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體外培育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和製備方法
2023-07-17 13:30:41 1
專利名稱:一種含體外培育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和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體外培育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和製備方法,屬於藥物制 造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會引起發熱、頭痛、四肢酸痛、 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狀。我國很多醫生或家長常給生病兒童服用小兒氨酚黃那 敏顆粒,由人工牛黃、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加蔗糖和香精製成的,但該產品存在 兩個問題沒有很好解決,質量不穩定並導致該產品副反應時常發生。一是處方中使用人工 牛黃,由於現行標準中沒有對有害成份游離膽紅素進行含量限定,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增多; 二是處方中藥物的量遠小於輔料的量,常出現均勻度不能很好解決,導致患兒出現嗜睡、咽 幹喉痛、昏睡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一、目前患兒服用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含有人工牛黃,人工牛黃的質量標準中 沒有對游離膽紅素的含量進行限定,其中的游離膽紅素含量較天然牛黃、體外培育牛黃的 含量高的多(天然牛黃和體外培育牛黃中所含游離膽紅素在453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不 得過0. 70),游離膽紅素超過一定濃度時它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細胞引起黃疸, 對於年齡小於3歲的小孩服用現在的含人工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常有小孩出現嘔 吐、厭食、黃疸的不良反應。本發明使用的體外培育牛黃,是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的原料 藥,擁有完善的質量標準。體外培育牛黃是模擬牛體內膽結石形成的生化過程,在體外牛膽 汁內研製出的牛膽結石,其性狀、外觀結構、微觀結構、成份、含量均與優質天然牛黃一致, 質量穩定、可控,不含豬去氧膽酸,能進行工業化生產,正好彌補了天然牛黃之不足。體外培 育牛黃的成石過程是生物化學過程,是各種有效成分、有效基團自然組合的過程。1997年, 體外培育牛黃獲得了國家中藥一類新藥證書,2002年,該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 等獎。經國家藥典委員會組織的專家多次論證體外培育牛黃的形狀、結構、成分、含量均與 天然牛黃相似,藥效學、毒理學研究結果證明安全,臨床療效與天然牛黃一致,且對於某些 病種的療效高於天然牛黃,是天然牛黃的理想替代品。體外培育牛黃的質量標準已被《中國 藥典》2005年版收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後在武漢、北京等地召開專家論證會,對體外培育牛 黃與培植牛黃是否可替代天然牛黃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研討。對體外培育牛黃的膽紅素含量 等多種成的檢測顯示,體外培育牛黃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牛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 據專家的結論,決定把安宮牛黃丸等41種急重症用藥可用體外培育牛黃、培植牛黃替代。 以解決牛黃原料不足這一問題。體外培育牛黃的培育成功,必將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受益於 牛黃的藥用功效。2004年1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關於牛黃及其代用品使用問題 的通知》對於國家藥品標準處方中含牛黃的臨床急重病症用藥品種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含牛黃的新藥,可以將處方中的牛黃以培植牛黃、體外培育牛黃替代牛黃等量 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黃替代;其他含牛黃的品種可以將處方中的牛黃以培植牛黃、體 外培育牛黃或人工牛黃替代牛黃等量投料使用。該文件的對人工牛黃的使用範圍進行了限 定,對體外培育牛黃能夠與天然牛黃等同使用,也是對體外培育牛黃的質量、藥效、臨床療 效的肯定。本發明使用體外培育牛黃代替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中的人工牛黃,是有科學依據 和政策支持的。就有效成份而言,在現行的法定標準中,人工牛黃含有的膽紅素(有效成 份)不得少於0.63%,而體外培育牛黃與天然牛黃含有的膽紅素的不得少於35.0%。二者 質量差異由此可見一斑。二、現有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是由人工牛黃、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制 成的,由於治療藥物與輔料使用量差別大,常導致藥物的均勻度不符合要求,馬來酸氯苯那 敏由於藥效作用強,含量又低,使用常規的混合攪拌、擠壓制粒很難使均勻度符合要求,常 有幼兒服用均勻度不符合要求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出現中毒的症狀如昏迷、反應遲鈍、 口乾咽痛等較明顯的副作用。本發明使用的混合方法和工藝技術方案能夠很好解決這個問 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提供了一種含體外培育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的製劑和製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配方和製劑,經臨床實驗驗證在治療小兒感冒症狀的同時,能夠減 少嘔吐、厭食、黃疸、昏迷、反應遲鈍、口乾咽痛等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本發明是屬於一種小兒感冒藥的製劑,其特徵是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是由體外 培育牛黃5份、對乙醯氨基酚125份、馬來酸氯苯那敏0. 5份,適量的蔗糖和香精製成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第一步先取體外培育牛黃粉碎成極細粉,備用;第二步取馬來酸氯苯那敏運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對乙醯氨基酚中,混合研 勻,過120目篩備用;第三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極細粉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第二步獲得的粉末中, 研勻,過120目篩,備用;第四步將蔗糖攤薄於不鏽鋼盤中,在80°C烘烤1小時,在烘箱內冷卻至室溫,粉 碎,過120目篩。取四分之一的糖粉,按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中糖漿的製備方 法,製備成糖漿。第五步取第三步獲得的粉末和香精研勻後,按照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第四步 獲得的粉末中,攪拌30分鐘,用糖漿做粘合劑,攪拌30分鐘,再加入少量的85 90%的乙 醇做粘合劑,攪拌30分鐘,按照顆粒劑的方法用擠壓法製備顆粒,烘乾(含水量少於5% ), 過12目篩,得到成品顆粒劑。使用的乙醇量根據溼顆粒的粘合程度決定,顆粒劑的粉末太 幹,就加大乙醇的使用量,以手捏之成團,鬆手即散為度。本發明在配方上的創新點是選用體外培育牛黃代替人工牛黃。人工牛黃是在我 過牛黃資源十分稀缺下尋找的替代品,是直接將牛膽汁乾燥後調配而成,由於游離膽紅素 含量偏高,結合膽紅素的含量偏低,臨床報導副反應很多,人工牛黃是不能替代天然牛黃使用的,而體外培育牛黃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可以按與天然牛黃同等劑量使用的 牛黃替代品。本發明在製備工藝上的創新點是先將量小的,對療效貢獻大的成份先行處理,並 按照等量遞增的混研方法混合,可以避免藥物分散不均勻的現象。由於處方中馬來酸氯苯 那敏含量很低,但副反應報導的很多,如果分散不均勻,對患兒會有很多不利影響。運用等 量遞增並分層次混研的方法,可以有很好的分散效果。通過多次實驗對照,將輔料蔗糖在80°C烘烤1小時後在烘箱內冷卻至室溫,粉碎 過120目篩,再與藥物粉末混合制粒,這樣的工序可以有效地解決藥物的水溶性問題,藥物 能夠全部溶化,沒有輕微渾濁的現象,說明這種工藝方案有助溶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取體外培育牛黃5g、對乙醯氨基酚125g、馬來酸氯苯那敏0. 5g,蔗糖5875g和甜橙 香精12. 5g,製備的工藝流程如下第一步先取體外培育牛黃粉碎成極細粉,備用;第二步取馬來酸氯苯那敏運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對乙醯氨基酚中,混合研 勻,過120目篩備用;第三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極細粉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第二步獲得的粉末中, 研勻,過120目篩,備用;第四步將蔗糖攤薄於不鏽鋼盤中,在80°C烘烤1小時,在烘箱內冷卻至室溫,粉 碎,過120目篩。取四分之一的糖粉,按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中糖漿的製備方 法,製備成糖漿。第五步取第三步獲得的粉末和甜橙香精研勻後,按照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第 四步獲得的粉末中,攪拌30分鐘,用糖漿做粘合劑,攪拌30分鐘,再加入少量的85 90% 的乙醇做粘合劑,攪拌30分鐘,按照顆粒劑的方法用擠壓法製備顆粒,烘乾(含水量少於 5% ),過12目篩,得到成品顆粒劑,分裝,每袋6g。注使用的乙醇量根據溼顆粒的粘合程度決定,顆粒劑的粉末太幹,就加大乙醇的 使用量,以手捏之成團,鬆手即散為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含體外培育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其特徵在於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 是由體外培育牛黃5份、對乙醯氨基酚125份、馬來酸氯苯那敏0. 5份,適量的蔗糖和香精 製成的。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製劑為顆粒劑。
3.按照權利要求1 2任一一項所述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一步先取體外培育牛黃粉碎成極細粉,備用;第二步取馬來酸氯苯那敏運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對乙醯氨基酚中,混合研勻,過 120目篩備用;第三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極細粉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第二步獲得的粉末中,研勻, 過120目篩,備用;第四步將蔗糖攤薄於不鏽鋼盤中,在80°C烘烤1小時,在烘箱內冷卻至室溫,粉碎,過 120目篩。取四分之一的糖粉,按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中糖漿的製備方法,制 備成糖漿。第五步取第三步獲得的粉末和香精研勻後,按照等量遞增的方法加入到第四步獲得 的粉末中,攪拌30分鐘,用糖漿做粘合劑,攪拌30分鐘,再加入少量的85 90%的乙醇做 粘合劑,攪拌30分鐘,按照顆粒劑的方法用擠壓法製備顆粒,烘乾(含水量少於5% ),過12 目篩,得到成品顆粒劑。使用的乙醇量根據溼顆粒的粘合程度決定,顆粒劑的粉末太幹,就 加大乙醇的使用量,以手捏之成團,鬆手即散為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體外培育牛黃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和製備方法,按照重量組份計算,它是由體外培育牛黃5份、對乙醯氨基酚125份、馬來酸氯苯那敏0.5份,適量的蔗糖和香精製成的。製備方法是運用等量遞增的方法先將藥物混研,制粒。本發明的特點是使用體外培育牛黃代替人工牛黃,能減少由於人工牛黃中含有過高的游離膽紅素導致的嘔吐和黃疸症狀的副作用;使用等量遞增的方法混研,能將藥物成份有效地分散,減少由於藥物含量不均勻導致的副反應。
文檔編號A61K9/16GK102091096SQ200910262900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明者湯明昌 申請人:湯明昌, 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