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婚姻到現在走過了多少年(我們的婚姻大結局)
2023-07-12 02:49:51
作者 | 楊妞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慢養娃媽媽團」
前幾天,《我們的婚姻》迎來了大結局。
網友直呼:「太真實!"
這部劇是我從頭到尾追完的,完美的大結局,在我看來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沈慧星和盛江川、蔣靜和陸維斌、董思佳和李宇文,三對夫妻的故事,可說是我們現實中很多夫妻的樣子。
怪不得很多人說:「這好像就是在我家裝了攝像頭啊!」
劇中夫妻們遇到的問題和矛盾,事業與家庭的平衡、生活瑣事、感情破裂、分工不同、思維差異,不就是我們生活的寫照麼?
我相信,追劇的很多女生,都會無數次地共鳴落淚。
生活,果真如此!
是啊,生活不是拍電視劇,我們親身經歷的那些苦與樂,才是刻在我們心中的。
在這裡,我不想過多來分析劇情,而是看完這部劇,我們必須看清這些真相。
你永遠想像不出渣男有多渣
這部劇中的陸維斌,是個典型的渣男,婚前就哄著妻子籤了婚前協議,婚後更覺得妻子的付出理所應當,還在家裡裝了攝像頭來監視妻子的行為,在離婚之際倒打一耙。
還有那個曹總,認為老婆在家相夫教子是應該的,自己找小三也是理所應當。
就連盛江川,也在喝醉酒的時候吐真言,認為自己家庭的蒸蒸日上,消費升級,都是自己的功勞,全憑一己之力。
看到這些,都真的醉了。
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如此的高,而對於男人,只要不家暴不出軌,就是絕世好男人了。
咱們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傳承下來,有這種想法的男人還是蠻多的,這是歷史原因,男人們很難快速適應時代的進步。
其實不僅僅是電視劇裡,現實中也是如此,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杭州保姆縱火案的林生斌,為了情人殺了自己一雙兒女的張波,最近又出來一個美國灣區的林生斌。
渣男,永遠是走在時代的前端,永遠會渣碎你的三觀,渣出你的認知,沒有最渣,只有更渣。
而面對渣男,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討論與八卦,唏噓與憤怒。
其實我們遇到渣男的概率還是有的,我們真不敢說,這個男人就不是渣男,有的渣男是天生的,問題出在了教育和價值觀上。
而有的渣男,則是面臨人性的考驗時,沒有經受住罷了。
靜下心來分析,我們需要保留的是那一份最寶貴的人間清醒。
我們的老公,我們的朋友,也未必不渣,只不過他們沒有面臨足夠的誘惑面臨足夠考驗罷了。
我記得有個閨蜜曾經對我說,我們見過很多寡婦,而你又見過幾個鰥夫呢?
男人,很少有能夠獨立生活的,有了後媽就一定會有後爹,老人們的話還在耳邊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過得開心。
我們一定要,陪著我們的孩子長大,如果我們真的半路掛了,真不知道後果是怎樣的。
在這裡,我不否認有好男人啊,這是兩回事,如果遇到良人,那當然是天大的幸運。
每天注意勞逸結合,定期體檢,不要太累,愛自己,讓自己開心。
總之一句話——女人必須先愛自己。
婚姻,平等永遠是基礎
這裡所說的平等,並不是說,兩個人必須旗鼓相當和勢均力敵,不是你事業成功我也要事業成功,你掙多少錢我也必須掙多少錢,家務要平坦,開銷要AA。
而是婚姻中的一種協作,是適合每個家庭的一種分工和協作形式。
比如沈慧星在孩子出生的前六年裡,承擔起了照顧孩子和家庭的責任,那就是她在那個階段所選擇的和丈夫的一種分工協作,沒錯,就像沈慧星說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除了分工,兩個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沒有誰會高人一等。
在董思佳的家庭裡,由丈夫李宇文來負責家庭的部分, 董思佳是投資公司高管,而李宇文則是個研究歷史的高材生,但在孩子小的階段,夫妻間的分工是要互相包容,以最優的方式。
電視劇的最後,孩子長大了一些,沈慧星也開始到職場打拼,和老公共同撐起這個家。
李宇文也開始在線上給孩子們講歷史,這樣不耽誤照顧家庭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而蔣靜,則將這種家庭的分工理解為「以對待老闆的心態對待老公」,這本身就默認了家庭地位的不平等。最後遇人不淑,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
看了這些,我深深地感覺到,現代的夫妻必須面臨的一個現實,那就是夫妻間的分工協作。
無論是兩個人都在職場打拼,還是有一個人不得不接過家庭的重擔,夫妻之間始終都是平等的。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走進婚姻的那一刻,就要在這個價值觀上保持一致。
殘酷的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不認可,對於職場媽媽的歧視,讓女性不得不在事業與家庭之間遍體鱗傷。
我們需要記住的是,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我們和老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都是為了家庭付出,都是為了撫育後代而努力,誰都不是高人一等的。
最近在讀書的時候學到一個小公式,分享給大家。
當我們無奈於做某個選擇時,我們可以把「我不得不____因為_____」替換成「我選擇____因為_____」
比如,自己做飯這件事。
如果我說:我不得不_自己做飯_因為_外賣不健康_
改成說:我選擇_自己做飯_因為_家人的健康__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呢!
而且,保持好的分工,也是給我們的孩子做榜樣。
在未來,80後90後的我們未必願意把退休後的時光都用來給兒女帶娃,咱們的孩子也不一定愛用咱們,所以讓他們做好自己帶娃的準備也很重要,哈哈。
永遠不要停止學習與進步
沈慧星在做全職媽媽的時候,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會和自己的樂隊去參加活動,也會和老公討論投資相關的內容。
李宇文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手裡還拿著歷史相關的書籍進行研讀。
在我們忙碌家庭瑣事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抬頭看路,一定不要忘記豐富自己的知識,追求自己的熱愛。
終身成長,其實真的不是雞湯,而只有當我們停滯不前的時候,才知道豐富自己到底有多重要。
在大眾的價值觀裡,人們仿佛更偏愛經濟獨立,而不是精神的獨立。
仿佛一旦經濟獨立了,就什麼都有了,不可否認經濟獨立的重要性。
但現實中,精神的獨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能否拋開家庭瑣事擁有獨立的思考,擁有獨立的人格,是多麼彌足珍貴啊。
正如陳道明老師所說:「共修是夫妻關係的最高境界。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層次」
這是每一對夫妻一生必修的課題。
男性在職場,幾乎沒有人問他們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這個社會默認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而女性,則往往會被家庭瑣事和自己的孩子幹擾,這就需要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停下學習的腳步。
即使是全職媽媽,更是如此,我們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但幸好還有這個發達的社會,它讓我們即使沒有辦法去職場,也不會完全脫離這個社會。
比如我們可以參加很多線上課程的學習,我們參加社區的活動,我們和閨蜜們組建社群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發揮自己的力量,創造自己的價值。
我們慢養娃媽媽團的四個姐妹,就是四個愛學習的媽媽。
我們有了自己的公眾號,每天寫著文章,和大家分享著自己的感受,互通有無,求同存異,分享快樂的同時,更收穫了知識與成長。
特別感恩大家的相遇,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的孩子做了榜樣。
最後說回主題,不管男人如何,不管婚姻如何。
我們要做的就是愛自己,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情,學習的力量,缺一不可。
姐妹們!共勉!
原創不易,願你點個【贊】和【在看】,【分享】給更多人,你的支持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