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水清河暢岸綠)
2023-08-12 14:55:52 4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趙紫君
嘉陵江全長1345公裡,在四川南充境內留下了長達300公裡的「最柔美身段」。對江畔的南充人和南充城來說,保護母親河,保護水生態環境,是一場全民行動。
10月1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南充生態環境保護這十年——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區域中心城市」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嘉陵江幹流中上遊最大的城市,近10年來,南充持續推進「清河、護岸、淨水、保水」行動,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奮力打造出更高品質水環境。
高坪青居曲流
創新推進河長制
「嘉陵江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入選全國河湖長制典型案例
「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南充認真落實河湖長制各項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生態管護,切實築牢嘉陵江中遊生態屏障。」南充市水務局二級調研員謝小軍介紹,南充建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總河長的四級河長工作體系,設市級河長29名、縣級河長206名、鄉級河長520名、村級河長2091名。2017年以來,開展巡河檢查400餘萬次,發現整改問題3.8萬個,問題整改率達到99.9%,一大批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遊客拍下嘉陵江美景
以河湖長制工作為平臺,南充積極統籌協調部門力量,強力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行政執法六項任務,全市河湖水質顯著提升、河湖面貌顯著改善、河湖生態顯著恢復。南充「嘉陵江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入選全國河湖長制典型案例,成立了全國首個記者河長協會和全省首個跨界「聯合河長辦」,多元管水治水模式得到了中省充分肯定。
「下一步,將落實打造河湖長制3.0版本安排部署,全面強化管水治水、持續推進標本兼治,著力打造人民滿意的幸福河湖。」謝小軍表示,南充將進一步抓好河湖治理保護,深化河湖長制工作,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持續推進「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專項行動,切實守護南充良好水生態環境。
西充縣一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 九龍潭水庫
保護生物多樣性
激發嘉陵江「十年禁漁」實效
「南充嘉陵江落實『十年禁漁』,是保護嘉陵江生態環境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南充市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先榮介紹,南充強化責任擔當,確保組織領導有力有序;強化安置保障,確保退捕漁民安定穩定;強化執法監管,確保禁捕水域「四清四無」。
對於南充來說,開展「十年禁漁」是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手段。據了解,今年6月中下旬,已在嘉陵江南充南部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監測到魚類43種,其中不乏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巖原鯉,單尾最大魚類為大口鯰,全長157釐米,體重25公斤。
「保護嘉陵江,保護『母親河』,我們必須持續用力、匯聚合力、精準發力,促進魚類資源有效恢復和水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李先榮表示, 下一步,將持續開展宣傳教育,持續鞏固安置保障,保持高壓嚴打態勢,落實涉水工程補救,開展禁捕效果評估,加強珍稀魚類保護,確保嘉陵江流域魚類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科學利用。
嘉陵江環保打撈
打好碧水保衛戰
築牢嘉陵江生態屏障
「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環境要素之一,也是南充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努力奮鬥的目標。」南充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王強介紹,近10年來,南充致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大力實施水汙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全市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王強介紹,通過多年努力,流域內水質較2016年以來取得顯著提升,嘉陵江幹流、升鍾水庫持續穩定保持Ⅱ類水質,部分斷面達Ⅰ類水質,全市12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連續3年保持100%。全市累計建成國家溼地公園5個,打造「印象嘉陵江」等濱江城市會客廳和濱江(河)公園(溼地)26處。全力實施嘉陵江流域沿線秩序整治行動,修復江河岸線40餘公裡,嘉陵江岸線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整改後的嘉陵區南湖
根據《南充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十四五」時期,南充生態環境保護的6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就是築牢嘉陵江生態屏障。
王強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南充將著力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水汙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轉變,尤其是加大水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力度,補齊短板、提高質效,不斷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為建設美麗南充譜寫新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