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10篇

2023-08-12 15:51:33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一):

  一場疫情,感染數人,席捲全中國,今日午時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

  此次講座異常邀請了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主要向我們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講述防疫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不得不說,看完講座後,我發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職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禮貌是否薪火相傳,歷史是否接續傳承,要看我們每一代人,能否回應時代的挑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是「90後」「00後」的新生力量的主導人,如今卻已然成為戰「疫」的主力軍之一。中國的發展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次疫情,是一場艱巨但又必勝的「戰役」,這是一場全民動員、眾志成城的「戰鬥」。危難之時,最可貴的正是大家能夠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精神。

  偉大的中華民族是在風雨中發展提高的,越是偉大的民族,經歷的風雨滄桑也就越多。應對危難挑戰,中華民族從不畏懼,在一切難關面前,偉大的中國人民必將更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災難擊垮不了我們,反而會讓我們緊緊擁抱在一齊,凝聚最強大的戰鬥力!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二):

  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此刻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同學們都是「非典」前後出生的,這是你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應對全國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透過新聞,我們看到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髮辮,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蜷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騖,凝視自我的戰場;

  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仍衝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一天只睡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製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

  我們看到堅守陣地做著深入報導,不斷披露疫情最新進展的新聞人;我們看到了為建醫院、為制口罩日夜趕工的工人,看到了協調有度、保障支援的社會各界組織……

  這些逆行的背影,他們挺身而出不是為了當什麼英雄。他們扶危渡厄,是守土盡責。2003年非典爆發,全世界守護著80後、90後。17年過去了,換成80後、90之後守護這個世界。我們看到當年坐在課堂讀書的孩子如今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貌,替更多人負重前行。

  我期望同學們牢記,時代的重任終有一天將要交由你們肩負。數年以後,當你們活躍在祖國的各行各業,我和所有教師期待能看到你的良知和專業。當你們有一天近距離接觸到這個社會最真實的傷口時,期望你有治癒它的決心和力量。而在歷史的挑戰移交到你們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練就過硬本領就是同學們現階段最好的擔當方式。學校會竭盡所能讓同學們在南外高中的三年裡,儲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三):

  今日午時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確定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主講教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激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這次疫情,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悶棍,提醒我們:你只是地球上一個平常物種,渺小,且不堪一擊。期望今後,人類能理解教訓,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佔盡優勢也不再為所欲為。當然,不只對動物,對人也是如此,期望我們能夠吸取教訓。抗擊疫情,需要全國人一齊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當肩負起年輕人的職責,堅持進取樂觀的心態,相信國家會渡過難關的!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四):

  冬日已至,春節已至,疫情也至……

  從前,門庭若市,一出門便會碰著摩肩接踵的場面,參入敲鑼打鼓的隊伍裡。如今,因為疫情,路上竟然不見一車,空蕩蕩的街道不禁讓人打起一個個寒顫。

  湖北疫情爆發後,便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如今,浙江,成為了第二個重災區。

  遵聽終南山院士的話:「春暖花開再動一動。」每一天,我都會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風「呼呼」吹過,樹葉沒有一點翠色慾滴的樣兒,花兒也不知在為誰低頭哈腰。有時,火紅的太陽便會當空照,使世界看起來充滿活力些。

  收聽新聞是我每一天的任務。我常常安適地坐在床上,打開手機,刷著有關疫情的新聞。或是打開電視,和家人共同收聽各地疫情情景等。看著白衣天使們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緊皺眉頭,抿住雙唇,想要跳到他們跟前,拿出手帕,為一位位醫護人員逝去他們額上那一粒粒晶瑩的淚珠。可是,他們哪有時間就連一口飽飯也吃不了……

  其實,家,是溫暖的港灣。被疫情襲擊後,人們每日待在家中,除了醫生與患者,每一個人都與親人相處在一齊。我們與家人,一齊喝著清新的茶水,吃著柔軟的米飯,下一頓頓象棋,猜一次次謎底……每個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滿了小脾氣與次次歡笑,充滿了過期零食與飄香的飯菜。

  但同時,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卻沉浸在痛苦與悲涼中。疫情如同一片廣闊無垠的海,將他們隔離在海峽兩岸;疫情如同一座險而高的山峰,將一個家庭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山頭,另一部分卻在山腳下;疫情如同一扇沒有鑰匙的門,將一個家庭隔離在門兩側。

  這個假期,一個異常的春節。一日復一日,疫情並未好轉,確診病例愈增愈多,卻也讓我逐漸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無價之寶,親情是上帝賜予的珍貴禮物。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五):

  世界上本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可是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的確,是那些臨危受命舍,小家顧大家的醫護人員,是那些來回奔波運輸救援物資的司機師傅,他們以身犯險,是他們在保護著中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白衣戰士們奔赴前線,那我們普通人更要守衛後方。這個春節,我們沒有走親串戶,僅有出門口罩,回家消毒。「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我們沒有白大褂,但我們的心緊緊在一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雖然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可是,作為學生的我們,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來想一想自我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儘量不出門,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罩;第二,要經常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

  經過一堂思政課的教導,我明白了許多。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道理,明白了愛國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我們人生的引領。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不負韶華。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要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六):

  疫情面前,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應對疫情危險,除夕夜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派出三支醫療隊急赴武漢,各省市區數以萬計的醫生護士組成「先鋒隊」「救援隊」「敢死隊」,迎難而上、向險而行,他們是華夏14億抗疫戰士中的鐵血勇士,衝鋒奮戰在江城武漢疫情最嚴重的第一線,夜以繼日地奉獻在各地防疫救護的最前沿。作為普通百姓,不一樣的是,我們堅守在各自家中或臨時住所,用忠誠、執著和堅守,像英勇無畏的戰士一樣戰疫奉獻,書寫各自的風採。

  像戰士一樣堅定必勝的信心和決心。「戰士生來為戰勝」,鋼鐵戰士從來不懼生死,在他們的辭典裡,除了勝利,還是勝利。應對疫情,僅有堅定必勝的信心和決心,才能從容應對、堅決防控、徹底治癒。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likeqiang來到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患者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儘管短時間內傳播力強,但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就必須會獲取最終的勝利。

  像戰士一樣熟練掌握手中的武器裝備。全面了解武器的基本性能,熟練掌握裝備的使用方法,並運用武器裝備創新戰術戰法,是戰士殺敵致勝的不二法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們戰疫的武器裝備是口罩、消毒液、防疫知識常識等。要想奪取戰疫的最終勝利,必須熟練掌握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純棉口罩等的正確佩戴方法、各自最長使用時間和用後的正確處理方法;學會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洗手液洗手的正確要領;切實全面了解與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各類防疫知識常識,並自覺落實到一日生活中,真正把自我「武裝」起來,做一名合格的戰疫勇士。

  像戰士一樣不折不扣地做到令行禁止。「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黨指到哪裡就打到哪裡,令行禁止是統一行動、奪取勝利的根本保證。有關專家在國家衛健委1月28日正月初四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隨著認識的不斷加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不僅僅能夠經過飛沫傳播,也可能經過接觸傳播。在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專家提醒,嚴格進行防護,對於防止疫情擴散十分重要。過年提倡「不串門拜年、不聚會就餐、不扎堆娛樂」,儘量不出門。宅在家裡,也是一種戰鬥、一種擔當、一種奉獻。要把「不串門、不聚會、不扎堆」作為天字一號令來對待,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更不能明知故犯,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不僅僅自我高標準落實,還要嚴格監督家人和親友,最大限度地減少接觸性傳染。

  像戰士一樣進取配合工作,合力戰疫。部隊戰無不勝,憑的是團隊的協作,靠的是團結的力量。作為抗擊這次疫情的普通戰士,必須要自覺配合當地醫療機構、派出所、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為調查、隔離和消毒等處置措施落實供給方便和保障。一旦出現乏力、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要立刻到就近的定點醫院就醫;異常是有武漢居住史、近期到過武漢的,或與疑似和確診病人有過接觸的,務必及時與駐地醫療機構聯繫,如有疑惑,及時撥打各地開設的專線進行諮詢,且不可掉以輕心甚至隱情不報。

  像戰士一樣始終堅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戰士僅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打仗,另一種是準備打仗」,就連睡覺都枕著鋼槍,睜著一隻眼睛。任何時候,不鬆懈、不惰怠是戰士最可愛之處。隨著時間的推移,放鬆警惕進而產生懈怠心理在所難免。作為抗擊疫情的戰士,我們必須時刻打起精神,進取做好自我防護,外出必須戴口罩,做到勤洗手洗臉;加強居家鍛鍊,室內每一天通風;飲食營養搭配,保證充足睡眠,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利用手機和網絡多做國家發布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進取分享央媒和地方黨媒的闢謠信息,不斷提振抗擊疫情的士氣和信心。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這是毛澤東同志於1958年7月1日得知江西省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後,「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創作的兩首七律詩歌《送瘟神》的第二首。62年後的今日,14億中國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個人都是抗疫的戰士,重讀這首詩倍感活力滿懷、職責重大。只要我們真正肩負起抗疫戰士的神聖職責,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領導下,進取配合各地黨委、政府,切實把「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指示落到實處,就必須能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七):

  今日,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確定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主講教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激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這次疫情,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悶棍,提醒我們:你只是地球上一個平常物種,渺小,且不堪一擊。期望今後,人類能理解教訓,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佔盡優勢也不再為所欲為。2020年疫情爆發,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空前盛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在如此大規模的疫情範圍和爆發數量之中用最短的時間之內取得了最高的效應,什麼是中國速度,什麼是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它能夠在一方有難取得八方支援。能夠在異常短的時間內讓全國人民擰成一股繩,讓全國的大學生同時觀看一場電影,一場網課,此效率之高,世界上其他國家是難以超越的。讓我們大學生倍感光榮,感激我出生在中國。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巨大的歷史提高為補償的」。目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勢仍然嚴峻,我們也應儘自我的綿薄之力,不為醫生,社會增添負擔,按照這堂課中所說的,不隨便出門,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勤洗手,講衛生,為這個社會,貢獻出自我的力量!在疫情之下,健康就是一種職責,是對自我負責,對家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的一種態度。哪怕世界的戰爭不再有炮火和槍響,可是沒有硝煙的戰役依然需要我們堅持內心的鎮靜和強大的鬥志。危機之中,往往孕育著期望。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如今初春的暖陽已然照耀在田野之上,萬物復甦,處處皆是繁忙的景象。應對這次疫情我相信只要我們舉國上下堅定信心、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則必將迎來暖陽遍地,春暖花開。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八):

  消毒水的味道很濃很濃,一座本該熱鬧的城市很靜,很靜,新年伊始,本應是舉國歡慶,共度佳節,而今……卻滿是孤寂,壓抑。這是最黯然無光的一個春節,新型肺炎肆虐於神州大地,人心惶惶,但這也是熱血高昂的一個春節,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一曲無畏的家國無疆。

  萬古新聲徹九州,疾亂煙雨降江樓。

  病虐桀桀危亡難,吾心灼灼護國安。

  國土蒼蒼,四海昇平時歡笑的人們,在陰霾壓抑的日子裡,也能挺身而出,眼角斑駁的是毅然決然的鬥志;不曾忘,鍾南山院士耄耋之年臨危受命,奮戰於疫情一線,是胸懷天下的國土無雙……不曾忘,那請戰書上一枚枚鮮紅指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寫滿了鏗鏘有力的醫者軒昂……不曾忘,他們擦乾淚水,拋卻恐懼和疲憊,披上層層的白色戰袍和披荊斬棘的鎧甲,義無反顧地衝上了同病毒生死搏擊的戰場,用血肉之身組成防線,拼殺抵擋著上躥下跳的'廣道疫,把危險交給我,把健康還給你。

  衝鋒陷陣的前線,永遠有他們忙碌的影子,共和國的榮譽裡,是否也該寫下他們的名字這世間哪有什麼百毒不侵的白衣天使,可是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像前輩一樣,治病救人和死神搶時間……病毒兇險,白衣逆行,致敬偉大的白衣戰士。此刻,四海八荒的人們,拋卻新春的團圓和歡慶,撇去焦慮和慌張,奉己之力共築長城萬裡,只願再現中華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中國有信心打贏,新型肺炎疫情攻堅戰。請不要喪氣,請充滿期望。

  白衣天使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所有細微之下都隱藏著春暖花開冰面破裂的巨響,所有陰霾之下都匿蔽著柳暗花明曦光初現的期望,願四海疫情已終,疾患永散,願諸君平安喜樂,新年安康。明年春天我們再赴江城,賞盡十裡櫻花。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九):

  在2020這個本應當充滿愛的新的一年,生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熱鬧歡快,反而是一片死寂——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使得這個世界人心惶惶。觸目驚心的數字與日俱增,從剛開始的一百、一千、一萬,從武漢蔓延到全國甚至海外,每增一點都牽動著國人的心。

  今日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給我的啟發是,雖然新型冠狀病毒十分可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利。可是作為學生的我們,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學習的機會,呆在家裡就是為社會做貢獻,若有條件的能夠在能夠防護好自我的同時為社區做些貢獻,為人民服務。同時,最重要的是不信謠,不傳謠,相信國家領導人必須會好好的帶領我們走出困境。疫情當下,我們要學習前輩們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心來想一-想自我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十):

  在大家喜迎2020年,張燈結彩的時候,迎來的不是過年的歡聲笑語,而是冠狀肺炎病毒的蔓延。觸目驚心的數字與日俱增,四千、五千、一萬,每增一點都牽動著國人的心。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

  災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職責。「白衣天使」是戰「疫」一線「最美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用專業的醫療技術與病毒搶時間,用強大的職責心守護著每一個病人的生命安全。

  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億萬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路上的一個個「好人」,一件件「好事」走進我們的視野,他們的事跡,他們的名字……感動著我們,凝聚起社會正能量,號召著我們必有信心和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普通人雖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明確了夢想,今後的歲月定將不負韶華。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可是作為學生的我們,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們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心來想一想自我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儘量不出門,如果必須要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罩;第二要勤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不能吃野味,從自我做起,從每一個家庭做起,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最終為逆行的勇士祈福,願平安歸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