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5以上的電影(好久沒看到這麼燃的電影了)
2023-07-17 17:28:33 1
還記得之前風靡網絡的一個問題:
如果,讓你去沒有手機、WIFI,但吃喝管夠的地方,你能待多久?
當時這個問題引發網友熱議,但大部分網友表示無法忍受沒有網絡的生活。
emmm……反正我也是一天都不行,可以不吃不喝,有網就行,還能捎帶手減個肥~
可是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不僅被強制「發配」到偏遠鄉下,還只能天天圍著一群雁鳥過——
《給我翅膀》
就是這個倒黴娃,14歲的尼爾斯↓
父母離異,母親忙於工作,不放心他一人在家,於是便送他到了父親科斯迪安所在的鄉下。
起初,尼爾斯是滿心滿臉的抗拒啊!
畢竟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奇葩」。
披著麻袍的鳥人父親,一邊跑一邊發出怪叫聲;
房屋簡陋,找手機信號都得跑到幾百米外的塔上;
白天被蚊子咬,晚上還被倉鼠吵,一個安生覺都睡不好……
而布置這一切的最終目的居然是為了養鳥!
準確的說,是養雁鳥,一種瀕危物種。
近年來,由於人類生產活動,環境愈發惡劣,這直接導致需要遷徙的雁鳥們數量大幅減少,按照以往的遷移路線,它們很難順利遷徙。
所以,科斯迪安打算引領雁鳥遷徙。
按照他所設定安全路線,利用飛行器帶領雁鳥們飛行,這些鳥類基本都像裝了內置GPS,只要成功飛過一次,便會記住航線,這樣久而久之,雁鳥族群也會日益壯大起來。
俗話說的好,培養要趁早,從娃娃抓起。
也就是說,科斯迪安要做雁鳥們的父親!
雁鳥們會把破殼而出見到的第一個活物當做父/母親,從而產生一種印記聯繫。
這也是科斯迪安來到這裡的原因,養育雁鳥!
位置得合適,鳥食得充足,WIFI也得撤掉,因為輻射對鳥蛋不好……
尼爾斯這一尋思,合著老爸離開自己是來當鳥爸了!
他越想越氣,以至於氣的披上了麻袍↓
麻袍是為了讓雁鳥們認為他們在同一族群,減少戒備心。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尼爾斯這波操作一定是想跟父親搶娃嗯!
你當鳥爸?我就當鳥媽!
從最初無網不歡的叛逆少年,到現在非鳥不愛。
又是水中嬉戲;
又是柔情相依;
時不時還來個親密談心……
害,別問,問就是真香!
在短短三周之內,尼爾斯與父親科斯迪安漸漸與雁鳥群們建立了深厚情誼,
他們教會雁鳥如何躲避獵人,如何在飛行過程中跟緊科斯迪安。
一切都是那麼順利,眼見著計劃就要成功,只需驅車前往北極,再由科斯迪安帶領雁鳥們飛行回現在的住所,即可完成遷徙。
可是意外接踵而至。
雁鳥群內被查出有一隻與其他鳥種類不同,就是與尼爾斯談心的這隻↓
因為種類不同,不可以混在一起,阿卡(沒錯,尼爾斯還給它起了名字)面臨著被隔離的風險。
與此同時,雁鳥群被查出禽流感陽性,不予飛行,科斯迪安在文件上作假的事業隨之暴露。
眼見著這些雁鳥就要被抓走,一切的努力即將付諸東流。
尼爾斯心一橫,逃!
在他驅動飛行器的一瞬,所有雁鳥都跟著他振翅高飛,分列在他兩旁。
尼爾斯忽略父親的來電,決定獨自一人帶領雁鳥群完成遷徙計劃。
可是年紀尚小,飛行技術還未純熟的他能堅持這趟艱苦飛行旅程嗎?
更何況,草率飛行的他還未帶足口糧,禦寒措施也不完備,
這一路上,各種難以預測的天氣變化,野獸猛禽都極有可能威脅他與雁鳥群們的生命。
不僅尼爾斯能否帶領雁鳥群們完成遷徙是個未知數,就算遷徙成功,等到來年,雁鳥群離開人類的帶領,能否自己平安回到飛行地也不可知。
不過,令我最受觸動的還是電影中除了尼爾斯以外人們的變化。
最初,所有人都以為科斯蒂安的想法是天方夜譚。
領導直接否決他的提案,直言20隻不夠,至少200隻雁鳥才能被關注;
有想報導這則行動的記者,卻被主編diss無趣;
科斯蒂安前妻在知道兒子尼爾斯參與行動後更是大發雷霆。
然而,在尼爾斯真正開始飛行後,所有人都被他的勇氣與毅力折服,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大家紛紛趕去尼爾斯可能經過的地方拍照,
為他歡呼,儘可能給予幫助。
母親也從極致反對到悄悄幫他飛行。
其實類似《給我翅膀》這樣的影片,我們之前也看過不少,
比如《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比如《伴你高飛》。
前者敘述了一次奇妙旅程,後者側重父女之間的感情。
而《給我翅膀》結合了兩者的優點,在尼爾斯與雁鳥們的相處過程中,不僅陪伴了雁鳥長大,看著它們長出豐滿羽翼,同時自己也完成了一次蛻變。
他慢慢理解了父親的執拗,不再排斥,反而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父親的事業,並從中學會了堅持,獲得了勇氣。
目前,《給我翅膀》豆瓣評分8.7,雖是去年年末上映的,可國內一直未引進,誠然,這部電影有很多過於理想化的情節,看上去有點不切實際,可是這種題材仍能讓人倍感激動,眼淚情不自禁奪眶而出。
除此之外,整部電影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隨手一截都能做壁紙,一場電影看下來好像多看了一部大自然紀錄片,令人心曠神怡。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開始看啦~
點讚是個好習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