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及其應用的攝像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1:31:26 3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系統及其應用的鏡頭,尤其是一種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及其應用的攝像模組。
背景技術:
:
隨著全景鏡頭攝像技術的應用、以及全景泊車系統的開發利用,市場上出現了一系列超廣角鏡頭產品:如公開號cn106019540a的專利申請提到一種魚眼光學鏡頭,但該鏡頭採用了6枚鏡片,存在鏡片數量多,成本高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
為克服現有光學系統或鏡頭存在鏡片數量多,成本高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
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依次設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
第一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其光焦度為負;
第二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其光焦度為負;
第三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凸面,其光焦度為正;
第四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凸面,其光焦度為正;
第五透鏡的物面側為凹面,像面側為凸面,其光焦度為負;
其中,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相互膠合形成組合透鏡,組合透鏡的焦距f45滿足如下條件:2<f45<10,且滿足ttl/efl≤16.5,其中ttl為光學系統的第一透鏡物面側頂點至成像面之間的距離,efl為光學系統的有效焦距。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攝像模組。
攝像模組,至少包括光學鏡頭,光學鏡頭內安裝有上述所述的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主要由5枚透鏡構成,透鏡枚數少,結構簡單;光學總長短,體積小;採用不同透鏡相互組合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具有大孔徑、大視角、高像素、以及非常好的消熱差等良好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光學系統或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光學系統或鏡頭的+25℃下的畸變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的光學系統或鏡頭的+25℃下的mtf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的光學系統或鏡頭的+25℃下的相對照度圖;
圖5為本發明的光學系統或鏡頭的-40℃下的mtf曲線圖;
圖6為本發明的光學系統或鏡頭的+85℃下的mtf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7依次設有: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以及第五透鏡5。
第一透鏡1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其光焦度為負;
第二透鏡2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其光焦度為負;
第三透鏡3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凸面,其光焦度為正;
第四透鏡4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凸面,其光焦度為正;
第五透鏡5的物面側為凹面,像面側為凸面,其光焦度為負;
其中,第四透鏡4和第五透鏡5相互膠合形成組合透鏡,組合透鏡的焦距f45滿足如下條件:2<f45<10,且滿足ttl/efl≤16.5,其中ttl為光學系統的第一透鏡1物面側頂點至成像面7之間的距離,efl為光學系統的有效焦距。
本發明實施例,主要由5枚透鏡構成,透鏡枚數少,結構簡單;光學總長短,體積小;採用不同透鏡相互組合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具有大孔徑、大視角、高像素、以及非常好的消熱差等良好性能。
進一步地,該光學系統的各透鏡滿足如下條件:
(1)-8.5<f1/f<-3.5;
(2)-5.5<f2/f<-1.5;
(3)3.0<f3/f<10.0;
(4)0.8<f4/f<3.0;
(5)-5.5<f5/f<-1.5;
其中,f為整個光學系統的焦距,其取光學系統的有效焦距efl值,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通過不同透鏡的相互組合及其合理分配光焦度,使光學系統具有大孔徑、大視角、高像素、以及非常好的消熱差等良好性能。
再進一步地,該光學系統的各透鏡滿足如下條件:
(1)-10<f1<-3;
(2)-5<f2<-1;
(3)2<f3<10;
(4)0.8<f4<4.5;
(5)-8<f5<-1;
其中,f1為第一透鏡1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2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3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4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5的焦距。通過不同透鏡的相互組合及其合理分配光焦度,使光學系統具有大孔徑、大視角、高像素、以及非常好的消熱差等良好性能。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鏡2、第四透鏡4、以及第五透鏡5均為塑料非球面透鏡。可以有效地消除球面像差對鏡頭性能的影響,提高光學鏡頭的解析力,可以有效地實現消熱差,同時降低鏡頭的加工難度和生產成本。
具體地,第一透鏡1的材料折射率nd1、材料阿貝常數vd1滿足:1.72<nd1<1.95,40<vd1<60。結構簡單,可以保證良好的光學性能。
更具體地,第二透鏡2的材料折射率nd2、材料阿貝常數vd2滿足:1.45<nd2<1.65,40<vd2<60。結構簡單,可以保證良好的光學性能。
再具體地,第三透鏡3的材料折射率nd3、材料阿貝常數vd3滿足:1.75<nd3<1.95,15<vd3<35。結構簡單,可以保證良好的光學性能。
進一步地,第四透鏡4的材料折射率nd4、材料阿貝常數vd4滿足:1.45<nd4<1.65,40<vd4<60。結構簡單,可以保證良好的光學性能。
又進一步地,第五透鏡5的材料折射率nd5、材料阿貝常數vd5滿足:1.55<nd5<1.65,20<vd5<40。結構簡單,可以保證良好的光學性能。
再進一步地,光學系統的光闌6位於第三透鏡3與第四透鏡4之間。用來調節光束的強度。優選地,光闌6設置在第四透鏡4靠近像方側,在本實施例中,各透鏡及光闌6的位置是固定的。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五透鏡5與像面7之間設有帶通濾光片。可過濾環境中的紅外光,以避免圖像產生紅曝現象。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本光學系統的焦距f為0.817mm,光闌指數fno.為2.0,視場角2ω=203°,第一透鏡1的焦距f1=-5.125mm,第二透鏡2的焦距f2=-2.151mm,第三透鏡3的焦距f3=33.781mm,第四透鏡4的焦距f4=1.361mm,第五透鏡5的焦距f5=-3.096mm。本光學系統的各項基本參數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s1、s2對應為第一透鏡1的兩個表面;s3、s4對應為第二透鏡2的兩個表面;s5、s6對應為第三透鏡3的兩個表面;sto是光闌6所在位置;s8、s9對應為第四透鏡4的兩個表面;s9、s10對應為第五透鏡5的兩個表面;s11、s12對應為位於第五透鏡5與像面7之間的帶通濾光片的兩個表面;ima為像面7。
更具體地,所述第二透鏡l2、第四透鏡l4、以及第五透鏡l5的表面為非球面形狀,其滿足以下方程式:其中,參數c=1/r,即為半徑所對應的曲率,y為徑向坐標,其單位和透鏡長度單位相同,k為圓錐二次曲線係數,a1至a5分別為各徑向坐標所對應的係數。所述第二透鏡l2的s3表面和s4表面、第四透鏡l4的s8表面和s9表面、以及第五透鏡l5的s9表面和s10表面的非球面相關數值如下表所示:
從圖2至圖6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的光學系統具有高解析度和非常好的消熱差性能。
攝像模組,至少包括光學鏡頭,光學鏡頭內安裝有上述所述的高像素超廣角光學系統。
本光學系統及其應用的攝像模組,採用不同鏡片組合以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實現了大孔徑、大視角、高像素等良好性能。
如上所述是結合具體內容提供的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並不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凡與本發明的方法、結構等近似、雷同,或是對於本發明構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術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