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最近最著名電影(周星馳評分最高的10部電影)
2023-08-13 02:57:59 3
周星馳,香港電影一代神話,承載了無數80、90的童年記憶。
就連00後的嘮嗑,也是從小看他的電影長大的。
在嘮嗑的電影世界裡,周星馳是神。
關於他的電影,已經不能用看沒看過來形容,而是說哪一部電影,重看的次數最多。
今天,嘮嗑就來侃侃,周星馳評分最高的9部電影。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豆瓣評分9.2)&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豆瓣評分9.0)最初,導演劉鎮偉只是想拍一部電影,但拍著拍著,他發現劇情發展已經大大超出的他的預估,一部電影的時長根本容不下他的奇思妙想。
他只能改變計劃,將電影一分為二,才成就如今的兩部經典。
影片中,至尊寶穿越500年追尋真愛,卻被套上枷鎖,親眼目睹愛人死去。
命運啊,總是捉弄人的。
在周星馳眾多的電影中,論影響力和意義,再沒有其他電影能夠與之比肩。
它儼然成了一種文化,被人反覆研究和討論,直到如今,我們依然還能從很多電影中找到《大話西遊》的影子。
甚至,我們還能在遊戲裡看到孫悟空的至尊寶皮膚。
當然,對於「改編不是亂編,細說不是胡說」這種負面評價,我們還是無視吧。
喜劇之王 (豆瓣評分8.7)一部帶有周星馳自傳性質的電影,在香港電影即將走向沒落的時刻,依然能夠令觀眾自發走進影院。
臨時演員,也是演員。
小人物的自尊和掙扎,被周星馳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鼓足勇氣喊出那句:我養你啊!
卻換回一句:你先養好你自己吧,傻瓜!
只能自嘲一笑。
當然,不同於至尊寶的命運弄人,尹天仇的結局是快樂的,圓滿的。
年近不惑的周星馳,或許也對命運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那句「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道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
關於電影幕後有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電影中成龍有過短暫的客串,這是因為當時《喜劇之王》和《玻璃樽》兩個劇組離得很近,拍攝間隙,兩位香港電影界的傳奇閒聊時發現這麼多年來兩人從未合作過,便決定互相串一次戲,這才有了精彩的世紀客串。
唐伯虎點秋香(豆瓣評分8.6)周星馳巔峰時期的代表作。
在經過「周星馳年」的大爆發後,周星馳放慢了腳步,精心打磨作品,仍然憑藉本片登頂1993年香港年度票房榜。
周星馳對唐伯虎的顛覆性演繹,一如既往的精彩,什麼功名不功名的,有泡妞重要嗎?
何況還是秋香那樣一個國色天香的神仙小姐姐?
影片中的經典橋段數不勝數,人體作畫,對對聯,小強,左青龍右白虎,更有兩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惡人唐伯虎》和《燒雞翼》。
同學,你喜歡吃雞翅膀嗎?
九品芝麻官(豆瓣評分8.4)「我一進來就看見常威在打來福」
「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都9102年了,依然有大批網友在用這些梗。
但沒人會覺得過時,仍然樂此不疲的頻繁使用。
整部電影全程高能,金句頻出,一言不合就開車,讓人從頭笑到尾。
影片中包龍星能把彎的罵成直的,把死的罵成活的,舌戰群婦那段更是亮點中的亮點。
鳳來樓第一大噴子在此,不服來戰!
那麼問題來了,影片結尾時,老鴇肚子裡懷的孩子是誰的呢?
周星馳導演生涯的巔峰之作。
全球範圍公映,創下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語片票房紀錄,最終以1億美元的票房問鼎當年的華語片。
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金像獎最佳影片。
票房,口碑,獎項,他全都要了,也終於通過電影實現了他兒時的功夫夢。
豬籠城寨,粵語殘片,電影中有他很多的童年痕跡。
精緻的鏡頭語言和夢境一樣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不能抱著看喜劇的心態來欣賞。
最後講一個小彩蛋吧,影片中飾演油炸鬼的演員董志華,他有一個兒子叫董子健。
國產凌凌漆(豆瓣評分8.3)周星馳電影中,惡趣味最足的一部。
你有007詹姆斯·邦德,我有豬肉佬國產凌凌漆。
你有香車美女高科技,我有刮鬍刀大哥大,刮鬍刀電吹風,電吹風颳胡刀,古靈精怪槍外加一把寒鐵菜刀。
都是特工,應該沒什麼不同,耍帥就完了。
管他什麼妖魔邪祟,一刀999,全部爆開。
還有短髮的袁詠儀,美爆了。
那麼請問,凌凌漆最後能堅持3個鐘頭嗎?
賀歲片經典,全明星陣容。
1992年的香港影壇,被稱為「周星馳年」。
香港年度十五大賣座影片,周星馳7部電影全部位列其中,更是史無前例的包攬了前五名,風頭一時無兩。
作為合家歡式的賀歲片,《家有喜事》可謂做到了香港電影的極致,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合適。
嘮嗑最喜歡的一場戲,就是常家三兄弟在家吃早飯,三個人把騷浪賤演繹的十分傳神,臺詞和尺度都拿捏的恰到好處。
那麼,你願意和嘮嗑巴黎鐵塔翻過來再轉過去嗎?
鹿鼎記(豆瓣評分8.0)周星馳電影中女主角最多的一部,林青霞,張敏,邱淑貞,李嘉欣,袁潔瑩,陳德容,六朵金花。
在拍攝前,金庸老先生曾問及韋小寶由誰來演,當得知是周星馳後,只留下6個字,不做第二人想。
周星馳也沒有讓老先生失望,他確實把韋小寶給演活了。
受時長所限,電影對原著中做出了大篇幅改動,但依舊不失滋味。
只是,長大之後回過頭來再看,它就沒那麼純潔了。
食神(豆瓣評分7.9)黯然銷魂飯,撒尿牛肉丸。
生活在北方的嘮嗑看過這部電影,就一直對這兩道美食念念不忘。
然而長大後,才發現,那只是電影。
好萊塢曾經買過影片的改編版權,但在創作理念上與周星馳有所衝突,最後只得不了了之。
相比於其他周氏無釐頭,《食神》的喜劇色彩並不濃厚,但那碗黯然銷魂飯所傳遞出來的情感,卻又使得影片與眾不同。
說到這,嘮嗑餓了,叉燒飯還在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