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淨化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1:44:4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淨化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水是生命之源,是物質、信息、能量傳遞的重要媒介,是地球表面不可替代的資源,對於人類來說,更是不可或缺,隨著各國工業化進程步伐的加快,人們常常以環境為代價以獲取更多的利益,最近幾年,尤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越加嚴重,特別是水汙染,已經危害到人體健康。傳統的水處理工藝主要是採取以下步驟,首先在水源地採取自然水,然後進行混凝、沉澱、過濾,再進行消毒,最後輸入送水管道進入千家萬戶,隨著水源地汙染的加重,水在輸運的同時也輸送管道中的金屬離子也滲入水中,因此,達到用戶家中的水的有機物和重金屬的含量已大大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水淨化處理裝置,水源通過裝置本體的第一處理室、第二處理室和第三處理室被淨化處理,水源中的懸浮物、大顆粒、微生物、有機物和重金屬大量被去除,達到較好的淨化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水淨化處理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內設有三個反應室,依次為第一處理室、第二處理室和第三處理室,第一處理室連接有進水管,第三處理室連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處理室內填充有過濾層,所述第二處理室內設置有吸附層,所述第三處理室內設置有光觸媒層;所述光觸媒層包括紫外燈、基材和防水罩;所述紫外燈和基材密封設置在防水罩內,所述防水罩固定在第三處理室的內壁上,所述基材的表面塗覆有光觸媒塗層。
作為優選,所述過濾層包括三個濾層,依次為石塊層、石粒層和泥沙層;每個濾層底部均鋪設有濾網,分別為石塊層濾網、石粒層濾網和泥沙層濾網。
作為優選,所述石塊層中石塊的粒徑為50-80mm,石粒層中石粒的粒徑為5-10mm,泥沙層中泥沙的粒徑為0.2-0.5mm。
作為優選,所述石塊層濾網的孔徑為50mm,石粒層濾網的孔徑為5mm,泥沙層濾網的孔徑為0.2mm。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處理室內填充有活性炭。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處理室與第二處理室的連接處設置有陽離子交換樹脂,第二處理室與第三處理室的連接處設置有陰離子交換樹脂。
作為優選,所述第三處理室的底部鋪設有半透膜。
作為優選,每個反應室均設有室門,分別為第一室門、第二室門和第三室門。
作為優選,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設有用於調節流量的閥門。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實用新型的水淨化處理裝置,水源通過裝置本體的第一處理室、第二處理室和第三處理室被淨化處理,水源中的懸浮物、大顆粒、微生物、有機物和重金屬大量被去除,淨化後的水質中有機物、重金屬含量低,而且本裝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計為不同的規格,不僅可以用在水源地、自來水廠等大型工廠中使用,還能家用;
2、本實用新型的過濾層中的石塊層、石粒層和泥沙層能夠對水源進行初步的過濾,水源中的懸浮物和沉澱物被過濾去除,吸附層中的活性炭能夠吸附水源中的微生物、重金屬和有機物,而光觸媒層能夠有效殺滅多種細菌例如大腸桿菌、黃色葡萄球菌,還能夠去除水源中的異味,而且無毒無害,對人體安全可靠,不會產生二次汙染;
3、本實用新型的每個濾層底部均鋪設有濾網,每個濾網的孔徑與相應濾層中的濾料的粒徑對應,濾網不僅起到分隔的作用,還進一步起到過濾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淨化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淨化處理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處理室;11、石塊層;12、石粒層;13、泥沙層;14、石塊層濾網;15、石粒層濾網;16、泥沙層濾網;17、第一室門;2、第二處理室;21、第二室門;3、第三處理室;31、防水罩;32、紫外燈;33、基材;34、第三室門;4、進水管;41、進水閥門;5、出水管;51、出水閥門;6、陽離子交換樹脂;7、陰離子交換樹脂;8、半透膜;10、裝置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參照圖1-2,一種水淨化處理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0,裝置本體10內設有三個反應室,依次為第一處理室1、第二處理室2和第三處理室3,第一處理室1連接有進水管4,第三處理室3連接有出水管5。進水管4和出水管5上均設有用於調節流量的閥門,分別為進水閥門41和出水閥門51。
第一處理室1內填充有過濾層,過濾層包括三個濾層,依次為石塊層11、石粒層12和泥沙層13;每個濾層底部均鋪設有濾網,分別為每個濾網的孔徑與相應濾層中的濾料的粒徑對應,濾網不僅起到分隔的作用,還進一步起到過濾的作用。石塊層11中石塊的粒徑為50-80mm,石粒層12中石粒的粒徑為5-10mm,泥沙層13中泥沙的粒徑為0.2-0.5mm。石塊層濾網14的孔徑為50mm,石粒層濾網15的孔徑為5mm,泥沙層濾網16的孔徑為0.2mm。
第二處理室2內設置有吸附層,第二處理室2內填充有活性炭,活性炭中80%-90%以上由碳組成,這也是活性炭為疏水性吸附劑的原因,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巨大無比的表面積,能有效地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二級出水中大多數有機汙染物和某些無機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屬,例如氯代烴、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還能吸附苯醚、正硝基氯苯、萘、乙烯、二甲苯酚、苯酚、DDT等。
第三處理室3內設置有光觸媒層;光觸媒層包括紫外燈32、基材33和防水罩31;紫外燈32和基材33密封設置在防水罩31內,防水罩31固定在第三處理室3的內壁上,基材33的表面塗覆有光觸媒塗層,光觸媒是以納米級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導體材料的總稱,光觸媒塗布於基材33表面,在紫外光線的作用下,產生強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有毒有害物質,能有效殺滅多種細菌,並能將細菌或真菌釋放出的毒素分解及無害化處理,同時還具備除臭、抗汙、淨化等功能。第三處理室3的底部鋪設有半透膜8,半透膜8是一種只允許離子和小分子自由通過的膜結構,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通過半透膜8,因此能夠將水源中的油膜等過濾掉。
第一處理室1與第二處理室2的連接處設置有陽離子交換樹脂6,陽離子交換樹脂6可以將水源中的金屬離子吸附掉,如鐵離子、鈣離子和鎂離子;第二處理室2與第三處理室3的連接處設有陰離子交換樹脂7,陰離子交換樹脂7能夠將水源中的硫酸根、氯離子等去除。
每個反應室均設有可開閉的室門,分別為第一室門17、第二室門21和第三室門34,三個室門的設置是為了方便對反應室內的填料進行更換和清洗。
石塊層11、石粒層12和泥沙層13能夠對水源進行初步的過濾,水源中的懸浮物和沉澱物被過濾去除,吸附層中的活性炭能夠吸附水源中的微生物、重金屬和有機物,而光觸媒層能夠有效殺滅多種細菌例如大腸桿菌、黃色葡萄球菌,還能夠去除水源中的異味,而且無毒無害,對人體安全可靠,不會產生二次汙染。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