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練習趴(寶寶多趴好處多)
2023-08-12 23:43:40
今天是正月十二,我宅在家裡的第十天,每天都特別的無聊,不是陪孩子玩耍就是逛媽媽群,看各位媽媽分享的養娃趣事。這不今天遇到這麼一個問題,有位正在坐月子的媽媽問,寶寶剛滿20天月嫂就讓他趴在床上練習,可以嗎?
對於趴,很多父母不以為然,他們中有些認為寶寶發育順其自然就可以了,根本沒必要提前練習,有些只知道「三翻六坐七牙八爬」的口訣,到了三四個月寶寶還不會翻身就急的不得了,卻不知道「一抬頭二挺胸」的說法。其實「一抬頭二挺胸」也是寶寶的大動作發展,寶寶的大動作發展具有連貫性和漸進性,如果寶寶前面的動作發育落後,不會抬頭、挺胸和翻身,那麼後面的大動作也會受到影響,他們很難快速學會爬行和行走。
對於寶寶來說,要想學會抬頭、挺胸和翻身,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趴是這些大動作的基礎。其實在所有運動中,趴是最適合小寶寶的運動,對寶寶的好處非常多,不僅能夠幫助寶寶鍛鍊身體,看看新世界,還能夠促進抬頭挺胸的發展,為以後的翻身、爬行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
寶寶趴的好處所謂趴,就是寶寶肚子朝下呈俯臥的姿勢。這種運動是寶寶抗重力肌肉伸展發育的重要過程,看似簡單,卻有很大好處。
1.促進寶寶各部位肌肉的鍛鍊
你們還記得寶寶趴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嗎?
記得叮咚第一次趴的時候,明明脖子沒啥力氣,還使勁兒的撐著,想要把頭抬起來再高一些,特別努力也特別可愛。
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仰臥時看的最多的就是天花板,特別的無聊,一旦有機會換個角度看世界,他們會非常開心非常努力。所以當我們把寶寶趴著放在床上時,他們會努力的把頭抬起來,雖然堅持不了多久,但是這個過程中,他們的頭部和頸部肌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抬頭的同時,他們還會用手支撐著床面,肩膀、胳膊和手腕都用了很大的力氣,這些部位的肌肉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這種鍛鍊,為寶寶後期的精細動作,比如用手握東西,用勺子吃飯等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促進寶寶抬頭、挺胸運動的發展
寶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趴著的時候不可能一味的趴著不動,大多時間都在努力的抬頭挺胸,想把腦袋和胸脯抬得再高一些,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景色。所以經常趴著,可以促進寶寶抬頭和挺胸運動的發展。
等寶寶能夠熟練趴著以後,他們還會轉動自己的小腦袋,讓視野變得更寬一些,東瞅瞅細看看,仔細的觀察這個世界,這種行為還有利於寶寶主動觀察和注意力的發展。
3.促進寶寶全身的協調性和觸覺的發育
對於剛學習趴的小寶寶來說,這個運動並不簡單,要想趴的好趴的穩,還需要全身的協調,比如脖子和腦袋怎麼用力,才能把頭順利的抬起來?胳膊和肩膀怎麼用力,才能把胸抬的更高一些?所以說,趴還可以促進寶寶全身協調性的發展。
另外,趴的時候,寶寶手掌正好與床面或者其它物體接觸,還有利於寶寶的觸覺發育。
4. 預防寶寶腸脹氣等不適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每次腸胃不舒服,趴一會兒就會舒服很多,就連讓人頭疼的腸脹氣,也會因為趴著有所緩解。這是因為寶寶趴著的時候,能夠影響腸胃的蠕動,讓原本來回運動的腸胃,變得能夠「摩擦運動」,進一步促進了腸胃的蠕動和消化,從而減少寶寶腸脹氣和消化不良的情況。
而且趴也是一種運動,能夠幫助寶寶消耗大量能量,加快食物的消化,減少寶寶消化不良的情況。
寶寶趴的時間既然知道了趴的好處,那麼寶寶什麼時候練習趴最合適呢?這個時間是寶寶練趴的黃金期,父母早知道別錯過!
0-1個月寶寶
理論上,足月出生的寶寶,出生2個周以後就可以練習趴了,很多月嫂也是這麼做的,但是2個周的寶寶頭頸非常軟,稍不注意很容易受傷。所以除非有專業人士幫忙,否則不建議月子裡的寶寶進行趴的練習。
1-3個月寶寶
1個月的寶寶全身可以無規律活動,頭頸很軟,但是可以稍微轉動,能夠試著抬頭,喜歡彎曲腿腳。此時他們可以稍微趴一會兒,只是次數不能太頻,時間不能太久,每天兩三次,每次兩三分鐘即可。
2個月的寶寶喜歡被媽媽豎抱著,每次豎抱時,頭不僅能稍微挺直,還能伴隨視線轉動,不過時間非常短暫。趴著的時候,寶寶可以短時間抬頭45度,可以在媽媽的陪伴下稍作練習了。
3個月的寶寶頭能夠挺直,而且可以非常靈活地隨著視線轉動。趴著的時候,寶寶能夠短時間45-90度抬頭,相對之前穩定很多。寶寶還喜歡蹬腿的運動,時不時的還會把腿抬起來再放下,特別有趣。
其實1-3個月是寶寶練習趴的黃金期,此階段如果寶寶能夠經常練習,那麼滿3個月以後,你會驚喜的發現,寶寶能夠穩定的趴5-10分鐘了;相反,如果寶寶沒有得到充足的練習,那麼滿3個月以後,寶寶只會短時間的45-90度抬頭,跟練習過的寶寶差異是非常大的。
4-6個月寶寶
4個月的寶寶可以用胳膊支撐身體,胸部離開床面,抬頭也可以達到45-90度左右。一般來說,即使1-3個月寶寶沒有練習趴,他們在4個月的時候也會趴的不錯,只是時間長短和穩定情況不同而已。
5個月的寶寶可以用前臂支撐起自己的身體,頭和胸都抬得高高的,抬頭至90度,胸部也幾乎全部都離開了床面。有些寶寶還會趴著搖晃身體、踢腿,或者用手臂「遊泳」,這些都是翻身的信號。
6個月的寶寶不僅能長時間趴著,還能夠熟練的翻身了。俗話說「三翻六坐七牙八爬」,其實大約90%的寶寶5個月才能熟練翻身,6個月的時候翻身更加熟練了,寶寶趴的運動也非常棒,幾乎可以一股氣趴10-20分鐘了,當然那些沒有練習趴的寶寶,可能會稍微差一些。
所以說,1-3個月是寶寶練習趴的黃金期,如果此時家長能夠引導寶寶,幫助寶寶進行趴的練習,那麼寶寶的發育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寶寶趴的練習趴是寶寶大動作發展的基礎,看似簡單實際複雜,作為父母應該耐心的陪伴寶寶,選擇合適的時機,創造合適的環境,用有趣好玩的方式引導寶寶!
1.選擇合適的時機
上面提到1-3個月是寶寶練習趴的黃金期,那麼這個黃金期內,什麼時候練習趴最合適呢?對此有三個要求:①寶寶清醒狀態。寶寶剛睡醒迷迷糊糊的時候,先別著急趴,等完全清醒以後再趴也不遲。②寶寶心情愉快。寶寶對趴的接受能力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喜歡接受新的運動,有的寶寶對新運動持排斥心理,可能會出現反抗的情況,一旦出現必須及時停止,千萬不要強迫寶寶練習,否則只會加重寶寶的反抗心理,不利於趴的練習。③奶後20分鐘內不能趴。剛吃完奶立即趴著很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所以一般建議奶後30分鐘以後再練習。
2.選擇合適的環境
趴的動作比較簡單,寶寶剛練習趴的時候,只能在一個位置待著,所以地點不需要太大,能讓寶寶寬鬆的舒展四肢就可以了。不過安全起見,寶寶趴的位置一定要距離床邊遠一些,周圍也不要放任何危險物品,以免讓寶寶受傷。
①趴的地方。寶寶練習趴的地方要軟硬合適,溫度適宜。如果在床上,注意不能太軟,太軟寶寶胳膊無法受力,很難穩定的趴著;如果在地上或者炕上,最好墊個厚墊子,既避免太硬讓寶寶胳膊受傷,又避免太涼凍到寶寶的小肚子。
②趴的周圍。寶寶練習趴的周圍,不要放危險物品,也不要放一些被褥或者毛絨玩具,寶寶趴累了躺在床上,這些柔軟的物品很可能會堵塞寶寶的口鼻,一旦發現不及時,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安全。
③身邊有人。寶寶練習趴的時候,媽媽必須要陪在身邊,注意寶寶的情況,隨時幫助寶寶調換姿勢。
3.鼓勵寶寶進行趴的練習
對於小寶寶來說,趴是一項比較困難的運動,趴的練習中,他們可能會出現排斥的情況,這就要求媽媽用一些適合寶寶的,比較好玩有趣的方式,引導寶寶進行趴的練習。
①寶寶趴在媽媽身上。寶寶1個多月時,他們的頭頸還特別軟,讓寶寶獨自趴在床上可能比較排斥,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先讓寶寶趴在媽媽懷裡,既可以進行趴的練習,也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②玩具引導寶寶。寶寶趴著的時候,媽媽可以在他前面(10-20釐米的位置)放一些顏色鮮豔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比如撥浪鼓、搖鈴等等,反覆逗弄寶寶抬頭看這些玩具;當寶寶趴著能夠穩定抬頭的時候,可以用玩具進一步引導寶寶左右轉頭,具體做法:當寶寶眼睛盯著玩具時,媽媽拿著玩具向左或者向右慢慢移動,引導寶寶隨著玩具抬頭轉頭,反覆三五次或者多次,期間一定要注意寶寶的情緒和精神狀態,一旦寶寶累了或者煩了必須停止。
③用鏡子做遊戲。寶寶都喜歡照鏡子,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特別神奇,還會照著鏡子做各種動作。媽媽也可以跟寶寶用鏡子做遊戲,具體做法:讓寶寶趴在床上,在他的面前放一面鏡子,寶寶會跟著鏡子裡的自己一起抬頭、挺胸做一些好玩的動作。用鏡子做遊戲的時候,媽媽需要陪在旁邊,可以跟寶寶一起趴著做動作,一起觀察鏡子裡的自己,並給予鼓勵。
叮麻寄語:不管是初期的趴,還是後期的翻身,爬行和走路,都應該按照寶寶的發育規律,慢慢的引導寶寶。這個階段時間稍微有些久,寶寶可能會出現厭煩的情況,作為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抓住時機,耐心的陪伴寶寶,用有趣的遊戲引導寶寶,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健康更聰明的成長!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