是作為夫妻,而是作為老同學。
中國的文學博大精深,有時,一句話會有很多含義,難怪王母娘娘也會理解出錯。
琦端詳著那張合影,記憶中清晰地閃過他們當年在泰山的那晚,徵帶著蒙蒙睡意說的一句話:「人追尋一輩子,最後走進婚姻的另一半往往不是自己所愛的人。」他的話原本是想表述自己有多麼幸運,沒想到如今卻被演繹成「一聲嘆息」了。
聽人說,如果你許的願望實現的話,一定要去當時許願的地方還願。
琦並不唯心,但還是把照片掩埋在行囊的最深處,帶著封存的記憶獨自啟程了。她再次登上玉皇頂,虔誠地跪拜,還曾經許下的願,微揚的嘴角帶出已經釋懷的淺笑。當一縷縷青煙直上雲霄時,除了天之外,再沒有人知道這個青綠色的故事……
梧桐花依舊那麼茂盛,那麼靜雅,恬淡的氣息,遠遠地就能聞到陣陣清香,就像那場初見的感情,即使沒有任何結果,也能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好……
END
[心]感謝閱讀[心]
專注婚姻情感和家庭教育,致力於用心理學,幫助更多的人,解決困擾,收穫幸福!期待更多友友點讚支持,關注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