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主演的抗戰電視劇有哪些(抗戰第一劇2月開拍續集)
2023-08-07 15:27:46 2
豆瓣9.4高分,劇迷們心中的「國產抗戰第一劇」。
11年前,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成了千萬劇迷們心中的意難忘。43集劇情劃上句號,可劇中人的故事卻讓人牽腸掛肚、寤寐思服。
龍文章、孟煩了、虞嘯卿、克虜伯、豆餅、要麻、不辣……他們後來的故事怎麼樣了?
日前,1月電視劇備案公布,《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赫然在列!
備案公示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由張譯公司拍攝、2月開拍、30集、製作周期10個月。
消息傳來,《團長》劇迷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回翻拍還是續集?
從備案的內容提要來看:是續集,而且是電視劇的續集。
「孟煩了」正是張譯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角色名字,而安瑞影視也是他所在的公司。
劇迷興奮至極:《我的團長我的團》2009年播出,去年剛好是十周年,炮灰團的十年之約,真的要如約而至?
但同樣有人深深擔憂,這麼一部堪稱神劇的作品,續拍能否避免狗尾續貂?
在我看來,如果做不到以下這三點,怕是真的不如不拍。
第一,炮灰團原班人馬重聚。
炮灰團的演員換成新人?怕是劇迷們第一個無法接受。
因為編劇蘭曉龍是先定的演員,再寫的劇本!根據每個人的特徵量身定做了角色!只有虞嘯卿除外,蘭曉龍寫到一半發現漏了邢佳棟,才把邢佳棟套回了虞嘯卿。
左起:段奕宏、李晨、蘭曉龍、張譯
《我的團長我的團》到2020年,播出已經11年了,主演們當中,已經出了一個影帝段奕宏,一個視帝張譯。而其他演員有的還在跑龍套,有的已經半隱退,有的已經離開了人世(扮演邢九鴻的刁海明)。
張譯公司牽頭,起碼張譯能來,其他人呢?能聚齊嗎?
有希望——上個月,《團長》主演聚會,「龍文章」段奕宏、「迷龍」張國強、「虞嘯卿」邢佳棟。還有「迷龍」官配劉威葳都在,配上老段的文字:「這一刻來的不早不晚,心往一處看」……明明不是同一天的照片,卻湊在一起發?這暗示的味道太濃了!
2月13日,終章備案公示之後,《我的團長我的團》官博,在深夜特意轉發了網友艾特邢佳棟的發文,問邢佳棟:「《團長》要拍續集,師座是要回歸了嗎?」暗示的意思不要太強。
張譯,今天中午發文,說自己下輩子還要當兵,並叮囑馳援湖北抗疫一線的戰友們多保重!
粉絲們已經心急了,著急地追問張譯:「究竟是不是原班人馬?你捨得把小太爺給別人演嗎?」
我想替《團長》的主演們說一句:11年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跟摯愛這部劇的觀眾們一樣,走不出來。
張譯,至今在網絡論壇的居住地寫的還是:「禪達」。
張國強,多年來一直在資助希望小學與抗美援朝老兵。
扮演阿譯的王往,拿出幾乎所有積蓄去南疆籌辦希望小學。
段奕宏,將它看成生命中最重的一部作品,在泰國拍攝《非凡行動》時,他獨自去了泰國北碧府,獨自祭奠了那裡的遠徵軍碑與孤軍墓,他也沒對誰說過這事,很久以後有觀眾去了那裡,看到了他的名字,這才被人知曉。
「因為我很看重,我不想時常把它拿出來,它就在那兒了,我不太願意去消磨它。它已經在我的身體裡,我不想把它當成一個調侃。」段奕宏說。
左起:段奕宏、張國強、張譯
所以,儘管理性覺得湊齊原班人馬太難了,感性仍然讓我願意相信張譯和他們這幫「瘋子」,相信他們會履約,給《團長》裡那些沒講完的角色故事,講一個時隔11年才來的結局。
還有個懸念是:王寶強這回能來嗎?
《我的團長我的團》幾乎用了《士兵突擊》的原班人馬,但王寶強因為檔期等原因,只出演了其中的兩集,扮演一個小兵「菊花」,康洪雷導演曾對媒體表示:自己確實刪掉了王寶強在《團長》中的兩集戲,製片人原本還有計劃補拍一下王寶強的戲份,但康導覺得沒有必要,當時也承諾過「計劃把《士兵突擊》這批人聚齊,拍第三部戲。」
現在看來,也許康導說的「第三部戲」,有王寶強參演的《士兵突擊》原班人馬聚齊,最有可能的機會就在《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了!
《士兵突擊》
第二,康洪雷和蘭曉龍的頂級配置。
雖然希望渺茫,但依舊希望康師傅和249這對中國戰爭劇的「頂級配置」,能繼續做這部《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的導演和編劇。
沒有康洪雷和蘭曉龍共同前往騰衝,見到那些遠徵軍的墓碑後被其震撼,也就不會有《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神劇的誕生。他們倆合作分外默契,也只有康師傅能拍出249的精髓。
中間為康洪雷
至於為什麼說《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是電視劇的續集呢?
因為當年康洪雷太「溫柔」了,只拍了蘭曉龍原著小說的一部分,電視劇到43集戛然而止,直接跳到了60年後,孟煩了84歲。
小說中那些令人錐心刺痛的情節:龍文章之死、迷龍之死、大胖子克虜伯之死、阿譯長官之死……《團長》電視劇都沒有拍出來,這也是我說康洪雷「溫柔」的原因。
其實,當年康洪雷這麼做,有不得已的苦衷。
《團長》的拍攝經過,幾乎跟故事本身一樣艱苦卓絕,甚至被媒體用「厄運纏身」來形容。
2008年4月8日,拍攝一個爆破場面時,發生意外,煙火組工作人員一死二傷。劇組開了追悼會後,繼續拍攝。
12天之後,劇組再度遭逢了廊橋垮塌事故,造成38名群眾演員受傷。
整個劇組所有人,都像劇中角色一樣,被推到了一個極端的境地。
因此,儘管康洪雷的原計劃是拍完整部小說,但不得不到43集戛然而止,結局刪掉了整整4集!蘭曉龍小說中的至少15萬字沒有拍!
而在刪掉的4集裡面,就有王寶強的小兵「菊花」戲份。
康洪雷本人,對此滿懷遺憾,他曾在採訪裡說:「我有遺憾,不辣和日本兵在破窯洞那部分,這是我在這部劇裡最想表現的東西,一種民族融合的東西。」
蘭曉龍跟康師傅想法一致,他說:「不辣跟日本兵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在一個廢棄的磚窯裡生活的戲,不辣白天討飯養活自己和日本兵,這裡邊包含著巨大的人文關懷,也體現了中國人那種寬容的胸襟。只要放下武器,無論曾經是敵是友,我們都可以在一起生活。」
炮灰團最暖的不辣哥
那麼,當年沒有拍完《團長》完整小說的康洪雷和蘭曉龍,能否藉此機會,把遺憾填補,讓故事按照他們當初的設想走到終點呢?
第三,講究到骨頭縫裡的細節控。
《我的團長我的團》之所以從當年開播時的8.3分,經過11年漲到了現在的9.4高分,因為它的魅力歷久彌新,永不褪色。
除了導演、劇本,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劇中那些真實可信的細節,也是成就它的重要因素。
當其他抗戰劇的男主是這樣的時候:
《我的團長我的團》男主角是這樣的:
不辣,拍攝過程中,真有幾隻蒼蠅飛過來落在他身上。
這是化妝師也畫不出來的招蒼蠅的「髒」、透過螢屏仿佛也能聞見的「臭」。
你見過哪一部抗戰劇裡的主角們這麼髒?這麼破?
《團長》劇中所有角色不論主角配角,已經讓角色「長」在了自己身上。
而對細節的「控」,你細研究,已經滲透到了《團長》的骨頭縫裡,比如機槍射擊之後,每過一段時間要換一下彈夾,槍管發燙會卸下來散熱,扛著機械累了會擦汗……
「它會讓你覺得這真的是在打一場戰爭,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也會累、也會疼,根本不會出現一些褲子裡藏手榴彈、速度快過狙擊槍的荒唐設定」,有《團長》十級學者如是說。
每一個愛《團長》的觀眾,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十個手指頭也數不完的優點。
如此珍愛的作品,自然是要交到同樣珍愛它的人手裡,雖然影視劇界總有一條「自古續集多續貂」的魔咒,但身為熱愛《團長》的劇迷一份子,這次我希望百分之一的奇蹟,發生。
2008年,《我的團長我的團》拍攝了170多天,投入3000多萬元,拍成了43集,成為迄今無法超越的「抗戰第一劇」。
2020年,《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啟動,12年一輪迴,能否再次迎來經典重現?
今日主筆:某小刀。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