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動力氣液混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10:44:51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化工、環保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外動力氣液混合器。
背景技術:
空氣粉塵汙染為環境主要汙染形式之一,尤其是工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氣直接傷害生產工人的健康,汙染環境。而目前沿用的各種除塵技術和裝備普遍除塵結果不甚理想,投資費用又大。近些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溼式除塵設備,基本上是水浴式、水簾式、水幕式以及噴淋式,多因氣液兩相交混不夠充分,往往氣相自成短路,導致除塵效果不好,耗水量偏大;傳統的洗滌器主要依靠氣體和洗滌液的高速碰撞捕集汙染物顆粒,消耗大量的空氣動力和水動力,阻力高,能耗大。因此,尋找一種簡單易行,除塵效果又好的溼式除塵器,是我們所追求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動力氣液混合器,採用外動力使裝置旋轉,提高氣體的除塵效率,節約洗滌水的用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外動力氣液混合器,包括,
殼體,包括圍板、頂板和底板,所述圍板上設有出氣管口和出水管口;
內管,置於所述殼體內部,其上端為進氣管口且上端縮口後與所述殼體的頂板轉動連接,所述內管底部設有轉動部件,所述內管管壁上設有若干氣孔;
圓筒,包括至少一個,置於所述殼體內部並同心包圍在所述內管外部,所述圓筒上端開口,所述圓筒底部設有轉動部件;所述殼體的頂板上對應每個所述圓筒的位置以及內管的位置分別設有進水管口,所述圓筒壁上設有若干小孔;
動力系統,設於所述殼體底部,用於帶動所述內管和圓筒旋轉。
進一步地,所述動力系統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設有輸出軸,所述電機輸出軸上設有多個外齒輪;所述內管底部和圓筒底部對應每個外齒輪的部位設有內齒輪,所述外齒輪與相應的內齒輪嚙合,帶動內管和相應的圓筒旋轉。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外齒輪的齒數不同,相應的與其嚙合的多個內齒輪的齒數也不同。
進一步地,所述內管上端與所述殼體頂板之間設有轉動軸承。
進一步地,所述圓筒包括三層,所述圓筒上的小孔孔徑由內至外逐級縮小。
其中,所述三個圓筒上的開孔孔徑由內至外分別是1.5-3mm、0.5-1.5mm、0.1-1mm。
進一步地,所述內管管壁上的氣孔孔徑3-9mm。
進一步地,所述內管以及圓筒的進水管口分別獨立控制進水。根據實際需要是否開啟圓筒的進水管口。
進一步地,所述出氣管口位於所述殼體圍板的中部,所述出水管口位於殼體圍板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外動力,通過電機帶動內管和多層圓筒旋轉,每層圓筒的轉速不同,實現氣體和液體有效充分混合,提高除塵效果。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依次開啟動力系統、洗滌水系統、進氣系統;
氣體由內管進入,在離心力作用下從氣孔處甩出,同時洗滌水由進水管口流到內管壁上,並沿著內管壁向下流動,同時洗滌水在內管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從圓筒的小孔處甩出;
同時,洗滌水由進水管口流到圓筒壁上,並沿著圓筒壁向下流動,同樣在圓筒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從圓筒的小孔處甩出;
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氣體與洗滌液相互碰撞,氣體中的顆粒汙染物被洗滌液捕集下來,進而從氣體中去除;
最內層甩出的洗滌液混入下一層洗滌液中被利用,進一步洗滌氣體;
氣體經過多層圓筒的同時被多次洗滌,逐級除塵淨化;
經洗滌除塵後的潔淨氣體從出氣管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採用從圓筒和內管上端進水管口處進水,水沿圓筒壁向下流,氣體由內管上端的進氣管口進氣,電機轉動內管和圓筒旋轉,水由於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被甩出,洗滌液不斷切割流動的氣體,氣體與洗滌液的碰撞增加,對氣體的洗滌淨化效率提高;每層甩出的洗滌水都可被下一層利用,可節約耗水量。該裝置可根據氣體的含塵情況增加或者減少圓筒的層數,且裝置操作靈活、簡單。
與傳統氣液混合器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該裝置利用外動力產生的離心力將氣體與洗滌液一同甩出,離心力增加了氣體與洗滌液碰撞的力度,在甩出的過程中,洗滌液不斷地切割氣體,氣體與洗滌液的碰撞增加,氣體中的顆粒汙染物被更充分的捕集下來;每層的洗滌液均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下一層,與下層洗滌液一起被利用。傳統的溼式除塵器往往出現氣液兩相混合不充分,氣相自成短路的現象,從而影響除塵效果;本實用新型氣液混合器不僅可以克服傳統溼式除塵器氣液混合不充分的缺陷,還可節省洗滌液用量,為企業節約運行成本。
在
技術實現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內容部分並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徵和必要技術特徵,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外動力氣液混合器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以便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而得以實施。在其他的例子中,為了避免與本實用新型發生混淆,對於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徵未進行描述。
為了徹底了解本實用新型,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細的結構。顯然,本實用新型的施行並不限定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習的特殊細節。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這些詳細描述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具有其他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是一種外動力氣液混合器,用於洗滌氣體,通過設置外動力,通過電機帶動裝置內部的內管和多層圓筒旋轉,每層圓筒的轉速不同,實現氣體和液體有效充分混合,提高除塵效果。具體來講,
參考圖1所示,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外動力氣液混合器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外動力氣液混合器,包括殼體10,內管20,圓筒,包括至少一個,該實施例設置三個,分別是圓筒30、圓筒40、圓筒50;
其中,殼體10包括由圍板11、頂板12和底板13構成一個封閉腔體,在圍板11中部設置出氣管口14,圍板11底部設置出水管口15;
內管20置於殼體10內部,其上端為進氣管口21且上端縮口後與殼體10的頂板12通過轉動軸承轉動連接,內管20底部設有內轉輪22,內齒輪22轉動的同時帶動內筒20旋轉,內管20管壁上設有若干氣孔23,氣孔23孔徑為7-9mm,該實施例選用8mm;殼體10的頂板上對應內管20的位置開設進水管口24;
三個圓筒30、40、50均置於殼體10內部並同心包圍在內管20外部,圓筒上端開口,三個圓筒壁上均設有若干小孔;且三個圓筒上的小孔孔徑由內至外逐級縮小。其中,圓筒30上的小孔孔徑為1.5-3mm,該實施例選用1.5mm,圓筒40上的小孔孔徑為0.5-1.5mm,該實施例選用0.5mm,圓筒50上的小孔孔徑為0.1-1mm,該實施例選用0.1mm;三個圓筒底部分別安裝內齒輪31、內齒輪41和內齒輪51,殼體10的頂板上對應三個圓筒30、40、50的位置分別開設進水管口32、進水管口42、進水管口52;
動力系統60,設於殼體10底部,用於帶動內管20和三個圓筒旋轉。
該實施例中的動力系統60包括電機61,電機61設有輸出軸62,電機輸出軸62上同軸對應安裝四個外齒輪,分別是外齒輪63、外齒輪64、外齒輪65、外齒輪66;內管20底部的內齒輪22與外齒輪63嚙合,圓筒30底部的內齒輪31與外齒輪64嚙合,圓筒40底部的內齒輪41與外齒輪65嚙合,圓筒50底部的內齒輪51與外齒輪66嚙合,從而分別帶動內管20和對應的內筒旋轉,多個外齒輪的齒數不同,相應的與其嚙合的多個內齒輪的齒數也不同,在電機61帶動多個外齒輪旋轉時,使得內管和每層圓筒的轉速不同,轉速由內至外遞增,實現氣體和液體有效充分混合,提高除塵效果。而且內管20以及圓筒的進水管口分別獨立控制進水,在洗滌氣體過程中,可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開啟圓筒的進水管口。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外動力,通過電機帶動內管和多層圓筒旋轉,提高洗滌效果。
氣體具體洗滌工藝如下:
依次開啟電機61、開啟進水管口24通入洗滌水系統、開啟進氣系統;
洗滌水沿內管20向下流動,在內管20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從氣孔23甩出;
待洗滌氣體由進氣管口21進入內管20,也同樣在離心力作用下從氣孔23處甩出;
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氣體與洗滌液相互碰撞,氣體中的顆粒汙染物被洗滌液捕集下來,進而從氣體中去除;
內管20甩出的洗滌液混入下一層洗滌液中被利用,進一步洗滌氣體;
隨後氣體進入第一層圓筒30內,一方面與洗滌水切割碰撞,顆粒汙染物被捕集下來,另一方面在離心力作用下連同洗滌液一起從小孔處甩出;
然後氣體進入第二層圓筒40內,一方面繼續與洗滌水切割碰撞,顆粒汙染物被捕集下來,另一方面在離心力作用下連同洗滌液一起從小孔處甩出;
最後氣體再進入第三層圓筒50內,一方面繼續與洗滌水切割碰撞,顆粒汙染物被捕集下來,另一方面在離心力作用下連同洗滌液一起從小孔處甩出;
氣體經過多層圓筒的同時被多次洗滌,逐級除塵淨化;而且三層圓筒上的小孔由內至外逐級縮小,氣體中的粉塵按照粒徑由大到小的順序被逐級捕獲,並流入殼體10內底部;
經洗滌除塵後的潔淨氣體從出氣管口14排出,被捕集的汙染物顆粒隨汙水從出水管口15排出。
在洗滌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適時打開圓筒頂部的進水管口。
當然,上述實施例中的動力系統還可以採用其他結構形式,不限於上述舉例形式。
本實用新型的外動力氣液混合器利用外動力產生的離心力將氣體與洗滌液一同甩出,離心力增加了氣體與洗滌液碰撞的力度,在甩出的過程中,洗滌液不斷地切割氣體,氣體與洗滌液的碰撞增加,氣體中的顆粒汙染物被更充分的捕集下來;每層的洗滌液均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下一層,與下層洗滌液一起被利用,可節省洗滌液用量,為企業節約運行成本。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