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17 16:57:26
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滾輪軌道置於下支撐座上,中空支撐筒一端置于于下支撐座中部,另一端和支撐套管一端套接,支撐套管另一端置於上支撐座上,活塞置於中空支撐筒中,減震杆一端垂直置於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撐座上,支撐彈簧套置於中空支撐筒上,通氣孔置於中空支撐筒上,支撐墊置於上支撐座上,固定卡板置於支撐墊上,輔助支撐臂置於上支撐座上,滾輪置於滾輪軌道內,連接杆一端通過旋轉軸與滾輪連接,另一端通過輔助轉軸與輔助支撐臂連接,主支撐臂置於下支撐座上,傳動杆一端通過轉軸置於連接杆上,另一端通過主轉軸與主支撐臂連接,滾輪和主支撐臂通過限位彈簧連接。
【專利說明】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涉及一種貨物運輸時使用的輔助減震裝置,屬於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貨物運輸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彈性減震支撐底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車載貨物在運輸途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離心力、慣性力、摩擦力等機械力的作用。在貨物的運輸過程中,車體本身和路面不平整等因素引起貨物的振動,振動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對貨物產生危害。尤其是在貨車車速極快或路況惡劣的情況下,貨物的振動更為劇烈。輕者影響貨物質量,重者使貨物整體結構發生破壞,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由於貨物運輸過程極為複雜,運輸途中會經歷多次周轉,目前一種常用的解決方法是使用專用氣墊減震車運輸。但由於氣墊安裝拆卸較為繁瑣,若在每一輛貨車上均安裝氣墊又會增加運輸成本,造成不必要的開銷,同時氣墊在承受重壓時的安全性能也有待考量。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提供了一種在貨物運輸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彈性減震支撐底座裝置。結構簡單,方便使用,能夠有效降低貨物振動幅度,緩解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而損壞的情況。
[0004]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由主體支撐裝置和減震裝置組成。主體支撐裝置由固定卡板、支撐墊、上支撐座、通氣孔、中空支撐筒、下支撐座、支撐彈簧、活塞、支撐套管、減震杆、滾輪軌道組成。滾輪軌道置於下支撐座上。中空支撐筒一端置於下支撐座中部,另一端和支撐套管一端套接,支撐套管另一端置於上支撐座上。活塞置於中空支撐筒中,減震杆一端垂直置於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撐座上。支撐彈簧套置於中空支撐筒上。通氣孔置於中空支撐筒上。支撐墊置於上支撐座上,固定卡板置於支撐墊上。減振裝置由輔助支撐臂、輔助轉軸、連接杆、傳動杆、主支撐臂、滾輪、限位彈簧、主轉軸、旋轉軸和轉軸組成。輔助支撐臂置於上支撐座上,滾輪置於滾輪軌道內,連接杆一端通過旋轉軸與滾輪連接,另一端通過輔助轉軸與輔助支撐臂連接。主支撐臂置於下支撐座上,傳動杆一端通過轉軸置於連接杆上,另一端通過主轉軸與主支撐臂連接。滾輪和主支撐臂通過限位彈簧連接。三個減振裝置均勻分布置於下支撐座與上支撐座之間。
[0005]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分別安裝在貨物底部四角上,固定卡板用於固定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由於車體本身和路面不平整等因素而引起貨物上下振動。在貨物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支撐墊與上支撐座共同向下移動,帶動支撐套管在中空支撐筒中向下移動,上支撐座帶動減震杆向下移動,減震杆帶動活塞在中空支撐筒中向下移動壓縮空氣,使空氣從通氣孔中流出。同時上支撐座向下移動帶動三個減振裝置的輔助支撐臂分別通過輔助轉軸帶動連接杆移動,連接杆帶動傳動杆繞轉軸轉動,同時帶動滾輪在滾輪軌道中向遠離圓心的方向滾動。滾輪滾動使限位彈簧伸長,承受拉力。在貨物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支撐墊與上支撐座共同向上移動,帶動支撐套管向上移動,上支撐座帶動減震杆向上移動,減震杆帶動活塞在中空支撐筒中向上移動,使空氣從通氣孔中流人中空支撐筒。同時上支撐座向上移動帶動三個減振裝置的輔助支撐臂分別通過輔助轉軸帶動連接杆移動,在限位彈簧拉力下,連接杆帶動滾輪在滾輪軌道中向靠近圓心的方向緩慢滾動。達到有效降低貨物振動幅度,緩解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而損壞的目的。
[0006]有益效果
[0007]一、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0008]二、成本低廉,易於推廣。
[0009]三、能有效降低運輸過程中貨物振動幅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的立體結構圖
[0011]附圖中
[0012]其中零件為:固定卡板(1),支撐墊(2),輔助支撐臂(3),輔助轉軸(4),上支撐座(5),連接杆(6),傳動杆(7),主支撐臂(8),滾輪軌道(9),滾輪(10),限位彈簧(11),通氣孔(12),中空支撐筒(13),主轉軸(14),旋轉軸(15),轉軸(16),下支撐座(17),支撐彈簧
(18),活塞(19),支撐套管(20),減震杆(21)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是這樣實現的,由主體支撐裝置和減震裝置組成。主體支撐裝置由固定卡板(I)、支撐墊(2)、上支撐座(5)、通氣孔(12)、中空支撐筒(13)、下支撐座(17)、支撐彈簧(18)、活塞(19)、支撐套管(20)、減震杆(21)、滾輪軌道
(9)組成。滾輪軌道(9)置於下支撐座(17)上。中空支撐筒(13) —端置於下支撐座(17)中部,另一端和支撐套管(20) —端套接,支撐套管(20)另一端置於上支撐座(5)上。活塞
(19)置於中空支撐筒(13)中,減震杆(21)—端垂直置於活塞(19)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撐座(5)上。支撐彈簧(18)套置於中空支撐筒(13)上。支撐墊(2)置於上支撐座(5)上,固定卡板(I)置於支撐墊(2)上。減振裝置由輔助支撐臂(3)、輔助轉軸(4)、連接杆(6)、傳動杆⑵、主支撐臂⑶、滾輪(10)、限位彈簧(11)、主轉軸(14)、旋轉軸(15)和轉軸(16)組成。輔助支撐臂(3)置於上支撐座(5)上,滾輪(10)置於滾輪軌道(9)內,連接杆(6)一端通過旋轉軸(15)與滾輪(10)連接,另一端通過輔助轉軸(4)與輔助支撐臂(3)連接。主支撐臂(8)置於下支撐座(17)上,傳動杆(7) —端通過轉軸(16)置於連接杆(6)上,另一端通過主轉軸(14)與主支撐臂(8)連接。滾輪(10)和主支撐臂(8)通過限位彈簧(11)連接。三個減振裝置均勻分布置於下支撐座(17)與上支撐座(5)之間,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分別安裝在貨物底部四角上,固定卡板(I)用於固定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由於車體本身和路面不平整等因素而引起貨物上下振動。在貨物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支撐墊(2)與上支撐座(5)共同向下移動,帶動支撐套管(20)在中空支撐筒(13)中向下移動,上支撐座(5)帶動減震杆(21)向下移動,減震杆(21)帶動活塞(19)在中空支撐筒(13)中向下移動壓縮空氣,使空氣從通氣孔(12)中流出。同時上支撐座(5)向下移動帶動三個減振裝置的輔助支撐臂(3)分別通過輔助轉軸(4)帶動連接杆(6)移動,連接杆(6)帶動傳動杆(7)繞轉軸(16)轉動,同時帶動滾輪(10)在滾輪軌道(9)中向遠離圓心的方向滾動。滾輪(10)滾動使限位彈簧(11)伸長,承受拉力。在貨物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支撐墊(2)與上支撐座
(5)共同向上移動,帶動支撐套管(20)向上移動,上支撐座(5)帶動減震杆(21)向上移動,減震杆(21)帶動活塞(19)在中空支撐筒(13)中向上移動,使空氣從通氣孔(12)中流人中空支撐筒(13)。同時上支撐座(5)向上移動帶動三個減振裝置的輔助支撐臂(3)分別通過輔助轉軸(4)帶動連接杆(6)移動,在限位彈簧(11)拉力下,連接杆(6)帶動滾輪(10)在滾輪軌道(9)中向靠近圓心的方向緩慢滾動。達到有效降低貨物振動幅度,緩解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而損壞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貨物運輸輔助減震裝置,其特徵是:由主體支撐裝置和減震裝置組成,主體支撐裝置由固定卡板、支撐墊、上支撐座、通氣孔、中空支撐筒、下支撐座、支撐彈簧、活塞、支撐套管、減震杆、滾輪軌道組成,滾輪軌道置於下支撐座上,中空支撐筒一端置于于下支撐座中部,另一端和支撐套管一端套接,支撐套管另一端置於上支撐座上,活塞置於中空支撐筒中,減震杆一端垂直置於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撐座上,支撐彈簧套置於中空支撐筒上,通氣孔置於中空支撐筒上,支撐墊置於上支撐座上,固定卡板置於支撐墊上,減振裝置由輔助支撐臂、輔助轉軸、連接杆、傳動杆、主支撐臂、滾輪、限位彈簧、主轉軸、旋轉軸和轉軸組成,輔助支撐臂置於上支撐座上,滾輪置於滾輪軌道內,連接杆一端通過旋轉軸與滾輪連接,另一端通過輔助轉軸與輔助支撐臂連接,主支撐臂置於下支撐座上,傳動杆一端通過轉軸置於連接杆上,另一端通過主轉軸與主支撐臂連接,滾輪和主支撐臂通過限位彈簧連接。
【文檔編號】F16F13/00GK203796848SQ201420167968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1日
【發明者】蘇強, 王天威, 李忠武 申請人:蘇強, 王天威, 張業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