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影《雛妓》觀後感

2023-08-07 04:34:09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

  電影《雛妓》觀後感【篇一】

  Sara的父親早早離開了她的母親,Sara的媽媽為了維持生計,成為了性工作者。後來嫁給了一個文具店老闆。

  Sara的繼父在15歲那年強姦了她,Sara的媽媽知道,但是沒有制止。事後跟她說「呢樣嘢,你俾佢,都好過俾呢地爛仔,女人都是咁樣喇。」遂抱頭痛哭。

  Sara決定離家出走,露宿街頭。後來在尖沙咀,認識了一個垂釣的美男子(?),在車庫裡主動跟人家玩兒了車震,事後把大叔的手按在自己胸上「記住你應承過我乜嘢」其實也簡單,就是幫她找了個bandone的學校,開始了漫長的包養生活。

  鬼扯的是,在漫長的包養生活中,兩個人產生了感情,Sara愛上了成熟的「視學官」,而華叔亦會為學校裡男仔與Sara講話呷醋。

  再鬼扯的是,其實華叔是政府教育高官,不願意在人前顯露出與Sara的關係,於是矛盾在Sara埋怨大叔不來自己畢業禮,大叔說其實我了,但是不可以給人家知道,哎呀你到底想要我講啥,愛不愛你?不愛!這段戲裡爆發了。

  之後兩個人再見就是6年後,華叔肝癌晚期,約見Sara,希望她不要他的葬禮,不要給別人知道他們的關係,因為Sara還年輕,有大好前程。阿SA這裡演技可以讚一個,哭中有笑,笑中有哭的神情還是滿貼合人物心理。

  OK,之後呢,Sara跟了四個月的官商勾結的報告被主編斃了,被男朋友騙了,決定像是被她媽當初出賣了她一樣又被出賣了,心情一不好,就了泰國清邁。

  在清邁的一個酒吧,帶走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兒Angela,發生了如下的對話「Icanmakeyoucomfortableandhappy」」Doyoureallyenjoysellingyourself」。作為雛妓的angela可以為了錢做任何事情,但是作為Dokmy的Angela卻遲遲不願告訴Sara她的姓名。

  之後呢真心看不懂,倆人遊了幾天泰國之後,Sara自殺了。

  親娘啊。你故事敘述要完整啊!你他媽前後鋪墊呢?渲染呢?臥槽這是幹嘛了為啥就自殺了?尼瑪你不是剛剛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新故事,新採訪,決定解放泰國千萬雛妓麼?你哪怕做個噩夢然後自殺了,我都能接受啊。

  哦。講回來了,自殺完了之後被救回來了,給dokmy贖身,因為旁白告訴我「其實佢不明白,我就系另一個dokmy,我救咗佢,可能都系上天的安排。」dokmy贖身之後被送福利院,院長說「someparentseventhinkthereisnothingwrongtoselltheirdaughters.」我長舒一口氣,臥槽,進正題了。結果看看時間,這還十分鐘全劇終了,來得及嗎?

  來得及啊,因為炒了半天的「雛妓」話題到這就結束了。

  Dokmy和Sara告別的時候說了句啥「youaredifferentfromthosemen.theyjustfuckmeandhavemeforgotten。」我內心一片大操,泰國的雛妓的口語語法好像都比我強,還havemeforgotten那麼複雜。

  結束了!然後就結束了!Sara回香港見了自己臨終的母親。然後親情這裡的矛盾也就這麼結束了!

  故事的結尾是啥呢,按照我對整個兒片的期望,它哪怕提了Sara的關於雛妓的新聞報導有啥後續影響都好啊!結果是啥呢,是說Sara回泰國找Dokmy,未果,在Facebook了po了一條「haveyouseenmydocmy,theThaifollows」全劇終。

  電影《雛妓》觀後感【篇二】

  早晨掙扎了好久才醒過來,眼皮沉重,大概是昨晚那部電影的緣故。

  事實上,我是不太喜歡看香港電影的,因為這個領域的大分被「小馬哥」式的形象佔據,而我又缺乏那種地域文化認同,自然難以深刻理解,更談不上喜歡。

  當然我也十分承認這裡面有個人審美水平在作祟,這裡就只就我論我,亟待提升的我。

  《雛妓》這個名字似乎有些難登大雅之堂,基於一種女孩子的羞澀,剛看到時我甚至都不敢點開。但毫無疑問這個名字是切題的,甚至深入整個片子的骨髓。「雛」本義為初生的小鳥,早在古代青樓便把還未破身的妓女稱為「雛」。除了還未失身外,這個字還有另一個意思,那便是年齡小。

  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有真實的原型,但我還是很難想像一個人,一個女孩會經歷這麼多的苦痛,難道人心不是肉長的嗎,母親竟然會容忍繼父強姦女兒以苟且偷生,社會竟能容忍那麼多的小女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男人們,竟然肆無忌憚地張揚著無恥的欲望。有人說,這就是生活。當然我懂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許那就是她們的生活方式。但是這豈不是就是在縱容罪惡?由此看來該轉而篤信「性惡論」了,在這種齷齪的地方美麗和善良早就被掩蓋。

  作為一個女孩子,對此我是嫉惡如仇的,假如遭受這種經歷的人是我,或許我早已不在人世。我不得不欽佩Sara,從無望到放棄到重新出發,她身上有著太多的勇敢和毅力。電影畫面中那堵寫滿字的牆讓我噓噓不已,不論其他,這個姑娘內心已築起了一道長城,成長讓她變得百毒不侵,從此再無人能傷她分毫。但她始終是孤獨的,建立在冷漠的社會之上的孤獨卻再也無法康復。

  Dok-My這樣的姑娘讓人痛心,事實上泰國、寮國、緬甸等這些國家也確實存在大量未成年少女賣淫的狀況,無論性產業能帶來多少利益,但經濟的增長永遠不應該建立在對孩子的摧殘上,一個國家的政治有多民主,往往要看這個國家的孩子有多幸福。無數個類似於Dok-My的女孩還在忍受痛苦,在關愛孩子的路途上不應該有國籍之分。很可能我們終其一生都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如果遇到了,我們是應該做點什麼的。

  這部電影拍得很不錯,無論是題材還是方法。看完之後,我在想,我們的社會問題是否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來呈現,除了文藝範兒的小資情調、提醒人銘記歷史的戰爭片,我們也十分需要這類深入骨髓的社會問題反映片。呈現了才會有更多人知道、了解、參與,但很顯然這會成為少數人的事業。如果我們不能,那讓我們選擇等待少數人的發聲、支持少數人的發聲。

  電影《雛妓》觀後感【篇三】

  這部片子雖然拍的有點文藝的感覺,但個人感覺仍然不適合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觀看。

  影片講述了一個香港女孩(何玉玲)從小被親生父親、養父兩度性侵[期間其母親知情但並未阻攔]後離家出走,生存的很艱難;為了改變自己的狀態,無意間認識一個公務員(後來居然還升職為教育局副秘書長),最終為了讓其供自己上學、租房、吃穿;從最初的主動求包養式援交變成後來的感情相交,情勢發展很是糾結。

  後來何玉玲去泰國清邁調查妓女行業,認識了當地妓女Dok-my,其間發生很多事情,畢業後何玉玲想和有家的甘浩顯山露水的公開他們之間的關係,但是被甘浩拒絕了;甘浩在病逝前和何玉玲見過最後一面居然是要求何玉玲不要去自己的葬禮,到此,從來沒有感受到正常關愛的何玉玲知道甘浩其實是有愛她的;結果沒多久甘浩病逝,何玉玲覺得人生了無生趣,在浴池自殺,好在Dok-my相救,後來何玉玲和Dok-my在一次妓院調查中被發現其帶有錄像機,遭到追搶,好在遇到當地警察,Dok-my因為未滿18歲被送到當地福利院,最後何玉玲和男友回到香港,母親在病床上堅持著要等到女兒何玉玲最後一面,終於何玉玲到了病床前,母親說:媽媽對不起你。何玉玲說:我過得很好,你放心走吧。以這樣的方式原諒了母親當初在其被性侵而未出面阻攔的過錯;其母親也因此而閉眼西去。

  生活終於恢復平靜,何玉玲又回到報社開始自己的真實新聞報導,也有去找過Dok-my,但是再去時已經找不到了,片尾是何玉玲在Facdbook上發信息找Dok-my。

  此片看完後,個人感覺,情緒複雜,感慨如下:

  如果佢來暱個世界只是為作生存同埋繁衍後代,佢同動物有咩分別?!

  從Dok-my的身上看到,性工作者也是人來的,只不過其思想方式因為教育的貧瘠被禁錮得不知道如何逃離這個行業去過正常人的生活。

  人是可以因為得到了合適的教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的,但如果沒有合適的教育,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會空出太多的漏洞,甚至於因此而過著很低的生活品質,失去被尊重的權利。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