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d面板安裝裝置以及安裝方法
2023-07-12 06:39:36 3
專利名稱:Fpd面板安裝裝置以及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液晶或等離子等的FPD (Flat Panel Display 扁平面板顯示器)的顯示襯底的周邊安裝驅動IC或安裝COF (Chip on Film 膜上晶片)、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柔性印刷線路板)等的所謂的TAB (Tape Automated Bonding :卷帶自動結合)連 接及周邊襯底(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的安裝裝置以及由其構成的顯 示襯底模塊組裝線。更具體地說,例如,具有適用於安裝TAB和IC的處理工作的襯底清洗 機構的安裝裝置及安裝方法和根據安裝裝置及安裝方法構成的顯示襯底模塊組裝線及顯 示襯底模塊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顯示襯底模塊組裝線是通過對液晶、等離子體等FPD的顯示襯底(下面,基本將其 簡稱為襯底,在其它襯底例如PCB的情況下將其稱為PCB襯底)依次進行多個處理工作工 序,在該襯底的周邊安裝驅動IC、TAB以及PCB襯底等的裝置。例如,作為處理工序的一個例子,包括(1)清掃襯底端部的TAB粘貼部的端子 清潔工序;(2)向清掃後的襯底端部粘貼各向異性導電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的ACF工序;(3)在襯底的粘貼ACF的位置定位並安裝TAB或IC的安裝工序;⑷通 過對安裝的TAB或IC加熱壓焊通過ACF固定的壓焊工序;(5)在與TAB襯底側相反的一側 粘貼安裝預先粘貼有ACF的PCB襯底的PCB工序(由多個工序構成)。然而,在近年來的FPD用液晶面板等的製造中,為使襯底輕型化,存在襯底的玻璃 的厚度變得比以往薄的趨勢。另外,雖然發展到為了提高生產率而採用在短時間內能夠硬 化的ACF,但是短時間硬化型的ACF與以往的品種相比在低溫下的粘著力降低,在粘貼ACF 時或安裝元件時存在加壓力變高的趨勢。作為其結果,在襯底的背面附著有塵埃,導致對襯 底附加偏負載,使襯底碎裂的缺陷的頻度變高。鑑於這樣的狀況,對襯底的背面的塵埃附著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為了可靠地將ACF粘貼在襯底上的電極上,必須清洗端子部分,例如,如日本專利 3564491號所述的那樣,通過把絲帶狀的清洗帶浸入清洗液並擦拭端子來進行。該清洗帶的 移動方向設定為與連接端子的拉出方向一致(參照日本專利3564491號公報)。另外,為了襯底的背面也得以擦拭,例如,存在如專利3445709號所述的那樣,通 過在使清洗帶折回並返回時擦拭襯底的背面來以一片清洗帶擦拭兩面的方式。該清洗帶優 選構成為相對於輸送行進面在直角方向上移動(參照日本專利3445709號公報)。在上述的專利文獻1中,在相對於襯底的端子的橫向方向上輸送清洗帶,並且在 襯底的端子方向上進行擦拭。此外,在專利文獻2中,在相對於襯底的端子的縱向方向上輸 送清洗帶,並且在襯底的端子方向上進行擦拭。為提高擦拭性能,清洗帶使用斜紋織物來取代平紋織物(例如,參照日本特開 2002-153406號公報)。特別是在斜紋織物中,在擦拭性能的方面優選為2/2斜紋織物。然而,如圖6所示,由2/2斜紋式斜紋組織的示意圖可知,由於存在縱橫的周期性,在0度或90度時不能完全地消除擦拭斑。另一方面,在45度時,在一般的2/2斜紋織物中, 存在斜紋組織的稜紋與擦拭方向一致的問題。此外,由於襯底端子是纖細的金屬的梳齒狀突起,在極細的纖維織物在與襯底平 行或正交的方向上行進的情況下,縱線或橫線容易掛在梳齒狀的突起上,從而存在容易產 生異物的缺點。
發明內容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維持斜紋織物的擦拭性能,並且 使構成清洗帶的極細纖維織物的縱線或橫線不會掛在襯底端子的梳齒狀的突起上,從而難 以產生異物的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具備通過使清洗帶與襯底相對地移動,通過相對於襯 底跨過規定的寬度與上述清洗帶滑動接觸來清洗的裝置的FPD面板安裝裝置,其具有以清 洗帶擦拭進行元件安裝的襯底端部的端子部的上接觸部件、和擦拭襯底端部的背面的下接 觸部件,清洗帶配置為相對於襯底端部傾斜。通過採用這樣的結構,消除了由2/2斜紋式斜紋組織的縱橫的周期性所引起的在 0度或90度方向上使用清洗帶時的擦拭斑。此外,也能夠避免在45度方向上使用清洗帶時 的斜紋組織的稜紋與擦拭方向一致。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由於在相對於襯底的端子45度以外的傾斜方向上輸送清洗帶,纖維 方向或斜紋組織的稜紋方向與擦拭方向不一致,因而難以產生擦拭斑。另外,由於在纖維 方向上的平行或正交的階梯沒有與邊緣接觸,能夠減少極細纖維被揪斷而產生異物的可能 性。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顯示襯底模塊組裝線的整體的地面布置圖。圖2是表示被清洗的襯底的一個例子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端子清洗頭的外觀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端子清洗頭的擦拭狀態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端子清洗頭的擦拭狀態的動作的示意圖。圖6是表示清洗所使用的斜紋組織的織物的示意圖。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清洗帶的擦拭狀態的俯視圖。其中1-顯示襯底模塊組裝線,2-下襯底,2a、2b-突出部,3-上襯底,4、4T、4C-電子 元件,5-2/2斜紋織物,6a-縱線,6b-橫線,7a_縱線的區域,7b_橫線的區域,11-搬運臂, 12-襯底保持機構,13-殼體,14S、14L-端子清洗器,14a、14c-端子清洗頭,14b、14d_導軌, 15S、15L-ACF 粘貼裝置,15a、15c_ACF 粘貼壓頭,15b、15d_ 導軌,16S、16L-TAB/IC 安裝裝置, 16aU6d-電子元件安裝壓頭,16bU6e-導軌,16cU6f-提供裝置,17SU7L-主壓焊裝置, 20-清洗帶,21-新卷盤,22-引出輥,23,29-鼓形輥,24,28-導向輥,25-輸帶輥,26-夾送 輥,30-回收卷盤,31-上清洗墊,32-上汽缸,33-下清洗墊,34-下汽缸,46-滴下噴嘴,P-襯底。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使用圖1至圖7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顯示襯底模塊組裝線1的整體的地面布置圖,圖2 是表示被清洗的襯底的一個例子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端子清洗 頭的外觀的立體圖。圖1的裝置是通過由保持襯底P的襯底保持機構12、用於將該襯底搬運至相鄰接 的安裝裝置的位置的搬運臂11構成的搬運裝置在圖中從左向右依次搬運襯底,並且在襯 底的周邊部進行各種處理工作,並進行IC或TAB等的安裝組裝工作的生產線裝置,圖1 (a) 表示前半部,圖1(b)表示後半部。出於作圖的方便,將實際連結的裝配線分割為兩部分作 圖。雖然圖1的裝置以兼作安全罩的殼體13分別覆蓋每個功能單位的裝置,並分別具有搬 運臂11,但為了從自身裝置的任意工位至下一個裝置的任意工位進行搬運,搬運臂11的移 動範圍能夠從自身裝置至下一個裝置的範圍內移動。此外,由於搬運臂11需要使襯底P轉 換方向,所以能夠以90度為單位旋轉。在圖1(a)中,由未圖示的外部的搬運裝置向端子清洗器14S提供襯底P。襯底P 由襯底保持機構12穩定地保持,並由端子清洗頭Ha擦拭。此時,由於端子清洗頭Ha通 過導軌14b沿處理邊移動並且擦拭整個範圍,所以可以一次清洗襯底P的短邊側的端子。接下來的端子清洗器14L也同樣具有保持由前段的端子清洗器14S的搬運臂11 提供的襯底P的襯底保持機構12、端子清洗頭14c、和導軌14d,用於清洗襯底P的長邊側的 端子。在接下來的ACF粘貼裝置中,由於是按照每個元件安裝位置依次實施ACF的粘貼 處理,實施工序所需的處理時間較長。在此,假定是在短邊側粘貼兩個IC晶片的電子元件 4C、在長邊側粘貼4片COF的電子元件4T的裝置。由於粘貼IC用的一片ACF與粘貼COF 用的一片ACF所需要的過程時間幾乎相同,所以為取得生產節拍平衡,將長邊側的ACF粘貼 壓頭準備為短邊側的粘貼壓頭的兩倍左右較為適合。在本實施例中,在短邊側的ACF粘貼 裝置15S上設置一臺ACF粘貼壓頭15a,在長邊側的ACF粘貼裝置15L上設置兩臺ACF粘貼 壓頭15C。並且,各個ACF粘貼壓頭1 及15c設置在獨立的導軌15b及15d上,並能夠分 別在兩臺襯底保持機構12的處理邊側移動並粘貼。此外,這些ACF粘貼裝置15S及15L各 自具備一臺搬運臂11,從而能夠對任意的襯底保持機構12存取襯底P。接下來是在圖1 (b)的左端表示的TAB/IC安裝裝置16。在此,首先設置長邊側的 TAB安裝裝置16L。由於在此之前的ACF粘貼裝置15L是長邊側,所以通過與其方向一致而 縮短搬運時間。由於在此也是同樣地安裝四片電子元件4T,所以設置有兩臺電子元件安裝 壓頭16a,並分別設置在導軌16b上。此外,對各個電子元件安裝壓頭16a設置兩臺襯底保 持機構12。此外,對各個電子元件安裝壓頭16a設置兩臺COF落料供給裝置16c。在實際 中為了不在卷盤更換的工作時產生等待而安裝有兩臺COF落料供給裝置,運轉的是其中的 任意一臺。此外,在TAB安裝裝置16L上安裝有一臺搬運臂11。接下來設置長邊側的主壓焊裝置17L。在此也是通過使處理邊與之前的裝置一致 來縮短搬運時間。此外,之前的安裝處理是使用ACF的粘著性的臨時安裝,是因為由於粘著強度較弱,需要不施加多餘的搬運振動,迅速地通過主壓焊過程牢固地固定,從而防止精度 降低或COF剝落所導致的缺陷。由於在主壓焊裝置17L中設置有能夠將四片COF的電子元 件4T 一併加壓加熱的壓焊工具(未圖示),所以過程時間自身較長,但合計的過程時間變 短,一臺處理壓頭即可。該主壓焊裝置17L也設置有一臺搬運臂11。接下來,設置作為短邊側的TAB/IC安裝裝置16的IC安裝裝置16S。在此僅安裝 兩個IC的電子元件4C,設置一臺電子元件安裝壓頭16d,各自設置在導軌16e上。此外,設 置兩臺襯底保持機構12,並在背面設置一臺IC提供裝置16f。由於是以在樹脂制的IC芯 片盤上排列多個的狀態下給IC充電,所以更換盤的無益時間極少,與COF落料供給裝置相 比沒有必要設置多餘的提供單元。此外,在IC安裝裝置16S上安裝有一臺搬運臂11。接下來,設置短邊側的主壓焊裝置17S。由於在主壓焊裝置17S中設置有能夠一併 加壓加熱兩個IC的電子元件4C的壓焊工具(未圖示),所以同樣地,過程時間自身較長,但 合計的過程時間較短,一臺處理壓頭即可。該主壓焊裝置17S也設置有一臺搬運臂11。雖然在圖1中表示了在各個襯底保持機構12上安放有襯底P的狀態,但各個處理 具有恆定的富餘時間,同步地進行襯底的搬運。圖2表示進行圖1所說明的進行清洗的襯底的一個例子。FPD用襯底P由重疊的上下透明襯底2、3構成。在下側的透明襯底2上,其至少一 條邊比上側的透明襯底3突出,在這些突出的部分安裝電路襯底或IC。此外,在圖2的例子 中表示了兩條邊比上側的透明襯底3突出的情況。因此,通過清洗能夠以清洗帶清洗下側 的透明襯底2的幾乎整個突出部分。接下來,圖3是表示在圖1中示意表示的端子清洗器14S的端子清洗頭14a的詳 細外觀圖。在實際中端子清洗器14L的端子清洗頭Hc也具有相同結構。圖3的狀態表示 排出已清洗的襯底P、等待下一個襯底P的供給的狀態。以卷繞在新卷盤21上的狀態提供絲帶狀的清洗帶20。該清洗帶20卷繞在引出輥 22上並被引出。引出輥22是由在同軸上配置的引出側與回收側的兩輪的帶擋邊的導引輥 構成的部件,其具有限制引出角度的功能,即使在清洗帶20的新卷盤21的餘量、或者按照 回收卷盤30的回收量其放卷位置、或者卷繞位置變動的情況下,清洗帶20的收卷也不會受 到影響。卷繞在引出輥22上的清洗帶20接下來卷繞在傾斜地配置的鼓形輥23上。此時, 鼓形輥23是與安裝在臂臺39上的臂38同軸安裝的鼓狀的導引輥,具有傾斜地切換清洗帶 20的引繞方向的功能。通過鼓形輥23在傾斜方向上導入的清洗帶20接下來通過帶擋邊的導向輥M在 水平方向上卷繞。由於導向輥M的下端面與下一個輸帶輥25的上表面處於幾乎相同的高 度,所以清洗帶20在兩者之間保持幾乎水平。輸帶輥25是帶擋邊並防滑的輥,在圖3中,通過由於配置在背後方向而未圖示的 輸送馬達44進行規定量的輸送驅動。若在輸送動作時清洗帶20滑動,則輸送量變得不正 確,因而對輸帶輥25的踏面進行防滑加工,進而通過夾送輥沈在帶輥25的踏面之間夾住 清洗帶20並施加垂直抗力,從而難以產生滑動。卷繞在輸帶輥25上的清洗帶20接下來卷繞在帶擋邊的導向輥觀上。在此,從導 向輥M朝向輸帶輥25的清洗帶20的軌道與朝嚮導向輥28的清洗帶20的軌道在上下具有間隔並且大體平行,在清洗帶20的供給卷盤處的內側面均為向下,並且,在斜向上橫切 由上清洗墊31與下清洗墊33對置而形成的空間。這是如後述的圖4所示,在上下的清洗 墊31、33夾住襯底P時,能夠使襯底P的表面以及背面擠壓清洗帶20的表面的配置。已卷繞導向輥觀的清洗帶20接下來通過鼓形輥四彎折至引繞方向,成為朝向紙 面的深度方向的方向。該鼓形輥四也是與之前所示的鼓形輥23同樣的具有鼓狀的形狀的 導引輥,與安裝在臂臺39上的臂38同軸安裝。通過鼓形輥四變向的清洗帶20接下來通過卷繞引出輥22而持續保持在引出位 置,最終卷繞在回收卷盤30上。雖然新卷盤21具備用於追隨清洗帶20通過輸帶輥25的 輸送量、從而保持恆定的張力的離合器制動器,但回收卷盤30的驅動需要將從輸帶輥25輸 送出的清洗帶20以恆定的張力捲起,通過帶張力控制的捲起馬達45(未圖示)來驅動。清洗帶20在擦拭時,為使溶劑浸入,以罩35覆蓋擦拭部分附近,還通過接頭36與 波紋狀並且柔軟的排氣用管37連接,最終與工廠的有機排氣管道連接。這些機構安裝在支架43上,進而固定在旋轉平臺41上,進而設置在在導軌14b上 設置的直線移動平臺40上,因而在擦拭動作時,能夠進行角度的調整動作和沿著襯底P的 具有端子的端部的邊移動。圖4表示該擦拭動作的狀況。在圖4中為了易於觀察端子清洗頭14a的狀態,將 襯底P表示為透明,並省略襯底P的保持臺。當將襯底P安放在端子清洗器14S上時,端子 清洗頭14a向圖中右端移動,由上清洗墊31與下清洗墊33對置而成的擦拭範圍移動至與 襯底P右部內側對置的位置。然後,下汽缸34上升至行程末端,下清洗墊33的擦拭面通過 清洗帶20與襯底P的背面接觸。下汽缸34的行程末端預先調整至襯底P的設置高度。緊 隨其後地,通過上汽缸32使上清洗墊31下降,上清洗墊31的擦拭面通過清洗帶20擠壓襯 底P的表面。此時的擠壓力是為襯底P的擦拭所需的足夠的力,並且調整為不會將下汽缸 34從行程末端推回的值。作為其結果,雖然清洗帶20以擦拭襯底P的內外兩面所需的足夠 的擠壓力擠壓,但不必擔心由於力的對抗而對襯底P施加將其壓彎的外力。在該狀態下,端子清洗頭1 在導軌14b上隨著直線移動平臺40的動作而向圖中 左方移動。因為以使擦拭邊與導軌14b平行的方式保持襯底P,因而在襯底P的擦拭邊的全 長範圍內通過清洗帶20擦拭其內外。此外,在清洗墊31、33的與襯底P對置的面上粘貼有 耐溶劑性的氟化橡膠或耐酒精性的EPDM橡膠板,清洗帶20以跟隨著襯底P的微小的起伏 的方式進行擦拭。當端子清洗頭1 到達襯底P的左端時,端子清洗頭Ha停止移動,上清洗墊31 與下清洗墊33退避,擦拭動作結束。作為在此應注意的點,擦拭開始位置與擦拭結束位置 是清洗墊31、33不會與襯底P的左右的邊緣接觸的位置。這是由於,在襯底P的邊緣部從 主玻璃割斷並切出,其邊緣部表示為銳利的切割面的情況下,或者在由於玻璃切割的損傷 而殘留有微小的裂縫的情況或者附著有玻璃片的情況下,若無意中擦拭該部分,則存在產 生清洗帶的斷裂或起毛而產生異物的情況,或存在玻璃片剝落並擴散的可能性。雖然在預 先對襯底P的端部進行倒角加工的情況下,清洗帶斷裂的問題較少,但因為襯底P的濾色板 一側的玻璃襯底不能進行端面加工,所以應該避免擦碰。然而,原來的端子清洗工序的目的是在襯底P的端子部上帶有中途工序產生的剝 落的玻璃片或硬質的塵埃狀的異物的情況下將其擦拭掉,所以清洗帶20不可避免地附著有異物。此外,以恆定頻度產生清洗帶20與濾色板一側的襯底端部接觸並產生異物,並且 附著在清洗帶20上的情況。因此,通過適當地決定輸帶輥25的旋轉量,使清洗帶20的輸送量比上清洗墊31 及下清洗墊33的寬度更長。圖5示意性地表示該狀態。圖5(a)表示等待狀態的配置。清洗帶20由導向輥M、28以及輸帶輥25保持為 U字形。此外,此時上清洗墊31與下清洗墊33分離開,由於未與清洗帶20接觸,不會妨礙 輸帶輥的旋轉輸送。接下來,如圖5(b)所示,在搬入襯底P之前,閉合上清洗墊31與下清洗墊33,由設 置在各自的表面上的橡膠板的墊31a、33a夾住清洗帶20。上清洗墊31形成為馬蹄形,在其 間隙部分設置有滴下噴嘴46,其滴下規定量的溶劑。在此使用異丙醇。清洗帶20是紋理較 細的織物,即使是在從清洗帶20的內側滴下的情況下,也可以容易地浸透外側,進而浸透 在被擠壓的下遊側的清洗帶20內,但不會浸透由氟化橡膠構成的墊31a、33a。在此之後,如圖5(c)所示,暫時分開上清洗墊31與下清洗墊33,並在產生的間隙 內配置襯底P。進而,如圖5(d)所示,閉合上清洗墊31與下清洗墊33,通過清洗帶20夾住襯底 P,通過與襯底P之外的圖示的範圍的端子清洗頭Ha成為一體並向附圖左方移動來進行擦 拭。因為在圖5中進行的是二維的圖示,所以雖然看起來襯底P與輸帶輥25碰撞,但在實 際中,因為清洗帶20傾斜地配置,輸帶輥25配置在偏離紙面背後方向的位置,因而能夠以 不與襯底P碰撞的方式輸送移動。此外,在後面對將清洗帶20傾斜地配置的必要性進行敘 述。在擦拭結束後,再次復原至圖5(a)的狀態,通過輸帶輥25與未圖示的夾送輥26, 輸送規定長度的清洗帶20,使其與上清洗墊31接觸的部分不與接下來使用的部分重合。由 於與清洗帶20的寬度相比清洗墊31、33是寬度較窄的長方形,因此能夠使輸帶輥25的輸 送長度比清洗墊31、33的長度更短。圖6是說明構成本實施方式所使用的清洗帶20的斜紋組織的織物的圖。圖6(a) 是2/2斜紋織物5的斜紋組織織物的示意圖。將沿圖中的X方向的線稱為橫線,沿Y方向 的線稱為縱線。2/2斜紋織物是以在橫線之上交叉有兩根縱線,在橫線之下交叉有兩根縱線 的方式織成的織物。該織物的特徵是縱線與橫線之比例在布料的內外都相同,斜線的角度 即相對於X方向的夾角為45度。在圖6(a)中縱線6a與橫線6b縱橫地有規則地排列,並 能夠看出周期性。圖6(b)是示意性地表示圖6(a)的由雙點劃線包圍的區域,即縱線與橫線的區域。 以網格線表示縱線的區域7a,以空白表示橫線的區域7b。從圖可明確地得知縱橫的周期 性,並且,可知在45度方向上產生稜紋。如前所述,由於該縱橫具有周期性,所以在0度或90度的情況下不能完全地消除 擦拭斑。另一方面,在45度的情況下,在一般的2/2斜紋織物中斜紋組織的稜紋與擦拭方向一致。因此,在本發明中,通過如圖7所示的清洗帶20的配置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圖7 表示了圖3所示的卷繞在輸帶輥25上的清洗帶20到達接下來的帶擋邊的導向輥28的狀態。清洗帶20配置為與進行TAB安裝等的處理邊加接觸。如在圖4中的詳細敘述,下 清洗墊33的擦拭面通過清洗帶20與襯底P的背面接觸。在此之後,通過上汽缸32使上清 洗墊31下降,上清洗墊31的擦拭面通過清洗帶20擠壓襯底P的表面。作為其結果,清洗 帶20以擦拭所需的足夠的擠壓力擠壓襯底P的內外兩面,並與端子清洗頭Ha成為一體, 向附圖左方移動。通過該移動進行處理邊加的清洗。在此,將清洗帶20的中心線與處理邊加的夾角表示為θ (西塔)。如圖6所示,在將2/2斜紋織物用作清洗帶20的情況下,由於清洗帶布料具有縱 橫的周期性,所以在角度θ為0度或90度時容易產生擦拭斑。此外,在角度θ為45度時, 斜紋組織的稜紋與清洗帶20的移動方向一致,從而容易產生擦拭斑。因此,在本發明中,將角度θ設定為上述角度之外的角度,即相對於處理邊加以 0度、90度及45度以外的角度傾斜。該角度θ大體優選為30度。其理由在於,若角度θ過大(例如45度以上),則 與處理邊加接觸的面積變小,使清洗帶20移動的距離變多,在生產節拍的方面變得不利。 另一方面,若角度θ過小(例如30度以下),則容易受到斜紋組織的周期性的影響,從而容 易產生擦拭斑。因此,從擦拭斑的效率改善與抑制生產節拍的降低的觀點出發,大體上可以說優 選為30度。然而,雖然在如圖2所示的下襯底2和上襯底3之間存在階梯(未圖示),但因為 清洗帶20是由軟性材料構成,並且被有彈性地擠壓,所以清洗帶20能夠仿照該階梯部分的 形狀圓滑地並且可靠地清洗至與上襯底3重合的部位的最近位置。此外,在此所使用的清洗帶20是通過將直徑為數微米的尼龍及聚酯纖維的短纖 維一體化的纖維在製成斜紋組織之後除去膠份而得的微細纖維形成的紋理細緻的織物。由 於將斜紋組織特有的網眼緻密、空隙較少的織物進一步拆開成單纖維,所以在擦拭或吸附 微小的塵埃時效果良好。雖然在以上作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表示了將清洗帶相對於襯底P的外緣傾斜地配 置、並以平板狀的墊接觸並移動來擦拭清洗頭的清洗方法中使用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並不 僅局限於此,可以考慮對清洗帶的移動方法、對襯底P的接觸方法進行各種變形。例如,雖 然在實施例中假定為大型襯底的清洗,表示了固定襯底P並使清洗頭Ha行進的方式,但在 筆記本電腦用的中型液晶襯底的清洗或行動裝置用的小型液晶襯底的清洗中,不是將清洗 頭1 設為自行式,而是以移動小型的襯底P的保持部件的方式更容易進行擦拭,在這樣的 用途中,移動襯底P能夠使端子清洗頭14a的直線移動單元40和導軌14b簡單化。
權利要求
1.一種FPD面板安裝裝置,其具備通過使清洗帶和襯底相對移動、使上述清洗帶對於 襯底在規定的寬度內滑動接觸來進行清洗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以上述清洗帶擦拭進行元件安裝的襯底端部的端子部的上接觸部件;和 擦拭上述襯底端部的背面的下接觸部件, 上述清洗帶配置為相對於上述襯底端部傾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FPD面板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在θ表示上述襯底端部的一邊與上述清洗帶的中心線的夾角時,存在0度< θ <45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FPD面板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角度θ大體為30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FPD面板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清洗帶是由2/2斜紋式斜紋組織的織物構成。
5.一種FPD面板安裝方法,其在安裝元件時,通過使清洗帶和襯底相對移動,使上述清 洗帶對於襯底在規定的寬度內滑動接觸來清洗襯底端部的端子部,其特徵在於,使用相對於上述襯底端部的端子部傾斜配置的清洗帶。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FPD面板安裝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清洗帶配置為相對於上述襯底的移動方向是與構成上述織物的纖維的朝向、或者 稜紋的朝向不同的方向。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FPD面板安裝方法,其特徵在於,在θ表示上述襯底端部的一邊與上述清洗帶的中心線的夾角時,上述角度θ大體為 30度。
全文摘要
提供為提高FPD顯示襯底的端子清洗的擦拭性能而維持所使用的斜紋織物的擦拭性能,並使構成清洗帶的極細纖維織物的縱線或橫線不會掛在被襯底端子的梳齒狀的突起上,從而難以產生異物的技術。一種具備通過使清洗帶和襯底相對移動、使上述清洗帶對於襯底在規定的寬度內滑動接觸來進行清洗的裝置的FPD面板安裝裝置,具有以清洗帶擦拭進行元件安裝的襯底端部的端子部的上接觸部件;和擦拭襯底端部的背面的下接觸部件,清洗帶配置為相對於襯底端部傾斜。
文檔編號H05K13/00GK102045995SQ201010508628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明者大錄範行, 斧城淳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