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草種基質播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0:54: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草種基質播撒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工作業已慢慢被智能機械所取代,各行各業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智能機械的研究,從而減少人力操作,減少勞動力,降低勞務支出,實現經濟利潤的最大化。
播種機的研究與發展,將會大大減少工農播種的勞動,也節省時間,提高產量,節省能源,降低作業成本,與傳統播種方法相比,聯合播種的勞動消耗的作業費用約降低30%。播種機在播種的同時,能完成施肥、噴灑液等作業,一次可以完成多項作業,作業效率高,保證及時播種,帶動經濟的發展等等。播種機具有省種、省工、高產,經濟等諸多有點,播種機是影響我國農林業發展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草種基質播撒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草種基質播撒機,其包括機架以及分別設置在機架上的料鬥、攪拌裝置、控量門、帶傳動機構、水平傳送帶、毛刷輥、齒輪傳動機構和機電控制櫃;所述水平傳送帶和毛刷輥分別設置於所述播撒機料鬥的下端出料口與皮帶輸送機的PVC輸送帶之間,且所述水平傳送帶與毛刷輥之間通過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攪拌裝置設置於所述播撒機料鬥內,且所述攪拌裝置與電動機之間採用帶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機電控制櫃與電動機通訊連接;所述控量門鉸接在所述播撒機料鬥下端出料口。
進一步地,所述的機架為採用角鋼焊接而成的支架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料鬥位於機架上方,且其出料口與水平傳送帶的上表面相接。
進一步地,所述料鬥設置為上寬下窄的形狀,所述料鬥採用薄鋼板焊接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的控量門與料鬥之間採用絲杆螺母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裝置設置於料鬥中,且其位置靠近出料口。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和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為帶有傾角的柱狀,利用螺栓安裝在所述攪拌軸上。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軸上分布左右兩組攪拌葉片,且兩組所述攪拌葉片呈對稱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傳送帶採用齒形輸送帶的結構,且該水平傳送帶主動輥與電動機之間採用聯軸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毛刷輥安裝在所述水平傳送帶主動輥的斜上方,與所述水平傳送帶主動輥之間採用齒輪傳動機構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草種播撒機流水線上的工作自動化,長期使用可靠性強;操作簡單,調整控制方便,能方便地實現複雜的自動工作循環。
(2)機構簡單,使用動力較小,操作方便,佔地空間較小;易於實現系列化、標準化和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維修和推廣使用。
(3)播種機在播種的同時,能完成施肥、噴灑液等作業,一次可以完成多項作業,作業效率高,保證及時播種,提高產量。
(4)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動力,節省能源,降低作業成本,與傳統播種方法相比,聯合播種的勞動消耗的作業費用約降低30%。同時,可以減少機組進地次數,使土壤免受機具的過度壓實。
(5)精密播種機械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種機械上除了設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鎮壓及施肥、灑農藥裝置外,其排種裝置多採用新的工作原理。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草種基質播撒機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機架;2—電動機;3—水平傳送帶;4—帶傳動機構;5—攪拌裝置;6—料鬥;7—毛刷輥;8—齒輪傳動機構;9—PVC輸送帶。
圖2是本實用新型草種基質播撒機剖視圖。
圖中標記:1—機架;2—電動機;3—水平傳送帶;4—帶傳動機構;5—攪拌裝置;6—料鬥;7—毛刷輥;8—齒輪傳動機構;9—PVC輸送帶。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標記:31—水平傳送帶從動輥;32—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3—齒形輸送帶;61—控量門;62—出料口;7—毛刷輥;8—齒輪傳動機構。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攪拌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51—攪拌軸;52—攪拌葉片;521—左葉片;522—右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結合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草種基質播撒機,其包括機架1以及分別設置在機架1上的料鬥6、攪拌裝置5、控量門61、帶傳動機構4、水平傳送帶3、毛刷輥7、齒輪傳動機構8和機電控制櫃;水平傳送帶3和毛刷輥7分別設置於播撒機料鬥6的下端出料口與皮帶輸送機的PVC輸送帶9之間,且水平傳送帶3與毛刷輥7之間通過齒輪傳動機構8連接;攪拌裝置5設置於播撒機料鬥6內,且攪拌裝置5與電動機2之間採用帶傳動機構4連接;機電控制櫃與電動機2通訊連接,通過對電動機2的控制實現對上述各個部件的控制;控量門61鉸接在播撒機料鬥6下端出料口,利用控量門61的轉動來控制基質播撒的厚度或草種的播撒量。
可見,草種基質播撒機在播種的同時,能完成施肥、噴灑液等作業,其優點是一次可以完成多項作業,作業效率高,保證及時播種,提高產量,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動力,節省能源,降低作業成本,與傳統播種方法相比,聯合播種的勞動消耗的作業費用約降低30%。同時,可以減少機組進地次數,使土壤免受機具的過度壓實。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各個部件的具體尺寸大小以及安裝形式並不局限,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調整。
本實施例中的機架1為採用角鋼焊接而成的支架結構。具體可採用大號的角鋼焊接而成,可以起支撐的作用。當然,該機架1也可以採用其他材質製成,此處不再局限,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設置。
本實施例中的料鬥6位於機架1上方,且其出料口62與水平傳送帶3的上表面相接,該料鬥6起裝載草種基質的作用,且通過水平傳送帶3進行輸送。
優選地,水平傳送帶3為小型輸送帶,可視出料口62的大小而靈活設置。
而且,料鬥6設置為上寬下窄的形狀,便於進料,料鬥6採用薄鋼板焊接而成。所謂上寬下窄可以理解為料鬥6的橫截面自上而下面積依次減少。
具體對於料鬥6的形狀,可以有多種形式,此處不再贅述。
優選地,控量門61與料鬥6之間採用絲杆螺母連接。由於控量門61設計在料鬥6的出料口62處,可利用控量門61的轉動來控制基質播撒的厚度或草種的播撒量,控量門61與料鬥6之間採用絲杆螺母連接;水平傳送帶3的運動會帶出基質或草種。當然,控量門61與料鬥6之間的鉸接方式也可以採用其他方式,例如:通過銷軸或鉸鏈等進行鉸接。
本實施例中的攪拌裝置5設置於料鬥6中,且其位置靠近出料口62。作用是將料鬥6內的基質或草種打散分流,讓基質或草種均勻地落在水平傳送帶3上向前輸送而不是成堆或者堵塞在料鬥6裡;而且,攪拌裝置5與電動機2之間採用一定傳動比的帶傳動。
本實施例中的攪拌裝置5包括攪拌軸51和攪拌葉片52;攪拌葉片52為帶有傾角的柱狀,利用螺栓安裝在攪拌軸51上。
優選地,攪拌軸51上分布左右兩組攪拌葉片52,且兩組攪拌葉片52呈對稱分布。攪拌葉片52設計為帶一定傾角的柱狀,利用螺栓連接安裝在攪拌軸51上,安裝時垂直軸面的同時,當然還可以進一步與軸中心線成45°傾角,並且左葉片521和右葉片522的安裝角度是對稱的,因此才能將基質或草種從料鬥6的出料口62均勻地分流。
優選地,水平傳送帶3採用齒形輸送帶33的結構,便於草種基質的下料與拋灑,且該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與電動機2之間採用聯軸器連接。
具體地,這種水平傳送帶3包括:齒形輸送帶33以及穿套於齒形輸送帶33內圈的水平傳送帶從動輥31、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其中,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與電動機2之間採用聯軸器連接。
優選地,毛刷輥7安裝在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的斜上方,與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之間採用齒輪傳動機構8連接。
具體地,毛刷輥7安裝在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的右上方,與水平傳送帶主動輥32之間採用一定傳動比的齒輪傳動。草種(草莖)或基質先均勻地播撒在水平傳送帶3上,然後利用毛刷輥7採用拋灑方式來均勻覆蓋在PVC輸送帶9上。
優選地,機電控制櫃中電動機2採用變頻器進行調速,全程採用PLC進行控制。採用PLC自動控制,可以與其他設備組成自動化生產流水線。
PLC控制系統的具體結構此處不再贅述,可直接應用現有技術中的PLC控制系統。這種PLC控制系統又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的。它採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於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並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是工業控制的核心部分。
值得說明的是,術語「優選的」和「優選地」是指,在某些情況下可提供某些益處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然而,在相同或其他情況下,其他實施方式也可能是優選的。另外,一個或多個優選的實施方式的敘述不意味著其他實施方式是不可用的,也不旨在將其他實施方式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外。
草種基質播撒機的工作流程:進料→攪拌均勻→控量出料→拋灑覆蓋。
首先,前期準備工作:選擇合適溼度的基質或草種(撕扯完成的草莖)放入料鬥6中。啟動電動機2使水平傳送帶3、毛刷輥7和攪拌裝置5運動起來,接著打開控量門61選擇合適的高度,讓讓基質或草種均勻地落在水平傳送帶3上向前輸送而不是成堆或者堵塞在料鬥6裡,然後利用毛刷輥7採用拋灑方式來均勻覆蓋在PVC輸送帶9上。
可見,草種和基質輸入功能主要採用輸送帶上料,攪拌分流功能是靠帶葉片的攪拌軸51實現;用水平傳送帶3實現輸送功能;用水平傳送帶3與毛刷輥7實現拋撒功能和輸出功能;控量功能主要靠控量門61實現。草種基質播撒機在播種的同時,能完成施肥、噴灑液等作業,其優點是一次可以完成多項作業,作業效率高,保證及時播種,提高產量,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動力,節省能源,降低作業成本,與傳統播種方法相比,聯合播種的勞動消耗的作業費用約降低30%。同時,可以減少機組進地次數,使土壤免受機具的過度壓實。
因此,總結起來,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草種播撒機流水線上的工作自動化,長期使用可靠性強;操作簡單,調整控制方便,能方便地實現複雜的自動工作循環。
二、機構簡單,使用動力較小,操作方便,佔地空間較小;易於實現系列化、標準化和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維修和推廣使用。
三、播種機在播種的同時,能完成施肥、噴灑液等作業,一次可以完成多項作業,作業效率高,保證及時播種,提高產量。
四、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動力,節省能源,降低作業成本,與傳統播種方法相比,聯合播種的勞動消耗的作業費用約降低30%。同時,可以減少機組進地次數,使土壤免受機具的過度壓實。
五、精密播種機械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種機械上除了設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鎮壓及施肥、灑農藥裝置外,其排種裝置多採用新的工作原理。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